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狂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第一狂士- 第8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在的市舶司没有官员捣乱,没有富商作梗,广州城内的四大衡一扫而空之后,整个广州的商业几乎由沈渊一手说了算。还有什么人能在市舶司的管理问题上,给他们添麻烦?
  因此这一切都进展得非常顺利,见到市舶司整改之后程序透明,人员可信,工作有效,从上到下一切井井有条,沈少爷也终于放下了心。
  在这之后,沈渊重新组织了广州城内的商人开会,不但把之前四大衡垄断广州商业的行为彻底揭露开,并且还公布了广州城内新的商业规则。
  从这时候开始,广州城内将会成立物价监管部门和商业仲裁机构,整个广州城的商家也要上交适量的商税。
  在明面上看,商人似乎又会多掏出一份钱来,交给官府作为商业税金。但实际上,他们所受的束缚和盘剥欺压却比原先少得太多了。
  因为原本广州城四大衡的目的,就是在自己吃饱的前提下,将大量的资金输送到朝堂上去。这一层又一层的剥削,也让广州的每一个商人都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但是这一次,所有的商业经营全都公平而透明,有了物价部门的监管,无论是谁想要恶意涨价,全都不可能。
  而商人除了要交百分之十的商税以外,只要你税票在手,其他任何人再向你要钱你都可以不用搭理。
  什么敲诈勒索黑帮,可以交给城防队来处理,垄断价格的商会从此也不会出现。无论是进货还是销货,他们都处于完全自由的状态,这对于商人来说,就像是给他们插上了一双翅膀!
  看大家对这新商税和新的管理制度还有很多没明白的地方,也有不少商人对沈渊心存疑虑。但是沈少爷之前在广州城内将贪官污吏、垄断商人一股脑全都砍了脑袋这件事,还是让他在广州商界的心中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就算是有成心捣蛋的人,也要担心自己的脑袋会不会忽然搬了家,他们自然不敢跟沈渊明目张胆地作对……毕竟人家刀上的血还没干呢!
  另外沈渊在广州城内的威望,可以说是任何一任地方官都难以比拟的。
  就在沈渊大获全胜的那一天,广州城内的地痞流氓、贪官污吏全都被他杀得一干二净,甚至连前任知府的儿子都被斩首了。
  除此之外,沈渊还让小七爷清理冤假错案,将多年以来受贿的官员和实力强横的案犯全都逐一清算,也让百姓们大快人心。
  老百姓终于盼来了这样的青天大老爷,使得沈渊的名号在广州城内街知巷闻,每个老百姓提起沈渊也都是挑起大拇指,敬佩之心溢于言表。
  在这样的情况下,底层的小商小贩,还有小本生意的买卖人,自然是对沈渊无比的拥护。
  而那些大商人,当他们随着发觉沈渊在商业上对他们的扶持和帮助之后,想必也会逐渐向沈渊靠拢。
  当然了,那些心怀鬼胎的家伙早晚还是会暴露出来,不过他们最好还是识相点,不要出来添乱的好!


第1707章 万里京师闻灾报、捉衿见肘、心浮气躁
  与此同时,距离广东万里之遥的京师,万历天子正在皇宫中暗自烦恼。
  自从今年开年之后,直到现在五月中旬,陕西十六县,山东九县,山西四县,全都是一滴雨没下。
  到了现在错过了农时,今秋绝收已成定局。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都知道朝廷下半年的银两走向,一定是以灾区赈济为主。因而朝堂上的各个部门,现在已经为数量不多的财政银两打了起来。
  这些京官们收着地方上的银钱,有着各种明的暗的收入来源,他们却抢先要了预算,把整个衙门全年的工费和薪饷开支都提前准备好。
  而那些未完成的项目也在飞快的竣工,每个官员都想要结算银两之后,尽快把回扣放到自己口袋里,他们才肯安心。
  在这种情况下,正所谓黄鼠狼专挑病秧子鸡,原本就入不敷出的大明财政,更是被他们弄得千疮百孔!
