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是没什么问题,沈渊立刻发布命令,在民间招募壮丁义勇两千人,准备开往广西剿匪。
这件事要是别人来做当然并不容易,因为招募筛选两千人本来就不是一件小事,更何况这支队伍组建成功之后,还立刻就要去和反贼打仗。
可是对于沈渊来说,这却是不费吹灰之力……因为他手里的兵是现成的,而且早就成军超过半年了。现在军队训练有素,可以说是天下一等一的强军!
所以这项任务当天就完成了,然后沈渊就立刻誓师出发……就在他接下圣旨的第二天!
就这效率,不是良将谁有这样的本事?不是忠臣谁有这般迅猛?
……
所以当锦衣卫南镇抚司江寒凌回到京师时,将情况向万历一汇报,这位当今圣上立刻就沉默了……还得是沈渊啊!
我朝廷上下,半年都不出了兵,人家隔天就能出兵!这是何等的差距?
万历的心中亦是暗自感动,就连朝臣听到了这个消息也是万马齐喑,没一个能说出沈渊的坏话的……你看看人家这办事能力!
然后朝廷就接二连三地接到了军报,好家伙你说这是好消息吧,确实是好消息……可又不完全是好消息!
沈渊出兵广西,连日间势如破竹。
三月廿二,两千义勇突入梧州府,然后十日间连破浔州府、柳州府、庆远府!
又十日,师恩、太平、南宁三府光复,四月十六,攻破桂林!
至此广西全省,已经有三分之二失陷于反贼之手的州府被沈渊夺回,这进军的速度,简直比行军还快!
其实还真是,你要是让朝廷的部队在这么短时间内跑遍这些州县,他们还真没谁能做得到。不过皇帝却显然不满足于这些战果,因为广西这些地方偏僻穷困,关键是湖广啊,那可是至关重要的所在!
沈渊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让万历和京师朝臣看到了他惊人的进军速度,可是谁都知道,反贼的主力还在湖广呢!
不过这次沈渊进军的策略,却谁也说不出来不对,毕竟广西是反贼的发源地,在那里反贼留下了处处星火,并且处于朝廷的控制之外。
如今沈渊飞快地夺回一省,这倒也真是个好消息,于是皇帝赶紧下圣旨,催促沈渊果断进军湖广!
沈渊这回倒是真听话,万历的心中也是非常欣慰,等他得到沈渊收复广西全境,然后进军湖广的时候,都已经是五月份了。
在这之后沈渊不负众望,他接连攻城略地,收复失地的速度,也远远超过了天子的想象!
当沈渊的军报再次送到京师,御书房里的万历忍不住大声叫好!
……好个沈渊!
克复零陵、收复祁阳、与反贼大军于衡阳一场血战,歼灭反贼无数。
湘江悟溪口一战,反贼数万大军与沈渊决战于江上,贼军战死无算,江水尽赤!
好啊!这些反贼!这回遇上对手了吧?哈!
一时间,万历心中淤积了一个月的这股闷气,一下子终于全都释放出来,他心里真是无比的痛快!
这时的朝臣也纷纷过来道贺……这份军报还是他们那边先看过的,自然明白这个时候天子的心情一定不错。
第1866章 屡屡背盟难知耻、欲行暗算、反贼又至
此时的御书房里,君臣的心中都是暗自兴奋。心说这个沈渊,不愧他在白衣学子之时就有平定东南的本事,现在看来这小子还真有名将之姿!
而现在君臣看到两个月的时间不到,反贼就遭受重大挫折,广西全境收复,湖广的反贼也没几天了……
这时的君臣们你看我,我看你,心里都在想着同一件事,就是谁也不说破。
……那个沈渊,该怎么压下他的风头才好?
像这样的大功,要是有功不赏绝对是不行的,可是沈渊还这么年轻,国家又正值多事之秋。
照这么升赏下去,用不了他三十岁,朝廷就会面临升无可升的地步!到时候该怎么办?
更何况原来他们忌惮沈渊,是因为他手里握着巨大的财权,可是现在看来沈渊的本事还不止经营财富而已……这小子还特别能打仗!
