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狂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第一狂士- 第3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想怎么样?你他妈是不是疯了?”
  “十二路反王的人头,我已经交上去了六个。”就见沈渊背对着马驰举起手指说道:“现在那六个反王的人头,连同我的第一封奏章,应该已经到了京师。”
  “后边我还会再写一封奏章,把彻底收复江南,全歼所有叛匪的消息,告诉当今天子……还有另外六个反王的人头。”
  “然后我会在奏章上,顺便把有人冒充马驰,假扮锦衣卫千户,杀掉魏难陀的事向天子上奏。”
  “你猜我立下了这样的大功后……”就见沈渊站住脚步,回过头向着马驰淡淡地一笑道:“我说的话,天子会不会相信?”
  “那个假马驰能不能抓住我不知道,但是你们锦衣卫可就麻烦了。”
  “十二路江南反王在九月廿三日同时发动造反,那得是数千人在民间煽动百姓,制造矛盾,扩充队伍,筹集武器……可是直到反贼起事,你们锦衣卫南镇抚司,却对此一无所知!”
  “造反之前你们就像瞎子一样,江南叛乱后你们一无所成,如果不是那个马驰立下大功,你们锦衣卫南镇抚司会是什么下场?”
  “我对你们施予援手,结果你们这些狗屁锦衣卫居然是这么报答我的?”沈渊用手点着马驰,淡淡地说道:
  “就派了你这么个小崽子,到我这里来吹胡子瞪眼儿,跟我耀武扬威?”
  “居然想要威胁我,你他妈够格吗?”
  这时的沈渊语声冷酷镇定,犹如泰山压顶般威风凛凛,把那个马驰说得满头冷汗,“刷刷”地往下直淌!
  只见沈渊淡淡地一笑道:“原本锦衣卫在此事中想要翻盘,就只有两条出路。第一就是把你们被反贼蒙蔽的事,扣在那个死掉的魏难陀身上。”
  “你们可以说,反贼在行动策划造反之时,身上都带着魏难陀发放的都司腰牌,这样才让这些反贼在锦衣卫面前蒙混过关……”
  “可是你们想这么说,却有个前提,就是必须得有一位反王的供词上交朝廷,才能证明这件事。”
  “可是现在,江南十二路反王全都被我所杀,所以是死无对证。这份反王证词我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一切全看我的心情。”
  “然后第二件事,就是那个假马驰,”这时的沈渊向着小七爷看了一眼,却被小七爷没好气地朝他翻了一个大白眼。沈少爷冷冷地向马驰说道:“原本你们认下了假马驰,锦衣卫由此立下大功,说不定天子一高兴,就不再追究你们这次玩忽职守的罪过了。”
  “再加上反王的供词,锦衣卫在这次江南造反事件中就会不但无过,而且有功。”
  “可是现在,你居然像个狗尿苔一样冒出来,还跟我拍桌子瞪眼睛地吓唬我……你他娘的知不知道现在南镇抚司的锦衣卫,他们是立功受赏还是受罪问责,全凭沈爷我的心情?”
  “我只要随便找一个人出来顶罪,说他就是那个杀人的假马驰,就可以从这件事里安然过关。”
  “可马驰要是假的,你们南镇抚司要付出多大代价,你自己心里没点逼数吗?滚回去告诉你姐夫!”
  只见沈渊一边转回身往外走,一边头也不回地向那个马驰说道:“你们死定了!”
  此时的马驰,已经被吓得肝胆俱裂!
  这件事的后果他不是不知道,而是锦衣卫南镇抚司实在是威风的时间太久了。
  他们就死活没想到,居然有人不吃他们威逼利诱的那一套,而且明目张胆要和锦衣卫对着干!
  可是现在……他们真是万万惹不起这位小爷呀!


第710章 人不狂傲枉少年、打成猪头、才好谈判
  弄不好南镇抚司会因为这次江南造反的事,被人连根拔起,从上到下都换上一批新人。到时候,下大狱的就是他跟他姐夫了!
  马驰抓狂的想道:妈的这小子怎么这么浑?说翻脸就翻脸的那个……不该是我们锦衣卫吗?
  现在无论如何不能让他走!要是自己拿着这样的结果回去禀报,姐夫还不得活吃了我啊?
  “沈爷!沈爷!”这时的马驰脑筋电转,连忙换上了一副笑脸。
  他从后面追上去向着沈渊说道:“小人糊涂,小人糊涂!您大人不计小人过,咱们有事好商量行不行?”
