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狂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第一狂士- 第3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目前的情形来看,即便是以最乐观的估计,完全平面江南叛匪,恢复江南一带的平静,怎么说也得到明年年底。
  换句话说,今年和明年的赋税全都指望不上了,缺了这些钱粮,原本就捉襟见肘的开支,那个大窟窿就会被撕得越来越大……
  朝臣薪饷,治河修堤,宗室开支、赈灾粮秣,这些钱粮哪一块缺了都会出大乱子!可是朝廷就这么几个手指头,哪能堵得过来这么多窟窿?
  正当万历皇帝想到这里时,他却见走进南熏殿的暂领内阁首辅叶向高,眉梢眼角居然带着一片喜色!
  “嗯?”天子见状,就是一愣!


第695章 江南儿郎千里行、铁骑如风、任我纵横
  古人有句话,叫“宰相肚里能撑船”。
  这个叶向高再怎么是新晋首辅,也不至于表情管理的水准差到这种程度,喜怒哀乐被人一眼就看出来。
  只不过,宫内宫外谁都知道,最近几日天子的情绪越来越差。叶首辅也不想一抬头就碰个大钉子,所以就用微微流露出来的神情,让天子有个心理准备。
  其实叶向高心中也是异常振奋,他也没想到,让人忧心忡忡的这场东南乱局一路发展下来,竟然是这样一个神奇的结果。
  要说他这个首辅,其实就是大明朝的大管家,在这朝堂里面有负责当家的,有负责败家的,但是所有的事无论好坏,最终都要落在他这位首辅的头上。
  所以东南一带大反叛这段时间,也让叶向高满头都是阴云。不过现在却是阴霾尽散,阳光普照了!
  叶向高微笑着走进了南熏殿的天子寝宫,随即便向着炕上盘坐的天子行礼如仪……这个万历天子二十余年不上朝,也不仅仅是因为跟朝臣怄气的缘故。
  也有其他的原因,皇上的一条腿患有足疾,走起路来颇为不稳,这也是朝野人尽皆知的秘密。
  一上来叶向高就向天子呈上了几封奏本,随后站在旁边静静地等着天子垂询。过了一会,他就听到了皇帝翻阅奏折的声音。
  这几封奏折全都没有票拟,也就是说内阁并没有把奏本的内容简要归纳。因为他们很清楚,这些奏折皇帝肯定要反复仔细地观阅几遍。
  叶向高站在那里,低头俯首静静地等着,随即他就听到天子身上,传来了衣袍簌簌而振的声响!
  天子的心情显然十分激动,就和自己刚看到奏折时的反应一模一样,叶向高见状也微微松了口气。
  而这时的万历皇帝,心中则是一片狂喜!
  ……
  他手里拿的是巡抚赵宏图的奏章,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他们在扬州城下,一战击溃反贼十二路联军,共计十七万人!
  当时的扬州城被贼军重兵围困,形势岌岌可危。可是城内的都司衙门都指挥使魏难陀却抱病不出,致使扬州城中军无战心,民心惶惶……
  然后天子就在奏折上,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扬州士子沈渊!
  这个沈渊,之前十日之间往返敌境,单身将老师陈眉公从华亭救下,背回了扬州。
  因为他在这一路上见到了被叛匪荼毒的江南,心中也对这些叛匪痛恨之极。
  于是沈渊在扬州城内召集义勇五百,出城与运河东西两岸十七万反贼决战……竟然一战而胜!
  “好家伙,这个沈渊,真是胆大包天!”
  天子看到这里的时候,激动得眼圈儿都红了!
  之后他看到赵宏图在奏折里写道,这五百义勇里首先第一个就是扬州军官赵原,他脱掉军服抗命而出,追随沈渊杀敌而去。
  随后居然还有崇王府世子朱常津,这位世子竟然以普通扬州百姓的身份随沈渊出城,与反贼决战!
  据赵宏图在奏折上说,这场血战从清晨一直杀到日暮时分。沈渊带领五百骑兵反复杀透敌人军阵十余次,兵锋所指摧枯拉朽,如穿腐土一般,把运河两岸的反贼杀得血流成河。
  之后沈渊渡河,直击反贼十四万军阵,血战终日,及至黄昏……反贼大溃!
  “好!”
  看到这里时,万历天子到底还是没忍住,一声喝彩从胸膛里喷涌而出!
  皇帝的心中激荡着想道:居然是靠着五百民勇出城杀退反贼?那扬州都司里,尽是无能之辈!那个指挥使魏难陀,真是死不足惜!
