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这事是你们发现的,就由你们去把那个女子救出来,但是要注意一点……”
听见沈渊笑着说道:“要做得稳妥周密,不能让他们怀疑有人在对付他们,更不能暴露出有关咱们的蛛丝马迹!”
“你们现在就可以去办这件事,正等着我的那位客人就是董其昌的儿子,我还得去敷衍他一下……你们去吧!”
说着沈渊站起身来就走,而这三个人却是面面相觑……
许久之后,柳小智点了点头,他们三个人这才从后门走出了临皇寺。
……
“这三个人靠得住吗?”等到沈渊向着厨房那边走去时,苏小棠姑娘还在他旁边不放心地问道:
“他们才刚一来,你就把计划跟他们说了,万一要是敌人的探子怎么办?”
“我让秦玉虎跟上他们了,”沈渊向着苏小棠笑了笑道:“正好他们想要试探我,我也想看看他们的办事能力如何。”
“这三个人嘛,忠诚上是没问题的,蓝姐姐看人的眼光我信得过。”
“嗯?”苏小棠眨巴着眼睛,纳闷地向沈渊问道:“你说他们在试探你?”
“对啊,”沈渊摇头笑了笑道:“那个霍老四是一肚子蔫儿主意,柳小智是一肚子鬼心眼儿!”
“他们也想看看我这位主人到底心肠品性如何,所以才拿这件强抢民女的事来试探我。”
“我也正好看看这仨坏东西,平日里办事的风格到底是怎样的。”
“那我也去!”苏小棠姑娘听到这里,不由得心中大为好奇。姑娘随即一纵身飞上了墙,顺着道找秦玉虎去了。
沈渊回到书房时,朱常津正在给董祖常奉茶,两人叙了礼之后宾主落座,沈渊笑着问起了董祖常的来意。
董祖常自然是把他爹令他带来回礼的事向沈渊说了,沈渊一听董祖常带来了董其昌的书画,便是眼睛一亮!
他的表情被董祖常看到眼里,心中不免窃喜,随即董祖常便从包裹里,拿出了老爹昨天精心画好的一幅画。
沈渊打开之后审视良久,长长地叹了口气,由衷赞叹道:“这幅《丹树碧峰图》,山水清奇,烟云流润,出于儒雅之笔,足见董公心胸。”
“这份风流蕴藉,当为本朝第一!”
这幅画显然深深触动了这位赵公子,就见他目光在画上审视良久,揣摩着笔意笔法,构架用意,全然忘了旁边还有一位客人。
而董祖常在旁边看着他的神态,心里都要乐开花儿了!
良久之后,就见这位赵公子长出了一口气,这才恋恋不舍地把目光从画上移开。他命人去取来了一个长长的包裹,将包裹打开之后,放在董祖常的眼前。
这董祖常往这东西上面一看,顿时便吓了一跳!
这赫然是一张古意斑斓的古琴!
在这张古琴上光泽油润,不知经过多少代多少人的珍藏,那上边的大蝮蛇断纹让董祖常一见之下,心里便是“扑”的一跳!
当他把这张琴捧起来,向着琴底下一看,就见琴下用银丝镶嵌着“万籁秋声”四个篆字。
旁边还有四个小字……“西蜀雷威”!
“我的天!”董祖常的手,霎时就是一哆嗦!
这竟然是一张唐代的雷琴!
……
这张琴对于懂行识货的人来说,那可真是非同小可。
这世上如果说有什么古董是最难保存的,非古琴莫属。因为古琴是乐器,而且还是木质的。
琴不像是青铜器,泡在水里几百年都没事儿,也不像是瓷器,你只要不摔破了就行。
古琴是由桐木做的,若是保养稍有不当,便非常容易开裂,而能弹响和不能弹的古琴,两者间的价值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第520章 几回梦里桃花源、不知有汉、巍巍崖山
所以一把古琴从古代流传下来,既不要太过潮湿,又不能太过干燥,也不能每天使用,更不能常年不用。
它需要专人精心保养和维护……而这把琴却是唐代的古物!
所谓雷琴,就是唐代蜀中雷氏家族制作的古琴,在唐朝时就是千金不易的宝物。更何况它跨越数百年,一直保存到了今日!
