当他们说起纺织厂里的各项待遇和薪资条件,也不知道引起了多少织工兄弟的羡慕和向往。
这样一来,估计等纺织厂下次招工的时候,整个广州城里的高手织工都会因此趋之若鹜。
这些丝织匠人现在都盼着南海县的纺织厂扩大,眼巴巴地等着他们招工的消息,随之而来的,那些工坊主则是怒不可遏!
丝织行业的工坊主也有大有小,拥有三五百台织机的是大老板,小的也有两三台织机,七八个工人的小工坊。
如今广州城里大大小小的工坊主,都知道了纺织厂里的情形,也知道自己手下的织工人人心情不稳,那他们还不恨得咬牙切齿?
更何况纺织厂里新式织机织造丝绸的速度,也被这些工坊主了解到了一些,这些人更是因此忧心忡忡。
他们这次算是明白了,为什么纺织厂会给工人开那么多钱,因为人家织丝绸的速度,是自己织机的数十倍以上!
所以将来纺织厂的丝绸一旦流到市面上,一定会对他们的生意产生巨大的影响,或许就因为这个新式的纺织厂,所有广州的工坊主都要没活路了!
一时之间,整个广州的工坊里人心惶惶,织工想着跳槽,工坊主忧虑着黄摊子……到处都是一片诡异的氛围。
一时之间,广州城里风起云涌,各方面都是不安地观望事态的发展。也有很多工坊的大财东,暗地里汇聚串联,汇合到一起密谋起来。
第1929章 一身惹得天下谤、心怀不轨、暗渡陈仓
至于白少东这边,他出了按察司衙门,就赶紧领着两位娘子回了纺织厂。
到了家属区,白少东让额娘和鹤娘两位姑娘在收发室里等着,他自己先回到办公事销了假,然后赶忙去了东家朱羽棋那里拜访。
等到白少东见到了朱羽棋,这小伙子几句话就把事情说得清清楚楚,朱羽棋那边听说这件案子是由沈渊亲自过问的,心里自然也有了数。
白少东接着说,陆家那两位姑娘手艺不错,干活也认真,才二十上下的年纪,正是精气神最好的时候。还说这两位姑娘性子好,有良心什么的……朱羽棋也无需听他说这么多,而是笑着摆了摆手。
这时的白少东一脸期盼地看着朱羽棋,对面的郡主却笑了起来。
当年他和丈夫李域有情无缘,境遇和这个年轻人何其相似?这白少东到了现在这样的境地,朱羽棋不过是顺手帮他一把罢了,而且还能得到两个纺织好手,那又何乐而不为?
于是朱羽棋笑着说道:“就让你那两位娘子来工厂里先做学徒吧……分到你的车间,你先帮着带带。”
“给她们一人预支一个月的工资,宿舍什么的你自己去安排,到哪个部门就说是我同意了的。”
“回头完婚的时候告诉我一声,到时候肯定要去吃你一杯喜酒。”
听到朱羽棋这么说,白少东哪里还不明白,这是郡主对他特意的照顾?于是惊喜之下,连忙重重拜谢了这位大东家!
朱羽棋却摇头笑着说道:“要谢就谢沈先生吧……好多年前我就知道,好人遇到了他,必有好报!”
“是!少东必定不忘沈先生的恩德!”白少东也大声答应了一句,随即便欢欣鼓舞地走了出去。
……
随后白少东里外忙活了好一阵,才终于把所有的手续办妥。
等到他去收发室接那两位姑娘的时候,远远的就看见那俩姑娘站在门口看向自己,眼神里充满了期待和盼望!
白少东展颜一笑,露出了满口洁白的牙齿,而这时那两位姑娘的芳心,也终于重重地放了下来。
两人一间宿舍,正好姐妹俩一人一张床,鹤娘和额娘换上了工作服以后,只觉得全身上下哪儿哪儿都别扭。
穿了一辈子裙子的姑娘,你让她穿着裤子见人,那简直都能羞死个人……额娘按着腰下侧面裤子的开口那里,死活不敢松手。
那地方分明钉着扣子呢,而且还缝得严严实实,可是额娘就怕它忽然开了个口子,把里面的内容露出来。
而鹤娘却是满心欢喜,还在原地转了几圈。
“这是你俩的学徒工资……”白少东把给她们每人两个,一共四个银元放在桌子上,然后又从怀里掏出了自己剩下的钱。
留下了几个银毫子,白少东把所有的钱都放在桌上,然后接着说道:“这是我的工资,差不多都在这儿了。”
“明天开始好好学,我自会带着你们俩,不懂就问,争取早一天转成正式织工,就能赚一个月三两银子了!”
