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狂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第一狂士- 第9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这三个人来到院落当中,沈渊微笑着叫下人看座,让那个老头和他女儿双双在旁边坐下。至于后来的那位美艳姑娘也有个座位,不过她还没等坐下,便抢先过来给诸位倒茶。
  ……这就不是客人的做派了,大家纷纷笑着谢过,然后听沈渊给他们相互介绍。
  首先是那位姑娘,她叫刘彦汐,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加入沈渊的队伍可比庞宝强时间还久!
  这位刘姑娘就是如今天元票号大掌柜刘杨的女儿,如果大家想不起他们父女俩,估计怎么也该记得。这两位在扬州落难之后,抠下了专雕檀香的“薪尽火传”堂砖缝里的泥土,拿来当香药卖了换钱的故事吧?
  当年的刘杨因为头脑操守都很好,于是被蓝姐姐培养成了天元票号的大掌柜。至于这小姑娘,当年也才十四五岁的年纪,如今也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这些年以来,刘彦汐一直跟着她爹学做生意,天元票号里熏陶出来的人,那还能错得了?
  更何况蓝姑娘也对她悉心教导,小姑娘眼界也是宽阔清晰,因此几年下来逐渐成了她爹的得力助手。
  所以沈渊这次把她调过来,是准备启用这位刘姑娘了。
  ……
  另外那一对父女,当爹的名叫唐紫檀,女儿名叫唐玉竹。这位唐紫檀先生是丝织行业的大家,对于织机和织物的改造,那是从小就有着绝顶的天赋。
  而他干到现在差不多有三十多年的从业经验,要说到丝织品这个行当里的秘密,从头到尾就没有他不懂的!
  至于那位玉竹姑娘,则是唐紫檀老先生的独生女儿,也是心灵手巧之人。她小小年纪在丝织行业里也是名声鹊起,看来假以时日,必然不逊于她的父亲。
  至于另外三位,白凤举和华武老先生也就罢了,毕竟是商人的身份,名气也没多响亮。
  倒是那位清湘郡主朱羽棋,沈渊把她的名号一报出来,却把那对父女俩吓了一跳。
  在这之前朱羽棋和刘彦汐见过面,她们俩毕竟都是在扬州,所以自然相熟得很。
  不过那对父女一听说贵为郡主今天居然抛头露面,在这里俨然一位大股东,自然也是暗自惊讶。
  ……
  之后就见沈渊笑着说道:“既然大家都来了,那就说正事吧。”
  “我准备整顿江南丝织业,你们三位要是愿意,以后就是丝织联合会的理事了。”
  沈渊的话,这三位一时之间有点没听明白,但好歹知道沈渊这是让他们去做丝织行业的生意。其他的人还好说,白凤举立刻笑着点头。这哥们连考虑都不考虑,就用目光向沈渊表态:你让我干啥我干啥!
  这时沈渊也见到了华武老先生和朱羽棋投过来的目光,然后他又转头看了看唐紫檀他们父女俩,笑着对这父女俩说道:
  “你们两位可以放心,我并不是要利用手里的职权,从丝织这个行业里捞银子,我是想将把它做大而已。”


第1884章 汇聚高朋画宏图、专吃海贸、纺织神术
  沈渊说完,又转过头来对朱羽棋他们说道:“现在大明的丝织行业是这样的:”
  “江南经济发达,家里面稍有条件的都有消费丝绸的财力,所以大明境内的市场非常大。”
  “然后就是海贸,海贸上的数据就比较好统计了。最近这十年以来靠着外销丝绸,每年都有两百万两白银的税金。这是广州、泉州、宁波,三大市舶司统计出来的数量。”
  “也就是说,每年外销丝绸的价值可以达到两千万两,海外对大明丝绸的需求量,堪称惊人!”
