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狂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第一狂士- 第8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苏小棠身体恢复得也是飞快,出了月子就开始恢复练功……估计这个当娘的也是在怀胎时憋得够够的了。
  用苏姑娘的话来说,这下是成功卸了货,她立刻就迫不及待的想要恢复之前的武功水准,好日夜跟在沈渊的身边。
  好消息还不止这一点,蒸汽机这方面,终于有了突破!
  ……
  在沈渊的指导之下,实验型的蒸汽机经过几次试制之后终于定型,如今正在一边做着长时间运行试验,一边继续改进。
  其实明白的人都知道,做出蒸汽机其实并不困难,可是真正要把它实现工业化,就要让它的热效率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行。
  此外还有蒸汽机的生产成本和工艺,各种零件是不是很容易造出来,还有它的运行成本和安全性。也就是说造出来的机器必须不易损坏,尽量减少消耗煤炭,还不能经常炸给你看!
  蒸汽机上面用到的压力仪表,经过长时间的试制终于成功,是个里程碑式的迈进。
  接下来再经过长时间的运行实验和重新改进之后,蒸汽机就可以进入工业生产……当然生产出来的第一批产品,首先要满足沈渊自家工厂的需求。


第1833章 任你毁誉谤名加、我有何惧、身在危崖
  有了蒸汽机这东西,那可真是非同小可,原本工厂里所有用水力推动的设备,现在都可以一步步换成蒸汽动力。
  而稳定高效的蒸汽动力,比之前的水力设备可是出色了不止一倍……沈渊的大工业蓝图到现在为止,终于画上了浓墨重彩的第一笔!
  是的你没看错,这其实只是第一笔而已。但这却是跨时代的进步,标志着沈渊掌握的科技实力,已经用它蛮横的力量忽然起步加速,开始超越整个世界!
  在这个南国广东的韶关小城,在这个没人主意到的时刻,掌控着世上最凶悍力量的权柄,已是悄然易手……外面的人却对此一无所知。
  甚至就连沈渊手下的科研人员,也没有人真正知道它代表着什么。所以在这一刻,得到消息的沈渊,是这个世上唯一为此而狂喜的人!
  沈渊望着广州港外无尽的珠江和远方的大海,暗自心潮澎湃。
  在这一时刻,无人喝彩。
  ……
  这段时间以来,沈渊一直在闭门搞科研,闷声发大财,可是天下的局面却在渐渐改变。
  沈渊雄踞南国,把持税关,意图不明的消息,慢慢传到了万历皇帝的耳朵里。
  什么童谣偈语,什么星象晦暗,什么流言蜚语,逐渐的通过各种渠道,在有意无意之间向着万历的心里灌输。
  其实传播谣言的人是有心而为,而万历皇帝也并不是一个耳根子软的人,但架不住天天有人这么说!
  就算是太监刘若愚反复为沈渊辩解也是无济于事,这不是一个皇上会不会相信沈渊的问题,而是他早晚会意识到的一个重大危机。
  沈渊手中掌握着太多的财富和权力,一个国家七成以上的赋税,怎么可以掌握在一个人的手里?
  这根本就不是什么信任不信任的事,从帝王术的角度来讲,人家会不会拿刀捅你是一回事,但你压根就不该把刀柄交给别人!
  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可以经常看到,在面临亡国之前,皇帝会对大将军无比信任。可是当大将军得胜归来的时候,你手里掌握着国家半数以上的军队,要是还不聪明点儿往回交,那你就离死不远了。
  而那些有作为有抱负的文臣,当他真正实现了让国家强盛的目标之后,皇帝看到的也不是你的功绩,而是朝堂和天下的治理者,全都换成了这个人的弟子和门生……因此这个功臣自己就变成了巨大的威胁。
  所以那些历朝历代的开国君主,往往夺取天下之后,就要立刻清理当初打天下的老兄弟。因为他们汇合在一起既然能夺得天下,想把自己这位皇帝掀翻也是轻而易举。
  相比之下杯酒释兵权听起来虽然不够意思,但好歹还给功臣留下了性命。有多少人打了一辈子仗,好不容易成了开国功臣,却连命都保不住!
  ……
  因此这时的万历皇帝开始渐渐地意识到,从这一刻往前推算,沈渊虽然给他立下了无数汗马功劳,甚至把江南的财源流水一般引向了京师,但同时他也成了自己的心腹之患。
  谁知道这小子哪天要是浑蛋劲头上来,把江南的税赋这么一截留……那可就是塌天般的大祸!