“真得有那么多啊?”鹤娘用手掌一扫,把桌上所有的大小银元全都扫到了额娘那边。然后她把胳膊肘拄在桌上,眉开眼笑地向着白少东问道:“真的是一个月三两?”
“那还能有假?”白少东说出这话来的时候,心里也觉得无比自豪。
看着这笑靥如花的两姐妹,白少东的心里不由得生出了无数的期盼与憧憬。所有的梦想都成真了,人生也从此大为不同。
这些奇迹般的好事都发生在自己身上,他得牢牢记住这一时刻才行!
……
等到白少东从两姐妹的宿舍里出来,他还想着什么时候再见到沈大人,把今天的事再跟他汇报一下。
到底还是沈先生料事如神,在按察司里听到自己一说,就知道今天自己带着两姐妹跑路的时候被人抓回去,这里面必有缘故。
在沈先生的提醒下,白少东刚刚还是仔细地问了两姐妹一下,结果果然发现了蹊跷。
原来是自己离开家这两个月,工坊里的一个织工对额娘动了心思,有事没事就大献殷勤,还拿一些风言风语的话来说。
白少东知道自己回工坊以后去见两姐妹的时候,想必那个织工也在旁边偷偷盯着来的。晚饭后这个人看到自己带着两姐妹要走,当然是毫不犹豫,回去就把陆老头喊醒了。
所以自己之前把计划想得如何周全,到最后逃跑的时候还是功亏一篑。
不过沈先生却在和自己见过第一面之后,就判断出了自己的计划不会轻易出纰漏,而且预料到了这里必有其他的原因。
如此说来,还是沈先生厉害!
白少东知道这件事并不重要,那个出卖他的人也只不过是个心存嫉妒的伙计而已。所以他倒也没急着立刻去报告沈渊,而是打算有机会跟沈先生说一说也就是了。
等到白少东准备好了一切,他也赶紧回宿舍休息……明天是他的白班,也是两姐妹第一天跟他学徒的日子!
……
如今的广州城里,那些工坊主却是一个个惶惶不可终日。而有几个颇有心计的则是汇集在一起,商量办法想主意。
他们其中顶尖的那几位大东家,早就对沈渊和纺织厂心怀不满,因为在这之前他们就已经赔了一大笔钱了。
当初的陆轻候找到他们,轻而易举的就说服了他们中那些有钱有势的家伙,掏出了大量银钱来投资蚕茧生意。
按照陆轻候的说法,这次大东家们掏出来的银子,既可以在蚕茧上大大的赚钱,又可以让沈渊的纺织厂提高原料成本。
所以经过他的分析和游说,这帮工坊主这个几千那个一万,银子可是掏得着实不少,可是这钱,眨眼间就全都打了水漂!
不但钱没了,就连操作这件事的宋忠都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也不知道是跑了还是被人弄死了。
所以这些大东家们损失了这样一大笔银子,心里自然是不服……然后今天,他们又听到了另一个噩耗!
第1930章 燕语莺声列画舫、船自远洋、春满珠江
原本南海茧市上那些蚕茧因为来不及缫丝,都应该是报废了的,可是不知怎么的却鬼使神差地进了沈渊的工厂,变成了大批的生丝!
这些生丝在工人的努力工作下,全都变成了上好的丝绸,那些工人今天之所以放假,就是这次突击织造完成了任务,才有了休息的时间!
这对于他们而言,可又是一个惊天霹雳!
……
今年的蚕茧市场上,因为宋忠的炒作,弄得蚕茧的价格贵到离谱。
他们这些工坊主有的是缺乏原料,以至于工坊里现在只能部分开工,他们根本买不起那么贵的蚕茧。
有的则是家里储备了一些生丝,现在还能凑合着织造丝绸,可是今年的丝绸价格,他们却是谁的心里也没个准谱!
要是沈渊拿出丝织厂织造的丝绸来,价钱比他们便宜一大截,那这些人还做不做生意?还活不活了?