  “这部分市场,就是我要开拓的目标,”沈渊说到这里,向着眼前的三大股东笑了笑:“你们大概不知道,大明的丝绸在国外,得是什么样的人才能消费得起。”
  “每一位从大明这里买走丝绸,到自己国内去销售的外洋商人,他们的利润都会达到五倍以上。这些丝绸运到了外国之后,只有那些有钱的领主贵族、皇族名媛才能消费得起。”
  “至于那些开旅店的老板夫人,商人家的小家碧玉这种普通阶层,往往只要一个丝绸手帕,就可以让他们如获至宝。”
  “所以海外的市场前景远远没有挖掘殆尽,大明生产丝绸的总量只要起来了,对于咱们江南的经济,就会是一个巨大的增长点。”
  “因此你们三家,”沈渊指着华武先生、朱羽棋和白凤举笑着说道:“可以分别在盛产丝绸的广东、福建和浙江三省开设工厂……织造丝绸的工厂。”
  “这三个地方有丰富的蚕丝资源,也有大量的丝织行业手工者,可以提供你们开设工厂的人力。”
  “此外开工厂的银子你们也都有……然后是市场。”
  沈渊笑着说道:“工厂生产出来的丝绸主要用于海贸,因为要跟外洋商人打擂台,所以一盘散沙是不行的,必须联合成一个整体。”
  “因此新的丝绸工厂暂时只有你们三巨头组成,每人建成一个大型的丝绸联合生产厂。”
  “在这之后,在海贸的问题上你们三大巨头都有发言权,却必须统一行动,以免被外洋商人占了便宜。”
  “由此我们专吃海贸这一块,大明境内的丝绸生产不会收到影响,市场也不会受到冲击。所有丝绸业有关的工坊和商人,生计都不会受到影响。几年之内他们都会受到保护,不至于没了饭碗。”
  “至于丝绸工厂这方面,我负责提供技术……”说到这里的时候,沈渊终于提到了问题的核心!
  ……
  其实华武先生和白凤举早就知道,既然沈渊让他们做这个生意,那沈渊必定会有什么秘诀拿出来,能让三家股东把工厂开得有声有色。
  要不然凭他们这三个从来没干过丝织行业的门外汉,怎么能跟人家几代干这个的家族竞争?
  所以他们听沈渊说可以提供技术,立刻便是精神一振,就连朱羽棋也把目光投向了沈少爷。
  “蒸汽动力的新式织机已经研制成功,这些设备很快就将批量生产,大量的新式织机就是你们纵横丝织行业的法宝。”
  沈渊笑着说道:“新式织机的产能,超过了旧式手工织机的数十倍……想不想看看?”
  听到这句话,朱羽棋、华武老先生和白凤举都是连连点头。话说沈少爷研究出来的东西样样精彩,他们也是早有耳闻。
  今天终于能亲自见到,这可真是大开眼界了!
  而这时,在旁边一直坐着默不作声的唐紫檀和唐玉竹两父女,却在惊讶地交换着目光。
  ……
  他们两个人是作为技术骨干,被沈渊高薪聘请而来的,可是之前为了保密,对于新式织机他们却是闻所未闻。
  当这两父女听说两广巡抚沈大人要插手丝织行业的时候,原先的心中还有一些忐忑……因为按照他们之前的经验,啥事儿只要有官府插手,那几乎是没个好儿!
  但是沈少爷在广东乃至江南,风评都是铛铛的过硬,大家都说他是一个爱民的好官,更有无数穷苦百姓在他手中获利。因此沈渊既然高薪聘请,他们也就来了。
  可是这沈大人没聊两句,就说到了丝绸海贸方面的事,他拿出来的数据固然是让人听得胆战心惊。而这位沈大人的雄心壮志,也在这不经意的话语之中慢慢显露出来。
  当沈大人说,他的新式“争气织机”纺织丝绸的速度,可以超过旧式织机的数十倍。这两父女脑海中反应出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绝不相信!要知道唐紫檀从事这个行业已经有三十多年,他一辈子都在研究织机!
  织机上的零件,哪一个会在使用多久以后坏掉,他的心里都是清清楚楚。甚至站在门外通过织机纺织的声音,他都能听出一架织机的毛病出在哪儿!
  所以这样一位行业中的技术先锋,每天都在考虑的都是如何能让织机运行更顺畅,更省力,更快速,生产出更多的丝绸!
  可是技术到了他这个程度,哪怕就是再想前进一步也是千难万难。至于提升几十倍,那纯粹是吹牛呢!
  可如今这两父女四目相对,心里却有些暗自忐忑。
  毕竟沈大人很少说大话,尤其是在他入主江南之后,几乎是言出必行,所以这两父女的心中也在暗自疑惑。
  难道沈大人除了当官厉害、还是个打仗小能手之外,对于织机这方面也是极为精通?这不可能吧,要知道隔行如隔山,这都不挨着呀?
  还是他真有这样的本事?能让织机运转得跟飞一样?
