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狂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第一狂士- 第4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先生信重我赵原,我必定全力以赴!”这时的赵原心中激荡,立刻斩钉截铁地答应下来。
  他心里清楚,少爷所说的那场大战,在将来……一定会发生!
  ……
  之后沈渊又到了天工坊,见到了这里的大掌柜秦玉龙。
  同时他还把自己从京师里夹带来的一件秘密货物,交给了这位秦玉龙先生。
  这件“货物”就是沈渊在工部衙门里见到的摆弄鱼钩的那位,军械研究制造方面的天才……罗佩业!


第980章 俯观沧海凭奇技、军国重器、至此而起
  要说这个老罗的作用,在沈渊的计划里可是非同小可。
  沈渊之所以看重他,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一个出色的工匠,还有他在武器理论和制造方面敏锐的嗅觉和能力。
  如今沈渊手里掌握着海量的财富,他第一件想到的事,当然是把这些财富变成响当当的实力,而这些实力其中之一就包括科技的力量。
  历史上在万历年这个时期,世界已经进入了大航海时代,地理上通行的方便促成了世界贸易的格局渐渐形成。
  如果在这个时候从科技层面上落后下来,那就意味着会被外族人掠夺走大量的财富。再任由科技继续落后下去,那就要面临被灭国的危险了。
  所以沈渊肚子里揣着那么多科技方面的创意,最起码来说蒸汽机的原理,他还是多少能说出一点儿来的。
  更何况在大明朝无论是纺织、缫丝、设备、军器这些方面的水平都是亟待提高,有的时候甚至是一点小小的科技进步,都会使得国力和经济大步向前迈进。
  而在这个时期,全世界科技都在迅猛发展的时候,大明朝却还依然遵循数千年以来的制度。
  尤其是在国之重器的军备方面,大明一直是处在仿制的阶段,慢慢的已经有了被拉下的趋势。
  沈渊当然知道这里面的原因是什么,归根结底就是制造设备和研究火器这样的事,都被古人视作奇技淫巧,得不到朝廷的承认,做这些事的人也拿不到好处。
  纵观历史大家就会发现,中国古代很多厉害的军器……比如说大黄弩这一类,其实都是工匠或者是喜爱这些东西的平民,自己研究出来的。
  幸运的话他们把这些东西献给国家,还能得到封官和赏银,这得是朝廷正好急需这些武器的时候。
  可如果你要是生不逢时,弄不好这些东西还没研究出来,就会被人扣上一个私造军器、密谋造反的罪名给杀了!
  更何况这时代的工匠大部分不识字,识字的读书人又把制造这些东西的人视作下等人。以至于在大明朝以前的科技研究,基本上都是以个人为规模的单打独斗。
  所以说科技上的差距,实际上是由于制度和儒家学说造成的。在这一点上沈渊既然认识得很清楚,当然就会用自己手上的力量立刻加以改变。
  他准备成立一个材料和机械设备方面的研究机构,不但要搜罗这方面的人才,还要给予他们非常诱人的奖励机制。
  这样一来,如果有一群专门的人才日夜冥思苦想的去研究,由沈渊的财力来支撑他们试验,同时还有沈少爷心中无尽的创意来引导。
  到那时候,他们这个研究部门想要拿出成绩,一定会容易得多。
  比如说冶炼钢铁,生产机床,甚至是制造蒸汽机这一类的,或许需要长达十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来积累才能做成,所以越早动手就越好。
  可是做这些事,却需要一个专门的人才来管理……那么这位罗佩业当然就是最好的人选。
  ……
  所以等到沈渊叫来了秦玉龙和老罗在一起,将他的打算和盘托出之后,当老罗听说了沈渊打算投入的银两数目,这位罗佩业先生差点把眼睛都瞪出来了!
  话说这位老罗也是真有本事的人,不然也不会高傲到如此程度。同时他的行事作风由于太过较真,也造成他在官场上越混越差。要不然他也不会弄到现在才是一个招待所的所长。
  当他知道了沈渊的打算之后,这位老罗立刻就意识到,如果要是按照沈渊所描绘的这样做起来,成功绝对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沈少爷是在硬生生的拿钱砸啊!沈渊当然也不会对这样一位前任的官员说,他自己要制造军火,所以只是说冶炼钢铁制造设备,实际上是为了加大江南丝织和棉织业的产能。
  连老罗都知道,大明朝的丝绸是行销四海的抢手货。所以当他听到沈渊说,制造出更好的钢铁和纺织机,可以让大明朝生产丝绸的速度接连翻倍之后,他也立刻就明白了沈少爷的打算。
  到时候谁能生产出来这样的织机,这就是江南纺织业的龙头,谁就控制了所有丝绸的源头!
