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狂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第一狂士- 第6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是终究沈渊的那番话,让行知觉得手上的《移山策》简直就像是一包臭不可闻的狗屎!
  这玩意儿是由他的四大弟子亲自收集而来,和沈渊今天的气度眼光相比,福王不但收集这东西时的手段龌龊之极,而且注定也会将《移山策》用于阴谋夺权这方面。
  所以行知大师心中想了又想,终究还是打消了把《移山策》送回福王府的念头,而是打算将它交还给天子,让万历皇帝亲手处置。
  那么这位行知大师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他当然不是为了个人的荣辱,也不是为了在天子面前请功。
  当他拿着《移山策》拜见万历皇帝的时候,他的举动到底包含着多少重心意,或许当世只有沈渊一人,才清楚行知真正的用意吧!
  ……
  等行知进殿拜见万历之后,看到这位睿智的高僧,万历首先第一件事就是问他,福王今夜在宫外动兵,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回天子可算是问错人了,行知大师也是一脸惊讶,说这事儿根本就不是他策划的。
  事到如今万历也没办法,只好明天亲自去问福王……说起来也真是好笑。
  明天福王一定会一口咬定,说动兵去皇宫行知大师的主意,而行知却肯定会一口否认。他们两个即便是在万历的面前当堂对证,这事儿也绝对掰扯不清楚。
  更好笑的是,福王一定会保存着行知大师写来的那封信,而那封信上的信纸,也就是出自金姑娘身上的那幅裙摆,也就造成了一个奇异的事实……那位金姑娘绝不可能再出现在京师了。
  因为只要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万历天子就会明白,这里边必定有人捣鬼。
  这个捣乱的人冒充了行知大师的笔迹,诱使福王调动了军队……要是这么推断,这件事就可以定性为一个误会。
  所以金先生一旦出现……哈哈哈!
  那金姑娘就必然说明,她这幅裙摆是怎么没的,其结果不是证明福王在撒谎,就是证明行知大师在撒谎!
  所以虽然事实上金先生一旦出现,就立刻可以证明捣蛋的人其实是沈渊,但是却没人愿意让她出现!
  因为福王还需要行知大师,从他的角度上俩人还不能撕破脸。行知大师也还要继续在福王府里做事,毕竟这是天子要求他去的。
  因而不管是福王、行知还是万历,心里都在暗自盼望这是坏人在捣乱,那位金先生就这样鬼使神差的,成了个不受欢迎的人物!
  从这一点上就知道,沈渊的红颜知己青姑娘有多厉害了,只是用了轻飘飘的一幅裙摆,她就在福王府那边,顺利地割下了金姑娘这块大肥肉!


第1389章 殿前父子又相逢、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此时的朱常浩,心里正暗自高兴。
  虽说他不知道沈渊为什么要请求父皇解散扬威营,但是他明白自己老师这么做必有深意。
  这段时间以来,朱常浩已经养成了下意识听从沈渊意见的好习惯。所以他刚才顺水推舟,让父亲答应了解散扬威营的要求,心里还正美呢。就在这时,他一走神之间就听见万历对他轻声问道:“对了,这件事你说怎么办?”
  “嗯?”朱常浩刚才神游了一下,根本不知道他父皇问的是啥,这小子连忙恭恭敬敬地说道:“此事自有父皇圣裁!”
  “我等臣子就算是耗尽心血,想出来的主意也不如父皇的好……”说到这里朱常浩一抬头,就吓了一大跳,他父皇正在瞪着自己!
  朱常浩立刻就知道自己刚才的回答不妥,他要是再胡说八道下去,那就不是被父王瞪两眼那么简单了。
  于是他赶忙老老实实地跪下答道:“回禀父皇,刚才儿臣走神儿了……没听着父皇问的是啥。”
  “一天天的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没脑子就不要胡思乱想!”这时的万历听见朱常浩这话,也差点笑出来,随即他又板着脸说道:
  “我问你,要是依你之见,这《移山策》该怎么处置?”
  朱常浩听见这话,立刻就是全身一震!随即他心中暗想:“父皇这不坑我吗?”
  “《移山策》该怎么处置,自然是由您说了算,现在问我算怎么回事?”
  这个时候按道理,朱常浩应该是揣摩上意,说出父皇心中最想要的那个答案。可是天地良心,谁知道皇帝要怎么处置这件事?这种分析判断朱常浩也做不出来啊!
