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狂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第一狂士- 第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时对于在场众人来说,这件案子似乎是结束了,阴谋的主要策动者青先生的计划被沈渊破坏无遗,她本人也是落荒而逃。
  可是沈渊心里却明白,别说青先生这样的人,始终会是他的心腹大患,就以目前这件案子来说,真正的较量也还远远没有结束。
  在这看似落幕的时刻,却有一波更大的浪潮,正向他迅猛地席卷而来!
  ……
  虽然夜凉如水,但此时走在街上的几个人,每个人心中却是灼热如火。
  秦玉虎到底还是牵动了伤口,走路时疼得呲牙咧嘴,因此沈渊把他背在了身后。
  这家伙武功不弱,身子却不怎么重,再加上沈渊最近这些天每日习文练武,身体锻炼得也不错,所以背着秦玉虎走着并不吃力。
  两位姑娘不动声色地走在沈渊的两侧,背后的秦玉虎疼得哼哼唧唧。沈渊轻轻吹起了口哨,慢慢的几个人开始脚踩着同样奇异的韵律,在长街上轻快地前进。
  “我承认都是月亮惹的祸,那样的夜色太美你太温柔,才会在刹那之间想要和你一起到白头……”
  沈渊吹出来的调子,很快就被大家学会了。就连蓝姑娘和苏小棠,她们都在和沈渊秦玉虎吹着一样的调子,大家面带着微笑向前快步而行。
  在这一刻,有着多情如水的月光和精彩至极的少男少女,有着他们心头澎湃的热血和无畏的少年心境。
  长街上清脆轻快的口哨声和整齐划一的步伐,让他们四个人看起来,竟如同一个奇异的整体!
  ……
  经过了这一战,大家心中都有不同的感悟。
  从今天的事件中,蓝姑娘似乎可以预测到,今后的沈渊在大明朝这片天地里纵横驰骋的情形,更对沈渊的心机和谋算有了更高的估计。
  秦玉虎似乎在投入沈渊麾下的那时起,他就在盼望着今天这样的时刻。惊心动魄的博弈、殊死一战的拼杀、还有这位沈大少爷嘴上不说,却待他有如兄弟般的情谊。
  更何况这位沈少爷无往不胜,今后这样犹如烈酒一般让人沉醉的日子,似乎永远也不会停止!
  而苏小棠姑娘,却被刚才那些高手的武力深深地刺激到了。
  这苏姑娘要是不好强,也不能学成这样一身武功。可是今天的崇王府四大高手,杀掉那些武艺高超的刺客时犹如砍瓜切菜一般场面,还是激发出了她心中的斗志。
  苏小棠此时在心中估量了一下,这些人在武力上的水准。
  沈大少爷今天突然出手杀人,表现出了不错的心理素质。但是据苏小棠估计,如果让沈渊遇上手持棍棒的山贼家丁之流的人物,他最多能对付四五个。


第167章 翩翩少年谁堪敌、智谋分际、眼界高低
  假设说沈渊的武力水准是一,那么蓝姑娘大概就是四到六。
  自己和秦玉虎各有所长,基本上是十到十一的样子,夏侯商……保守估计他大约是四五十。
  这中间的差距,大得简直让人绝望!
  尤其苏小棠现在作为沈渊身边的首席武者,她的职责就是在动起手来的时候,最起码能保护住沈渊的安全。
  可是如果遇上了像夏侯商这样的绝顶高手,她现在知道自己很难做到这一点,甚至自保都成问题!
  ……
  说起武艺的高低,其实跟很多方面的原因都有关系。其中有个人的身体素质,头脑的悟性,还要极其辛苦的练习,还要经常和人对打切磋。
  当然提升武力最快的办法,就是生死之间的搏杀。
  想到这里时,苏小棠心中未免有些哭笑不得。跟着这位沈大少爷,自己动手的机会倒是不缺。这些天以来,她都跟人拼命拼了几回了?
  照这么下去,虽然武力会渐渐提高,但是苏姑娘还是觉得自己太慢了。
  “不行了,以后该在这方面多用点心,再加把力,把武功练得好一点儿!”
