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狂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第一狂士- 第8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时在御厨房中,等候着天子询问的正是首辅叶向高。
  这位叶首辅满脸白色的须髯一动不动,听到了天子的问话之后,就见他微微抬头,向着天子答道:
  “案子是沈渊判的,获罪的官员也是沈渊杀的,这件事远隔天南,内阁除了沈渊写来的奏章之外,并没有其他可以得知广东形势的渠道。”
  “因此沈渊说什么,臣等也只能暂时以沈渊的说辞为准。”
  听着这句话,万历的心里就是微微一动。话说这个叶向高可真是滑不留手,在沈渊这件事上,他完全就是站在了墙头上。
  就以刚才他的这番话而言,如果事实能证明沈渊在广州确实是在胡作非为,那叶向高也可以把责任推到通信不便这上头去。
  因为毕竟离得那么远,消息确实传不回来,而且朝臣中的那些在广东的门人弟子,差不多都被沈渊给砍光了!


第1796章 一派杀气风雨稠、兼领三地、宁波泉州
  所以天子要是非说沈渊做得对,朝臣们也可以顺水推舟,毕竟这位叶首辅也没说沈渊做的是错的呀?
  所以这老头说话的时候两头堵,却是把自己暂时先放在了不败之地的位置上。
  想到这里的时候,万历心中微微不悦,就见他沉声说道:“朕不是在问你有什么结论,是问你对这件事有什么感觉。”
  “终归这件事是沈渊做的,你在这里做一下猜测,又不至于因言获罪。”
  万历这句话说得虽然口气很轻松,但却是在逼着叶向高说出自己的意见。
  而这位叶首辅在想了想之后,又是稳稳当当地说道:“为臣现在心里只有一个顾虑……说实话沈渊在广东做的对不对,自有皇上圣裁。”
  “不过这广东的地方主政官员十不存一,这件事不论好坏,终究是好说不好听……”
  “嗯?”听见这话,万历随即便愣了一下,就见叶向高接着说道:“若是杀掉一两个贪官污吏,固然是好事,可是……请天子恕臣妄言之罪!”
  “要是一个屋子里被打死了好几百苍蝇,这件事注定要记录清史,后人又会怎么看?”
  “不免会有人想:您这是屋子啊,还是茅厕啊?怎么这么多苍蝇?”
  “所以老臣觉得,沈渊还是有点年轻,真是欠考虑。这件事做得也急了点儿……就这些。”
  听到了叶向高的话,万历随即就是眉头一皱。
  其实作为一位天子来说,最怕的就是后世对他的风评。往往一位皇帝做了一件非常露脸的事,后代都会把这件事拿出来说,一件好事就差不多概括了一个皇帝的一生。
  反过来如果当皇帝的做事丢人了,且不说这事情传扬千古,会被世世代代的人笑话。就连皇帝自己也会说:“如此一来,朕有何面目去见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
  因此皇帝不管是出征获胜,还是收复了国土,终归是一旦有了像样的成绩,首先就要去告祭太庙,意思就是跟自己的祖宗显摆显摆。
  也就因为这个原因,沈渊这次注定会被记录进史册的举动,实际上会让万历的脸上极为难看!
  后世的人看到这段历史肯定会问:这个布政使沈渊在广东杀了好几十贪官,这一点没问题,可是这满广东的贪官是谁任命过去的?在这之前怎么没被人发现呢?
  这些人在广东做的那些坏事,又应该算在谁的头上?这可真是个不折不扣的污点,因此万历也对沈渊这次的行径,暗暗的直皱眉。
  等到他默不作声地沉默了许久,终于把叶向高打发出去之后,又过了一会儿,万历一转头,却发现旁边的太监刘若愚好像是欲言又止。
  “想到什么就说,”万历对着刘若愚吩咐道:“愣着干什么?”
  “老奴糊涂!”就见这时的刘若愚急忙躬身向天子说道:“老奴刚刚想到一件事。”
  “那好几百苍蝇也不知是谁的徒子门生,哪一派的嫡系子弟?他们这些苍蝇被派到广东之后,吸得估计都是圣上的税银吧?”
  “因此老奴心里愤愤不平……”
  “对啊!”此时的万历一听这话,也深以为然的重重一点头说道:“你这老货,以为朕会想不到这一点?”
  “沈渊这小子嫉恶如仇,朕就是因为他这一点好处,所以才派他去的广东!”