  不过这个时候,瑞王殿下却并没有惊慌,因为现在的父皇显然很有耐心,问完了这句话之后,就等着朱常浩思考之后再给他回答。
  于是朱常浩又在心里想了一下……照旧横竖也想不出来该怎么办。
  二哥朱常洵把这套《移山策》收集出来,上面写的全都是各地官员贪赃枉法的丑行和证据,而且二哥拿到它的目的就是为了争夺皇位。
  这件事,也不知道自己的爹到底是赞同不赞同?
  现在《移山策》的去向无非是两种:一是还给福王朱常洵,让他继续拿《移山策》去干他想干的事。二是父皇把这套《移山策》自己留下,这样《移山策》就又产生了两个去向:
  第一是父皇拿着它,把上面所有贪赃枉法的官员治罪,正好按照名单从前往后挨个抓了法办,没一个是冤枉的。
  第二是父皇拿着《移山策》引而不发,胁迫这些臣子乖乖地听令行事,这些官员的去向自然是老老实实地转向福王一党!
  所以《移山策》该怎么处理,无非就是这三种答案……嗯?不对!”
  这时的朱常浩,本来都打算按照这个思路继续思考下去,可他却忽然想起了一件事!
  那是在会试的时候,沈渊在怡园接叶亭里,给沈涣华潜他们几个人传授策论思路时说过的一番话。
  当时自己的老师沈渊说,应试的两千两百多学子,哪有真正几个懂得处理政务的?
  朝廷拿这些怎么兴修水利,怎么处置盐务的策论题来考大家,难道真是考验大家会不会正确处理这些事?
  人家考的是你的品德!看你是站在哪个角度上去考虑问题!
  所以,以民为本绝对是正确的思路,用圣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你得让考官知道,虽然这些政务你现在还不会,但是等你一旦做了官之后,绝对会正确地看待和处置这些政务,你得让考官知道你人品正直,品德过硬!
  所以不会的题,你乱答一通就错了,越是自作聪明就越糟糕!
  想到这里的时候,朱常浩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他毫不犹豫的对天子说道:“儿臣回禀,这《移山策》……您还是烧了吧。
  “嗯?”听到这话,要不是怕君前失礼,万历身边伺候的刘若愚和刚刚赶来的行知大师,还有汇报完了工作没来得及走的骆思恭都指挥使,仨人都差点惊呼出了声!
  “这叫什么答案?这不信口开河吗?”此时这三个人的心里,不免都有些发懵。
  而万历也惊讶地看了他这个儿子一眼,皱着眉头说道:“胡说八道些什么?”
  “这些贪官落到了明面上,难道不应该让他们物尽其用?”
  万历说的这“物尽其用”四个字可谓是意味深长,看来天子仍旧是想利用这些贪官的把柄,还让他们为福王朱常洵争夺皇位发挥作用。
  虽然没明说,但是屋里的几个人全都明白天子的心意。
  而这时的朱常浩却摇了摇头道:“父皇如果用这些贪官做些不痛不痒的事还行,但是朝堂之争的时候要是用了这些贪官污吏,青史斑斑流传下去,那可是千年的笑柄。”
  朱常浩的这一番话胆子可不小,万历当然能听明白,如果福王朱常洵要是靠着拿住这些人的把柄,靠着胁迫别人登上皇位,他这个儿子的名声可就彻底臭了。
  非但如此,连他这位父皇也会成为青史上的笑柄!
  万历皱着眉看了看朱常浩,又咬着牙说道:“即便如此,这些人难道不该按图索骥,一个个抓出来明证法典,杀了以儆效尤?”
  “不行,人太多了。”这时的朱常浩又摇头说道:“这上边怕不是有好几百名官员吧,父皇?”“要是一个屋子里拍死四个苍蝇那还不算什么,要是您一次就打死一万多苍蝇,那人家不免会问:您这是宫殿的还是茅房啊?儿臣该死!”
  朱常浩说出这话来也知道不妥,不过他还是咬着牙把话说完,然后“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连忙谢罪!
  “难道就让他们这些贪官污吏,继续做官?”这时的万历也觉着朱常浩说得有些道理,不过还是不明白,留着这些贪官有什么用。
  而这时的朱常浩却长跪不起,以头触地说道:“孩儿见过民间疾苦,也知道贪官有多可恨,可是他们都已经被民脂民膏喂肥了。”
  “把这群喂饱了的老虎换下去,再换上一群恶狼上来,百姓的生计只会更惨!”


