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董其昌这个家伙,你让他搜刮民脂民膏才可以,你要是让他自己掏出钱可就太难了,于是他就想出了这么个主意。
让自己的手下想办法弄些阴谋诡计,逼得天元票号的那个蓝观音,不得不出让股权。
之后他就可以拿着大部分天元股权,还有现成的天元无锡分号,去找华家谈合伙做生意的事了。
想来他平时跟华家也有所交往,再加上当世书画大家的身份,想要做到和华家合股并不太难。
这样一来,董其昌就相当于一文钱没花,却得到了天元这个下金蛋的母鸡。同时他还在朝堂中有了一股实力强劲的盟友……这家伙打得倒是好算盘!
想到这里,沈渊立刻提笔写书信给蓝姑娘,把得到的情报和分析的结果,通报给了蓝姑娘。
他让蓝姑娘尽快结束在无锡的侦查活动,到松江府来与他会合。
因为沈渊知道那个华深根本不足为虑,而他对付董其昌的行动,无锡华家也不会因此跟自己作对。
……
等到蓝姑娘在无锡接到这封信的时候,她也长长地松了口气。
看起来沈渊的分析结果和自己的调查结果是一致的,华家真的是没什么问题。
不过她现在却不能抬腿就走,因为她已经约好了和那位华家七公子华潜再次见面,并且华家的家主也会一同前来。
见面的时间就在今日午时,地点在迎宾楼。
至于她今天要见的这位华家家主,如果要让沈渊知道了,非笑喷了不可……这位华家的当世家主叫做华武。
他就是在《唐伯虎点秋香》里说出了那句名言:“你插你弟敌?我插我哥阁!”的那位!
实际上华武并不是电影里那个形象,这个形象其实也不是电影杜撰出来的,而是在很早之前的戏剧里,华文华武就是两位丑角。
当然这绝不符合历史事实,而是舞台上的演绎和虚构,华家在明朝的家主形象,一直都很不错。
这里边最早的一位,要追溯到他们的先祖华麟祥。
华麟祥是无锡人,他因为屡试不中便放弃仕途,就潜心经营田地与商贸,没几年就富甲全乡,与胶山安国、新安邹望三人,并列为当时的三大富豪。
因为华麟祥至孝,所以当父亲死后,就请吴中才子文徵明为他父亲撰写阡碑。
结果华麟祥的父亲华栋既没有功名,也没有文名,更没有丝毫建树。他平生唯一厉害的一点,就是自己的儿子发了横财……又不是什么荣耀的事,不能往墓碑上写。
当时这件事给了华麟祥很大打击,于是他在自己的家乡修桥铺路,救济灾民,大行慈善之事。
他又把当时的文坛泰斗王阳明请来,给自己的儿子华云当老师,在他一生之中做下的善事、资助的文人、扶植的画家、真是不计其数!
华云也不负父亲期望,嘉靖二十年进士及第,于是领荐其父华麟祥,得了个“浙江省布政司都事”的散衔,获赠“锦衣卫指挥佥事”封号。
等到华麟祥死后,依然是当时七十四岁高龄的文徵明为其撰写墓道碑。
碑铭全文洋洋千言,记述得尽是华麟祥的功绩,所以他死的时候,终于补上了人生最大的缺憾。
就这样的一个华家,后来越传承越是财富通天,家中子弟在朝中做官的也是不计其数,无论是在朝在野,都有偌大的名声。
今天这一次赴会的,便是华家的家主华文。
等他来到酒楼上之后,身为晚辈蓝姑娘自然是起身施礼,之后华潜笑着向他父亲介绍道:“这是……”
“妾身……天元蓝景翎!”当蓝姑娘说出这句话之时,不但华文吃了一惊,华潜少爷更是大惊失色!
原来她根本不姓沈,原来她就是名满江南的……扬州蓝观音!
蓝姑娘亲自起身给华文老先生奉茶,然后她笑着和这位华家家主,慢慢讲述起来……
……
七月廿日,这一天对于松江府百姓来说是普通的一天,可对松江城的文人世子而言,却是极其重要的一天。
皇临寺的赵公子要宴请松江文人,这消息好似一石激起千层浪,随即便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由于之前有孟仙辕的那一次奇遇,再加上多日以来李宜之这些人常常来往于皇临寺,所以赵公子豪阔之名早已传遍松江。
可是人家这次请客,却不可能把所有的人全都叫去,只是让李宜之列出了志趣相投,水准比较高的一些人前往。
所以松江府的文人中拿到帖子的,不免沾沾自喜,没拿到的却是懊悔万分。即便是没有机缘能去得上的,也都对这次的酒宴十分好奇。
他们都盼望着宴席结束之后,赴宴的人回来好给他们好好讲一讲,到底那个皇临寺是个什么样子?赵公子是何等人物!
