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狂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第一狂士- 第4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凡有过搀扶老人经验的人都知道,你得耐力性子随着他的节奏往前走,着急或者平缓了都不行。
  而且手上的力道也不能往上托,也不能随着压力往下走……而是要保持在一个恒定的高度,让老人家想靠的时候就靠一把。
  沈少爷扶得老头还挺舒服,他一边走着还一边笑容可掬的给沈渊讲述翰林院里的格局。
  “看见没?咱这院子里有五堂五楹,堂西是读讲厅,东面是编检厅,左廊围门内是状元厅……我把你安排在了状元厅里办公事。”
  沈渊一边点头一边心道:“看来这状元厅还真不是为了我这样的状元专门预备的,不然一个翰林院里要是好几科一连出了三四个状元,那该怎么安排?”
  然后老头又接着说道:“这是右廊……围门里有二个祠堂,朝南的哪个是昌黎祠,朝北的是土谷祠。”
  “过了这里就是穿堂,左面是待诏厅,右面是典簿厅,再后面就是后堂了。”
  老人家指着后堂说道:“后堂中间设有宝座,是专门为皇帝到来准备的,唯独那把椅子你坐不得。”
  “明白!”沈渊一边连忙点头答应,一边心中暗道:“天子都这么多年没上朝了,更别提到你的翰林院里来,嘿嘿!你那把椅子怕是很多年都没人坐了吧?”
  沈渊继续扶着老人向前走,后堂的东西两屋是藏书库,里边的藏书里就包括赫赫有名的《永乐大典》……这个时代还没有散落遗失。要知道在沈渊的心中,这部书可比整个翰林院都有价值得多!
  然后沈渊扶着老人来到了后院,随即看到后院东面有一个亭子。
  走了这么久,孟学士也微微有些气喘,沈渊扶着他到了亭子里坐下,发现亭子正中还有一口井。
  老头喘了口气之后,笑着说道:“这口井是本朝学士刘定之开掘的,名为‘刘井’,院子的西面还有一个亭子你看见没?”
  沈渊抬头往那边一看,果然还有一个亭子,就见老头笑着说道:“那边的亭子是本朝学士柯潜所建,所以叫‘柯亭’。”
  “从咱们这里再往东边,那个院子是东斋房,堂前有一座瀛洲亭。”
  “亭下方的那片水池叫凤凰池,那里倒是清静,你不想办公事,想安静读会儿书的时候,倒是可以到凤凰池那里躲着。”
  “池南有个宝善堂,堂后的楼阁叫陈乐轩,从柯亭往西是先师祠,再往南就是原心亭……就这些了。”
  老人家笑着说道:“总共咱们翰林院就这么大。”
  “咱翰林院有品级的官员总共才三十来个,一个学士……就是老朽。然后是俩侍读学士,俩侍讲学士,然后是试读侍讲各两人。”
  “然后是五经博士九个,典籍、侍书各两人,待诏六个从九品,再往下就是史官修撰,编修、检讨,都是无定员的,多少个我也记不太住了……对了你就是史官修撰。”
  “明白!”沈渊听到老头终于说到了自己,连忙笑着点头说道:“听您老人家说,我这官职也不高,怎么就给我单独安排了一个官厅?”
  “没办法,老朽才是正五品啊……你不是正四品吗?”就见孟学士笑着说道:“职务是职务,你的品级在这放着呢,所以我说整个院子里,就天子的那张椅子你不能坐……你还是连中六元的天下才子呢?”
  沈渊看这老头说起这事来坦然豁达,看自己的眼神也像看着一个十分欣赏的后辈一般。他也有点儿喜欢这位孟老头,不知不觉之间笑得也开心起来。
  “晚上进士宴……诶?你身上怎么一股吕宋烟草的味儿?”老人家刚提到晚上的进士宴就抽了抽鼻子,疑惑地看了一眼沈渊的怀里。
  沈少爷连忙往外掏烟……话说他到了大明朝这么长时间了,这还真是第一回!
  这老头居然也爱好这个,沈渊心里也暗自觉得好玩儿,沈渊赶紧从纯银雕花的烟盒里拿出了卷好的纸烟,给老人家点上。
  这时亭子里的两个人身穿着大明官服,却坐在亭子里盘着二郎腿抽烟,居然很有一种横店影视城里,俩群众演员在拍戏间歇休息的意思!
