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少爷在案情还没查清的情况下就先回了家,这里面一定有文章!
而沈渊却回到了自己的书桌边上,他直接抄起一块松烟墨,用墨块的尖角在纸上画了起来。
等到朱常浩蓝姑娘他们好奇地上来观看,就见沈渊手上画得飞快,俨然是一副光禄寺衙门的地图。
这幅地图却和大明朝的地图迥然不同,上边并没有画好的亭台楼阁,而是一副标准的俯视图。
好在这只是一副示意图而已,上面甚至都不用标注房屋和院落的尺寸,只是画个大概就行。
等沈渊画完了之后,又在内院官厅中,元辰死亡的地点画了个叉。
等大家向这张图上看去,就发现这幅地图和光禄寺内部的房舍分布,竟然是分毫不差。
“案子已经清楚了……”
“啊?”
沈渊才说出这几个字,立刻就把周围的一群人吓了一大跳!
怎么就清楚了?大家的心里全都是匪夷所思,在整个侦破的过程中,他们都在旁边跟着,所有人都是一头雾水,可是沈少爷却来了这么一句!
“光禄寺的正门宽阔厚重,毕竟是五寺之一的大衙门”沈渊画完这张地图之后,用墨块点了点光禄寺大门的位置说道:
“不知你们注意到没有,那是两扇加起来两丈宽,一丈二尺高,五寸厚的大门。”
“像这样的大门,关起来势必不会太严,我看过那个门缝儿了。”沈渊向着大家笑了笑道:“两扇门之间,有一条半寸宽的缝隙。”
此时大家听到沈渊莫名其妙的开始讲述那扇大门的事,所有人都是错愕不已。也不知沈少爷的关注点为什么会这么奇怪。
毕竟凶案现场和那扇大门之间,还隔着一重院子呢!
只见沈少爷接着说道:“然后在关闭的大门门缝附近,有一扇门的边缘上有一个白点,正好在七尺高的位置上。”
“我看过了,那个白点是因为大门的朱漆被人碰掉了一块,露出了里面的灰胎。”
见到周围一片莫名其妙,咔咔乱闪的眼神,沈渊耐心地解释道:
“在往木头上刷漆之前,尤其是在大件的木料上,比如说房梁、柱子和门扇,都要用这种灰胎先刮一层。”
“灰胎是用石灰和桐油混合在一起做成的,刮在木料上可以把木头上的裂缝和钉子孔盖住,这样油漆刷上去就不会顺着裂缝渗进去,以至于表面上刷多少层都刷不平。”
“就是刮上去的这种灰胎,在刷漆之前还要用磨石再打磨一遍,因为灰胎的主要成分是石灰,所以它是白的。”
“因此一旦红漆剥落下去,下面的灰胎,就会显得分外显眼。”
之后沈渊又把墨块向上移动了一寸,点了点光禄寺门前,那面影壁墙!
……
“这面影壁,我想大家都看见了,”沈渊接着说道:“上面是砖雕的纹饰……透雕。”
“啊?”听到这里的时候,朱常浩好像猛然间想明白了什么。
而这时的蓝姑娘,却已经用力地点了点头!
“所以呢?”此刻的马智敏大人和庞宝强还没明白,他们居然异口同声地问了这么一句,沈渊不由得笑了笑。
就见他淡淡地说道:“由于光禄寺离皇宫内院非常近,所以皇宫东北角的钟鼓楼报时的声音,在光禄寺里也能听得清清楚楚。”
“咱们出来的时候是巳时两刻,钟声后是两声鼓响。而案发的时候,也就是元辰大人死的时刻,是辰时四刻。”
“那时整个光禄寺里面的人都会听到一声铜钟,然后是咚、咚、咚、咚、四声鼓响!”
……
沈渊接着说道:“当我从元辰的椅子上起身,往外走的那时候开始,就一直在丈量距离。”
“当我走到影壁墙外的街上,听到钟鼓声响起的那一刻,正好是一百二十步!”
只见沈渊手里的墨块发出了“刷“的一声响,他从影壁墙外大街上的位置开始画了一道线。
这条线一直穿过了影壁墙和大门,然后是前院和光禄寺正堂,直到它延伸到了元辰的椅子上!