这件事儿一想起来,万历的头皮就有些暗自发麻,那帮广西反贼三下五下就把他弄得焦头烂额,差点儿把大明天下给搞了个伤筋动骨。
可是那些反贼却在沈渊手上,连两个月都没坚持下去,就把他们一路打下的江山全都吐了出来。
由此可见,大明官军和沈渊相比,中间还差着好几个台阶呢!
要是这么说来,假如造反的是沈渊……我的天!这个问题万历都不敢往下想了。
此时他的心眼来回乱转,想的都是如何压制沈渊的策略……好在他是大明天子,又有话语权,又总是在正确的一方,而且在帝王术这方面造诣颇深。
想要搞一个臣子,方法那还不有的是?
正当万历想到这里的时候,朝臣似乎也预料到了什么,他们心里还在暗自打算着……这次是不是又到时候了?
沈渊越厉害,越是会遭到天子更深的嫉恨,平灭叛匪这种事,他干得也太快了!这不是活生生地跳出来给皇上当箭靶吗?
正在他们各自转着心思之际,万历还想着现在必须提前琢磨好主意,等到沈渊彻底歼灭了反贼,他也就该向着沈渊动手了……就在这时!
……
突然外面传来紧急军报,等到万历听到发来军报的地方,顿时就是一愣。
他忙不迭地打开了这封加急送来京师的军报,才向上面看了一眼,立刻就气得狠狠一咬牙。
“啪”的一声,这份奏章被万历扔到了地上!
此刻这位大明天子脸上就像挨了一顿拳脚,青不青白不白的,简直是难看之极!
等内阁朝臣们捡起了这份军报,匆匆向上面看了一眼,他们也是痛苦的一闭眼……
龙华军反贼船队,突破九江河口!
他们在大孤山一带进入鄱阳湖,沿湖数百里十余州县告急,鄱阳湖宽阔浩淼,反贼随时有可能从任何一地登陆,入侵州县。
反贼……怎么进江西了?
……
此时的天子和朝臣,一个个全都是面如土色。他们那个刚刚开始酝酿,想再度卸磨杀驴的计划还没开始,就胎死腹中……现在的沈渊可万万不能受委屈!
从这封军报的时间上判断,就在沈渊和反贼在衡阳一带大战的时候,那些反贼却分兵一部直取江西,人家“咔嚓”一下就冲进去了!
可现在沈渊还在清剿残匪,留在湖广动弹不得……就算是沈渊能动兵,也得朝廷下旨才行啊!
毕竟江西是另一个省了,沈渊之前接到的可是到湖北剿灭判匪的圣旨!
但是就算现在马上写圣旨,送往湖广递到沈渊的手里,也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
更何况沈渊这次和捷报一起送来的,还有大量的要求,湖广这里散落在民间的叛匪不少,可是湖广的官员却被杀得没几个了。
所以他必须临时任命官员,填补空缺,负责地方上的治安,以免叛匪死灰复燃。
此外沈渊的军队在广西还好办,到了湖广这里,不论粮食和军饷全都没有地方筹措。
按照沈渊的说法,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他们这支部队是刚刚组成的义勇。这次接连跟反贼作战获得胜利,赏银和饷银给的少了,人家谁还跟你拿命去拼?
所以沈渊也接二连三提出了很多要求,原本万历和朝臣得知反贼就要全军覆没,他们都打算装做没看见这一段,就想把这些要求束之高阁。
可是现在却不行了,马上就要派沈渊到江西打仗,人家沈渊是忠臣没错,他手下那些士兵可不是!朝廷要不给人家发钱,军士哗变了怎么办?
而且你还指着人家打仗呢……就是耽误个十天八天,弄不好江西就会跟广西一样,说没就没了!
……
这下沈渊本人是没法下手处置了,他提的那些要求,朝廷也得一样样按照沈渊的意见安排。
广西湖广缺额的官员,可以暂时由沈渊任命,代理地方上的事务。
今年广州市舶司的税银也不要了,全都交给沈渊处置,作为义勇官军的饷银和赏赐,加上粮草民夫装备的钱。
虽然听起来朝廷好像花了好几十万两银子,但这些钱却是万历三十九年广州的税银,也就是说广州市舶司的全部税银,现在还没收上来呢!