  现在他能不能这么做不重要,而是他有这样的能力,就不行!
  万历开始暗自对沈渊打起了主意,这一点点的征兆很快就被那些聪明无比的朝臣看在眼里。天子表面上依然还在维护沈渊,但是在朝堂上攻击沈渊的人,现在已经不会再受到严惩,而是当场斥责两句而已。
  你看看今天都察院那个叫洪承畴的年轻官员,在奏章上口口声声地说,要是再任凭沈渊横行下去,恐国将不国……皇上不也没下死手处置他吗?
  这个姓洪的就被罚了三个月俸禄而已,天子还在朱批里斥责了他几句,但是却根本没动他的官职,这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
  由此朝臣们越发兴奋起来,原本不敢端到台面上大肆进行的计划,现在也一点点的开始实施。
  ……
  等到洪承畴一回家,就收到了帖子。几个朝中十分活跃的年轻官员说,要请他去前门得月楼吃饭。
  看着这帖子,洪承畴愣了半晌,然后长长地叹了口气。他让下人拿外出的常服过来,准备去赴约了。
  其实整个京师里只有他自己知道,今天他上表直指沈渊,正是沈渊本人写信来,让他这么做的!
  沈渊信里的意思很明显,在这之前沈渊和洪承畴的交情不错,但是基本没人知道。
  现在沈渊发现自己在京师朝廷上有破鼓万人捶的架势,他就让洪承畴不要犹豫,赶紧抢先下手!
  用沈渊的话来说,他们俩的交情反正没人知道,洪承畴在这个时候要是出言维护沈渊,那就是把自己的脑袋往刀口里送,一点价值都没有。
  所以沈渊说,还不如让他抢先下手赶紧自保,甚至你骂我沈渊骂得狠点儿,官场上还会有人赏识你也说不定呢!
  沈渊的信里大大方方地对洪承畴说,现在满朝文武都跟自己对着干,他也不差洪承畴这一个俩的,反而洪承畴会因为此举得到些好处。
  沈渊用不着他答复,让洪承畴看了信之后直接烧掉了就行,就当没这回事儿。
  他最后在信里说,将来万一自己倒台了,而洪承畴有机会当上了朝中重臣,他请洪承畴一定记得,一切以民族百姓为重,你就算是对得住我沈渊了!
  沈渊在信里的这番话说得大义凛然,颇有春秋战国时英豪的风采,胸怀坦荡显露无疑。洪承畴接到了信之后,当时也懵了一阵。
  他可不知道,沈渊心里想的就一件事:我屡次三番的对你洪承畴这么好,你将来面对大是大非的时刻,要是再投了女真人,那你可不讲究!
  所以沈渊就是为了这么个理由,在这样的时刻又帮了洪承畴一把……而咱们这位洪兄在想通了之后居然也顺水推舟,按照沈渊的意思办了。
  ……
  其实对于洪承畴而言,沈渊一直是一个让他仰望的存在。这家伙做事比他厉害,才华比他高,两人同时踏上官场,沈渊却远远跑在了他前头。
  在这期间,沈渊在科举的时候帮过他,在他入仕当官的时候点拨过他。然后又在这样的时刻,甘愿化身成靶子,竟然拿自己又托了洪承畴一把。
  而洪承畴本人呢?既敬佩沈渊的才华与能力,又对他的本事深信不疑!


第1834章 一朝风雨满城笳、不分黑白、恶名天下
  同时在他的心里,还对沈渊就不往正道上走,一入官场就像跳棋一样蹦蹦跳跳,不两年的功夫就跳到了这样的高位,也是感叹不已。
  对他来说,沈渊就像是一个激进的赌徒,在赌场上每次都全压,然后每次都翻倍!
  不知道有多少人希望看到沈渊在孤注一掷的时候,输得倾家荡产,可是他却总是赢!
  以沈渊的才华根本用不着这样冒险,他要是稳稳当当梳理人际关系,慢慢悠悠地凭借才能把官位做上去,估计不到五十岁就能入阁拜相……这样不好吗?
