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狂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第一狂士- 第5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妄议皇子,有废立之心,有背逆之意,最关键的是,这位沈少爷才不过是四品官而已!
  他就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去干扰皇位的继承?
  蓝姑娘的原意本来是想问问沈渊,这老大和老二谁更有希望当皇帝。可是万万没想到沈少爷给了她这么一个回答!随即她们就想到了另一件事……区区四品官又怎么样?
  少爷还是个布衣少年的时候就能平定江南,光是国家心腹大患的反贼,他都已经干死两伙了!
  更何况他今年才十九岁……此时的蓝姑娘忍不住和苏小棠对视了一眼。
  她们都意识到了一件事:沈少爷心里要是真的这么想的,那么大明朝的下一任天子是谁……那还真说不准了!
  这一切还真如柳小智当初预料的那样,沈少爷心里应该是自有他的主意!
  ……
  而在同一时刻,万历天子正要到慈宁宫去给太后请安。
  当他走进慈宁宫进到院落之后,就听到寝殿内有人说话的声音,天子随即摆了摆手,示意宫女和侍卫不要出声。
  他已经看到了在门外停着的那些护卫,正是瑞王朱常浩的手下。
  天子在此,大家自然都是恭恭敬敬轻手轻脚地往后撤。而这时的万历皇帝,却慢慢走到了阴凉的廊檐下,站在那里静静地听着里面的说话声。
  这时的寝殿里,太后正面带微笑地坐在正位上,听着下面的朱常浩连说带比划的给她讲故事。
  这位皇孙年少英俊,身上的气质也并没有那些心思深沉之人,经常带着的阴郁和盘算。这样的阳光少年,说实话没人不喜欢。
  只见朱常浩正笑着说道:“在平乐府那边儿有个亭子,有一天平乐府的太守看过这个亭子之后觉得很棒,但是名字却有点不合他的心意。”
  “于是这个太守就决定,把这个亭子重新整修一翻,再换个好名字。”
  “结果他手下的人刚开始动工……您猜怎么着?”
  就见朱常浩眉飞色舞地问了一声太后,太后随即就慈祥地笑着摇了摇头。
  朱常浩接着说道:“干活的人在那个亭子下边挖到一块石头,上边还刻着两行字。”
  “那上面说:我选择风景秀美的地方建了这个亭子,取名叫天绘亭。我知道过了多少年之后,会有一个俗人非得把这个亭子名字改名叫‘清晖亭’!”
  “然后那个太守就说……”就见朱常浩说到这里,他学着那个太守的样子,指着地上说道:
  “填上填上,把它赶紧给我填上!名字不改了,不够丢人钱……咱撤!”
  “哈哈哈!”看到朱常浩说得活灵活现,把那个俗人太守生怕丢脸的模样学得十分传神,太后忍不住就在那儿抿着嘴儿直乐!
  “再讲一个!”此时的太后笑着扶着自己的腰说道:“哎呀,你这小子每次来,都笑得哀家肠子疼!”
  “那孙儿就给您再讲一个!”就见这时,朱常浩一挑眉又笑着说道:
  “在武则天那时候,为了奉迎这位大周皇帝,当时的人都纷纷进献祥瑞。”
  “那时洛阳有个人得到了一块石头,剖开之后发现里面是红色的,就把这块石头献给了武则天。”
  “他还说这块石头中有一片丹心,是个好兆头。”
  此刻的太后笑呵呵地看着朱常浩,朱常浩也满面春风地说道:“在这之后,武周一朝的宰相李昭德见了这块石头就说……”
  “你说这块石头有一片丹心,难道天下别的石头都想谋反吗?”
  只见李太后听见这话,又是一阵好笑……其实像这样的笑话往往是越想越有意思。
  此刻别说圣慈太后的脸上笑意不断,就连外边的万历天子听到了之后,都觉得朱常浩说得又新奇又好玩儿。
  而这时的老太后笑完之后,拍拍御坐让朱常浩坐过来,朱常浩随即便听话地过来,坐在太后的踏板上。
  随即太后拍着朱常浩的肩膀说道:“看着孩子说了一身汗,就是为了逗哀家开心。”
  “说到这些个祥瑞,最近这些日子哀家也是见得多了,说实话有不少还不如那块一片丹心的石头呢。”
  说到这里时,太后又要笑。而朱常浩也笑着说道:“浩儿知道太后睿智,那些祥瑞什么的,说实话真没啥好的。”
  “要孙儿说,还不如做点实实在在的好事,只要从祖母身上借他个一丝福份分下去,就够无数升斗小民欢喜不尽的了,还能给祖母添福添寿。”
  “哦?你是不是又有什么鬼主意了?”这时的老太后笑着拍了拍朱常浩的脑袋。
  “还真有!”就见朱常浩把身子转过来,一边儿给圣慈太后捏腿一边儿笑着说道:
  “孙儿前两天去了一趟教坊司,就是那些在庆典上拿绳子吊在房檐儿,扮演天女散花的那些姑娘们。”
  “我看她们为了练功日日挨打,但是庆典的时候却是精气神儿十足,给太后表演天女散花的时候,她们心里那份欢欣鼓舞可不是假的!”
