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买的越多越好!”董其昌得意的一笑,在他儿子旁边耳语道:“最好把他的万贯家财,全都换成松江府的土地!”
“到时我只要到官府去一告,说这小子是赵宋余孽,回到大明是打算复国造反……”
“那他就死定了,土地也就归咱们了!”此刻的董祖常才算弄明白,他立刻惊喜地看向了董其昌!“咱甚至都不用弄死他,懂不懂?”董其昌笑了笑说道:“我甚至都不用去真的报告官府。”
“咱们只要把风声稍微放出来,让这个姓赵的小子知道自己的身份暴露了,他立刻就会忙不迭地卷铺盖卷儿滚蛋!”
“到时咱们不管替他买了多少土地,就全都归了咱家……你想想,就以这小子这般金山银海般的家资,得买多少地啊!”
“到那时,咱们父子一点风险都不用担。就等着他把地买够了的时候,咱们一吓唬他,他这么一跑路,扔下的土地就会落到咱们的手里,明白了吧?”
“懂懂懂!”董祖常点头如小鸡啄米,此刻他对自己这个老爹,真是佩服之至!
他心道这老东西,真不愧他这么快就给自己置办下了偌大的家业!他真是聪明绝顶,又狠辣阴险!
就凭这番计谋算计,估计用不了半年时间,就能董家现在的家产翻上一倍多!
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若不把那个赵公子榨得干干净净的再撵走,他们父子怎么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
而这时的沈渊,他干嘛去了呢?
当然这早就是他制定好的计划,所以沈渊根本不用回去深思熟虑。
他从前院绕到了后院,打算拖上一刻钟时间再回去,却看到妙莲和尚正在检查捣蛋三人组的武功。
除了他们三个和妙莲和尚以外,院里还有一堆人在旁边,他们躲在树荫下一个个全都美出声,就等着在那看热闹。
第530章 吟游诗人妙和尚、欲练神功、保命为上
就连那位蔫吧萝卜似的小七爷,也用成天望天的那双眼睛朝着这边看着。
这时的妙莲和尚,正愁得一把一把往下薅自己的头发。
也多亏头发太短,没薅下来几根……这仨人的武功真可谓是烂得离奇,在江湖上闯荡这么些年居然能还活着,这也真是稀奇!
“你!啊!”妙莲指着那位霍老四无奈地说道:“就你这身手,就别练软兵器了行不行?”
“如果没有名师传授,就凭着普通人去练习兵刃,练刀练到三年往上都架不住半年的枪!”
“居然拿飞虎爪这样爬墙的玩意儿当兵器来练,而且一使出来就是轮成圈儿往人身上砸……我要是你身边的同伴,遇敌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先把你撂倒再说!”
“可说呢!”这位霍老四没说话,可旁边的大寨主张闯却是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看来他是没少被这飞虎爪给误伤过。
“还有你!”妙莲一看到张二狗接话,就是气儿不打一处来:“你比他还不靠谱!”
“秤杆子是硬的,秤钩子下面的铁链是软的,这连软带硬的兵器你是咋想出来的?奇门兵刃这玩意儿,是你一拍脑门儿就能琢磨出来的吗?”
“我告诉你们,天下什么都能糊弄过去,就是武功这玩意儿糊弄不了人!”
“你们在兵器上想当然,就会在想当然上被人害死。武林中人兵刃拔出来就是决生死,在江湖上亮出刀的时候,你就得有血溅七尺的准备!”
“从今以后把这些破玩意儿全给我扔了,回头我给你们一人选一件兵刃,从头开始练起……对了,你这小子用的是什么兵刃?”
“不重要了,”这时的柳小智看到妙莲大师的目光转向了自己,他不假思索地摇了摇头说道:
“反正我拿出来也得挨骂,您就告诉我,直接让我练啥就完了!”
“好!”妙莲和尚见柳小智放弃了自己拿手的兵刃,居然如此干脆利落,他倒是欣赏地看了这个年轻人一眼。
“还有……少爷您也别跟着瞎掺和!”
沈渊正在旁边看热闹的,一看妙莲居然说到了自己,他立刻便是一愣!
“我都没说话啊你就说我?”沈渊一脸无辜,莫名其妙地问道:“难道是我眼神儿不对?”