  ……
  在大明朝的执政过程中,有关财政方面的规则是这样的:
  当全国各地的赋税全都汇聚到京师之后,往往一年到头,会由内阁和司礼监两方面各自把当年的花销全都报上来。
  如果要是赶上皇朝初建那个时代,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财政节余。也就是说地方上交来的那些税银是花不完的,当然这些节余就会收入国库,以备荒年或者战争之用。
  而本朝万历年间,除了张居正执政的那些年打下了厚重的基础,给本朝国库贡献了大量的节余之外,剩下的几乎是年年入不敷出……这个用现代的词汇来讲,就是财政赤字。
  一般来说,出现这种赤字的情况有两个办法解决:一是国库里有钱,就从国库里拿出银子来贴补;第二就是滚到下一年,也就是咱们所说的拆东墙补西墙,寅吃卯粮。
  可是到了万历末期这个时代,其实国库里基本上就只剩下承重墙了,哪里还有银子可供贴补?
  要不是国库缺钱,想干啥都干不成,万历皇帝还至于派出大量的太监,出去收什么矿税?
  要知道万历也不是傻子,地方上把财政中饱私囊不上交,任凭国家穷得直哼哼,这种事他也不是不知道。
  可是他派下去的官员有一个算一个,不是和下面的人是一个阵营的,下去就和地方官合伙向皇帝哭穷。要么就是被地方官孤立和架空起来,连个屁的作用都不顶。
  所以万历也是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派太监出去收税的。而且这税还不是白收的,他要跟收税的太监三七开!
  注意!这里面皇帝拿三,太监拿七……堂堂大明皇帝居然拿的是小头,你就知道他已经被逼成啥样了吧?
  虽然那些太监也不怎么样,在地方上横加勒索,任意妄为,在历史上留下了一片骂名。
  但是这骂名里,同样也有不少被伤害利益的地方蛀虫,因为被收走了银子心里不爽,才会对太监大肆责骂攻击的因素。
  现在的形势是,太监派下去就像狗一样,所到之处人人喊打,根本收不上什么钱。而朝廷财政也到了捉襟的地步,可是灾区不等人啊!
  万历倒不是怕百姓被饿死多少,死了也跟他没什么关系……天灾嘛!
  关键是粮食绝收就意味着产生大量的流民,有流民就很有可能发生杀官造反事件,历史上被民反推翻的王朝,那可是数不胜数!
  所以万历日夜忧虑,却无论如何也斗不过那些捞钱比他还狠的官僚集团,把他急得心急火燎!
  更要命的是:那些臭不要脸的官员,居然还要他发内帑救急!
  所谓内帑就是皇帝的私库,也就是老朱家小金库的意思……万历皇帝得到这样的奏章之后,差点儿没把鼻子给气歪了!
  朕特么要是有内帑,还至于穷成这样?地方当官的揣着明白装糊涂,分明是在故意让朕下不来台!
  ……
  此时的万历皇帝一想到西北的灾情,随即又联想到了沈渊中状元时,那篇煌煌万言的《论三策已全大灾之民》,他忍不住长长地叹了口气。
  照这样看来用不了多久,这篇策论他就得印发到灾区去,马上就能用得上了!
  想到沈渊时,万历的心里还在暗自疑惑。
  这沈渊出了京师以后,他说是到扬州去娶媳妇儿,却好长时间都没动静,然后突然间他就拿下了韶关。
  沈渊在那个时候还是有作为的,从他报上来的韶关情况和被他参奏处置的官员来看,万历可以很容易的得出结论,沈渊把韶关那边翻了个底朝天!
  显然这既是先声夺人之举,也是沈渊向朕表明了决心……可是他怎么又突然没动静了呢?
  据锦衣卫报告,说是沈渊已经到广州上任了,可是这一晃儿都两个月过去了吧?
  沈渊不参奏官员,没有政务上奏,甚至连一点动静都没有!
  这时的万历,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半年多以前,派过去担任广州市舶司司丞的陈守志。他也是一样的信心满满,去奔赴广州上任,可同样是一到广州就如同泥牛入海,再也没了动静!
  难道那个沈渊不知道,他身上肩负着朕多大的希望?难道他真的敢去了广州就和当地的官员沆瀣一气,一起骗朕?
  沈渊……沈渊!在这之前,你可从来没让朕失望过啊!难道说这一次……
  ……
  正当万历天子想到这里时,在他旁边伺候的刘若愚看着这位天子皱着眉头,坐在书案后面发呆,刘若愚也知道这位主子的心情十分沉重。
  天子还能在担忧什么?无非跟北方的灾情有关,无非是银子闹的呗!
