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狂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第一狂士- 第9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形势到此,就不是沈渊惹不起朝廷的问题了,而是朝廷已经惹不起沈渊了!
  ……
  现在万历和朝臣都知道,江南一带每个省都在沈渊分田地的浪潮下,组织起了一万新军。
  广东广西、湖广江西、福建浙江,沈渊麾下六万新军,大势已成!
  别说沈渊的军工部门正在开足马力,给这些部队生产新式火枪。就算新军每人都拿着冷兵器和大明官军作战,朝廷也奈何不了沈渊!
  ……
  天下大势,就此发生了逆转。
  谁能想到一个二十二岁的年轻朝臣,竟然在一年之内占据江南,隐隐与朝廷分庭抗礼!
  那个屡破奇案的沈渊,那个十日定东南的白衣学子,那个为了营救天子背后大片烧伤,流下龙鳞一般伤疤的少年,那个胸怀惊世之才的新科状元!
  他隐忍蛰伏,苦心经营。他潜心绸缪,布线千里。这一日,终于一飞冲天!
  如此果敢坚决,如此义无反顾,这就是沈渊!
  他在天下这张棋盘上落下的最后一招棋子,终于显露出了他蓄谋已久的意图!
  ……
  可是事已至此,朝廷和万历知道又能怎么样?
  所以……哄着吧!
  万历和朝臣咬牙切齿地眼看着江南落到了沈渊的手里,自己连个官员都派不进去,江南三大市舶司的进项也别指望了,这一下,朝廷对待沈渊的态度反而格外小心翼翼起来,谁都害怕万一惹恼了沈渊,这家伙要真的明目张胆地反叛,那这件事儿谁开的头,谁就是千古罪人!
  刘若愚立刻被派往江南,询问沈渊的态度,结果他一到广州就生了重病……看来是回不来了。
  然后就是当初那批因为打压诬蔑沈渊的官员,也在无声无息之中,悄悄被重新启用了。现在朝廷和圣上都知道,当年那些往沈渊头上泼脏水的,可都是忠臣呐!
  于是这中间有一个人就此脱颖而出……洪承畴!
  ……
  担任翰林院编修的洪承畴,知天下有难,随即上奏朝廷,献上《平南七策》:
  第一,控制住淮扬一带沈渊的家人,名义上接往京师,高官厚禄地给予荣养……实际上言外之意就是把沈渊的老爹老娘扣住当人质,这谁都知道。
  第二,立刻派一名忠于朝廷的臣子,火速控制淮扬,利用扬州东南一带的财富与人力组建军队。以便在沈渊冒出不臣之心时,组建长江防线,对抗沈渊。
  第三,通知沈渊,江南一带别的地方可以暂时不管,但南京是江南政务枢纽,必须夺回之后交给朝廷,这样沈渊或许不会因为南京一地,和朝廷撕破脸。
  毕竟南京应天府是大明的南方政治中心,沈渊要是真的占据了南京,就相当于明目张胆地造反了,所以他有很大的可能,不愿意现在就和朝廷公然对抗。
  所以朝廷一旦收回南京,实际上就占据了长江以南的一个桥头堡,他们可以随时以此为起点,向沈渊发动进攻。
  第四:封赏沈渊父子,以示朝廷重视功臣之意,在道德的层面上把沈渊架起来。让他没有背叛朝廷的理由,减缓沈渊进攻江北的时间。
  第五:重新梳理整顿京师万国博览会,吸引江南市舶司的商户来此经营,在经济上和沈渊形成此消彼长之势。
  第六:在淮扬一带整理军伍,裁撤不堪战的冗员,编练一支精兵,以备大战。
  第七:立刻派人经营四川、贵州、云南,在战略形势上,对沈渊形成半月形夹击之势!
  这七条建议,真可谓字字珠玑,全是实打实的可以控制沈渊,抑制江南发展的良策!
  当万历看到这篇奏章的时候,这位皇帝接连叫好,拍桌子把手掌都拍红了!


第1870章 我有奇谋藏心间、七策平南、一计惊天
  可是……派谁去呢?
  万历心里边思考着人选,一时之间又犯了难,洪承畴献上来的计策显然是不错,但派去淮扬的那个人却是难找。
  看这策论里的意思,这个人有执政的能力,还要明白经济运用之道,而且在军伍上还得是个内行!