看这张琴的形制和样式,只怕在雷琴中也是精品,上面有名有姓地刻着万籁秋声,说明这是一件“上谱”的宝物。
这个时候,赵公子把它拿出来干什么?
只见赵公子把古琴重新装到袋子里,向董祖常说道:“玄宰先生高量雅致,足感盛情。”
“我记得他画过一幅《轩窗坐忘图》,上面的题字就有‘万籁秋声’这四个字,玄宰先生显是知道这张琴的。”
“所谓宝剑赠英雄,货卖于识家,这把琴也就只有在董先生的手中才能相得益彰。劳烦祖常兄回去跟玄宰先生说,这是我的一番谢意,请他万万不要推辞!”
“啊?送……送送给我爹了?”这董祖常听说赵公子居然要把这张价值连城的古琴送给他爹,一时间把他惊得说话都结巴了!
……
一个时辰之后,当董祖常回到家里,把这张琴放到董其昌的面前时,就见董其昌“噌”的一下站了起来!
“万万万……”
“万籁秋声!”这时的董祖常笑着对他爹说道:“那个赵公子送给你的!”
“您说得一点都不错,这个赵公子还真值得深交!你看人家这一出手……”
“闭嘴!”
这时的董其昌忽然一声断喝,打断了他儿子得意洋洋的话,然后董其昌沉思良久……忽然问出了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
“你跟这赵公子见了好几次面,有没有听他自称过‘在下’、‘小可’,或者是其他这一类自谦的称呼?”
“嗯?”董祖常愣了一下之后,随即两眼看着房梁,开始回忆起来……
“没有!”良久之后,董祖常斩钉截铁地说道:“这个赵公子,我听他自称过赵某,说话的时候也自称过我如何如何,可是从来没说过在下怎么样!”
“原来如此!”就见董其昌满脸阴狠,一巴掌拍在了桌案上,他大声说道:“我知道他是谁了!
“您说他是谁?”董祖常满头雾水,一脸莫名其妙地向着他爹问道。
“我也是通过今天这张琴,才想到了他的来历……”董其昌脸上带着笑意,一脸阴狠地说道:
“这张琴不同于其它的古琴,这张万籁秋声琴,在唐末那时便是宫廷珍藏。”
“为父对这张琴知之甚深,那个姓赵的小子说得没错,我在画中题诗时还曾经提到过它。它一直是大宋皇室的珍藏,在崖山之后就不见了踪影!”
“那能说明什么?”董祖常还没明白,他咔咔地眨着眼睛问道。
“你现在想一想……”就见董其昌沉声说道:“寺庙中的飞檐斗拱、传承数百年的家具、无数宋代之前的传世名画!”
“还有这张万籁秋声古琴,那小子的姓氏,最后……皇临寺!”
“嘶!”就见董祖常愣了一阵,忽然间便倒吸了一口凉气!
“您说他是赵宋……崖山后人?”说到后半截的时候,董祖常已经不由得把声音压到了最低。
“没错!”只见董其昌点了点头……然后他忽然间想起了一件事。
只见他打开箱子,拿出了一副卷轴。董祖常一看上面的那两个汉玉画轴,就知道那是赵公子前日送给老爹的《蓬莱飞雪图》。
“我记得这幅画到了他手里之后,”只见董其昌一边打开画轴一边说道:“拿回来时似乎上面新加了一个收藏章,看他印章上写的什么?”
等到董其昌把画打开之后,到了整幅画最后面的一段。董祖常看到,那上面清清楚楚地盖了一个随形印章。
他看到上面是轻灵飘逸的铁线篆,刻就的四个字……“不、知、有、汉”?
“这啥意思?”董祖常看见印文就傻了眼,这个四个字他知道出处,却不知道里面的含义。
这“不知有汉”四个字出自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原文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可是这方印章盖在这幅画上,却是什么意思?
就见这时的董其昌点了点头,重新把这幅画卷了起来,之后他斩钉截铁地说道:“那就没错了。”
“这小子是崖山那个时候,跑到海外去的赵宋遗族!”
“为什么啊?”这时的董祖常还没搞清楚,连忙催着他爹给他解释。
就见董其昌白了他一眼,说道:“桃花源记说的是武陵渔人到了桃花源之后,发现那里边的人是为了避先秦战火,才到了桃花源里居住。”
“所以这些人不知有汉,更不知魏晋……明白了吧?”