……
过了午时,李宜之和孟仙辕两位就坐着自家马车出发了。
当他们熟门熟路地来到皇临寺门前,却看到一位身穿青缎长衣的年轻公子,正从一匹高头大马上跳下来。
第514章 杯盘罗列宝光浮、名驹照夜、如狮如虎
“董祖常?这小蚂蝗怎么也来了?”李宜之一向嘴边没把门儿的,一开口就把董祖常的外号叫了出来。
原来董家父子在松江附近搜刮地皮、盘剥百姓是出了名的,他爹董其昌因此在民间得了个董蚂蝗的称号。
他儿子董祖常倒是因此捡了个便宜,顺理成章地传承下了这个名字,被人叫做小蚂蝗。
蚂蝗就是水蛭,是一种吸人血的虫子,民间百姓对董家父子如何痛恨,由此可想而知!
李宜之是一向讨厌这个董祖常的,不过今天请客的又不是他,见了董祖常也被请来,他却是无可奈何。
他们两个跳下马车后,见到董祖常向这边望过来,三人还相互施了礼,结伴一起进去。
人还在门口,董祖常就是暗暗吃惊……才有七八天没来,这皇临寺里居然种了这么多枝叶繁茂的大树!
隔着院墙,他便看到三四丈高的大银杏树,在寺庙的院墙里拍成了一排。
不用问这又是那位赵公子的手笔,这么大的树移栽过来,不知道要花上多少银子!
董祖常一边笑谈,一边和孟仙辕他们走了进去,一进大门便见到好几十位文人书生,站在那里挤成了一团。
“为什么不进去?堵在门口干嘛?”等到董祖常和李宜之他们走过去,这才看到这些书生里,有人骑过来了几匹马。
如今这些马正在往院子一侧的马厩里牵……可是这几匹马却死活不肯过去。
“马厩还能有老虎不成?这可真是邪门儿了!”董祖常抬头往马厩那边看去,可是他一看之下,随即就是一缩脖子……“我的天!”只见靠墙的马厩里拴着一大排名驹,不用仔细看,就凭这些高头大马的肩高,董祖常就知道这是来自西域的宝马!
再仔细一看,马厩里清一色是提醒巨大的宝马,肩高足足比那些死活不肯过去的松江马,整整高了一尺!
其中头一匹大白马的身上,犹如银缎一般辉映着日光,白得耀眼,让人不敢直视!
再看那匹马的马鬃,居然是卷曲的形状,一尺半长的马鬃犹如海中波浪一般……这就是沈渊夤夜奔袭瓜州古渡时,骑的那匹照夜玉狮子!
其实这十二匹宝马,都是王府的珍藏,当这些宝马在马厩里排成一排时,真是矫健彪悍,如龙似虎!
也难怪那些松江马不敢上前,您想想一个土肥圆宅男看见NBA明星队的时候,他有那个胆子往里挤吗?
这时那匹照夜玉狮子希律律叫了一声,看起来有些躁动之意,把那些松江马更是吓得连连后退!
就在此刻,只见一个小厮走上前去,用手一按照夜玉狮子的马背。
再看那匹宝马立刻老实下来,变成了小猫一般文静,这样的场景让一圈文人忍不住连连赞叹!
等那个小厮回过头,董祖常立刻认出他正是赵公子身边,伺候的两位小伙子其中之一。
“没想到这小伙子,驯马之术竟是如此了得!”身边的人立刻连连赞叹,暗自佩服就算是赵府一个小小的家丁,都有如此的本事。
董祖常的心里也是暗自点头……他们却哪里知道,那照夜玉狮子再厉害,还能不认识主人吗?
这些聪明的马儿,在世子朱常津面前怎么敢撒野?
随后朱常津吩咐下人,把这些文人骑过来的马匹带到院子另一边去,看样子要是硬把它们牵到马厩里,估计这些马都能一二三尿给大家看。
经过这个小小插曲,这些文人才得以继续向里面走去。
院子里新添了无数奇花异草,还有些飞禽走兽遍布期间,大家见了都是啧啧赞叹不休。这哪里还是一间禅林古刹?分明是巨大无比的一座豪阔宅院!