听见他这话,一帮人都跟着乐,而妙莲和尚却从怀里掏出了一张纸走到沈渊面前,举起来向他问道:“这兵刃是不是你画的?”
等沈渊一看,这才长长地松了口气。原来那张纸上,是他给贝爷画的整套装备的示意图,妙莲和尚指的是上面那把还没有手指宽的贵族刺剑。
“就这剑还纯钢锻造?还这么长?来个要饭的拿根棍子,都能拦腰把它打断了你信不?”
“信信!我信!”这时的沈渊还有什么不服的?他立刻连连点头。
且不说妙莲和尚说得确实没错,这种贵族用的剑实际上只有一个功能,就是在决斗的时候使用,根本就不能是用来战场上拼杀砍刺的。
另外沈渊记得,在他看过的一本小说《三个火枪手》上面也说,有位剑客达达尼央,就被人家饭馆的伙计一棍子打断了佩剑。
“我给他换成海军军刀,这玩意儿确实不是用来打仗的。”沈渊立刻心悦诚服地承认了错误,表示马上就改。
“瓦罐不离井边破……将军难免阵头亡!”
就在这时,就见那位小七爷喃喃自语的来了一句,冷漠地把脸转了过去。
如今大家对他这张破嘴已是习以为常,谁都明白这家伙的性子,所以也就随便他怎么发牢骚……反正也没人听。
不过在他旁边,那位“卖糕的贝尔”倒是极其惊讶。
刚才说话的那位头发半长不短的家伙妙莲先生,居然如此气势高昂,就连他的主人,一位贵族都要受到这妙莲先生的大声指责。
贝爷立刻就想到,此人一定是个极为厉害的人物!
至于墙角上那位说话总是押韵的先生,小贝估计他一定是主人身边的吟游诗人。
虽然人家的话小贝一个字都听不懂,但他依然觉得这位一身土的先生,一定很厉害!
随后他就见那位半长头发的妙莲先生,向着场地中的捣蛋三人组说道:“兵器的事先不着急,你们仨的毛病是气力不足……老野!”
“在呢!”风倾野一听,立刻答应了一声。
“以后你练铁棍子的时候,就拿他们仨人当目标,让他们空着手只许躲闪,不许招架。”
就见妙莲皱着眉头,看了看捣蛋三人组说道:“估计在你这根大铁棍子的追赶之下,他们这样练上个把月,在对敌的时候不管能不能打败别人,好歹不至于让人一刀给捅了。”
“先练躲闪逃命再说吧,人要死了会什么都没用!”
风倾野闻言,立刻笑呵呵地答应下来。
而柳小智他们三人组看见那根都快有小碗粗的大铁棍子,脸上全都跟苦瓜似的……这回是真要了他们的老命了!
不过他们仨人也不傻,好歹知道这是妙莲大师真心要传授他们武艺,而且还要他们先保住性命再说。
所以这三位也是下定了决心,打这儿以后一定要勤学苦练。
……
“跟他们待了一会儿,我觉得早课的经都白念了,怎么这么心浮气躁呢?”
等到大家散了之后,沈渊拉着妙莲在旁边坐下来,这和尚才开始检讨自己的心性不足。
而沈渊则是笑着对妙莲说道:“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所以这三个人,或许会有大用处。”
“你没搞错吧,拿道家的说法来说服我这和尚?”沈渊这句话,顿时弄得妙莲啼笑皆非。
“不是贫僧嘴碎,你这一窝手下跟你一样,气死人都不赔命……阿弥陀佛!”
“得嘞!当我没说!”沈渊无奈地站了起来。
沈渊一看时间差不多了,就准备回去,跟董其昌他们再斗一个回合。
“闭嘴!”当他路过墙角的时候,小七爷似乎正想要说什么,却被沈渊打好了提前量,一句就给噎了回去!
第531章 不知死活算无常、满腹毒肠、诡诈万方
等沈渊回到了书房,见董其昌父子还在等着他这位“赵公子”。
“有劳董公久候,”赵公子笑着入座,随即把手中的一个锦囊放在了桌上。
他面带微笑对董其昌说道:“董先生刚才所言,赵某也仔细考虑过,能与董公为邻,也是我平生之幸!”
