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沈渊就开始陈述这个万国博览会计划,其实这个计划正是因为贸易不易开展这件事而生的。
按照沈渊的说法,贸易要是不进行的话,就会使得朝廷将这份巨大的财源拒之门外,可是若要开展,却要防备海外之人心怀不轨。
所以像这种情况下,不妨设立一个有限度的、处在安全可控范围内的试点,就是这个万国博览会。
按照沈渊所说,这个博览会开在京师,但是只允许国外的商人在此设立固定的摊点,由他们在博览会里经营。
这个博览会就像是城中的一个小城,里面除了有外国商人之外,不但护卫的兵卒是大明朝的军士,甚至负责经营的掌柜和伙计也是大明朝的人。
其实这些人就是经过沈渊救助,正在培训的那两百多名教坊司小姐妹。
这样一来,所有外国商人把货物运到京师这里,只允许在博览会里售卖,而且他们所有的经营活动,也都在博览会内部进行。
这就使得管理起来相对容易,因而绝对没有安全方面的疑问,而因为这里边连一个外国的护卫都没有,更别提什么刀剑兵器了。
所以这样一来,既满足了外邦来大明交易的需求,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安全性。
这个博览会除了日本、朝鲜、安南、还有英格兰诸国之外,还有大量的大明各地商家。这样一来,无论是海外客商的销售和采购都会极为便利。
同时大明的商家,尤其是江南一带的商人,也可以将他们的特产带到京师来售卖,既方便外邦采购,同时也会给商人带来的巨大的利益。
要知道京师的商业价值堪称巨大,对于哪个商人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巨大市场,这不但因为京师本地人口众多,花销银子的数量如山如海。
而且还因为京师这里可以辐射到北方各地,同时有运河同南方的货物产地相通,这也是南方商家必然看重京师市场的原因。
所以这个万国博览会,就是一个涉及到外邦商人,还有大明各地特产商大宗交易的场所。
当它建立起来之后别的不说,就光是每年上交给朝廷的税金,都是一个海量的数字!
“可是这跟关宁铁骑有什么关系?”
这时万历终究还是问出了和朱常浩一样的问题。
沈渊说的这些,关键是远水不解近渴啊?等到这个博览会建成,各地的商家全都来此经营,那最起码都是一年以后的事儿了,可是这军费却是急如星火!
而这时沈渊却笑了笑,指着天子桌案上的图纸说道:“那上边是博览会的设计图,微臣准备将它设置在琉璃厂一带。”
“如果天子能够恩准,那么不但解决了英格兰和日本迫切需要贸易的问题,而且全国各地的特产商人也会趋之若鹜。”
“在这个万国博览会拥有一间店铺,就意味着他们的产品可以辐射到北方,同时避过了诸多环节,直接销售到外洋商人的手里。”
“所以这样的店铺,他们是绝不会错过的,用寸土寸金来形容也不为过。”
“因此微臣只要拿着这张设计图向他们预售店铺,一两百万的银子便是倚马可待。”
“以后不管是购买地皮还是建筑博览会的费用,全都可以在这些筹集而来的银子里出,用不着朝廷花一分钱。”
“同时博览会还会给大明每年带来一笔收入,却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只要天子恩准就行!”
“好家伙!”这时万历终于明白了沈渊的计划,这家伙原来一分钱没打算花啊!
如此一来只要自己同意,不但这个博览会每年会为大明带来丰富的税收,而且这还是细水长流,永远取之不尽的一注财源。
并且沈渊还考虑到了安全性和如何管理,这个计划可以给大明朝廷、江南商人,还有外洋的朝廷全都带来好处。
而且不但不用自己这位皇帝花一分银子,居然还能弹指之间为大明筹措了一百多万两白银的军费!
沈渊这头脑,真是让人想想都觉得胆战心惊!
而这时的刘若愚站在万历天子的身边,这哥们眼睛直转,怎么也想象不出沈渊是咋想出这么个主意的!
原本他是要救出那四个锦衣卫战士,他还知道天子正在头疼如何给那位英格兰国王回信,同时军费的事也让朝廷干跺脚想不出办法。
可是这件事到了沈渊的手里,居然不但全部解决了,还给大明朝抱来了一只下金蛋的老母鸡……这好几件麻烦事儿合在一起,在沈渊手里竟然变成了一件大好事!