第1390章 忠义两全儿女情、英雄肝胆、浩然心胸
  “父皇,这话儿臣不该说,但这可是成千上万条百姓的性命!这本《移山策》上那些贪官,自己上没上册子,很多人都是心里有数的。”
  “《移山策》到了您的手里,就说明父皇您看过,烧了它就说明父王您决定既往不咎。”
  “从此那些贪官搜刮百姓的时候,就会稍稍所收敛,也会就此感谢父皇的恩德,您推行政令的时候也会更加顺畅。”
  “这里边若是有罪大恶极的,父皇还可以处置一些,但其中大多数,您必须还是饶过他们才行。”
  “一个人身上瘤子太多了,要是想一次全部割掉,怕是会失血过多啊……”
  等到朱常浩说到这里的时候,大殿里的几个人,已经全都变了神色!
  ……
  此刻的骆思恭忍不住暗想:“没想到这位瑞王殿下,对处理朝臣间的事物竟然如此精通!”
  “他那句失血过多的言论,真是让人越想越是后怕,这位小爷还真是不简单!”
  而这时的鬼佛行知,却在心中暗自感叹。朱常浩有关饱虎饿狼的那番话大有慈悲心肠,看来殿下还真是站在百姓的位置上考虑这些事的。
  而这时的太监刘若愚,则是心中暗自钦佩,话说这位瑞王殿下真是有胆有识,这样的话他也敢说得出口?
  可是仔细想来,这几句话里不是为了大明皇家的安定着想,就是为了天下百姓能过得稍稍好一些。还用后人该如何评论这段历史的话,来提醒天子不要一意孤行。
  朱常浩所有的东西全都考虑到了,就是没考虑他自己!
  要知道这番话纵然是亲自儿子说出来的,若是惹得天子勃然大怒,他都有可能因此丢了脑袋!
  好个有胆有识的瑞王……朱常浩!
  “行啊你!”就见这时的万历天子冷冷地看了看朱常浩,气得笑了笑道:“跟沈渊学得长本事了啊?这样的话你都敢当着朕的面说?”
  “儿臣不敢!”此刻朱常浩依然跪在地上,就见他正色说道:
  “君父君父,君在父前,因此父皇刚才问的是应该如何处置《移山策》,才对我大明江山有利。”
  “为臣不该趋利避害,为子不应心藏隐瞒。常浩要是在父皇面前揣摩上意,逢迎讨好,就失了忠君爱父的本心。”
  “儿臣忠诚不及魏征于万一,父皇雅量却更胜太宗,因此……儿臣敢言。”
  他这段话说出来,话说这时候沈渊要是在旁边,一定会拍着大腿对朱常浩赞叹:“好嘛!你这小子真没跟我白学,都学会两头堵了!”
  寝殿里又是一片安静,万历沉着脸良久都没有说话。周遭只剩下西洋进贡的自鸣钟“滴滴答答”的作响,屋子里就算是掉地上一根针,都能听得出来。
  在下一刻,天子是龙颜大怒还是从谏如流?真是谁都猜不出来!
  不知道为啥,屋子里除了这两父子以外,其他的三人却是一阵提心吊胆。
  大家都觉得,朱常浩要是因此被天子责罚训斥甚至是降罪,那就未免太可惜了。
  万历天子半天都没说话,这时刘若愚是家奴,行知大师是客卿,说话都是不方便。
  骆思恭左思右想,还是想起了他平时跟沈渊相交莫逆,这次叛乱事件更是仗着沈渊的好意,他和锦衣卫才没有丝毫损失。
  于是他把心一横,终究还是“扑通”一下跪在了地上。
  只见骆思恭面色惶恐又坚定地说道:“臣为天子贺!自古先有尧舜之君,后有尧舜之臣,大明有如此皇子,足见天子胸襟浩荡……”
  “行了你闭嘴!”
  骆思恭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万历一嗓子给打断了,大家的心忍不住又悬了起来,骆思恭自己也是一头冷汗。
  刚才他的话是把皇上一个劲儿往品德高尚上架,可是人家的胸襟要是不浩荡呢?你这番话不就成了逼迫皇上了吗?
  “这……也罢了!”
  就在大家心里紧张得嘣嘣直跳的时候,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