  “可是没办法,”这时的刘若愚又苦着脸说道:“沈渊打了小苍蝇,势必惹着上边的大苍蝇心里不高兴。他这次胆大妄为,怕是要背黑锅了吧?”
  当刘若愚的这句话说出来,万历随即就陷入了沉默,而这时刘若愚心里却在暗自想道:沈兄弟啊……咱家也就帮你这么多了!
  实际上刘若愚刚刚虽然说得婉转,而且还拼命地装糊涂,但毕竟还是说出了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
  第一就是那些被沈渊杀掉的官员,实际上就是朝臣派到南方用来捞钱的耙子,而沈渊却是这位万历皇帝的耙子。
  这俩耙子势必要有一战,所以沈渊做出这些事来也是无可厚非,这是刘若愚在把天子的不满,引向朝堂势力。
  而第二条内容就是,刘若愚这话里边隐隐约约透露出,看似沈渊打杀广东官员的行径会弄得青史上,万历的记录很难看,但是沈渊却是在替这位皇帝背黑锅。
  因为毕竟沈渊是皇帝派去广东的,而且他执行的也是天子赋予的任务!
  这样一来,天子的火气好歹会小一些,因为人家沈渊是完全可以不干这件事的,还不是为了你这个皇上的钱袋子?
  所以刚刚叶向高首辅拐弯抹角给沈渊进的这几句谗言,却被刘若愚不动声色之间就给化解了。
  这就看出朝中有人的好处来了,往往那些在京师缺乏根基的官员,没有了刘若愚这样的人替他说好话,他连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而在这一刻,通过万历皇帝,叶向高和刘若愚之间也做了一次不动声色的博弈。这位天子经过了来回摇摆之后,立场也隐隐的确定了下来。
  江南三大市舶司,沈渊才干了一个,就给朝廷带来了海量的财富。接下来朕还得让沈渊继续发挥才能,把另外两大市舶司也牢牢地抓在手中才行!
  之后朕还可以用沈渊手中的经世济民之学,继续经营江南,为朕赚取更多的银钱。
  万历的心中暗自想道:所以最起码在眼前的这一段时间里,沈渊这小子还是有用的。
  只是这小子手段严酷,如此大杀大砍杀伐果断,得罪的人可不是一伙两伙。
  现在朕还能提着他,让他的脑袋不至于搬家。可是哪天要是朕一松手……哼!到时候再看吧!
  想到这里,万历皇帝的心中暗自打定了主意。他挥了挥手,让刘若愚把沈渊写来的一大叠奏章,全都收了起来。
  在这之后,万历叫过拟旨的翰林院编修,开始拟一道新的圣旨。
  他要让沈渊兼领江南三大市舶司,要沈渊尽快将另外两大市舶司,牢牢抓在手里!


第1797章 一道飞签越九州、得道多助、灵犀已透
  此刻的乾清宫中,万历天子正在口述圣旨,给皇帝拟旨的翰林院编修正在将皇帝口语记录下来。
  按照正常的程序,皇上只要大致说出旨意里面的内容就可以了,之后就会由这位编修重新措辞。一篇洋洋洒洒、文辞华美的圣旨就是这么出炉的。
  当然了,这道圣旨还要发往内阁,由内阁班子看了之后,再经由各个渠道送出去。
  这位翰林院编修的工作可是很不简单的,因为他既要把圣旨写得煌煌大气,具有天家威严,同时还要将皇帝的意思完整地表述出来。
  皇帝在口述的时候若是稍有训诫之意,或是充满了嘉奖的味道,或是有警告的弦外之音在里面,都要通过这位编修微妙的文字体现出来。
  所以这就相当于重新再创作,这其实是相当考验一个人的文字功力和情商的。
  而这时的刘若愚听着圣旨的内容,他的心里却在暗自着急!
  ……
  原本刘若愚今天可以说帮了沈渊一个大忙,把叶向高用暗示的方法灌输给皇帝的对于沈渊的不利念头,硬生生地给扭转了过来。
  可是这位刘太监此时的心情却是紧张之极,连他后脑勺上的斑斑白发都要树立起来了。
  他知道这道圣旨,可以说关乎着沈渊的身家性命,而他必须将消息尽快传出去,不然的话,沈渊就会在下一步行动中落入下风。
  虽然是简简单单的一道让沈渊兼领江南另外两大市舶司的圣旨,可这里面的内容却不异于一封战斗檄文,刘若愚的心里很清楚,现在就是生死攸关的时刻!