……
赵府的酒宴,就摆在大雄宝殿和天王殿之间的宽阔空场里,此处四面栽植着古树,阴影下清凉宜人。
院落中对面两排用古法摆成了长条桌案,每桌两人坐在湘妃竹席上,主人还没到,周围已经响起了丝竹之声。
乐声飘渺叮咚,让人怡然自得,在这一个清凉静谧的院子里,大家的心绪立刻便宁静下来。
这些书生文人落座之后,酒宴便开始端上来……才一开始,在座的众人就觉得有些傻眼!
仆人最先端上来的,是每桌八个大盘,分别堆垒着香橼、真柑、石榴、橙子、鹅梨、乳梨、榠楂、花木瓜,堆得还挺高。
这里面有些家境差一点的书生,不免暗自诧异。那位孟仙辕刚有钱不久,也觉得有些傻眼……这玩意儿能吃吗?
“这叫‘绣花高饤八果垒’,” 他旁边的李宜之此时挑着眉说道:“今天这酒宴了得!”
“这是按照古法来的,都是带着奇香的果子,不是让咱们吃的,就是闻着香味儿,让咱们心旷神怡而已,今天要长见识了哦!”
“什么时候能开始吃了?”这时的孟仙辕吃惊地问道。
“那可早着呢……”
孟仙辕的这一句话还没落,其它的果品又开始端了上来。
下一波是十二味干果,据李宜之说这叫“乐仙干果子叉袋儿”。
分别是荔枝、龙眼、香莲、榧子、榛子、松子、银杏、梨肉、枣圈、莲子肉、林檎旋、大蒸枣。
然后是十盒“缕金香药”:
脑子花儿、甘草花儿、朱砂圆子、木香丁香、水龙脑、史君子、缩砂花儿、官桂花儿、白术人参、橄榄花儿。
到了这时,院落中已是满院异香扑鼻!
董祖常吃惊地看着这排面儿,到现在为止桌子上都已经摆满,严格说来还没一样能吃的。
这个赵公子给他们设的这叫什么宴啊?宫廷御宴也没有这么排场吧?
他们还以为接下来就可以开饭了,没想到再接下来是十二品“雕花蜜饯”,然后又是十二道“砌香咸酸”。
在这之后又是十味脯腊,有线肉条子、皂角铤子、云梦豝儿、虾腊、肉腊、奶房、旋鲊、金山咸豉、酒醋肉、肉瓜齑。
到这个时候应该可以吃了,可是大家全都被这宴席的排面震慑,居然没有人敢动筷子!
第515章 庭前列肆饮南烛、玉液金脂、佳人无数
然后又是十二道鲜切水果,春藕、鹅梨饼子、甘蔗、乳梨月儿、红柿子、切橙子、切绿桔、生藕铤子。
然后是“垂手八盘”:拣蜂儿、番葡萄、香莲事件念珠、巴榄子、大金桔、新椰子象牙板、小橄榄、榆柑子!
等到了这个时候,有些故意空着肚子,想来大吃宴席的书生已经快抓狂了。
眼前这异香扑鼻、颜色鲜艳、满满当当的一桌子,却是能看不能吃!
听那个李宜之说,这就是给客人们端上来看看闻闻,用来开胃的,我特么还用他开胃吗?我的胃口已经很开了好不好!
……
最终仆人上来,把这些用来看的菜品全都撤下去之后,正菜终于到了。
第一盏花炊鹌子、荔枝白腰子。第二盏奶房签、三脆羹。第三盏羊舌签、萌芽肚胘。第四盏是肫掌签、鹌子羹。
第五盏是肚胘脍、鸳鸯炸肚。第六盏是沙鱼脍、炒沙鱼衬汤。第七盏鳝鱼炒鲎、鹅肫掌汤齑。第八盏螃蟹酿橙、奶房玉蕊羹……
一共十六盏!
菜品上来,真是个个色香俱美,道道香气满溢,看得众人眼都直了!
只见就在这时,大殿中徐徐走出来一位白衣青年,站在居中的主位前端起了酒杯,向大家敬酒:
“赵某今日得松江俊秀垂顾,幸何如之!请饮此杯!”
说着就见这位赵公子酒一沾唇,便放下酒盏向大家施礼。众人纷纷回礼,随即赵公子坐下,酒宴这才开始。
董祖常夹了一筷子羊舌签,放到嘴里便觉得入口即化,齿颊留香,不由得心中暗自赞叹!
话说他们董家在松江也是豪阔之家,可是人家的厨子就像马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