“我懂了,”此刻的董祖常若有所思地点头说道:“这个姓赵的祖先,从崖山那时候就跑到了海外,一直等到元朝灭亡了这才偷偷地回来。”
“这家伙住在飞檐斗拱的寺庙里,也从来不自称在下,就是因为他在心里还当自己是皇族血脉!”
“也就是这个原因,所以他家中才有那么多奇珍异宝,无数珍贵的书画。”
“只怕他家中那些美貌的侍女姬妾,也是当初出海时带走的宫中美人的后代……咳咳咳!”
当他说到这里时,董其昌咳嗽了两声,董祖常这才知道自己失言了。
就见这对父子你看我,我看你,忽然间两人脸上,都露出了诡秘的笑意。
董其昌阴笑着说道:“他到松江这地方来,还修了庙宇做出了久居的模样,想必是有所为而来。”
“不管他是什么目的,就凭他手底下的那几个人,是做不成事的。”
“所以他们必须要依靠松江本地的势力,”董祖常随即点了点头说道:“说到势力,这满松江府,谁又比得上父亲您呢?”
“所以他才有意的与你结交!”这时的董其昌用手指了指那个汉玉画轴,还有桌上的那张雷琴说道。
“不管他要干什么,他的家产和收藏……嘿嘿嘿!”董祖常笑着说道:“迟早都是咱们的了!爹你有什么办法没有?”
第521章 侠肝义胆冒坏浆、偷用何物、换了娇娘
“接下来该我去拜访他了,”就见这时的董其昌笑着说道:“人家送了我这么珍贵的一张琴,何止价值连城?我自然是要登门拜谢才对吧?”
“估计他还端着皇族的架子,要不然他早就屁颠儿屁颠儿地跑过来见我了!”
“这次我倒要看看,他到底在松江有什么打算,不管他想要干啥!”就见董其昌咬着牙说道:
“等到我知道他的计划之后,自然可以找到破绽,把他手里面的东西全都谋夺过来。”
“毕竟咱们现在已经是立于不败之地了,”只见董其昌脸上露出了一丝阴笑,拍了拍他儿子的肩膀说道:
“现在咱们已经知道了他的身份,哪怕就是假的都没关系!”
“我说他是赵宋遗族,那他就非是不可!”
“所以咱们现在已经捏住了他的把柄,只要把他的身份往官府一捅,他就是死无葬身之地!”
“甚至是咱们只要放出风声,他就会忙不迭地逃跑……”
“至于在他逃跑之前,能拿到多少好处,那就看咱们父子俩的了!”
董祖常听见老爹的这一番话,他深深地吸了口气,眼睛里刷刷地放射着贼光。
和他老爹不同,他的眼睛可不仅仅盯着赵公子那泼天的财富和海量的收藏,他心里想的是临皇寺那满院子的绝世美人!
现在那个赵公子的底细,已经全然被他父子所知,他的小命儿就死死地捏在自己的手里。等到他老爹收网之时,那些美人就可以被他一网打尽。
“到时候我可以一天换一个……不!换三个!我要换着花样儿的好好过一把绝代佳人的瘾!”
随即在董家的书房里,传来了一片嘿嘿、哈哈、呵呵的笑声。
这父子俩想着自己即将到手的好处,心里这个畅快,简直就像是大夏天吃了一盏冰淇淋一样!
……
就在董祖堂父子俩自以为得计,欣喜不已的时候……
苏小棠顺着道路追上了秦玉虎,在他们俩前方不远处,就是那捣蛋三人组。
他们三个人正要去营救那个被掳走的村姑,刚才沈渊已经告诉了他们董其昌的姓名,所以他们救人的地点并不难找。
苏小棠和秦玉虎一路上跟着这三块料,同时仔细审视着他们身上的武功水准……怎么说呢,这三位每个人差得都很全面。
轻功不行也就罢了,气力上还有点拿不出手,远远的他们就听到那个大寨主张二狗,喘得就像条狗一样!
等到他们来到了董其昌的府上,这地方苏小棠倒是熟门熟路,往来侦查不知道都走过多少回了。
只见这捣蛋三人组跳墙上房,趁着刚刚降临的夜色,把董家内外翻了个底儿朝天。
终于他们还是找到了那位村姑,她被关在董府后院儿,董子香住处的厢房里。
董子香是董府管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