  “……你配吗?”
  这时的沈渊回头看了马驰一眼,脸上带着厌烦的神情说道:“就你这拽着裙带上去的小东西,你跟我谈判?”
  “这……”此刻的马驰就觉得自己后背上的冷汗,把衣裳都打透了。
  他以为自己一陪笑脸,沈渊就能顺着台阶下来呢,可是现在看这小子的表现,分明是真要翻脸啊!
  我的天!人家就因为心情不爽,就能跟锦衣卫亲军结仇作对!这天下居然有这种人?
  此刻的马驰怎么也不相信眼前的情景,说实话他都懵了!
  而这时的沈渊,也没管冷汗出得跟落汤鸡似的马驰,而是直接跟小七爷出了华府,上马向着城外自己军队集结的地方走去。
  这时的小七爷落后了半个马头,他看着沈渊的背影,只觉得这位少爷今天处理锦衣卫的手法十分怪异,思路飘忽不定,真是让他难以理解。
  “你这是逮谁咬谁啊,像你这样的疯狗,是怎么活到现在的?”心里存着疑惑,小七爷到底还是把这句话问了出来。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正确的呢?”沈渊闻言,回头笑着看了小七爷一眼说道:“你想让这件事情我跟马驰陈说利害,和平谈判,然后双方各取所需?”
  “之后咱们各自度过难关,一拍两散?锦衣卫是什么人你心里没点儿数啊?他们有这么一个把柄落在我的手里,还不得成天在背地里算计我?”
  “也对……然后呢?”小七爷一听也确实是这么个理儿,于是点了点头向沈渊问道。
  “今天我通过这件事,就是告诉锦衣卫南镇抚司那帮人。”就见沈渊坐在马上,悠闲的向着小七爷说道:
  “这事要闹大了的话,他们那网鱼是一定要死的,可是我这网却未必能破得了。”
  “跟这帮人打交道,你就得让他们知道沈渊这小子是条疯狗,想要背地里算计我,他们就得做好被咬死的准备!”
  “一个人有多可怕不但取决于他的力量,而更重要的是他愿意豁出去多少。”
  沈渊笑了笑了笑向小七爷说道:“四平八稳地做事,谁也不得罪的当官,从来就不是我的风格。”
  “妈的要让天下所有人都喜欢我,那我得平庸成啥样啊?你说是不是?”
  “……你纯属有病!”
  这时的小七爷也彻底明白了沈渊的心思,不过他一张破嘴犯贱是改不了了,还是不饶人地怼了这位沈少爷一句。
  说实话他现在的心里,也对这位沈少爷不由得生出了几分佩服。
  这个家伙要是没有这股狠辣的劲头,他也不至于带着五百人出城决战,他要是不豁出一切,也绝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平叛江南。
  反过来说他拿出这股谁敢弄我,我就跟谁同归于尽的架势,也真会让他的敌人无比的头疼!
  小七爷敏感地认识到,这位沈郎君似乎从踏出扬州城门的那一刻开始,就在有意识地营造自己的形象。
  现在这个形象,已经在小七爷的脑海里渐渐清晰起来。沈少爷这种谁拦在我面前,我就踢谁腚沟的做事方式,注定了这家伙走得是一条艰辛而精彩的路!
  ……沈渊已经做好了准备,在他出城时就把自己杀掉的十一位反王脑袋带出了扬州。
  这些人头都用石灰做好了防腐,在沈渊的战报上一一列举了他在某地同反贼军队决战,进而斩杀反王的经过。
  这里面只有一个脑袋对不上号,就是沈渊在常熟杀掉的那个李梦龙。
  当然他也不会放过这件事,于是沈少爷把杀掉李梦龙这件功劳,直接交给了自己的一名手下,就是天渊阁里的青年情报员汪寒。
  沈渊将会在第二封奏折上向朝廷汇报,说天元票号松江分号的伙计和护卫,在松江票号被反贼徐鸿儒焚毁之后,这些伙计和护卫由此沿着长江向扬州方向撤离。
  结果他们在半路上,遇到了带领卫队四处巡营的常熟反王李梦龙……于是这些伙计和护卫一拥而上,将李梦龙打死在荒郊野外……斩杀李梦龙的就是汪寒。
  汪寒这个年轻人忠诚度极高,而且生就心智坚韧,格外稳重,所以他是沈渊在京师开办天元票号时,内定的大掌柜人选。
  在这种情况下,他把斩杀李梦龙的大功带到了汪寒的头上,对于这个年轻人在京师的行动很有好处。
  最起码以这家伙的名声,一定会受到天子的关注,到时连带着天元的京师分号,都会在无形之中带上一层保护伞。
  ……
  再接下来,锦衣卫那件事处理的过程,就和沈渊预料得一模一样。
  那个千户马驰被他劈头盖脸地收拾了一顿之后,连夜便快马赶回了南京。第二天下午时分,马驰就带着南镇抚司他那位姐夫,到军营拜见了沈渊。
  南镇抚司的指挥使名叫张梁,做事真是干脆得很。他到了沈渊的军营门口还没等进去,就在营门外把他小舅子马驰亲手加工了一番……
  这一顿大耳光,抽得马驰鼻口窜血,脸蛋子肿得跟猪头一般!