所以朝廷还得先求着沈渊,找地方解决粮饷的问题,然后再用今年的税银还给沈渊,就算加上一些利息也可以。
所以归根结底,万历和朝廷还是一分银子没掏,他们也真是掏不出钱来。同时广州市舶司今年的进项,他们也别指望了。
经过了这样一番商量之后,朝廷将这些事儿飞快地写上圣旨,然后送往湖广……希望沈渊能尽快率兵进江西,把残余的龙华军反贼一网打尽。
可是这时的沈渊呢?他正在做的事,却和万历他们所有人想的,全都不一样。
……
等沈渊冲进广西之后,整个广西已经被神王聂小倩处理得干干净净,收拾得明明白白。
那些和沈渊作对的反动势力,已经被聂小倩杀得一个不剩,全家都没了。
至于那些以残忍手段兼并土地的地主,危害一方的恶霸,贪污腐败的官员,也全都被聂小倩一扫而空!
大批龙华军抢夺而来的银两,被埋藏在秘密的地方,就等着沈渊过来接收,此外还有数之不尽的地契。
而且在反贼和官军一来一往的这段时间里,地方上完全没有任何官员管理。沈渊来了就得任命地方官,把民政事务先安排下去。
第1867章 一番新政如风火、藩王归你、百姓归我
然后他还要向着广东转运金银宝物,将地契上的土地重新丈量分割,分给本地那些无主的佃户。
用沈渊写给朝廷的奏章来说,这些地主不是逃跑就是被杀,可是他们占有的耕地,却占广西的三分之二以上。
所以要是不马上把土地分发下去立刻耕种,用不了到秋收的时候,广西全境就会再冒出几十伙反贼!
只要土地种上粮食,只要广西能自给自足消除了饥民,那就彻底消灭了造反作乱的土壤。所以沈渊名正言顺的在广西搞土改,朝廷上下却是连个屁都不敢放!
第一就是没有了苦主,那些大地主全家都没了,沈渊就是想把土地还回去,也没人继承。
其次就是沈渊说的确实有道理,要是这些无主的土地再没有人耕种,广西明年暴发大饥荒几乎是完全没有悬念……要真是发生那样的情况,真是神仙来了也按不住!
然后湖广也是如此,沈渊一样大张旗鼓地分田分地,根本无人敢拦……这里面还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在广西桂林那里有个靖江王,初代靖江王是朱元璋的侄孙珠守谦,至此以后代代相传。
这个靖江王在桂林名声极差,每日里鱼肉百姓放贷获利,包揽诉讼,把所有的坏事都给做绝了。
前不久起义军攻打桂林的时候,眼看着大兵压境,桂林这边的守将还想要大批招募民夫,协助上城防守。
一般来说这些民夫虽然没受过军事训练,但是在敌军攻城的时候搬起石头往下砸,拿着长枪往下捅终归还是能做到的。虽然是拼命的活儿,但是只要给钱多了还是有人会去。
可是那位靖江王却把脑袋摇得跟个癫痫病人似的,大大咧咧地说,这桂林城又不是我一个人的,凭什么让我花钱守城?
结果这位一毛不拔的靖江王在城破之后,王府数百年积蓄的土地房产和金银财宝,随即就被人抢了个一干二净。
聂小倩直接就把靖江王押到街上砍了脑袋,引得桂林的百姓欢声雷动。在这之后,龙华军对待藩王的手段就出了名!于是在龙华军进入湖广之后,湖广的桂王、楚王、吉王、荣王、惠王、荆王、襄王、岷王纷纷转头就跑!
他们还不像地方官守土有责,反贼过来可是要掉脑袋的。于是这些货跑得毫无心理压力。
湘王带着几个王爷直接跑到了京师,而九江一带的楚王和附近几个藩王则比较倒霉,他结伙儿跑到江西去了……正好是聂小倩的下一站。
这些藩王跑得仓促,除了大量的土地和房屋不能带走之外,连家里金银宝物也多得根本来不及拿走,所以只好就地掩埋或者找个地方隐匿起来。
但这些财宝到后来却全被挖了出来,交给了沈渊,就连一处都没有落下……因为沈渊的身边带着吴六狗呢!
有了吴六哥这只寻宝犬,这下沈渊可发大财了,好几百年的藩王,那得存下多少银子啊!
……
话又说回来了,在明朝的藩王,到底对大明朝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用官方语言来说,这些藩王在贯穿整个大明的历史当中,都在积极的生育,扩大领取国家饷银俸禄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