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是他刚才把银子付完了,还能是现在这样的局面?
那些拿了银子的早就跑没影了,而现在那帮玩横的、耍赖的、就是那帮不肯卖房子的人,自己这边儿还得想办法,一个一个的自己去解决。
可是你在看现在?整条街上两百多户人家正在嗷嗷叫着的在帮他们干活儿,一个个千奇百怪用什么手段的都有!
这真是让柳小智感慨万千,他心说像庞宝强这样的兄弟,也真亏是沈少爷慧眼识珠,居然把他给招揽到了自己的手下。
这家伙在市井中玩儿起这些旁门左道之术,那真是天下无双的神兵利刃!
……
很快这十二户人家,一个个的全都拿来了房契,慢慢的就剩下最后的两三家了。
这几家都是在本地有头有脸、凶名卓著的人物,大家也不敢过于逼迫,就此形成了僵局。
而这时的柳小智再看庞宝强,他仰面朝天的躺在太师椅上,居然像是睡着了。
他还真沉得住气……柳小智忍不住想起了少爷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当你知道事情的本质,你就知道它会朝哪个方向发展。
眼前的庞宝强如此胸有成竹,不就是这样吗?
眼看着这街上乱乱哄哄的,超超嚷嚷争论个不休,柳小智索性也能拿他们这帮人当做热闹看。
没过多久,眼看着日落西山,就要到黄昏时分了,这时的庞宝强也一不了脑袋醒了过来。
“还有几户?”庞宝强睡眼惺忪的向周围问道。
“还有三户……”
“走人!”
庞宝强毫不犹豫的一伸手,把桌上的大叠文书“唰”的一声,扫得满地都是。
这些文书随即顺着风,雪片般的飘扬了满街!
然后他让柳小智收起银票,头也不回地带着人……上马就走!
他这副做派,把周围的所有人都看傻眼了,别说别人了,连柳小智都有些吃惊!
这就走了?这家伙真是说走就走,这也太干脆了把?
而此刻的庞宝强,眼看着他带人都走到了街口那边,这时就听后面有人大声叫喊……
等庞宝强一回过头,就见一大帮人,正在疯狂捡拾着地上的文书。
至于那三个死活不肯卖房子的人,也在大家的推搡之下,跑回自家取房契去了。
……
“其实他们不是不想卖,不过是想坐地起价而已。”
庞宝强向着柳小智笑着说道:“他们卖不卖也和咱们给多少钱没关系,刚才咱们给多少钱他们都不会满足。”
“所以我才让他们看看,咱们有多大的决心,然后事情就解决了。”
见到柳小智笑着点头,庞宝强又感慨的说道:“龙小羽老师教我武功的时候,他也曾经说过。”
“若是不能利用敌人的弱点,若是不能将他们的力量为自己所用,那就算不得高手!”
……
最终庞宝强还是让左右的房东写好了文书,给他们交付了银子,同时让他们在三天之内搬家!
第1178章 连番奇招前生技、无端震慑、出手惊奇
同时庞宝强还说,四天之后就会让人来拆房子。
说到这里的时候,庞宝强还伸手从怀里掏出了一块腰牌,然后他居然仔细在上面看了一眼,这才大声说道:
“看清楚没有?如今庞爷我可是锦衣卫!”
“到时候谁要是敢不搬,我让你上锦衣卫大牢里,一样一样尝尝三十六种酷刑……别他妈不识抬举!”
说着庞宝强上马就走,留下了这个破烂城区里,一片面面相觑的本地住户。
就这样,原本应该是棘手之极的收购房产风波,在庞宝强的帮助下在半天的时间里,就处置得妥妥当当!