  可是沈渊却偏不这么做,弄得如今他身居高位之际,也被天下高官显贵忌恨。洪承畴是想破脑袋都想不通,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如今洪承畴就要出门赴宴,想必他在宴席间还得再痛骂沈渊一回。不过今天宴请他的那些人,只怕也都有着各自的背景……
  当洪承畴坐在轿子上,感受着深秋的寒意,心里却始终难以平静。
  ……
  拐过了几个弯,外面一股鲜香的味道透过轿帘被寒风吹进来,洪承畴不用看就知道,这是月盛斋到了。
  这里的酱牛羊肉天下一绝,鲜香入味堪称人间极品。
  在这个季节,月盛斋的伙计会在酱煮牛羊肉的锅里撇去浮沫,然后他们会把这些无用的浮沫提到店铺外面,绕着店铺的墙根儿浇上一圈。
  这样一来,月盛斋酱牛羊肉的味道就会随着寒风远远地飘送出去,让经过这里的人都感觉到风里的鲜香……这其实是一种宣传手段。
  在沈渊的后世,月盛斋还有一件趣事,那是清朝末年,慈禧太后每次夜宵的时候非得有月盛斋的酱羊肉加烧饼不行,甚至给了月盛斋四块进宫的腰牌,方便他们送肉进宫。
  结果这店里的东家上山抽烟,把后山点着了,原本按律治罪是要杀头的。
  可是慈禧太后说了一句:办了他,我吃什么?这位东家立刻就免了死罪!
  ……
  洪承畴脚下跺了跺轿子,随即轿夫就停了下来。洪承畴拿出银子让轿夫去里面,把酱牛羊肉各称了半斤切片。
  等到香味扑鼻的两个纸包放在手边,轿子随即又抬起来,继续往前走。
  天空中传来鸽哨的盘旋……洪承畴慢慢闭上了眼睛。
  京师对他而言犹如汪洋大海,一个转舵不及,就会被汹涌的巨浪吞没。
  沈渊!你为什么……你是怎么做到的啊?
  这句话洪承畴只能在心里想一想,却绝不敢说出来,或许这个问题,将成为他一生难以破解的谜团!
  ……
  年关将近,流言愈演愈烈。
  京师里风起云涌,江南也同样如此。
  到处都流传着各种版本,有人说当初太祖朱元璋起兵之际,在鄱阳湖大战的时候,曾经怒斩过一条妖龙。
  那条妖龙身上中了太祖两刀一箭,因此它就在二百五十年后回到大明,祸乱大明天下……这家伙当然就是沈渊了。
  还有传言说,沈渊是当年陈汉皇帝陈友谅的后人,因为惧怕被朱明追杀,所以化“陈”为“沈”,试图造反复国。
  他们还说沈渊这么有钱,就是当初陈友谅埋下的宝藏,被他挖出来了!
  一时间江南的士绅大族、官宦世家闻风而动,被沈渊杀掉亲人故交的仇恨和对沈渊的恐惧,使得他们疯狂地散播谣言,开始了针对沈渊的行动。
  被沈渊处置掉的各地官员的党羽后台,粤东十三家勾连的地主豪强,原本垄断商业大发横财的富商大户,这些人也从各种渠道得知了朝堂上的风向。
  随即他们就各自按照地域和类型勾结在一起,无所不用其极的对沈渊诋毁污蔑,大肆散播谣言!
  说的人多了,自然也就有人信。
  在这些人强有力的推动下,有人昧着良心说反话,有人糊里糊涂地盲从,也有傻呼呼的人觉得,自己应该以天下为己任,铲除奸贼才能换来一个朗朗乾坤。
  如今在江南各地凡是文人诗会,必然要有人写诗填词,讥讽谩骂沈渊的行径。不知多少说书先生都在津津乐道地讲述着,沈渊在江南一带的暴行。
  从官员的花酒局到百姓街头巷尾的闲谈,都是关于沈渊的丑闻和破事。愚昧的民众开始在茶余饭后大骂沈渊,甚至远在沈渊没触及到的江南各省,都传扬着关于这位祸国奸臣的传说。
  就连沈渊实力最为巩固的广州一带,如今城里都开始出现了谩骂沈渊的揭帖,书店里偷偷的在卖各种或艳情或迷信的小册子。
  这些小书里面的故事,都是以沈渊和他的家人为原型,各种细节被人描绘得活灵活现,内容十分下流猥琐,可是越是这样的东西,就越是有人相信!
  眼看着这股风潮愈演愈烈,这天沈渊出门的时候,终于出事了。
  ……
  有两位兄弟大老远的从江西赶来,俩人一人带了两把磨得飞快的利斧。
  “诛杀国贼,咱也当一回英雄!”
  这兄弟俩的名字叫江龙江虎,长得身体健壮,不但有两膀子力气,身上也会一些武艺。
  他们是被大义感召,觉得沈渊这家伙是个祸国殃民之辈,所以大老远的从江西赶到了广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