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件:在救回妞妞的船上,他得到了两万两白银,现在已经被他投入到码头和天工坊里去了,由于这一战他干掉的是无为教四神部中的青龙集,所以被沈渊称作“青龙集之战”。
第二件:沈渊在林虎手里夺回了官军的火枪,得到了巡抚赵大人的赏识,关系更进一步。
此外那一战中,他父亲沈玉亭也因为战功升任县令……这可是个巨大的收获!
因为这一战他抓到了朱雀集首领孟晓妆,所以又被沈渊称为“朱雀集之战。”
然后第三件:在穆七江的手里,沈渊在醉仙桥下义庄中,得到了二十万两存银,一口便把沈渊吃成了个胖子,因为他干掉了这些贩卖私盐的白虎集,所以也被沈渊称为白虎集之战。
那一次沈玉亭立下的战功,上面还没有下来封赏,不过这一次的功劳报上去却肯定是要一并处置了,估计这赏赐少不了!
在这之后,第四件便是玄武集之战。
沈渊干掉了大反贼刘天绪,他现在还不知道自己身为一个白衣学子,却跟和父亲一起击杀反贼,智谋双全的传说正在上达天听。
除了上面所说的这些之外,沈渊在人员上的收获还有绝顶高手妙莲大师、武功正在蹭蹭暴涨的大铁棍的风倾野,龙小羽也成功回归。
除此之外还有瘦西湖上的孟晓妆班主,如今没了无为教的束缚,就凭他跟孟晓妆的关系,完全可以任意从那里收集自己想要的消息……孟晓妆要是能跟他收钱那才怪呢!
所以这个高效的情报机构,不管沈渊在哪方面与别人对抗,都堪称是战斗力的倍增器。一个孟晓妆这样的情报主管和她率领下的情报网,真是无论估计得多高都不过分。
在这之后,从王府因为翡翠商陆和掌控云南的缘故,再加上世子朱常津在沈渊的教导下越来越成熟,所以王府跟沈渊的关系也是越发亲近,基本上属于牢不可破的盟友。
沈渊这一次大破邪教,为了避嫌没有动用王府的关系。因为王府的力量出城剿灭反贼这样的事,很容易引起天子的猜忌。所以沈渊毅然用自己的力量去啃了刘天绪这块硬骨头,这也让王府看到了沈渊的操守和坚持。
换句话说,人家吃肉的时候喊着你,啃骨头的时候自己来,你不得领人家的情啊?
更何况,沈渊还救下了朱羽棋那一对儿鸳鸯于危急之中,所以他和县主跟仪宾李域的关系更近了一层。
如果说王府还只是沈渊的盟友,那么王爷的这位闺女,都可以说是沈渊的铁杆兄弟了!
此外沈渊打击私盐连连获胜,如今更是名声鹊起,使得他在徽商家族中的地位也是日渐重要,这也是收获之一。
然后……那位青先生虽然回去了京师,但是可以料想到,当沈渊有一天进入京师之际,等待他的可不仅仅是和沈渊相互欣赏的一位红颜知己。
青先生的智谋与她掌控的力量,一定会给沈渊带来莫大的帮助!除此之外,这段时间里沈渊的码头经营得红火异常,已经成了日进斗金的摇钱树。
蓝姑娘经营的天工坊也搜罗了一千五百名玉工,几乎把扬州城里的玉工来了个一网打尽。如今天工坊的翡翠饰物,每天都在为沈渊带来堪称巨量的金银。
还有打行姐妹花、桩会兄弟这些对沈渊言听计从的外围势力,加上他首次建立起来的私人武装,由南宫墨带领的二十名战士……
林林总总的一算下来,沈渊这才发现经过了无为教四神部的四次作战之后,他竟然从中获取了这样数之不尽的好处。
如今沈渊手上的实力暴涨,早已是今非昔比!
……
于是这段日子,在沈渊的家里大批的伤员躺着养伤。沈渊一边读书,还得一边照顾着他们。
龙小羽是伤势最重的一个,不过这孩子脱离了危险之后,就按照妙莲大师传授给他的内功重新练习。
原本这孩子性格就是没个安静的时候,就像一只活猴子一般,可是这回身上不知道碎了多少根骨头,躺在床上却是一动不能动。
于是,他只能白天晚上的练习内功,功力倒是突飞猛进。
至于那个大铁棍子风倾野,练了万流归宗第一重武功之后,力道却是越发刚猛凌厉了。
风倾野在院子里挥舞铁棍子的时候,风声也是越来越猛烈。渐渐的他那根铁棍居然由尖利的呼啸声,变得带上了风雷之音,到后来居然有山呼海啸之势!