……
等到庞宝强和柳小智回去向着沈少爷一汇报,沈渊听到他们做事的经过,还有在运河岸上大放异彩的庞宝强,他的心里也是暗自高兴。
其实沈渊知道,今天这件事里的核心其实就两个,一是庞宝强给了他们三倍的价钱,二就是宝强用了正确的手段。
沈渊的心里最清楚,对于运河边上那片城区的复杂程度而言,单凭着一片好心或者肯花大价钱,绝对是办不成事的。
如果你要是对这些住户想得过于简单,或者是过于善良,最终只会得到一个结果……满怀着好心办不成事,却会搞得自己焦头烂额。
如今在宝强的帮助下,运河旁边的占地已经成功解决,剩下的就是尽快请人过来施工了。
……
于是这边沈渊开始拿着圣旨,到会同馆一个一个地拜访留在大明的各国使者。
这里面有日本、有朝鲜、有安南、有琉球,有缅甸,还有苏禄(今菲律宾)和几个云贵的土司。
这些人一听说他们可以在大明京师获得一个销售本国产品,并且采购大明货物的固定铺面,立刻就是大喜过望。
且不说京师作为运输枢纽,可以辐射北方数省的市场,单就京师一个地方而言,它就是一个巨大的产品销售地!
如果他们真能拥有这样一个店铺,那本国的商品,就再也不愁售卖了。
而且据沈渊说,全国各地的特产和原料商人,都会在这个万国博览城里设下店铺经营。也就是说,他们可以随时在这里采购自己国家想要的产品,几乎是要什么有什么。
这就免得他们为了一些大明的物产,跑到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冒险采购,还要受到沿途官府和奸商的盘剥欺诈。
在这片万国博览城里,沈渊明确地规定了各种货物进口和出口时的税率,并且声明除了这部分税金之外,海外商人绝不需要交纳任何其它的费用。
这一下各国使者纷纷表示,要认购这万国商贸城的商铺,甚至有的人已经开始向沈渊打听价格了。
而沈渊却是笑而不答,根本没有透露任何有关价钱方面的消息。他只是说:这样的店铺不能私下购买,需要在一场聚集了天下商人的大会上,集体认购才公平。
在这之后,沈渊还着重向那位日本使者井上道笠提起了那四个锦衣卫战士的事。
他说如果日本方面不能及时把人带回来,那么商贸城里的店铺,就算是他们花多少钱,大明朝廷也不会出让给他们的。
这下子把井上道笠给急的,掰着手指头算计着海船来回的时间,一个劲儿地问沈渊,商铺的认购大会什么时候才正式开始。
当然了,这样的大会由于涉及到大量的大明商人,其中有一些还是住在偏远地区的,所以也并不能马上召开。
沈渊的心里非常清楚,就算是周边各国每家都来买这里的商铺,其实也没有多少家。所以商铺认购的大头,终究还是那些大明商人。
于是沈渊留下了充分的时间,甚至让那些来自各国的使者都有机会回国去筹措款项,并且携带大量商人前来。
在这之后,沈渊就开始积极地准备建设商贸城,毕竟让那些准备买商铺的人看到地基已经动工,就会让他们联想到商贸城里的商铺,绝不仅仅是画在图纸上的空中楼阁而已。
……
随即这边的刘穷理开始一边准备物料,一边提供了大量土木、工程方面的人力队伍,由沈渊将他们用翻倍的价钱雇佣而来。
这里面负责建造博览会工程的,都是本地的施工队,而运河码头那边做土木工程的,则是来自扬州的两千桩会兄弟。
这些桩会兄弟要说到京师来,那还不是沈少爷一句话?更何况工钱翻倍,沈少爷对自家兄弟当然更不能厚此薄彼。
于是同时在京师的琉璃厂废墟上,还有运河边上的旧城区上,两处开始同时动工了。
……
按照沈渊的要求,一切都以工期为首要前提,因此大量的劳工在高价的刺激下,开始飞快地进入工地平整土地。
化妆改扮的刘穷理在监工的时候惊讶地发现,工程进度快得惊人!