  这沈渊还真是忠勇无比,文武双全!他居然带着五百招刚刚招募起来的民勇,就敢直扑敌阵!而且人家还赢了!
  在他上一次击杀匪首刘天绪时,朕就知道他是个天生的能臣。上次的功劳,朕还对他有所亏欠呢,没想到他这次又立了这样一场大功!
  想到这里时,万历天子忍不住在心中描摹着那个年轻人的形象。
  上次他把朕赐给他的同进士出身,拿去给他母亲换了一身诰命,这说明此人性情就是堪称纯孝。
  而这一次他居然还往返数百里,把大儒陈眉公救了出来。别的不说,就单凭这件事,此人就足以青史留名!
  想到这里时,天子忍住了心情激荡,又向着赵宏图巡抚奏章的后半段看去。
  没想到这一看之下,这位天子的心中却是越发惊骇难言!
  ……
  沈渊率兵出城,击溃反贼之后不但没有回城。而且在留下了一百名伤员之后,独身带领着四百骑兵,一路追杀反贼而去。
  赵宏图巡抚深知战机难得,立刻要扬州都司派军接应沈渊,趁着胜势一路收复州县。
  可是没想到,都指挥使魏难陀居然百般推诿,死活不肯派兵出城!
  正在这时,锦衣卫南镇府司一名叫做马驰的千户,正巧从敌营中刺探到了情报,赶回扬州。
  他查到了指挥使魏难陀通敌叛国的证据,因为军情紧急来不及上奏朝廷,这位马驰千户当机立断,在点将台上当场杀了魏难陀,并在他身上搜出了反贼的书信。
  万历天子的心咚咚直跳,拿着奏折的手都有些忍不住微微发颤,话说当时的情景有多紧张危急,他在赵宏图的奏折上都能看得出来!
  在这之后,幸亏马驰的决断,杀了魏难陀,控制了所有都司衙门的军官。之后赵宏图立刻下令让扬州官军出发!追随着沈渊的脚步而去。
  领兵之人正是沈渊的父亲,沈玉亭。
  天子记得在这之前,这个沈玉亭是个县丞还是个县官来的……还是因为上次剿杀无为教有功,才升官不久。
  他也不记得这个沈玉亭的现任官职了,赵宏图说因为都司武官难免有通匪的嫌疑,所以只好认命有剿匪经验,曾经立下大功的文官沈玉亭,作为大军东行的统帅。
  “好啊!上阵父子兵!这爷俩可真是朕的福将!”
  万历天子急于得知下面的战况,赞叹了一句之后,又一行行向奏折的后半段看去。
  据赵宏图的奏报,截止到他上奏时的十月初五,江南前线奏报回来的战况是:
  沈渊的前锋部队接连击溃贼群,铁骑纵横千里,如入无人之境!


第696章 至此声名传深宫、一字一惊、此心光明
  这个沈渊现在已经从扬州打到了东海之滨的通州。据说沈渊已经度过了长江,他在扫清了江北之后,依然带着那支四百孤旅,居然想要继续扫平江南!
  “好个勇不可挡的沈轻云!”
  万历天子忍不住击节叫好,这一下子相当于江南叛匪被他打得溃不成军,所有处在反贼控制下的国土,居然已经被沈渊夺回了一半!
  然后天子继续向看下去,奏章上赵宏图说,沈玉亭带领的朝廷大军,一路上接连收复失地,如今长江以北已经再无大股的叛匪活动。
  奏折下边还罗列着已经收复的城池州县,从泰州开始一直到通州,一大片地名真是数都数不清!
  “好个沈玉亭!”
  此刻万历天子心中大为畅快,忍不住又是击节叫好!
  赵宏图巡抚的奏折写到最后,全是天子洪福,大明气运之类的赞颂之词。天子也就一目十行地看完,然后他的目光又转向了另一封奏折。
  这是沈玉亭写来的。
  天子将这封奏折打开一看,就见沈玉亭在上面言简意赅地写道:
  他在率领五、六万官军一路在江北平叛之际,一边剿杀叛军一边收复城池,同时还在尽快恢复江南一带的民生和秩序。
  据他说,反贼中唆使胁迫百姓造反的闻香叛匪,自然要毫不留情地尽数铲除。
  在这中间罪大恶极、祸国殃民之辈也要行严刑峻法,将他们彻底斩杀干净。
  同时这个沈玉亭还在尽快恢复江北一代的生产,想尽一切办法,尽快让逃亡的百姓重新回到自己的土地上,使得地方上恢复安宁稳定。
  这样才能保证来年二三月的春耕,沈玉亭说如果不这样做的话,非但明年一年的粮食产量堪忧,在民间缺粮酿成饥荒的情况下,很有可能造成再次酿成叛乱。
  同时这一年的田赋和商税,对于朝廷而言也是至关重要……
  “好!