  这样的人大明其实也不是没有,但不是才华上没法跟沈渊相比,就是操守上让人不放心……这要是派去个贪官,肯定是什么事也办不成。
  假如派去的是个没骨气的,说不定还会把淮扬整个献给沈渊,那样后果就更严重!
  既然找不到人选,万历犹豫了好久,还是把这个上奏的洪承畴宣进御书房,和他长谈了一番。
  这一谈可不打紧,没想到这洪承畴却是才华横溢,满腹珠玑!
  别说他的思路是高屋建瓴,很多想法都是大明官员所不具备的,就算是说起京师万国博览会这样的题目,他也能把经营之道说得有条有理。
  再说到作战用兵,洪承畴让天子赏了地图,指着在上面一通分说……立刻就把万历给说得惊呆了!
  “臣曾闻,自古以北伐南易,以南伐北难。”只见洪承畴指着地图上的江南,不慌不忙地说道:
  “自古以来能从江南起兵,夺得天下的,微臣只记得当朝太祖,一人而已!”
  这一句话,万历就听得振奋了起来,这个年轻人说得有道理!
  之后洪承畴慢慢说道:“只因南方民风偏柔,且没有大片养马、组建骑兵的环境。”
  “所以南方势力一过长江,就不是遍地水网,依靠舟船行动运兵的地势了。北方沃野千里,若没有一支骑兵,如何能打得下来?”
  “因此沈渊并不足惧,他的部队一旦跨过长江,所能依靠的也就只有一条大运河而已……而圣上若是能在淮扬一带组建骑兵,只要有数千骑,便足以让沈渊处处受制!”
  “微臣曾经仔细研究过沈渊,他在平灭江南叛乱的时候,只说凭借一支五百人的部队就横扫了长江两岸,可是这五百人,却是一支全骑兵部队!”
  “圣上让他用五百步兵试试?看他能不能用五百人,全歼十七万人?”
  “对啊!”此时的万历听到洪承畴的这番话,眼睛里都直冒蓝光!
  这个洪承畴!他的眼光能力全都不在沈渊之下,若能得以善用,还怕牵制不了沈渊那奸贼?
  更何况他还是一个忠义之士,早在年前沈渊还是广东布政使的时候,他就头一个上书痛斥沈渊的狼子野心……为此他还受了罚俸降级的处罚!可是他居然还在为国筹谋,把沈渊那个奸贼研究得清清楚楚!如此忠诚的臣子,还难得他有不逊沈渊的能力。自己想要找的那个人,不就是他吗?
  这《平南七策》都是他写的,想必在淮扬贯彻起这些策略来,他比所有人都会更坚决,也执行得更出色!
  想到这里,万历知道自己找到了一个可以遏制沈渊的对手,他忍不住心中生出了一股得意之情。
  沈渊啊……沈渊!
  纵然你有千般诡计,不过也是一个人单打独斗而已,可是朕手下却有这么多忠义慷慨之士,惊才绝艳的臣子!
  我倒要看看,你还能蹦跶多久!
  ……
  等到万历和洪承畴谈完,他着实勉励了一番这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
  在这之后等洪承畴一走,万历就召集内阁,想让内阁同意他任命这个上书《平南七策》的年轻官员洪承畴,去淮扬一带经营,对抗沈渊。
  ……
  与此同时,当洪承畴走出皇宫的那一刻,他的后背被风一吹,官服里面的衬衣都被冷汗湿透了!
  他刚才向天子所说的那些话,包括之前献上的《平南七策》,其实都是沈渊写信告诉他的!
  就在前天,他莫名其妙的就在一包从“月盛斋”买回来的酱羊肉包里,发现了沈渊这封信。
  信不会是假的,洪承畴认识沈渊的笔迹,还有那封《平南七策》,京师里也没人写得出来。
  另外信封的落款上,虽然并没写着沈渊的名字,却画着一个望远镜……这个秘密除了沈渊和朱常浩以外,天下就只有自己知道。
  他还记得当初自己在到京师赶考的时候,身上穷得只剩下六两银子,每一个铜子儿都得算计着花。
  当初就是靠着卖望远镜的一千两银子,洪承畴菜度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时光,这件事他永远都记得!
  可是沈渊为什么要让自己向朝廷献策,用这么毒辣的手段来对付自己呢?这件事洪承畴思来想去,却是百思不得其解。
  不过既然沈渊这么说了,洪承畴还是按照沈渊的意思做了……那封信里除了《平南七策》以外,还有一些军事和经济方面的常识。
  以洪承畴的才华,这些东西自然是一看就能想明白个大概。
  在这之后洪承畴就献上了《平南七策》,然后当他得到天子召见之际,这哥们儿心里还糊涂着呢!