这是因为沈渊根本不按照工期算钱,而是按照他们实际操作的土方计算人工费用,这就使得每一个到场的工人,全都在下死力气干活。
就在琉璃厂万国博览会这片工地上,足足有大几千人在同时开工,周围的地形地貌。,每时每刻都在飞快地变化着。
琉璃厂周围的道路开始拓宽平整,夯实地基,而万国博览会的地址上,由砖石砌筑的排水排污通道,已经开始铺设了。
在这之后就是大面积的夯实地面,与此同时周围已经有大量的木匠进驻现场。
他们用沈渊提供的钢制精密测量工具,开始飞快地生产木质建筑构件。
按照沈渊的分工,所有的建筑都可以用符合标准的木质构件,搭建成骨架。
而这些木匠则是惊讶地发现,他们往往只需要加工一种型号的梁柱或构件……这些构件他们只要制作得符合规定的误差,验收一通过,东家就会立刻给钱。
所以他们每天都在飞快地制作同一样东西,手艺做得熟了,速度自然是越来越快。而在工地上搭建的草棚里,各种型号的木质构件也在飞快地积攒起来。
第1179章 番邦外商俱惊奇、认购大会、如椽巨笔
万国博览会需要的砖瓦全都是标准型号,甚至连门窗之类的细木工活儿也都是一模一样的。
要是东西合格,工钱马上结算,可谁要是敢给验收的技术员塞银子想要蒙混过关,当时就是一个大巴掌给他扇回去!因为所有构件上,都有制作的工匠和验收技术员的盖章。这些东西要是不合格,到时候组装工序安装不上去,一旦查出是谁,那可是要进大牢的!谁还敢拿这种事开玩笑?
所以这些天以来,刘穷理几乎都要疯了,他盖了半辈子房子,也没看到过这样的情景。
工程进度用飞快都不足以形容,只能用疯狂才够贴切!
一样是人工平整土地,给钱干活儿,可是他用了沈少爷的方法之后,工地上的进展简直快得让人难以置信。
此时负责安装的木匠,已经用带着各种编号的木质构件,开始在空地上练习拼装房屋。
刚开始他们的速度还快不起来,可是一旦他们组装熟练了之后,这样的房子盖起来,速度真是极其惊人。
同时工程配属的各种金属构件、石制的柱础和台阶,还有彩绘用的漆料也开始陆续进场。
刘穷理眼看着工程从开始进行,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第一排带着白茬的木头框架已经立起来了。
这工程进展的速度,甚至震惊了附近的百姓,这片一天一个样的巨大工地,让周围的不少百姓每天都过来参观。
当他们看到工匠“哗哗”地拉锯,用力破开板材,然后飞快地将一排排构件码放齐整。看到房字成排成排的飞快建起来……当他们当吃了中饭再来一趟,工地上已经变了一番模样!
……
眼看着两个月时间过去,此时的工地上砖瓦已经开始进场砌筑,围绕着木质框架垒砌砖墙。这片空地上从什么都没有到现在,整个万国博览会已经初具规模。
而这时,沈渊筹备的商铺认购大会也开始了。
……
沈渊用飞鸽传书的方式通知了扬州,然后再由扬州辐射到江南各地,将蚕丝、陶瓷、矿产、所有物产的各地商家全都通知了一遍。
有意向准备要在京师销售产品的商家,现在已经差不多陆续赶到了,至于那些等待观望的,沈渊则是完全不管他们。
而沈渊自己则是利用京师官场的渠道,通知了徽商沈家自己的本族,还有无锡华家、扬州崇王府这样的盟友。
同时西北各地的商家,由沈渊的朋友薛天策代为转达……总而言之等外国使者差不多从本国回来之际,沈渊已经吧所有的大明商家全都通知到了,而且各地的商人也纷纷就位。
在这种情况下,这场盛会就此召开,位置就在琉璃厂,万国博览会现场!
……
在这里,万国博览会在北面靠近皇宫的方向,设了一个管理所,中间的大厅宽敞明亮。
如今这座大厅里的梁柱以及所有的墙壁都已经砌筑好,但是窗户门还没来得及安装上,甚至柱子上用于防虫的苧麻布和胶漆,都还没怎么干透。
此时的大厅里青砖幔地,分外宽阔清爽,连空气中都飘散着木头新茬散发出来的清香。
那些外国的商人进入到琉璃厂的时候,当他们听自己国家的使者说,这里在两个月前还是一片碎砖乱瓦的废墟,他们全都对此震惊不已。
话说这可不是建一间房子,整个商贸城的宽窄横竖都是一里长,他们国家绝大多数的城池都没这么大!
等到进去之后,这些商户们才发现这次认购大会会场的布置,也是别开生面。
会场下面一大片椅子,就连张桌子都没有,在他们正前方还搭了一座木质的台子,大概有四层台阶那么高,上面有一副整个商贸城的店铺分布图。
来到这里的这些商人里,包括了大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