眼看着院试的日期渐渐接近,院试就是童子试中的第二关。沈渊也在紧张地备考,他还把族叔沈玉台也抓来,跟自己一起学习八股时文。
沈玉台上一次童子试几乎是剃刀贴着头皮过去的,以最后一名通过了县试。他当然知道上一回成功考过,就是因为沈渊拉着他一起钻研的缘故。
所以这回沈玉台倒是越发勤学苦读不止,虽然他人笨了些,但是身上这股读书的狠劲儿,却有一钟勤能补拙的味道。
时光就在这样的日子里,一天天地过去了。
……
这一天蓝姑娘早早的在天工坊处理完生意上的事,买了菜回到家中,一回来她就挽起袖子下了厨房。
没过多久一桌菜就端了上来,刚打上来活蹦乱跳的长江鲥鱼用来清蒸,肥嫩的三黄鸡白灼,几种应时的小菜爆炒得精致非常。
主食是常熟一带盛产的花白米饭,酒是本地的扬州春佳酿。
除了这些清淡的酒菜之外,还有四个肥大的蹄膀,浓油重酱红彤彤的足足炖了两大瓷盆。
因为家里边有几个彪形壮汉,尤其是那个风倾野力道巨大,食量也是巨大,所以没有这些大量的肉食是不行的。
原本大家还觉得上下有别,不肯跟沈渊一桌吃饭,可是沈渊却偏偏爱看这些雄壮的战士大口吃肉喝酒的场景。
于是一到吃饭的时候,大家就在院子里摆上长桌,树荫下众人喝酒吃肉,大声谈笑,好不痛快!
第372章 上达天听知是谁、悄问芳名、笑作一堆
妙莲和尚也在其间,不过他就捡着蓝姑娘给他做的几样素菜来吃。
这个和尚终究还是没让沈渊给他盖什么寺庙、当什么住持,而是被沈渊安排在了自己家里。
不过妙莲和尚需要参禅打坐,于是沈渊给他找了一个清静的地方,就在沈家的东跨院里。
这样一来,东西两院中间夹着沈家二老所住的中院,安全上极有保证,同时还不会打扰妙莲和尚静修,正是一举两得。
最近这段时间妙莲和尚教完了这个教那个,首先就是那个被他收为亲传弟子的龙小羽。除此之外苏小棠、秦玉虎,也都在他的指点下武功暴涨。
甚至就连那个羞答答的小丫鬟小寻姑娘,娥眉刺的工夫在妙莲的指点下都是渐入佳境。与之相比,倒是一心看书本的沈大少爷的武功,有些渐渐被拉下的趋势。
不过以沈大少爷喜好习武的性格,等到这次考完试后他肯定能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大家的水准。
这一席酒宴吃得快活,大家吃饱了饭后撤了桌子、送上茶来,各自端着茶盏在席间说笑。
此时那个大疯子风倾野,倒是和赵原俩人相谈甚欢。
如今他们俩人相互帮忙,风倾野向赵原传授万流归宗里的功夫,赵原也在沈渊的命令下逼着风倾野认字。
这里边倒是有个缘故,他俩的武功全都是长枪大戟的战阵功夫,跟妙莲和尚的武功却是没有丝毫相同之处。
好在有那本武功秘籍,他们两个可以相互学习印证,使得赵原的武功也是进展得飞快。
除此之外,沈渊说他的手下绝不能连一张写着命令的纸条都看不懂。所以风倾野即使百般不愿意,赵原还是在沈渊的命令下逼着他读书写字。
如今这位风倾野,人头那么大的字儿……大概也识得一筐了。
……
看到大家聊得这么热闹,沈渊悄悄地转过头,向着蓝姑娘小声问道:
“这么长时间,净你叫蓝姑娘了,你闺名叫什么?能不能告诉我?”问出这话的时候,其实沈渊心里清楚得很。虽然按照大明朝的风俗,女孩的闺名绝不能轻易去问,但就以蓝姑娘他们之间生死与共的关系,姑娘当然会告诉他。
随即蓝姑娘也转过脸来,吐气如兰小声地说道:“奴家本名就姓蓝,我叫蓝景翎……”
“噗”的一声!
沈渊一口茶水喷得满桌子都是。之后这位大少爷惊愕地瞪大了双眼,谁都看得出来,他在玩命地想要憋住笑,可是眼珠子都快憋出来了,他也没忍住!