  “当时孙儿就想了,这些人虽然父兄有罪,把她们发入教坊司,但也是正经好人家的女儿。”
  “就算是她们有罪,也不至于一辈子在教坊司里挨打受骂,更何况在这次庆典上,她们也算是有功之人……”
  “那里一共二百四十个姑娘,祖母您一句话,就能让她们感激您一辈子!”
  ……
  听见了朱常浩的话,就见圣慈太后也是笑了笑。
  说实话这位老人在皇宫中风风雨雨数十年,光是他儿子都当了三十七年皇帝了,她心里什么不明白?


第1054章 名动京师无双女、梁园之会、满座朱衣
  就这位老太后,不管什么人在她面前巧言令色,拐弯抹角,她都是一眼就看得清清楚楚!
  不过她这个孙儿朱常浩这一番心肠,却并不是为了他自己。他想尽办法地哄着自己赦免了那些教坊司的姑娘,当人对他一点好处都没有,而是完全出自一片仁慈之心。
  “既然如此,那也就罢了,”就在这时的圣慈太后笑着说道:“回头罚你给我再讲十个笑话……去传旨吧!”
  “好嘞!”朱常浩闻言乐得一跃而起,他还对圣慈太后笑着说道:“我知道天下慈悲之人,莫过于祖母!我去了……”
  说着朱常浩赶紧往外走……这叫敲钉转角,谁知道太后能不能听了别人的话,心里觉得不合适,再把刚才的决定收回去?
  等到朱常浩一个箭步跳出门槛的时候,还听见身后的圣慈太后笑他,像个活猴子一样。
  而这时候他人在半空,却是陡然全身一震!随即他两脚落地的时候一个急刹车,就站在了原地。
  “父父父父……父皇!”
  朱常浩见自己这一步大跳,险些冲撞了圣驾,把他给吓得当时就要跪拜行礼。
  而这时的万历天子却面带戏谑地看着他,举起一只手,往自己的身后摆了摆……示意让他不用行礼,赶紧滚蛋!
  圣慈太后的心情不错,在万历的心中这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他在太后寝宫门前,发落这小子也不合适,更何况他刚才哄得太后十分开心,也算有功。
  至于教坊司……那也算事儿?
  于是朱常浩连忙老实下来,这回他也不跑了,规规矩矩地往外走,估计他父王现在还在看着他的背影呢。
  其实还真是,此时的万历皇帝正看着朱常浩老老实实往前走的样子,心里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他明知道这小子是装的!
  ……
  朱常浩请了太后懿旨之后,连忙去找沈渊,想跟沈少爷一起去教坊司宣旨。
  一是事情办好了,他心里高兴,另外这样的场面要是跟沈渊一起去,肯定也特别有意思。
  可是当他一到梁园,就发现门前停着一排车马,这里今天居然还挺热闹。
  等他一路穿过亭台楼阁,来到沐云堂之后一进大门,朱常浩就往里看了看。
  好么,华潜、柳如青、沈涣、薛天策,再加一个沈渊,这一科的精华尽数集结于此,好一帮青年才俊!
  沈渊一见朱常浩到来,连忙起身行礼……如今可有一大帮人在呢,这就不能像平常那么随便了。
  一边行礼沈少爷还一边笑着说道:“瑞王殿下玉趾亲临,寒舍蓬荜生辉!”
  “殿下因何望门而不入?莫非嫌我等鄙薄粗陋?”
  而这时的朱常浩也一边笑着往里走,一边说道:“沐云堂今日文气直冲斗牛,满园翰林公尽是我朝精华,小王文章上自愧不如,因此举步踌躇……哈哈哈!”