你说这奇怪不奇怪?像不像那朵从天而降的大莲花?
此刻刘若愚看着沈渊,心说他要是成了朝堂上的重臣,或是有一天能入阁拜相,那大明朝廷,只怕就再没有什么为难的事儿了!
……
此时的万历不置可否,他终于还是拿起了那本计划书,然后一页一页地翻阅过去。
之间计划书上,从这件计划的可行性分析,到将来的收益预测,从如何经营到如何管理,从各种基础设施的设置,到商业规则的制定。
这里边涉及到的内容包括建设、安全、维护、商业规则,矛盾仲裁、仓储运输……海量的内容竟是无穷无尽!
这里边有一些东西,万历天子一看就懂,也不难发现其中的深意。有一些却是难以理解,他根本连边儿都摸不着!不过这并不影响万历天子作出判断,让沈渊干这个万国博览会,他绝对是当仁不让。在这一方面的认知,整个大明朝,没人比得过他!
第1170章 盛世之名万古传、小园春满、初夏正甜
等到万历坚持翻完了整个计划书,话说这里边儿他真正能看懂的内容,还不到四分之一。
然后当他再把目光转向桌案上,那张万国博览会的示意图……只见一座全部由两层楼宇组建的四方形建筑跃然纸上,似乎已经在京师城中拔地而起!
整个建筑宽大巍峨,大气非凡,带有一种触目惊心的厚重感。
同时在它外面的巨大广场上,还绘画着小小的人像,这人与建筑的比例,更是让万历直观地感受到了这个博览会的巨大和雄伟。
这时万历天子心中正在暗自激荡,他旁边的刘若愚也正忍不住往这张图上看。
万历觉得他离得有点近了,还看了刘若愚一眼。
刘若愚赶紧后退,还低头笑着说道:“市列珠玑,户盈罗绮!这下子京师怕是又要添一胜景了。”
“这可是盛世之像啊!怕是要千古流芳了,奴婢向万岁道喜!”
此时沈渊听见这句话,不免心中暗自感叹。
话说他之前跟刘若愚相处得不错,这一下刘若愚的旁敲侧击,这句话分量可不轻!
显然这是刘太监的善意,像万历这样的皇帝,其事是最在乎这个的。
天子心里现在想的,一定是这个万国博览会真要是办起来,而且如此繁华,那可真是一番盛世景象。
所以刘若愚这句话,真说到皇帝的心缝儿里去了!
古往今来的皇帝谁不好这口儿?而且关键是人家沈渊还能给他挣钱!
果然就见万历天子笑了笑,向沈渊说道:“既然如此,那这件事就由你来操持好了,别人估计也弄不明白。”
“是!”沈渊毫不犹豫地答应,然后他又听万历笑着对他说道:
“反正朕别的不管,一是别找我要银子,二是军费尽快交上来,三是这个博览会不许给我弄出什么差池错漏……你去吧!”
“微臣遵旨!”沈渊连忙领旨,随即就行礼拜别了万历。
……
眼下就等万历的圣旨正式下次来,沈渊就可以拿着这张圣旨做大旗,用设计图找人圈钱去了。
进入六月中旬之后,天气也开始月渐炎热。沈渊在进宫面圣的第二天,在家里等着圣旨。
如今他身在沐云堂的后园之中,身边陪伴着几位红颜知己,前面的草坪上慕浣紫姑娘正在和龙小羽学习武艺。
龙小羽听了沈渊的话,日日都在教导这个小丫头练武,而且沈渊的目的非常明确,他告诉小羽哥,一定要让这孩子多晒太阳多流汗。
龙小羽也知道这样有益于小姑娘的身心健康,因此教授她武艺的路数,自然和教庞宝强完全不一样。
在这个时代,沈渊就是说出“多巴胺”这样的词儿也没人会明白,但是这并不影响小丫头练武之后,对于她身心健康的提升。
青丫头也说,最近这些日子小姑娘一上床就睡觉,夜里也不再被噩梦惊醒。
此外她平时的时候眼神也灵动了许多,虽然她还是不怎么爱说话,在人多的场合,更是抿紧了嘴唇惜字如金。
可是小姑娘脸色已经不再是缺少阳光的苍白,看起来动作灵敏,也有一些红润健康的意思了。