  想到这里,苏姑娘下意识地摸了摸怀中那副子母鸳鸯钺的设计图,暗地里下定了决心。
  ……
  这时的沈渊,却在不断地考虑身边这些同伴。
  在这件案子里秦玉虎舍生忘死,在保护自己的时候受了伤,这就不用说了。
  那位蓝姑娘也用了尽了全力在王府中游说,终于还是在两代王爷的首肯下,抽出了王府的力量来帮助沈渊。
  今天杀掉那三百假冒倭寇的官军那支伏击队伍,总共有两百人,他们其实是桩会焦六爷手下的汉子。
  这些河工为了自保和不被人欺负,在不干活的时候,也被焦六爷选出一些人来练习武艺,打熬力气。
  当初沈渊第一次去见焦六爷,看到练武场里的那些人,其实就是这些桩会里的武者。
  所以当沈渊派苏小棠过去找焦六爷,给他送去了沈渊的一封信,这位六爷一看到沈渊的信上说要去击杀进城的倭寇,他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
  于是沈渊设定了一个精密的作战计划,因为他知道倭寇必然从运河那边、也就是扬州东门而来,因为东门距离徽商会馆最近。
  所以沈渊找了一处方便两头封闭、两侧却全是高大商铺、容易封堵的街道路段。
  这两百人先分出一百人组成两支小队,每队五十人分别堵长街两头。
  他们前面一排人手持盾牌短刀,挡住敌人弓箭,后面的两排人则是手拿一丈二尺长的明军制式长枪,让手持利刃的倭寇难以靠近。
  其余的一百人则是埋伏在两侧商铺的房顶屋脊上,这些人什么都不用管,只管往下射箭就行。
  这些桩会的汉子,当然没有进行过任何弓箭训练,要是把明军的弓箭交到他们手里,估计能不能射得出去都两说着。
  不过沈渊却借来了一批弓弩,所以这些汉子用来射杀下方敌人用的,实际上全都是弩箭。
  弓弩需要预先拉弦装箭,所以射速比长弓更慢,但同时弓弩也比长弓更容易瞄准,而且力道刚猛。在这样极近的距离,足以射穿盔甲。
  再加上长街两头被人堵住,中间根本没有任何躲藏之处。所以房顶上几轮箭下去,就很轻易地消灭了那三百名假冒成倭寇的官军。
  这次焦六爷出动了桩会的力量,固然是重要的一环,可是实际上真正让沈渊获胜的,却是两个最关键的条件:
  其一就是:他让蓝姑娘发动王府的能力,在扬州官军那里借来了弓弩长枪、盾牌和盔甲。要是没有这些武器,凭借两百个桩会的汉子想要杀掉三百人,那真是谈何容易?
  而第二个关键点就是:沈渊向王府借来的四大高手。
  到最后证明,青先生狗急跳墙的时候,到底还是这四大高手发挥出了一锤定音的作用。
  所以今天的小王爷,并不是带领高手过来帮忙的,反而完全是过来蹭热闹看的。
  更何况这还是今天傍晚的事,在昨天蓝姑娘还亲自到了万寿镇那里,查看了倭寇屠杀百姓的现场。
  正因为心思细腻的蓝姑娘,发现倭寇完全是官军假冒的,才让沈渊明白了青先生的计策后面,还有更深的毒计!
  也正是如此,才让沈渊在徽商会馆里,找出了青先生栽赃用的龙袍和龙旗,还有那颗“大楚皇帝之宝”的金印。
  至于为什么沈渊说这个金印铸造得毫无创意,就是因为青先生栽赃的是徽商,而徽州原本在春秋战国时是属于楚国的属地。
  而这一切,全都依赖于蓝姑娘成功地说服了王府。由此可见蓝姑娘在这件案子里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此外,还有个关键人物就是苏小棠。
  就在今天早上,他们两个人在练习暗器的时候,苏小棠因为上蹿下跳,来回跑着接沈渊扔出去的铁莲子。气呼呼说沈渊总是不往圈子里扔……这一句话提醒了沈渊,这才是整个案情的关键!
  正是苏姑娘有关圈子的这番言论,一下子让沈渊意识到。原来自己看不破这件案子,是因为他的脑筋自始至终,都在扬州这个弹丸之地上打转转。
  在他的料想中,扬州附近既没有人会有这样的智谋水准,也很难找出和徽商跟山陕商人实力相当的敌人。
  可是苏小棠的一句提醒,却让沈渊茅塞顿开。他意识到策动这次案件的,有可能是来自外界的一股强大势力!
  当思想束缚被打开的一瞬间,沈渊立刻就想到原来这件案子,是有人想要一举收服扬州境内的两大财团!