  沈渊的心里一时有点出戏,越想越觉得有意思,忍不住暗自好笑。
  孟宣学士满足地吸了口烟,然后笑着说道:“沈状元对这翰林院有什么不知道的就问我……你那烟盒里的花是怎么回事?”
  “玉兰花瓣,京师干燥,”沈渊笑道:“放两个花瓣是为了不让烟草干透了。”说着他就顺手把那个烟盒,塞进老头的怀里笑道:
  “我家里还有,这东西用着方便……关于咱翰林院,我就知道厉害得很,其它的可真是一问三不知,你老要是有兴致就跟小子说说?”
  “好好好,多谢!”老头也没矫情,就势揣了那个烟盒笑道:“要说到咱这个翰林院啊……”
  “翰林又叫词臣,所以外面一般管咱们这儿叫词林。还因为汉代侍诏就设在玉堂殿,所以翰林院也被称为玉堂署。”
  “今世的官场,将翰林、吏部、科、道,合称为‘四衙门’,大家都认为是天下一等一的清华之选……”
  “对了,除了翰林院和吏部之外,授某地御史的叫‘道’,入礼部做官叫‘科’。”
  老头把烟屁股扔到地下后笑着说道:“翰林院之所以清贵,一是因为咱们这些人和钱财无关。”
  “二是因为所有的内阁辅臣,全都是翰林出身,这是大明官场不成文的规矩。”
  “三是因为翰林是天下读书人里的尖尖,天子因为不想堵塞言路,所以翰林说什么都很少降罪……”


第1006章 一榜七相出此门、人有千面、天有一问
  “嗯!”沈渊一边听着一边暗自点头,倒不是因为老头所说的内容,而是这位孟学士说话的方式,显示出他是一个很有内涵的人。
  就刚才那句“天子因为不想堵塞言路,所以翰林说什么都很少降罪”。这话如果要把前后顺序给倒过来,意思还是原来的那个意思,可就成了犯忌的话了!
  这老头儿不简单啊……沈渊想到这里时,就见孟学士接着说道:“说到咱们翰林院当阁臣的事儿嘛……”
  “今上二十二年甲午,王太仓,赵兰溪、张新建、陈南充、沈四明、王山阴,于东阿,俱登揆席。这一科考中的进士来了个一榜七相,可以说是从来未有!”
  “可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咱翰林院出身。由此你就知道官场民间,为什么总说翰林院是最厉害的所在了吧?”
  “所以,咱们院里的一个待诏,从九品的小官儿,拿到外面去一般的官员都惹不起,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沈渊听到这里暗自点头,原先早知道翰林院厉害,现在倒是知道为什么了。
  至于这位孟学士刚刚所说的那七个人名,其实都不是名字,而是一个姓氏后边加上地名,就像是“于东阿”就说明他其实姓于,是东阿人氏。
  这又是官场上不成文的规矩,直呼其名有时候被旁人听见,就会落人口实,所以都用这种方法来称呼。
  沈渊所在的后世就有两位“合肥”,一个“李合肥”就是清末名臣李鸿章,至于另一个“段合肥”,则是民国大总统段祺瑞。
  所以按照这个规矩,别人要是谈论起自己的时候,就应该被人称为“沈广陵”或者“沈淮扬”了……也挺有意思哈。
  沈渊这边儿正在心里偷笑,孟子学士又却又笑着说道:“至于咱们翰林院的职责,除了草拟诏书之外,还有很多事要做。”
  “咱们院子里一是要充经筵日讲,二是掌管进士朝考之事,三是论撰文史……”
  老头笑道:“四是稽查史书、录书。五是稽查官学功课,六是稽查理藩院档案。七是每遇省乡试、会试、殿试时充考官。”
  “八是考选、教习庶吉士,要从翰林院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中选出学问优异的人担任小教习。”
  “九是掌管典簿、掌奏章、文移,保管图书。这里面掌管缮写、校勘事,缮写所撰之史……就是一般为外面说的‘翰林院待诏’。”
  “最后遇到元旦、端阳、冬至,今上就会让词臣进对联和诗词,或者时不时拿出内帑所藏书画,让翰林题咏,要不就在游玩宴会时让咱们写诗词进呈……就这些了。”
  “别的也没什么了,”老头摊了摊手向沈渊说道:“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不过大部分都对沈状元没什么用。”
  “比如说咱们院子里上下尊卑特别厉害,差一科就要规规矩矩地站着回话……这一点你根本不用管,也不必拘礼。我保证满院子翰林,没一个原意跟你过不去的。”
  “毕竟沈状元是横扫千军的重臣,在诗词文章上也是天下知名。这满院子的人都聪明得很,无论文武哪方面都不会找你挑衅,给自己来个自讨苦吃。”
  “对了……”只见孟老头笑嘻嘻的对沈渊说道:“我知道你额外的差事多,但你的本职是修著史录,却也马虎不得。”
  “老朽听说这科的榜眼探花传胪,连万岁点的翰林薛天策都是你的朋友,你就随便找个人,让他把公事给你做了就成。”
  “咱们这儿又不点卯,你爱来就来,不爱来就十天半个月来看一眼,蘸个蒜就走也没什么关系……来了记得找我吃烟聊天啊!”