  可是更离奇的事却发生了……在君前奏对时,皇上每一句问话,洪承畴竟然都能在沈渊事先写给他的信里,找到正确答案,你说天下还能有比这更奇怪的事吗?
  就这样,洪承畴战战兢兢的在皇帝的面前完成了这次觐见……然后在他临走之际,洪承畴跪拜谢恩以后一抬头……
  当他看到万历天子看自己的眼神,在这一瞬间,他全明白了!
  我的……天啊!
  原来在沈渊设计好的这个舞台上,不但自己在忠实地按照他的剧本来演,甚至当朝天子万历皇上,也是一个演员!
  沈渊!
  他精准地算清了京师的局面,把上到天子下到朝臣,所有人的心思都掌握得清清楚楚。
  他让自己献上《平南七策》,就此博得了天子的赏识。在这之后这个比鬼还精的沈渊,用写给自己的一封信,完成了至关重要的战略布置!
  自己这个小小的翰林院编修,即将登上舞台成为一个大人物。他会被天子派往淮扬,成为那里执掌政务、财权、和军务的封疆大吏。
  在天子和朝臣的心中,他将作为一个足以和沈渊相媲美的旷世奇才,和已经成了江南王的沈渊隔江对峙,分庭抗礼!
  可是自己……分明就是沈渊的人啊!
  ……
  此时的洪承畴坐在摇摇晃晃的轿子里,却觉得自己就像身处梦境一般。
  从最初的那天,在烂面胡同和沈渊不期而遇的那一幕开始,他开始一点一滴的回忆着自己和沈渊相识相知,直至成为生死之交的经过。
  好像沈渊看到我的第一眼,当我报出名字的时候,他的双眼中就流露出了复杂的情绪!
  他是不是从那时候开始,就预料到了今天的局面?这盘棋,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下的?
  沈渊!你这妖孽啊沈渊!


第1871章 各峙南北谁称臣、尔等诡计、尽在我心
  对于提拔洪承畴做南直隶布政使这件事,内阁还是有些不同意见的。
  因为此时的南直隶包括了应天府、凤阳府、淮安府、扬州府、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镇江府、泸州府、安庆府、太平府、池州府、宁国府、徽州府、徐州府、滁州府、和州府、广德州!
  这么大一片地方,中间还有南京这样的政治中心,交给洪承畴这样一个年轻人来管理,这是不是有点太浪了?
  最终内阁同万历商议,还是将泸州、安庆、和州、扬州和应天府这临江五府,交给洪承畴管理。
  从地图上一看,就明白他们的意图是怎么回事。
  因为这五个州府沿着长江排列成一线,几乎全是和沈渊正面相抗的地段。至于庐州府虽然不靠长江,却把湖广南面向北的进军路线堵住了……所以还是前线。要是沈渊看到了他们这项战略布置,当时就能笑得从椅子上摔下来……这就是大明朝廷!
  想要让人办事,还对人心存忌惮。不给充分的信任和支持,就算是神仙在他们手上也做不成大事!
  这五个州府沿江排列一线,看似封堵得严严实实,但实际上却毫无战略纵深。而且仅凭经济实力,也很难和江南方面相抗。
  就这?和我斗?
  ……
  不过现在沈渊还不知道朝廷这个计划,原本他想要把洪承畴扶上位,也不需要花费太多资源,只需要一封信而已。
  其实想想就知道,沈渊现在面临的形势看似危急,但实际上却是安全的。
  就连广西剿个匪这种事,都把大明朝廷弄得左右为难。他们要想下决心跟沈渊撕破脸攻略江南,又哪有那个资源和底气?
  所以朝廷一定会用别的方法来跟他过招,不过沈渊现在已经撕下了他温情默默的面具,隐隐的和朝廷形成了分庭抗礼之势。
  所以现在要掀桌子的应该是沈渊才对,反而拼命扶着桌子不让他掀的,变成了朝廷一方。
  这个大明朝廷,一步步把形势弄到了这样的地步,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跺着脚后悔?
  ……
  很快万历皇帝就后悔了,为了提拔洪承畴,他跟这些内阁大臣纠缠的时间太长了!
  以至于他执行洪承畴的《平南七策》,让东厂番子带着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