  至此整件案子,在沈渊的心中已经完成了一个圆满的闭环,当然他那时还不知道,始作俑者就是那位青先生。
  但是他知道,只要自己在那个幕后黑手打算动手的关键时刻,打着灯笼大张旗鼓地登高远眺,就会极大地刺激到这个案件的策动者。
  这种感觉就好像是你好不容易,说动了一个妞儿去开房。你又怎么可能忍受在这种时候,有人在旁边现场观摩?


第168章 一身昂扬暴风疾、谁家名驹、远飏千里
  所以那个幕后黑手不管是谁,到时候他一定会上来,和沈渊在棋盘上对弈。
  那个黑手知道,自己已经安排好了一切,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他肯定也仔细检查过栖灵塔周围,并没有任何埋伏……因为沈渊已经提前把四大高手埋伏在了塔顶上。
  他一定会去猜测,沈渊到底知道了多少,还有沈渊这个家伙到底用了什么样的手段,试图挽救徽商?
  而他这种因为沈渊在旁边不怀好意地窥探而形成的愤怒,同时还有他胜券在握,想要看沈渊笑话的心态,再加上他对沈渊的好奇心……那个谋划出了一切的幕后黑手,最终还是忍不住把自己送到了沈渊的眼前。
  于是,在扬州城内和栖灵塔上这两个战场,同时因为沈渊的预见和谋划更高一筹,所以才取得了胜利。
  而那位青先生也终究是老谋深算,她竟然给自己留下了最后一手,才让她得以只身逃脱!
  此时的沈渊,想到了自己初见琴娘时的情形。他只觉得怎么看那姑娘的岁数也就二十上下。可是她却称得上是自己穿越到大明朝以来,遇到的第一位劲敌!
  更可怕的是她背后的势力,跟刚刚发展起来毫无根基的自己相比,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哪怕就是自己的谋略水准略高一筹,却没奈何人家躲在暗处,而且手中可以动用的资源是他沈渊的无数倍,你说这可怎么打?
  “不想了!估计那个青先生要回去重整旗鼓,怎么也得一段时间。或者她已经回了京师另起炉灶。”沈渊的心中暗自想道:
  只希望自己在上京赶考,或者是将来有机会做官的时候,不要碰上这个让人头疼的对手才好!
  ……
  在这之后沈渊他们回家睡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清早,石勇捕头过来就请沈渊到知府衙门去。
  从螺丝结顶开始,一直到昨天晚上三百人死于长街,这件案子看来终于要结案了。
  负责决断整件案子的,是那位巡抚赵宏图大人。赵大人借用了知府的官衙,把案情相关的所有人员全都叫到了府衙里,当然咱们这位沈渊沈大少爷是必不可少的。
  可是沈渊还没出门,院子的大门一开,就有人走了就来。
  当沈渊抬头向此人看去时,却发现他正站在院子门口,目光越过了自己投向了后方。然后沈渊回头就发现,自己的父母正站在房间门口。
  来人正是那位徽商商社会长,沈氏家族的族长……沈玉楼!
  此刻他正感慨万千地看着门口,那位当年跟他一起求学的同族兄弟,沈玉亭。
  “这么多年不见了,大家都老了……”沈玉楼徐徐地走过来,他脸上的神情萧索落寞,却又带着一丝欣慰。
  沈玉亭也刚从惊愕中反应过来,他当然知道族长今日亲自登门拜访,绝对是他那个儿子沈渊付出了不知多少努力,才有了这一刻!
  沈玉亭向沈渊激赏地看了一眼,然后走过去就要向族长行大礼,结果却被沈玉楼一把拉住了他的胳膊。
  “都是一家人,跪什么跪?”这位族长也是面现激动之色道:“这些年我都没来找你,是我不对……”
  “不要这么说,只怪我当初一意孤行……”沈玉亭也是极其激动,这昔日的这两兄弟又重新相认。看起来沈玉亭这一脉回到家族,已经是既成事实了。
  寒暄几句,沈玉楼拜见了嫂子也就是沈夫人,然后他笑着对这二位说道:“今天我除了过来拜访兄嫂以外,还派人带了车马来接渊儿。”
  “……他是我们沈氏族中的千里马啊!”
  “哪有您说得这么厉害?这小子不给我添乱就已经很满足了。”沈玉亭还不知道沈渊到底为沈氏家族做了多大的事,他居然还谦虚了一句。弄得沈玉楼一时之间,倒不知该如何说起才好。
  “切……”别人也就罢了,此时的蓝姑娘却从沈玉楼这一句“千里马”中听出了文章,姑娘不屑嘟起了嘴。
  其实以沈渊的所作所为来说,沈玉楼叫他一声“恩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