这蓝姑娘说出了自己的闺名之后,没料到沈渊竟然是这般反应。姑娘一愣之后,眉宇间便有了几分羞恼之意。
沈渊见状连忙说道:“别误会,别误会!你这名字好,我可不是笑话你!关键是这名字……咋还自带天津卫的口音呢?”
听到这话,蓝姑娘终究还是生气了,她默默地站起来就往屋里走,沈渊连忙跳起来跟在后面也溜了屋。
“你别急着生气,听我给你讲讲一群小蓝人儿的故事。”沈渊连忙在一边解释道:“这帮小人名字叫做蓝精灵……用天津卫的话读起来,简直跟你的名字一模一样!”
……
就在沈渊竭尽全力地准备考试之际,有一个消息却忽然而至,让这沈家大院顿时便热闹了起来。
原来是巡抚赵宏图报上去的报功奏章,朝廷已经批复下来了。
沈渊的老爹沈玉亭在燕子矶剿灭叛匪,取得火枪一战中立下了大功,所以才升任县令。
从那时候到现在还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他又立下了剿灭盐帮百人的大功,还没得到封赏,可是这一次又多了扑灭无为教反贼的功劳。
因此朝廷数功并赏,直接将沈玉亭的官位提升到扬州承宣布政使司,担任参议。
这承宣布政使司就是负责一地民政的衙门,这参议的职位更是主管钱粮,可谓是位高权重,而且还是个肥差。
这回沈玉亭可是真的非同凡响了,因为按照大明官场的规矩,基本上立功受赏者也要在任期结束后,才能得到升迁。
况且这一次沈玉亭是从七品县令,直接晋升到六品参议,中间跳过了从六品这一级,而且是即刻上任!
这种双破格的提升,在官场上真可谓是异数!
原本沈玉亭气度非凡,城府也深,可是这一次他却明显地感觉到了江都县,那些官吏态度上的不同。
在这之前他升任县令时,不免有身边的同僚酸溜溜地说他走了狗屎运之类的风凉话。可是数月之间,沈玉亭却已是连升三级。
到了他现在这般身份,那些人已经收起了眼红的心思。他们一个个在沈玉亭的面前满面春风地奉承,让沈玉亭也不由得暗自心潮澎湃。
他在这半生之中见惯了人世冷暖、官场倾轧,对这一切当然是心中有数。
如今自己蹉跎半生,却忽然迎来了大展宏图的时刻,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他儿子连番血战给他带来的!
别的不说,就看他儿子院子里那些江湖义士,一个个的都伤成什么样了?
所以沈玉亭对这个有勇有谋的儿子,不免心中越发欣慰,他对沈渊也更是信心十足。
除此之外另一件事,却是大大出乎了沈渊的意料,弄得他哭笑不得。
……
原来巡抚赵宏图把沈渊也当做此战中的功臣报了上去,因为沈渊给他带来的连番好处,赵宏图在奏折里还下死手夸奖了沈渊一番。
他说沈渊学业精深,首次参加县试就夺得了案首。还说沈渊明察秋毫,智谋过人,曾经接连帮助扬州府破获过数件骇人听闻的大案。
更何况这次剿灭无为教,沈渊还是身先士卒,亲自到现场指挥作战。甚至那个无为教反贼刘天绪,还是沈渊亲手杀的!
原本赵宏图是想往沈渊脸上贴金,却没想到他居然蒙对了,刘天绪还真是死在沈渊的手中。
所以这一次,朝廷对沈渊也是大加封赏……沈渊因功被赐同进士出身,准其入国子监进学。
听到这样的赏赐,沈渊不由得一阵苦笑。
第373章 一举狂名天下垂、傲骨如我、当知进退
这国子监进学,说实话沈渊还真不怎么看得上,毕竟他现在师从大儒陈眉公,不但在学业上进展得飞快,而且这样的师承说出去还特别有面子。
那个国子监,沈渊想都不用想就知道是什么货色,他怎么会高高兴兴地往那里一头扎下去?
至于另外的那项赏赐,赐同进士出身,说实话这样的封赏确实丰厚,不知道天下有多少读书人会为此,对沈渊羡慕不已。
但是沈渊却知道,这样的称号若是仅仅想要当个四五品的官员,绝对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是将来若是有机会位列朝班,入阁成为重臣。这赐同进士出身却会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污点。
关于这一点,沈渊还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