第991章 奸谋隐隐在此间、似有渊深、又如海翻
“那个弓箭手,是在街上放的箭。”沈渊淡淡地说道:“当时他的眼前有两个标记,一个是透雕影壁上的某个孔洞,一个是大门缝隙旁边的那个白点。”
“他只要把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那支箭就会穿过镂空的影壁,再穿过大门的缝隙从前院射入、飞过正堂的前后大门、穿过后院、直达元辰的咽喉!”
“然后这支箭又穿过了元辰的咽喉,直接顺着后窗户飞出去,落到了太液池的远处……这就是犯案的经过。”
“一百二十步……那是二十丈远!这人的箭射得这么准?”
此时的朱常浩已是目瞪口呆,他嘴里喃喃自语地问道:“射箭能精准到这种程度?”
“完全可以,”沈渊点了点头说道:“影壁墙的小孔距离大门的白点是两丈,这么长的瞄准基线……算了,反正对于一个神射手来说,这并不难就是了。”
“他怎么在街上放箭的呢?那条大街上全都是人!”苏小棠在旁边问道。
“他坐在马车里,透过窗口向外射箭,”沈渊向苏小棠笑了笑道:“他只要将车停一下,射了箭之后就让车夫把车开走,就不会有人发现。”
“那这支箭,跟钟鼓楼上的报时又有什么关系?”这边的马智敏大人也随即问道。
“他利用鼓声掩盖了羽箭的破空声,”沈渊笑了笑:“他掐准了时间,让马车停在街上。”
“然后他在钟声响起的时候举弓,第一声鼓的时候瞄准,第二声鼓响的同时,他的箭已经射了出去!”
“能够跨越二十丈远穿透人的脖颈,说明他这支箭非常有力。这样的羽箭破空时,一定会发出短促而尖利的声音。”
“可是这个声音却被鼓声掩盖住了,整个光禄寺里没有一个人听得见。甚至和元辰同在一个屋子里的老穆和老刘,他们也没听见!”
“最开始的时候,我还以为是象房里大象的嘶鸣声,掩盖了羽箭的破空声。”沈渊笑了笑说道:
“可是和节奏恒定的鼓声比起来,大象的声音就很难控制节奏,对不对?”
“不对……”这时,蓝姑娘忽然摇了摇头说道。
“一共二十丈长的距离,那个弓箭手怎么知道在这个时候,他射箭的线路上不会正巧站着一个人?要是他一箭把其他人给射死了呢?”
“那支箭射出来的时候是一条抛物线,事实上这条线比所有人的身高都要高,即使有人正巧在线路上出现,羽箭也会从他头顶上飞过。”
沈渊在自己的头上比划了一下笑着说道:“那支箭在离弦之后,就一直在上升。”
“羽箭穿过大门时的高度是七尺,远远超过正常人的身高。而元辰所在的官厅,想要进门的话却要走上三级台阶。”
“所以元辰虽然是坐着的,但依然略高于院落里其他人的高度……还有问题吗?”
沈渊这一通连珠炮式的解答,显示他已经把所有的因素全都考虑到了。大家纷纷想象着当时的情景,只觉得那个神箭手简直是神乎其技!
“那支羽箭飞了那么远,它为什么没有留在元辰的脖子上?”蓝姑娘随即又问道。
“只要箭力够强就行。”马智敏大人接过了话头,显然他热衷于行军作战,也是曾经练过骑射的。
他点头说道:“在近距离射鹿的时候,我都曾经用箭射穿过鹿的肩胛,整支箭都能穿过了鹿的身体……可是一过五丈远,我就射不穿了。”
“不过那个元辰大人,他的脖子才多粗?”
而这时的庞宝强却挠了挠脑袋,又小声地问道:“那么,那支箭在湖里。不会漂起来吗?”
“它会被箭簇的重量压着,箭头入水,就留下一小段箭尾浮在水面上。”此时的朱常浩叹了口气说道:“我射水鸭子的时候就见过。”
“入水后的羽箭,就跟一小段芦苇看起来差不多,根本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被风一吹就顺水漂走了。”
……
此刻案件已经基本上清楚了,却见朱常浩若有所思地说道:“要想验证沈兄的想法也很容易,我去找一个弓箭手到光禄寺现场……”
“不行!”沈渊一句话,就把朱常浩的主意给否定了!
“你觉得我为什么要把大家带到家里来,然后才揭开这个秘密?”沈渊皱了皱眉,向朱常浩说道:“你再仔细想想这一箭!”