  老罗只要再一想,每年大明丝绸卖到海外各国换取的巨额银两,他立刻就联想到,这会是多么庞大的一股力量!
  至于老罗本身,他得到了沈渊的赏识和信任,能够以带头人的身份负责这样一个庞大的计划,对他而言也是兴奋和喜悦之极。
  更何况他工作的地方还是在扬州这样的天下富庶之地,沈渊给他薪酬时候下手那个重啊……还是别提了。
  一想到工部给他发的那点薪水,老罗就是两泡眼泪,哭都是干嚎!
  于是这件事就这样确定下来,沈渊还把郭满这小子交给了老罗,当做罗佩业的副手。
  ……
  郭满这小子在化学方面很有天赋,在沈渊上京期间,他一直和师父保持着通信。
  如今沈渊让秦玉龙研制的玻璃还没有完成,所幸沈少爷就让秦玉龙用水晶给他雕刻了全套的化学实验设备。
  此时的郭满已经在沈少爷的指导下,整天忙着在烧瓶烧杯之间做各种实验,这样的日子简直让他乐得都不行了!
  于是在沈渊的安排下,这个科研机构就开始正式建立起来了,沈渊先期投入资金,让老罗各处搜罗能工巧匠。
  不管是会炼钢还是会打铁,会炼丹还是会染色,总之工钱加倍再加倍,你来还是不来?
  ……
  等到沈渊把这些事儿事无巨细的全都安排下去,还给赵原那边的练兵、天工坊这边的新产品生产、天元票号那边刘洋大掌柜的特训,还有新研究所的所有章程全都制定好之后,他这次回乡探亲的时间也用得差不多了。
  在这之后,沈渊就开始筹备回京城的事……除了蓝姑娘要带走之外,因为他父亲还在扬州做官,所以母亲沈夫人左思右想还是决定留在扬州。


第981章 手种名花品自奇、强军猛将、从此无敌
  好在沈渊现在的天元票号有专门的船只广于运河上的运输,沈夫人要是想去看儿子,到京城那边去也用不了几天的时间。
  于是事情就这样定下来,沈渊也到了快走的时候……小王爷朱常津又找到了沈少爷。
  ……
  沈渊这次回家偷偷的和妹妹聊了一次,朱常津和沈澜的感情正在与日俱增,看来成亲应该不会有什么差错了。
  而且朱常津记住了老师的话,一直对沈家也是照顾有加,所以沈渊心里对这位弟子也是十分满意。
  可是这次朱常津来到沈家之后,一见到沈少爷准备好的行囊箱笼,他却是一阵唉声叹气。
  “你看看,你看看!”就见朱常津赖赖唧唧地向着沈少爷说道:“都是徒弟,我还是大徒弟!”
  “现在就连沈涣那小家伙都是个传胪,你表弟干脆就是探花!”
  “就我跟你混的时间最长,可是啥也没捞着!我不管!你得给我找点事儿干……”
  “你就说你想干嘛吧?”沈渊一看这小子的模样,就知道他心里早有打算,于是笑着向朱常津问了一句。
  随即这位小王爷却长叹了一声,脑袋往下一垂,看这样儿真是怪可怜的。
  “行了,你就别装了,”沈渊见状,笑着对朱常津说道:“你也知道我是什么人。”
  “不管你心里的打算有多不靠谱,你都只管跟我说就是了,不管你要啥,我都给你想办法……哎?当皇帝可不行啊!”
  “哎呀,您可别瞎说啊!”朱常津此刻听到沈渊的话,就像屁股上扎了钉子一样,噌的一下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对于他这位老师,朱常津是最了解不过的,当皇帝这事儿估计他是不愿意帮忙,要是老师真的愿意帮他,也未必就不行!
  毕竟他老师连反贼都弄死两波了,所以论起老师的能力……这件事要是真往深处想起来,这位小王爷都觉得后背都直冒汗!
  “那我就直说了,”只见朱常津咬牙切齿地说道:“我从小就一个梦想,我想带兵打仗!”