“只是这购买田地之事,赵某身为外地人确实多有不便。倒是董公如此身份,却让您劳心劳力的为小可筹措田地,赵某却是于心不忍……”
“赵公子说的,这是哪里话来!”董其昌听到此处之际,一颗心都要乐开花了!
就见他一本正经地说道:“老朽手下正有几个得用的人,这件事只要交给他们去办就行,董某又不用亲自去操心这个。”
“更何况能把赵公子如此人物留在松江,此后咱们诗酒往还岂不快哉?就算是费点心思,老朽心里也高兴!”
听到董其昌这么说,赵公子的脸上顿时露出了感激的神色。
然后赵公子慢慢地打开了那个锦囊,从那里面掏出了一大叠银票。
好家伙!董其昌一眼就看到这厚厚一叠银票上面,开头第一张就是一万两!
“这是三十万两银票,”赵公子向他笑着说道:“董先生只管拿去帮我买地。”
“只要在松江府境内,土地肥沃不贫瘠,最好尽量连成一片,方便设置田庄管理就成。”
而董其昌一听说“三十万两”这个数字,心中就是微微一错愕!
这个数目跟他心中想象的,却是有一些差距,赵公子应该不只是希望买这一点田地而已吧?
于是董其昌随即向赵公子问道:“您一共打算买多少呢?方不方便告诉老朽,也让我心里有个计较。”
“那有什么不方便的?”就见赵公子笑着说道:“我总计预备了两百万两白银,准备用来购置松江府的土地,这三十万两只是第一批而已。”
“等到董公帮我把第一批地买来,下一批银子我当然还是提前付给您。”
“明白了!”董其昌闻言立刻便重重地点了点头,示意董祖常把银票收起来。
离开皇临寺之际,董其昌和赵公子两个人,不免又假模假式地来了一番深情厚意、相见恨晚那一套,然后董其昌这才和董祖常告辞而去。
……等董家父子到了家里,董其昌皱着眉坐在书房中,看着儿子把那个锦囊打开,将里面的三十张银票一张张过目。
看到董祖常喜滋滋的模样,董其昌在心里却暗自骂了一声“废物!”
等董祖常把银票检查完,重新装回了锦囊交给董其昌以后,他还笑嘻嘻地向董其昌说道:
“还是父亲深谋远虑,您看看!这三十万两银子说话间,就到了咱们的手中!”
“这点银子算得了什么,那小子也是老奸巨猾啊!”就见董其昌眉头不展地摇了摇头,若有所思地说道。
“哦?那个姓赵的能有什么鬼主意?”董祖常闻言,纳闷地向父亲问道。
“这小子生怕咱们在替他购买田地的时候弄鬼,”就见董其昌向着董祖常冷冷地说道:
“比如说像是以次充好,用贫瘠的田地冒充好田卖给他,或是把别人不爱要的边缘地块,或者零零碎碎的破地给他买来。”
“因此这小子明明想买那么多地,却有意地将它分成了几个批次,让咱们买一批就拿过去一批,这样一来他就不用担心被咱们给坑了。坑也就坑他一次,你说他的心眼儿是不是挺贼?”
“父亲大人说得有理,”就见董祖常笑着说道:“可那他也斗不过父亲您呐!”
“他万万想不到咱们给他买的这些地,最终连一把土都到不了他的手里,全都得是咱们董家的,所以咱们自然是捡最好的买……”
“对了父亲,咱们把土地买完了之后,地契是不是还要交给他?”
“万一他跑了的时候,要把地契给带走了怎么办?”
“这有何难?”就见董其昌闭上了眼睛,一边闭目养神,一边缓缓地说道:“咱们这次把三十万两银子的土地给他买来,交给他第一期的时候,把每张地契上的地块都记录下来。”
“等到他跑了之后,咱们照着地契上的内容,再重新自己印出来!”
“你爹鉴定古人书法字画的眼力天下无双,重新做一批地契,又有什么难的?”
“你想啊,那个姓赵的就算是带着地契跑了,那又有什么用?他本人也不敢回来,若是派几个家丁回来接收土地……哼!他能斗得过咱们家吗?”
“所以您说哪一张地契是真的,那就肯定是真的!”这时的董祖常,才明白老爹的计划。
他心里算计着,前前后后弄不好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让家产增加两百万两银子。等到老头子死后,这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