于是这些工坊主心里记恨着过去的事,又惦记着未来沈渊的工厂会断了他们的财路,自然是恼恨交加。
不过这些人在商量妥了之后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却是谁也不知道……就连沈渊恐怕也不知道!
……
眼看着到了五月份,天气也渐渐炎热起来,阳光明媚的日子终于还是越来越近了。
这些日子以来,江宁和福州的纺织二厂和纺织三厂织造的所有丝绸,都已经发到了广州。
正好由沈渊投资建设的广州扶胥港码头也重新落成,不但经过了拓宽,而且还被沈渊重新规划,如今的扶胥港已经是焕然一新。
在港口区曾经被黑帮把持的仓库,现在拆掉了所有建筑之后,重新平整了地面,在原地修建起一个整整齐齐,占地面积巨大的仓库区。
这里面的建筑不但结实耐用,而且在防雨防火,防潮防虫蛀鼠咬方面全都有相应的设施,仓库的管理也是十分正规。
沈渊让人把三家纺织厂的丝绸全都汇聚在这个仓库区,等待洋商过来交易。
因为工厂那边有保密的需要,不能让洋商进去,沈渊坚持说,有关蒸汽机和纺织机的技术,哪怕是让洋人多看一眼都不行!
所以为了观看货样和存量,沈渊把存放丝绸的地点换成了扶胥港,一切安排妥当之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等着洋商过来了。
……
此刻在大明广东以南的洋面上,正有一支船队,劈波斩浪而来。
这支船队是从马尼拉赶过来的,目的是到大明境内销售产品,购买货物,然后趁着六月的季风和大洋暖流回到欧洲。
整支船队由七十四条商船组成,为首的旗舰是一艘五百吨的武装商船“阿伯加文尼伯爵号”。
这条船隶属英格兰东印度公司,不过因为名字太绕口,船上的水手还是给它起了一个外号叫“玛丽金”。一听就是一位姑娘的名字,不过倒是朗朗上口。
估计要是让咱们沈少爷知道这个船队隶属的英格兰东印度公司,这帮洋商在丝绸成交的时候一定会被宰得不轻……这家公司就是后来发动鸦片战争的那一家!
那么可能有人会问了,那个东印度公司再厉害也不过是一家企业而已,他们怎么还能发动战争呢?这个事咱们以后再慢慢说清楚。
这支船队里有三十艘五百吨的商船,上面全都装备着二三十门左右的加农炮。欧洲最近也不怎么太平,荷兰、西班牙和英格兰之间人头都打成狗头了。
尤其是英格兰和西班牙,他们两支无敌舰队之间的海战才过去不到二十年。经过了那一战之后,英格兰逐渐崛起,西班牙却开始慢慢没落,世界霸主的地位正在悄悄转移着重心。
所以大型商队在海上行船的时候,船上全都安装了火炮,要不然一旦碰到其他国家的船队,基本上就相当于碰到了海盗……事实上,他们那里的海盗还真是各个国家认可和资助的。
船队里其余的船只都是两百吨到三百吨的商船,也有些一百吨的小船,跟着在风浪中颠簸。
像这种跨越大洲的远洋航行,一百吨以下的船只就很难参加了,因为吨位小了,抵抗风浪和自持能力都有所不足。
船队里为首的玛丽金号是一艘漂亮的五桅纵帆船,是在中德特福德造船厂新近下水的,上面带着全新的索具和洁白的船帆。
据说玛丽金号的船主造这条船的时候,可是用了不少心思,一心要把这条船打造得又强悍又漂亮。
所以造船的时候用的木料全都是花纹美观的橡木,甲板干脆就是用坚硬的柚木制成。除此之外,玛丽金号的绳索和船锚是波罗的海出产的,沥青和焦油则是出自斯堪地纳维亚……连船帆都是法国帆布。
正因为船主什么都要最好的,所以这条船的成本一共是一万两千英镑……听起来是不是觉得不怎么太多?
可这时候的英镑是很值钱的,这么说吧,在印度买头大象,两个英镑足够了!
因为英镑的原意就是一罗马磅,相当于三百七十克白银的价值……所以一万英镑造一条船,在这个时代绝对属于巨款了。
……
如今在这艘玛丽金号上,船长大道格正翘起腿,由一名水手把他在船上穿的皮便鞋脱下来,试穿陆地上的靴子。
大道格今年四十五岁,长着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