  “我知道。”沈渊笑着点了点头。
  “不是那种打仗,我是……”朱常津又用手比划了一个挺大的圆圈儿,就像一个超大号的南瓜。
  “我知道……国战是吧?”
  “嗯!”朱常津一听这话,立刻就是用力点了点头!
  “你想在国家危亡之际力挽狂澜,灭尽敌寇,横扫千军。”沈渊淡淡地说道:“你想成为徐达常遇春那样的大将军,让敌寇胆寒,青史留名……对不对?”
  “没错!”朱常津每当沈渊说出一段话,他就用力一点头,到后来他干脆一拍大腿,上前拉住了沈渊的手臂。“可是我的身份甚至都不如郭满,”朱常津苦恼地说道:“我一个小王爷,如何能让朝廷放心让我去带兵打仗?”
  “先把本事学好了再说吧,真到那个时候,我会给你想办法。”只见沈渊立刻就点了头。
  然后他拍了拍朱常津的肩膀说道:“我在铁枪赵原那里留下了练兵和打仗的方法,你要是愿意的话,以后就多跑几趟军营。”
  “你可以和铁枪赵原共同切磋,在军营里和那些将士们摸爬滚打,你得把本事都学会了,我才能帮你去找机会。”
  沈渊说这话的时候,看到朱常津眼睛刷刷地放光,一个劲儿地点头之后,他才笑着继续说道:“不过这件事,跟你爹和爷爷都不能说。”
  “你就只说之前在江南打仗的时候,跟军营中那些兄弟们生死与共,相处出了感情,所以才没事老往军营里跑。”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你得跟赵原相互砥砺,把真正的本事学到手才行。”
  沈渊说到这里,看着朱常津兴奋的神情,他叹了口气道:“你今年才十六七岁,等到你长大了以后就知道了。”
  “到时候咱们大明,只恨能真正带兵打仗的人太少,能够在战场上克敌制胜的大将军,有多少都不嫌多!”
  朱常津听到这里,心里也是暗自激动,他是最了解自己这位老师的,沈少爷一言一策,从来都是无有不中。
  所以他梦想中的那场国战……真的会发生!
  朱常津立刻向着沈渊起身拜谢,而就在这一瞬间,沈渊看着他,却好像忽然变了个人似的。
  朱常津好像在此刻变得成熟了,他再不是从前那个聪慧却贪玩的孩子……沈渊不禁感慨地笑了笑。
  要想让一个人成熟起来,给予他责任,其实是再好不过的方法,眼前的朱常津不就是如此?
  几日之后,沈渊就告别了扬州,通过运河一路向着京师返回。
  临行时,扬州城内外自然又是大批的扬州父老相送,大家还喊着让沈状元有机会外放做官的时候,一定得到家里来当官,沈渊当然是笑着答应。
  其实这事儿还真不太容易,大明地方官外放的时候,按规矩要有意避开自己的家乡,以免出现舞弊的情况。
  不过这都是后话,真要到了那个时候,估计这些事……也难说得很!
  ……
  沈渊重新回到京师的时候,时间正好过去了一个月,现在已经是五月初了。
  如今的京师天气也渐渐暖和起来,当他们顺着长街前行,就见街道边、巷陌里桃花花期已过,杏花梨花纷纷绽放,正是满城飞花的时节。
  街上的人都换上了夹衣,脱去了厚重笨拙的棉袄之后,感觉精气神儿也爽利了许多。当沈渊看到这飞花满城的景象,心里又想起了那位红鲤鱼。
  眼下正是她最危险的时候,也不知道她平安度过了没有?
  不过想知道燕云归姑娘的近况却是容易得很,如今他们正直接去往梁园。到时候只要找邻居火手阎罗打听一下,就能得知红鲤鱼姑娘病情的消息。
  这次的蓝姑娘也跟随着沈渊一路来到京师,当她卸下了扬州天元票号的负担之后,沈渊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位蓝姐姐好像又活泼美艳了几分。
  在沈渊离开扬州的日子里,蓝姑娘又给自己打造了一件兵刃,她之前那把短剑属于轻灵小巧,虽然出剑的速度极快,但是格挡敌人兵刃时却非常差劲。


第982章 却问春色又几许、沐云堂上、梁园梦里
  于是她索性找到了天工坊里,给柳小智打造三棱刺的工匠,按照自己的短剑长度重新打了一把短小锋利的三棱刺出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