  ……
  那么刘若愚为什么要拼命地保护沈渊呢?实际上除了他跟沈渊关系不错以外,同时也是受到了这位沈少爷的人格感召。
  因为刘若愚真实的身份是一位密谍,他就是名山九影中的……第一影!
  ……
  上次沈渊和名山先生一战之后,虽然名山的真身被抓,他手下的名山九影也被沈渊一网打尽,但沈渊却饶过了最后一位,就是这位刘若愚太监。
  当时沈渊的心情也很复杂,但最终还是决定不去揭破刘若愚的身份。
  因为在沈渊的前世曾经读过这位太监的作品,而且到了大明之后,也跟这位刘太监相交莫逆,甚至双方的心里都有一种奇怪的默契。
  所以沈渊假作不知,轻轻饶过了刘太监,而刘若愚也自然在心中暗自领情。这也是刘若愚拼死拼活也要帮助沈渊的原因……而现在这一时刻,就是决定沈渊胜负的关键节点!
  刘若愚知道有关这道圣旨的消息,必须尽快传出去,可是他却没有办法联络到沈渊!
  他总不能立刻派人冲出京师,去到广州给沈渊送信吧,那得多长时间啊?
  ……
  正就在刘若愚心中暗自焦虑,急如星火的时候。
  他透过御书房的房门,看到外面的院门那边有一个人走了进来,刘若愚的心中立刻就是一动!
  趁着天子聚精会神的口述圣旨,而那位翰林院编修也在笔走龙蛇的记录,刘若愚放轻了脚步,一步一步退出了御书房的房门。
  在这之后他一转身,就迎上了正在走过来的那个人。一刹那之间,刘若愚的一双眼中精光暴闪,露出了一副奇异的眼神!
  那个人刹那之间就站住了,而且脸上也是惊愕了一下,这位不是别人,正是瑞王朱常浩。
  刘若愚心中想得清楚,别人联系不上沈渊,但是这位瑞王朱常浩,一定有办法快速和他的老师联系上。
  因此刘若愚只要把消息告诉朱常浩,也就相当于送到了沈渊的手里,这真是万幸之极!
  此时的刘若愚心中暗自想道:若不是这个时候正好赶上瑞王进宫,咱家想要把这个十万火急的消息送出去,还不知道要多久!
  而这时的瑞王朱常浩,也看到了刘若愚的眼神中精光暴闪,他也吓了一跳,心说这位刘大太监,今儿是怎么了?
  朱常浩在这之前也听沈渊说过刘若愚的事,当然沈渊没有告诉他刘太监就是名山九影之一,只说他是一个可以信赖的朋友。
  因此朱常浩也留了个心眼儿,并没有开口要求向天子通传觐见,而是低下头站在了廊檐下。
  等到刘若愚走到了朱常浩的面前,他看到附近的侍卫和太监都离得还远,于是他一边看似随意的向着朱常浩行礼,一边口中轻声说道:
  “马上通知沈渊,圣上正在拟旨,就要交给内阁外送……沈渊兼领福建泉州来远驿市舶司、浙江宁波安远驿市舶司,即刻上任!”
  “明白!”这一下子朱常浩立刻就懂了,毫无疑问刘若愚说出来的,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消息!
  刘若愚显然是没有传送情报的渠道,所以要依赖自己这位沈渊的弟子。
  朱常浩原本今天是来向父皇请安的,其实也没有什么要紧的事要说,于是他抬起头,向着御书房里看了一眼。
  刘若愚的眼神有意的向着院门方向一瞥,朱常浩心领神会,随即便悄悄地退了出去。
  他这一来一回,根本没用人通报,所以万历天子也不会知道他曾经进过宫,刘若愚就这么成功的将情报传递给了瑞王朱常浩!
  ……
  在这之后,当朱常浩一路快步走出皇宫之时,他的心里还直犯核计……这个消息分明是再好不过了,为什么刘若愚会如此紧张?
  话说这位瑞王殿下虽然也是绝顶聪明,但一时之间还是没想明白这里面的弯弯绕,不过他还是揣着满腹的疑团,飞快地回到了自己的府中。
  然后他回到书房就打发了下人,随即就把紫菱姑娘叫了进来。
  而当紫菱姑娘听到了这个情报的内容和来源之后,她也露出了和刘若愚差不多的表情,把个朱常浩的眼睛都看直了。
  “怎么回事儿?这个情报为什么如此重要?而且还这般紧急?”这时的朱常浩不解的向紫灵姑娘问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