  看到这里时,这位天子几乎是带着颤音,长长地松了口气。
  这个沈玉亭目光长远精准,做事稳重踏实,处处为朝廷着想,他第一件着手做的,恰恰就是他这位天子最担心的事!
  江南那边的战事未竟,沈玉亭就在江北做了这样稳妥的布置,此人真可谓是一位能臣!
  等到把沈玉亭的奏章放下之后,这时的天子松了口气。
  如此一来,东南形势一片大好,他这颗心也可以放下一多半了……正在这时,他却看到炕桌上居然还放着第三本奏章。
  等他把这本奏折打开之后,开篇就看到上面写着:“臣淮扬布衣沈渊谨奏。”
  “沈渊的奏折?”天子的心忍不住就是一动。他立刻抓起了这本奏折,向着上面看了过去。
  这时的万历天子却见奏章上面写的内容,分外的平和朴实,却跟上一次文采斐然的那篇奏本截然不同。
  奏折上记录了沈渊领兵从扬州出战的原因,其实是因为他在营救老师的过程中,看到东南一带被叛匪蹂躏得生灵涂炭,因此心中愤然,决心为民解忧,为国分忧。
  同时沈渊也看到了沿途反贼的虚实,知道他们正在集合部队向扬州城下逼近。他正是因为担心家园被毁,所以才慨然召集民勇,出城杀敌。
  在这之后,沈渊从扬州城门大开,他领军冲杀出去开始,一站一站地简要记录了他在这场江南平叛之战中,接连数十战的经过。
  先是杨州城下,沈渊领兵直透三万敌军前锋,斩杀敌军先锋大将。
  后是盯着敌军死守的河岸,强渡运河东岸,直冲中军阵,斩江南反贼首领……徐鸿儒!
  “什么?”
  看到如此血腥的战阵,如此辉煌的战绩,居然被这个沈渊以如此平实淡然的口吻记录下来,天子的眼睛都瞪圆了!
  “他竟然阵斩了东南巨贼徐鸿儒?好啊!好啊!”
  在这之后……四百铁骑走马取泰州,强攻占如皋,如风扫通州!
  阵斩反贼红枪大王李长寿、阵斩反贼如皋大王孟大海、阵斩靖江反王赵铁莲、阵斩通州反王赵祖良!
  眼看着这一个个被自己视为心腹大患、佣兵数万控制着他大明州县的反王,就在这张名单上化成一个个死去的名字。
  此时的万历天子,心里这个痛快,简直就别提了!
  他都能想象得到,沈渊带领着四百人的铁骑,每一场决战该是如何的勇猛绝伦,每一次阵斩反王该是怎样的艰难惨烈!
  在沈渊的这张名单上,每一个反王的名字都代表着一场辉煌的胜利,如果不是奏章中说,这些反王的人头都被随同奏折送到了京城,谁能相信,就以这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学子,就做到了这样惊天动地的壮举?眼看着十二路反王死在他手上的几乎有了一多半,天子心情激荡之中,就见沈渊的奏章上接着写道:
  “此际臣于长江舟中,南渡杀敌,净手上奏……”
  “这小子!”这时的天子脑海中不由得想到,那个白衣学子沈渊用江水洗净了满是敌血的双手,给他这位大明皇帝书写奏章时的情景。
  一算日子他就知道,此时距离沈渊这小子从扬州出兵,已经过去了四天四夜。他已经转战杀敌,攻城掠地四百余里!
  这个沈渊他一刻也没有休息过,他正在横渡长江,向着南岸的万千敌军昂然而去!
  “如此纯全净美之臣……真是古今罕有!”
  想到这里,这位万历天子在胸中闷了许久,长长叹出来的一口气里,止不住带上了微微颤抖的余音。
  感叹良久,天子收住心神又向奏折看去,只见上面写道:
  “臣本江南布衣,因读圣人微言大义,自知耻而后勇。”
  “渊死何足兮?唯臣一死,世上万千学子当知‘成仁取义’之言不虚,世人当知我儒生能言至理,亦能力行大道。”
  “有次一战,诸贼当知我扬州有金山银海,亦有刀山枪林。”
  “臣血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