如今浣紫姑娘正手里握着一根小树枝,用它当做匕首向龙小羽发起进攻,而龙小羽则是躲闪格挡,任凭小姑娘用木棍朝他身上招呼。
很显然以小羽哥的武功,就算是小丫头再练上个三年五载,也绝不可能把木棍戳到他身上。
但龙小羽还是在照顾着浣紫姑娘的情绪,时不常还在小姑娘使出精妙招数的时候,让她打中一下。
每当这个时刻,小姑娘的眼神就越发闪亮,眼看着她的动作迅猛灵动,居然很有几分模样了。
此时的青姑娘自然是欢欣鼓舞,她在树荫下手按着古琴“万籁秋声”的琴弦,却是凝神静气地看着自己的妹妹,半天都没有拨弄一下。
看她的样子,十足就是一尊美艳之极的仙女雕像。
而这时的沈渊则是躺在葡萄架的阴凉底下,这边儿蓝姑娘打扇,另一边儿苏小棠姑娘正把一串葡不停的往他嘴里塞。
这葡萄在井水里冰过,拿出来水汪汪的冰凉清甜,沈渊一口气吃了半串。眼看着苏小棠还在连珠炮式的往他嘴里塞,沈渊随即打了个响亮的大饱嗝作为阻拦。
可苏姑娘压根而没理会他这茬儿,继续塞……
等到龙小羽和浣紫姑娘练了一阵之后,耳听得小姑娘喘气的声音越来越急促,龙小羽随即让她停下来。
然后浣紫姑娘擦汗喝水,稍事休息,准备接着练下一场。
而这时的苏小棠姑娘也顺手拿起一颗葡萄,用暗器手法弹了出去。
就听“铮”的一声琴弦一响,这颗葡萄打在了青丫头的瑶琴上,在琴弦上翻滚着弹起来,却是正好在青姑娘的眼前凌空滴滴溜溜地直转。“真是好俊的暗器功夫!”沈渊正在心里暗自感叹,却见青姑娘顺手把这颗葡萄接在掌心里,然后放到嘴里吃了。
看到青丫头红润可人的双唇之间,编贝玉齿把葡萄咬破,汁水崩溅,沈渊就是轻轻叹了口气。
这时的青丫头也起身离座走过来,接过了蓝姑娘手中的丝绢团扇风。
她扇得是蓝姐姐……顺带还有沈少爷。
……
“等圣旨下来,估计你又该忙了,”
蓝姐姐又给青丫头嘴里塞了一颗葡萄,向沈渊说道:“给朝廷操持这个事儿又没好处,弄不好又会遭人妒忌,你又何苦操心费力的?”
“谁说没好处?”这时的沈渊一边闭目养神,一边嗅着空气中的女儿香笑说道:“从占地那时候开始,咱们已经挣钱了知道不?”
“琉璃厂的那块地,早都被柳小智买到咱手里了……哈哈哈!”
“少骗人!你才不会为了那点钱忙活成这样呢。”这时连苏姑娘都知道,沈渊的话不尽不实。
苏小棠一边说,一边笑着用刚拿完葡萄这两根冰凉玉指,夹了一下沈渊的脸蛋。
看她的样子,满眼都是爱慕和欣赏!
第1171章 人在长空心在渊、以同体看、以众生观
“舒坦!”沈渊还闭着眼睛,却是笑着感叹,然后他用手一指青丫头……
“你让她说,这件事都有什么好处?”
苏小棠把目光转向了青姑娘,然后就见青丫头笑了笑说道:“郎君心思那么深,我能想到的也不多,现在知道的就这么寥寥几条。”
“几条?”苏小棠闻言,这才知道沈渊这么做的好处还不止一点,于是连忙催促青丫头往下说。
就见青姑娘笑着说道:“首先是第一条,估计也是沈郎最看重的,就是筹措那一百五十万两银子的军费。”
“边关的力量加强了,就可以更好的压制边患,女真那边真要有什么事的话也不至于措手不及,这也就是第一点。”
“然后呢?”就见青姑娘掰着手指又说道:
“这个外洋贸易的事奴家不太懂,但是既然少爷把这件事的局面铺陈得这么大,想必好处也是不少,估计每年都能为大明带来巨额的收入。”
“然后第三点,少爷是想让天子通过这件事,知道咱们沈郎不仅能做出锦绣文章,能带兵打仗,处置政务的能力也是天下难寻……奴家现在能想到的就是这些。”
此刻大家听了青姑娘的话,蓝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