  此时沈渊起身以后,这两父女也跟着犹犹豫豫地站起来,他们知道沈大人就要带他们去看那种新式织机去了。
  他究竟是吹牛还是确有其事,马上就要见分晓……此时的唐紫檀一想到以十几倍速度运行的织机,脑海里就出现了竹子和木头制作的织机零件儿,被崩得满天飞散的情形!
  ……不可能!这种事不可能是真的!


第1885章 流虹映雪六元桥、暗伏奇招、沈郎难料
  唐紫檀一边用眼神示意他闺女不要瞎说话,一边在心里暗自摇了摇头。
  “那好,咱们这边!”沈渊笑了笑,领着大家向偏院走去。
  ……
  就在长江北岸,此时的扬州,洪承畴终于走马上任了。
  他得到的这个职务也是前所未有的,朝廷既想用洪承畴的智谋和能力来对付沈渊,又怕他在扬州做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于是朝廷给洪承畴研究了一个新职务:“奉领江北五府,沿江防御使!”
  一般来说,在大明朝只有海防才有防御使,而朝廷这个职务显然也把洪承畴放在了和沈渊针锋相对的位置上。
  等到洪承畴到了扬州,这里的知府之类的官员,也早早地过来迎接这位上官。
  赵宏图倒是没来,那是因为赵宏图是巡抚,和洪承畴的职务与辖区多有重合之处。这样俩人见面就会非常尴尬,而且名义上赵宏图也比洪承畴的职务要高。
  等到这位洪大人来到知府衙门之后,他随即遣散了过来欢迎他的众人,然后找了本地的一位老吏,给他介绍这里的情形。
  当洪承畴提起沈渊,言语中并没有谴责或者轻视的意思。那位老吏慢慢的也摸到了洪大人的心思。
  这位洪大人似乎也并没有和沈贼势不两立、不共戴天的意思!
  于是当洪承畴开口询问,这位老吏也就实话实说了……结果洪大人听着听着就听进去了。因为不管他问什么,老吏都会讲出一段关于沈渊的传说!
  这座知府衙门……沈渊还是白衣学子的时候,就在这里干掉了他们江都县令和扬州知府,只用了一盏茶功夫!
  至于本地生员,沈渊曾在此地连中三元,声名远播,在扬州更是无人不晓。
  一提到瘦西湖,他又说起那里有江南百姓为感谢沈渊,造的那座“流虹映雪六元桥。”
  “原本叫三元桥来着……”那个老吏笑着对洪承畴说道:“洪大人是不知道,那座桥上的碑文刻成之后,又换了三回!”
  在这之后洪承畴去了沈渊的老宅,胡同口那里有沈渊击破弥勒佛的肚子,放出十几具碎尸的传说。
  当他抚摸着太平巷的砖墙,这回不用多言洪承畴也知道,这里曾一次次在喧天锣鼓之中,走过报喜的队伍,祝贺沈渊又得了第一名!
  洪承畴身在太平巷,仿佛一步一步走过了沈渊的半生……当初那个少年,就是从这里腾飞而起,直上九天!
  是什么……让他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洪承畴在沈渊家院子里的石桌边坐下,耳边好似听到了沈渊朗朗的读书声,这位洪大人,忍不住心驰神往!
  在这之后,他来到了城外的军营。
  ……
  千余名将士正在校场上训练,一个四四方方的千人大阵排列得整整齐齐,不管是横看竖看还是斜看,都是一条笔直的直线,就像墨线弹成的一般!
  此刻这一千官军正在军将的带领下手持长枪,练习武艺,每当军将发令之后,就是一声雷鸣般的怒吼!
  千人方阵枪锋闪烁,犹如雪浪翻滚,怒潮奔流!
  当前一名四十岁上下的大汉,赤裸着上身,紧握着一杆铁枪,一个动作便是一声大喊。看他手上的枪招犹如猛虎出笼,威势惊人……真是好一员猛将!
  “此人叫赵原,是扬州守军的将领。”此时那位老吏赶忙对洪承畴小声说道:“他诨名叫赵铁枪,大人仔细点……这家伙脾气可倔!”
  而这时的洪承畴虽然面色如常,站在原地看着这支虎贲之军,还有眼前的绝世猛将,他的心却在突突乱颤!
  洪承畴的指尖冰凉,一颗心就像沉入寒潭一般,一时间竟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此时他心中那种震撼和惊骇,只有他自己知道!
  洪承畴何许人也?那也是个智谋顶级的人物!还没走进校场他就知道,整个大明朝,哪儿有这样的官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