  等到见到了沈渊,这位张梁指挥使毫不犹豫地指着马驰向沈渊说道:“沈公子心怀善意,原本对我南镇抚司有援手大恩!”
  “这份恩德我们原是无以为报,偏偏这小子猪油蒙了心打错了主意,竟然敢威胁沈公子!”
  “本官实在是按捺不住心头怒火,所以我先替您揍了他一顿,接下来怎么处置这废物,就听沈公子一言而决!”


第711章 贼去楼空复旧观、金井银锭、重现于天
  所以天元票号在东南的名声越发响亮,票号的信誉也是与日俱增。
  沈渊精心印制出来的天元银票,在所有百姓心中已经与白银无异……除了他们更方便携带这个好处之外。
  要知道人家天元票号可是经过了东南大叛乱之后,仍旧依然屹立不倒的大商家!天元抗风险的能力已经被这场大战所证实,而且深入江南百姓的心中。
  以至于一时之间,各地天元票号重新开业以后,立刻便迎来了一股兑换银两的狂潮。
  这对于沈渊而言,相当于他手里可供调用的资金,又得到了急剧扩张。
  同时天元护卫的名声也是享誉江南,甚至是遍誉天下。
  现在虽然票号里金山银海,引得无数人眼红,可即便是上百人的大股贼寇都没那个胆子,敢打天元分号的主意!
  即便是他们敢这么想,也得在心里掂量掂量,自己的实力和水准能不能比得上占据了常熟的反贼大王李梦龙?
  等到大战过后天元开始重建,沈渊也拿出了方案,让各地把浇筑到金井中的巨大银条从深藏的地里取出来。
  即便是咱们沈少爷也绞尽脑汁,想了很多办法,最终他还是确定了取出银锭的具体方案。
  那就是在金井的旁边一左一右,贴着井壁的旁边再打两口竖井下去,对于善于挖井的大明人来说,这样的工程毫无难度。
  然后这两口排成一列的深井,打到了银子底部的深度,就可以将那根又长又粗的银锭像伐木一样,用大锯截成数段。
  只要在井里搭上脚手架,就可以保证从上到下,七八个工作面同时切割那块银锭。
  然后等银锭被截断之后,就可以用绳子和绞盘使用畜力牵引,把切成一节一节的银锭从井里拽出来。
  在这之后只要继续切割融化,将它们重新融成银子就可以了。
  虽然沈渊想出的这个方法也是耗时颇长,费时费力,但终归是一个可以慢慢拿出银子的方案。
  这其中的麻烦也不少,比如说用来锯银子的那个大钢锯,使用木锯却是不行的,钢材和锯口必须要经过特制才能用来切割银锭。
  而且还有一点,在各地实施这个工程的时候,参与的人员都是经过审查的天工坊匠人,整个工程过程和施工方法也是绝对保密的。
  因为这个金井防盗的方法,在将来很有可能还要继续用下去,一旦取出银锭的方法泄露出去,那这种金井就完全没用了。
  ……
  回到扬州之后,沈渊一边处理这次大战留下来的后续事务,一边也在陈眉公老人的指导下继续学习时文写作。之前的三场童子试,考中了就是秀才,而下一场乡试若是中试,却被称为“中举”,也就是翻身一变,从秀才变成了举人。
  仅仅从这一点上来说,乡试和童子试的难度就是天壤之别,经常有七八十岁的老童生考了一辈子也没中举的。
  所以沈渊也不敢掉以轻心,他这些日子以来四处征战,已经把功课落下许多了。
  就这样,在沈渊的刻苦攻读之下,乡试的日子渐渐来临,至于考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