  通过孟学士这一段话,沈渊基本上也明白了翰林院是个什么衙门,更何况摊上这么一老领导,还一来就对自己特别关照,沈渊的心情也很不错。
  老头看来是有点累了,聊完了就招呼旁边的差役过来扶着他回去休息。在临走时,孟学士还让自己的手下从官厅里拿一罐茶叶,给沈编撰尝尝。
  等到这老头儿走了之后,沈渊也兴致盎然的来到了自己的状元厅。
  沈渊四下里一看,打扫得还挺干净。
  沈渊自己坐在干干净净的办公桌后面发了一会儿愣,觉得自己傻夫夫的……然后他就找出笔墨纸砚来,磨了墨奋笔疾书了一阵。
  之后他把写好的东西揣进怀里,然后就出来开始满院子溜达。
  就和前世一样,每当换了一个新工作,上班的时候总会觉得时间特别漫长……沈渊闲逛了好一会儿,才发现时间还不到上午十点钟。
  闲鸡儿难忍之下,沈渊打听了几位编修办公的地方,一路走了过去。
  和他闲得蛋疼的情况截然不同,一座办公大厅里十来个人正在伏案工作,奋笔疾书。
  一听到门口有动静,大伙都朝这边抬起头来,沈渊在一堆脸蛋中看到好几个都是自己熟悉的面孔。
  柳如青、华潜、沈涣的脑袋埋在一大堆文书后面,沈涣拼命抬头才让沈渊认出他来。
  还有那个被点中翰林的薛天策,也举起夹着毛笔的手,跟沈渊无声地笑着打招呼。
  沈渊向大家点头示意……这些人都是新晋员工,他要是一股脑把大家全都招呼出来聊天,或者是进去说笑都会有些不妥。
  沈渊只是勾了勾手指,把沈涣给叫出来,两个人来到了庭院中。
  沈涣的脸上依然是稚气未脱,但是看起来多少有点气急败坏……把这么个小兄弟按在官厅里处理公文公事,显然也把他给难受得不行。
  沈渊也挺同情他,于是就毫不犹豫的把自己的公事扔给了沈涣……美其名曰锻炼这位沈涣少爷,让他尽快成熟起来。
  对于接过沈渊的公事,沈涣倒并没觉得有多大的负担,估计他一个人在沈渊的状元厅里办公,还能觉得自在点儿,另外沈渊的公事也真没多少。


第1007章 布我灵秀满乾坤、军国重器、飘渺天音
  然后沈涣照例是敲诈勒索,沈渊许给他两回八大胡同儿……这事儿就算商量妥了。
  这八大胡同左一回右一回的,现在已经成了他们这伙人嘴里的笑柄,大家总说要去,但是却从来没去过。
  沈渊也知道现在沈涣虽然年纪小,但是骨子里自有一番沉稳厚重,另外人家怎么也是二甲传胪,公事交给他必定不会犯什么错。
  安排好之后沈渊告诉沈涣,让他转告那几个自己人一句话。
  翰林院这地方看似风平浪静,但却绝不可掉以轻心,更不要在谈话的时候,轻易对别人交浅言深。
  尤其是有关他们考试的事,也就是殿试那篇策论的缘由。沈渊告诉大家一定要保密,这可是大家安身立命的根本!
  沈涣听了这句话连忙点头,沈渊就放他回去了。
  之后沈渊左想右想没什么事儿,索性就出了翰林院,他临走时正好给他送茶叶的差役到了。沈渊让他顺便告诉学士大人一声,说自己就先走了。
  于是沈渊在大明朝第一天的工作,就这么结束了……总共不到三小时,基本上一点儿正事儿都没干!
  ……
  等沈渊回到梁园,发现朱常浩正自家的抚妍湖边钓鱼……他不由得苦笑了一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