  这时的刘若愚,也想到了他远在天南的那位兄弟沈渊。
  要是在这个时候,你恰好给天子送上一份漂亮的成绩,那可是雪中送炭啊!
  兄弟你在干嘛呢?这可不像你啊!刘若愚心中暗自想道:虽然说你最善于突出奇兵,从不循规蹈矩,可是你这次耽搁的时间,也太长了吧?
  再这样下去,天子的信心就要耗尽了!只要让他失望一次,你可就会在主子的心里失去了分量!


第1708章 天子一怒任咆哮、我已重生、我心烛照
  到时候针对你的攻击和诋毁,就会像潮水般涌来,在这个时候,你可千万不能败啊!
  ……
  而这个时候,瑞王朱常浩手里正好拿着一册账本,进了乾清宫。
  朱常浩也知道,如今朝廷的状况捉襟见肘,对于银子的渴求已经到了饥不择食的程度。所以朱常浩连忙把这几个月以来,皇家万国博览会的收益编撰成册,准备上午交给父皇。
  当然了,朱常浩的打算是账册可以给,银子他却是一分都不能给。
  因为现在的朝堂上的三省六部官员,对于国库里刚刚上交的那点存银,简直就像饿狼一样,有无数人在盯着!
  所以朱常浩准备将万国博览会里的税银全都扣下来,他现在能为父皇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
  当朱常浩走进乾清宫时,立刻就感觉到了气氛的不同。
  侍卫站在两廊下,连口大气都不敢喘,宫女来回伺候的时候,走路脚底下都是灰尘不惊!
  他们这么轻手轻脚的,只能因为一件事。就是主子今天心情很差,万一要是这时候谁摔了个茶碗或者放了个屁,弄不好就能要了命!
  朱常浩让守门的太监回禀,说自己要面圣,然后就站在台阶下平心静气地等待。
  虽然他只要走上两步台阶,就能躲在檐下的阴凉里,免得被头顶的日头晒着,但是就这两步远,朱常浩却是一步也没有向前。
  经过了这段时间的磨练,这位皇子的心性已经变得坚韧了许多。他在老师沈渊的影响下,已经开始以大明天下为己任。
  当一个人有了目标和决心之后,自然就跟漫无目生活的人有所不同,如今的朱常浩就是如此。
  他做事的时候大胆果断,做人却是谦卑有礼,丝毫不越雷池一步。此时的朱常浩已经如同脱胎换骨一般,早已今非昔比!
  ……
  等到他被太监传信,说天子赐见,朱常浩连忙捧着账本走了进去。
  在这之后还没有半盏茶的时分,忽然就从御书房里传出了一声呵斥:“你说什么?你给朕再说一次!”
  “父皇息怒,龙体要紧!”这时的朱常浩跪在地面的金砖上,低着头声音却是沉稳镇定,不慌不忙。
  而这一刻的万历,却是满面怒容!
  “你说!你说!”万历天子震怒道:“为什么税银现在不能上交?”
  “儿臣这里有个计较……”就见朱常浩从容说道:“万国博览会的这笔银子,到年底估计可以结余六十万两。”
  “可是儿臣不管怎么拿出来,到时候都会有好几件政事,等着急用银子。”
  朱常浩沉声说道:“如果儿臣要是像往年那样,一次全都交出来,这些税银难免会被其他的政务瓜分。若是能解决父皇的燃眉之急,儿臣就是按月上交也可以!”
  “但是这每月五六万两银子,拿出来不但做不成大事,而且一定会引起各方争夺……然后山陕灾民那边,早晚还是个坑。”
  “所以儿臣想了想,这笔银子我一两也不上交给朝廷,专门就等着父皇有大用的时候再拿出来。”
  “比如山陕需要赈灾,马上赈灾的钦差就要押送银两出发……这个时候父皇您需要多少,儿臣就给父皇上交多少!”
  “然后下次再有特别急需的情况,还是父皇要多少,儿臣就上交多少。这样一来这笔税银也就不会流向别处,而是直接向山西、陕西和山东的灾区进发……”
  “你……好啊!”
  这时候的万历才明白过来,他这个儿子知道如今朝堂上群狼争抢的情况,所以才特意用这个方法,保证博览会的税银,流向最需要它的地方!
  “可是你知不知道吗……”这时的万历声音有些沙哑,他看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