  他这一说,沐云堂里这些人却全都笑了。
  大家都听得出来,沈少爷和瑞王殿下甚是亲近,而这个王爷也是全无架子,一来就开了一句玩笑,而且还把大家都给夸了一遍。
  于是沈渊赶紧让王爷上坐,撤下酒席重新整治菜肴……这也不是沈渊摆谱,实在是大明朝招待贵客就是这么个规矩。
  等到坐下之后,朱常浩便显得更加随意,随口谈笑之间,对众人都是十分亲切。
  大家也都在水月禅林一案中,见过这位瑞王殿下,此时见他如此随和坦然,当然也知道这是沈少爷的面子在起作用。
  不过大家的心里却在暗自吃惊……话说眼前的情形他们并不是没见过,而是觉得分外熟悉。
  在扬州的时候,那位小王爷朱常津在沈渊家里时,他就是这样的!
  也就是说这位当朝皇子,也十分仰慕敬佩沈渊少爷……就跟在座的这些人一样。
  可是分量不一样啊!在这些人里面好几个都是积淀深厚的大家世族,他们对于官场势力的敏感,也远非常人可比。
  所以当他们意识到,瑞王朱常浩背后代表着的巨大能量时,忍不住心中暗想:这下消息传回家乡以后,这位沈渊少爷的身份,看来会越发的水涨船高了。
  他们几个最是了解家中那些掌权人物的,绝对能预料到他们会怎么看待这件事!
  ……
  虽然心里这么想,但是大家的交谈却是轻松而随意。朱常浩还问在座的几位正谈什么呢,可不要因为他过来坏了大家的兴致。
  而这时的华潜少爷也笑着说道:“倒是不怕殿下笑话,我们正说起京师里一个奇女子。”
  见到朱常浩很感兴趣的的样子,就见华潜笑道:“我听翰林院里的一个上司说起,前些日子有一位进京贺寿的两广巡抚,在京师见到了一名女子。”
  “这位姑娘是青竹苑的一名琴师大家,名叫孟无双,人家也不是倚门卖笑的人,就以教授琴技为生。”
  “她那个青竹苑里,也有不少的女子精擅歌舞书画,倒是给京师的青楼技艺添了几分清和之气……总之那位巡抚大人一见这位孟无双姑娘,便是爱慕难舍,想要求娶回两广。”
  “然后呢?”朱常浩一边听,一边端起酒杯吃酒,还笑着说道:
  “既然是奇闻异事,想必那姑娘不会这么简单就随他去了吧?那还算什么奇闻?”
  “说的就是呢!”就见华潜笑着说道:
  “人家那个姑娘给他写了一封信,表示婉拒之意,那个两广巡抚也是无奈而回……这事儿倒是不怎么稀罕。”
  “关键是孟无双姑娘那封信,从那位巡抚大人的手里流传出来之后,没过几日便传遍了京师。”
  “哦?”听他这么说,不但是朱常浩,连大家都有了兴趣。
  就见华潜神采飞扬地说道:“这姑娘文采堪称一绝,只怕在文字上的功力,不在在座的诸君之下。”
  听到他这么说,沈渊大家一起都笑着看朱常浩……没两句话的功夫,现在大家也都混熟了,这样的眼神却明显有着和王爷开玩笑的意思。


第1055章 心涌春愁何所寄、银筝拥夜、东风学语
  因为华潜说了“只怕”这两个字之后,所有人都是心中暗想:再怎么说如今的席面上,也是汇聚了今科取士的精华,大家应该也不会比那姑娘差了。
  要说差一点的,只怕就是这位瑞王朱常浩……他的文采怕是比不上人家那个孟无双姑娘!
  而这时朱常浩也是一阵好笑,话说他还真挺喜欢席间这个氛围。
  这位殿下的心中还暗自想道:果然是沈渊这小子的朋友,这满院名士,俱是风骨不凡……有趣有趣!
  “赶紧说说她信里都写了什么?不信我比不上她!”这时的朱常浩也在催促华潜。
  华潜也笑道:“我就记得其中一段……”
  “每当华月照天,银筝拥夜,家有春愁,巷无闲火。门外青骢呜咽,城头画角将阑。但闻莺千燕万,学语东风不觉……泪随清歌并落。”
  “……怎么样?”华潜说完了之后,他笑着向大家问道。
  “还真不错!”说起席间这些人的鉴赏能力,那可真不是盖的。众人一听见书信里的这段言辞,立刻就是大为惊异!
  话说天下所有的文章都是如此,要想写出来打动人心,必须要让人看了之后,觉得情景如在眼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