“那个刺客需要满足多少条件,才能保证这一箭能精准地射死元辰?”
“啊?”朱常浩听见这话,顿时愣了一下。
在这之后他深深地吸了口冷气,喃喃自语地说道:“那个刺客要非常了解元辰当值的习惯,甚至连他摆放椅子的位置都清清楚楚,而且在时间上也拿捏得丝毫不差。”
“他得了解光禄寺里面的构造,才能制定出这样一个刺杀计划……他得实地试射过一次,才能在朱漆大门上准确地作出一个记号,保证自己在今天早上,能一箭射杀元辰!”
“啊?”此时的朱常浩,猛然间瞪大了双眼!
“在光禄寺里……有他的同伙?”
“对啊!”就见沈渊淡淡地说道:“就因为这个,当我发现了那个白点之后,甚至都没上前仔细看,就是不想打草惊蛇。”
“你居然还要派一个弓箭手去……”沈渊看着朱常浩,淡淡地说道:“还需要我再提醒你吗?”
“拥有这样的眼力和臂力的弓箭手,在京师里也一定是屈指可数,所以说不定你找去试射的那个弓箭手……”
“……就是凶手本人!”在这一刻,朱常浩接出了沈少爷的下半句话,他脸上的神情已经满是惊愕和惶恐!
“回去报告吧,”沈渊向着朱常浩点了点头,然后又长叹了一声道:“庆典举办在即,主事官员被杀,我当王兄你是兄弟,所以提醒你一句。”
“这件案子的水又脏又深,能躲躲了吧,别往里踩。”
“好!”
朱常浩是何等心机?他立刻明白了沈渊的意思,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
第992章 舍生赴死又何妨、梁园疯狗、歪拉宝强
要说到破案推理,估计朱常浩比沈渊能差到扬州去……但要说到官场上这些乱事儿,朱常浩身为皇子,他还能心里没数?所以沈渊这句语重心长的规劝,也让朱常浩的心里感到了一丝温暖。在这之后他毫不犹豫地转身告辞,回宫报告去了。
“那……凶手呢?”见此情景,马智敏惊愕地问道。
如今朱常浩的事已经完了,可是马智敏却还在边上等着呢!
现在这案子又落到了他的头上,可是沈少爷只是分析出了作案的手法,凶犯却压根儿还没影儿呢。
马大人觉得这事儿怎么也不能这么算了,于是莫名其妙的向着沈渊问了一句。
沈少爷却笑着摇了摇头道:“等消息吧……上边愿不愿意咱们接着往下查,那还两说着。”
“另外我劝王瑞的话,马大人不也一样听见了?”沈渊苦笑着说道:“再这么查下去,庆典那边但凡出个一差二错怎么办?我这脑袋也不是防弹的啊!”
“咱跟这破案子起什么腻?我一翰林……”
“四品带刀翰林!”马智敏大人小声地嘟囔了一句,他琢磨了一下沈少爷说的话,确实有道理……忽然间他又明白了过来。
“您可以不管,我可不能不管呐?”只见马智敏带着哭腔说道:“我可是把这破案子主动抢过来,扣我自己脑袋上了!”
“我这不作死吗我……”眼看着马大人的话里都带出了一丝哭腔儿,他也知道这事儿根本赖不着人家沈渊,怪就怪自己升官太上瘾了。
他当时一听这案子里有沈少爷,立刻抄起来照着自己脑袋就是一个爆扣……连后果都没考虑!
而这时的沈少爷却摇了摇头,长叹了一声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福是祸,谁又能说得准?”
“等王瑞回来,咱们不就知道了?”
……
如果说沈渊考试之后的生活跟之前有哪里不同,那得说比原先要悠闲多了。因为他现在再也不用夜以继日辛苦地读书了。
当然沈渊还记得他向老师陈眉公承诺的“入世读书”这四个字,不过像八股文这样的东西,既然考上了也就从此无需再费什么脑筋。
所以现在沈渊的时间很充裕,在朱常浩离开梁园去皇宫报信之后,他就笑着走到了院落里,看着自己这些兄弟练武。
马智敏大人还是愁眉苦脸的,他现在已经意识到弄不好这场必然露脸的差事,怕是要砸锅。
因为沈渊奉劝那个王瑞说这件案子里的水又脏又深,让王瑞不要轻易往里踩,这说明沈渊本身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可是沈渊能撤得出来,马智敏本人却一步都不能退。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