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了起来!
“你!”只见贾总巡脸上涨得通红,满脸都是暴怒之极的神色,他用手指着沈渊大声喊道:“都是你!”
“缺心眼儿吧你!这事跟我有个屁关系!”这时沈渊好笑地向着贾总巡说道:“是你说的火枪就在这里,这事从头到尾不都是你撺掇的吗?”
“是你!是你故意把消息放给我的!”贾总巡面带癫狂之色,指着沈渊大声喊道:“这全都是你的奸计!从头到尾你都把我玩弄在鼓掌之间……”
“我为什么要把你玩弄在股掌之间?你特么又不是厕纸……”沈渊又来了一句,贾总巡却是愣了一下,才想到这句话里面的讨厌之处。
只见他脸上的青筋蹦得多高,跳起来又要向着沈渊大声谩骂。
“够了!”
就在这时,巡抚赵宏图大人猛然大喊了一声,吓得贾总巡浑身一震!
“大冷天儿的兴师动众,白耽误工夫……废物!”赵宏图脸色铁青,看都不看地扭头就上了自己的轿子,官靴一跺轿板,命人回转扬州!
贾总巡一下子没了主心骨,无力的一屁股坐在地上,脸上一片灰败之色。
这下子他知道自己在巡抚大人心中的地位,可不是大打折扣,而是一扫而空了!
这家伙靠着溜须拍马蹿升起来,像是这样的人不比那些才智之士,一旦失了宠,他就连个狗屁都不如!
赵宏图走的时候留下了几位做事细致的差官,让他们把箱子取出来,看看下边的土层里还有没有其它的东西。
其实所有人都知道,这种事儿根本不用抱什么希望。
贾总巡坐在地上干嚎了一阵,他也屁滚尿流地下了山,离开了这片坟地。
就在这时,赵宏图留下的那位叫周林的差官却看到沈渊摆了摆手,让他停止了继续向下发掘的行动。
“让坑下的人上来,容我的人下去看看,用不了一盏茶的时间我们就走。”沈渊笑着向周林说了一句。
第273章 于无声处惊雷听、竟是如此、霎时心惊
差官周林惊奇地看了看沈渊,随即便点头答应了。
沈渊一挥手,就见吴六狗一纵身,顺着那个大坑跳了下去!
这个大鼻子一个个地揭开那些大箱子,逐一跳到里面细细地嗅叹了一番。
直到吴六狗爬出最后一个箱子,跳上了坑沿儿,沈渊才向周林点了点头,示意他可以继续清理了。
之后沈渊带着吴六狗上了马车,秦玉虎正想要挥鞭赶马,顺着下山的路回扬州,可是吴六狗上车的时候却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二哥你先别走。”
在马车车厢里,沈渊看了看吴六狗,就见他这位大鼻子兄弟点了点头说道:“我闻到了火药、油脂和铁器的味道……那几个箱子里,肯定装过大量火枪!”
沈渊闻言点了点头,眼下的情况跟他猜想得差不多。
“能追踪吗?”沈渊随即向吴六狗问道。
“能!”吴六狗用力点了点头:“拿走火枪的人是背着火枪,步行离开的,沿途会留下火药碎屑,不过……”
沈渊听到吴六狗还有事要说,于是抬头看了他一眼,就见这时的吴六狗脸上的神情很难形容!
他的脸上似乎带着几分恐惧,又带着难解的疑惑!
这时的吴六狗凑过来,压低了声音说道:“我又闻到了那股味道,烂泥、腐烂的青草还有尸臭味。”
“就和那天在红花寺,地窖尽头的那个小房间里的气味……一模一样!”
这一刻,沈渊陡然脸色剧变!
吴六狗的话就像是一声惊天霹雳,瞬间打乱了沈渊的思绪。此时他无论如何也不能相信,吴六狗居然再次闻到了那股奇异的味道!
这说明什么?之前秦玉龙的女儿妞妞被绑架的事件,居然和这次的蜀冈火枪丢失案有关?
……这特么怎么可能!
此刻车厢中的众人,看到沈渊的脸色陡然而变,也都一个个惊讶地看着他,周遭一时间鸦雀无声。
此时这两件案子的点点滴滴,开始在沈渊的心里不断流淌而过。
红花寺营救妞妞的案子里,确实有好多谜题没有解开。
其中七十六个红花寺僧人被杀的事件,还有案件的主谋胡四最终服毒自尽,再加上仪真县那个终究也没露面的接货人都没有下文,这也使得那个案子至今仍是疑点重重。
眼看着蜀冈火枪案的真凶似乎已经找到了,最关键的火枪踪迹也开始显露……可就在这时,沈渊发现这两件案子竟然被那股奇异的味道连在了一起!
沈渊的心此刻怦怦直跳,脑海中念头此起彼伏,千头万绪。
和这样力量强横、凶狠毒辣的敌手对决时,任何一点漏算和估计错误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更何况沈渊现在发现自己对抢劫火枪那伙人的预想,几乎完全是错的!
还好自己身边有吴六狗这个大鼻子,不然在决战时刻料敌不明,结果就像是在黑夜中一脚踩进了不知道有多深的大坑……这可是会要人命的!
此时的沈渊知道,自己所有计划都要重来,弄不好这两件案子,居然是同一回事!
……
在众人期盼的目光当中,沈渊猛地回过神来。
刚才吴六狗说话的声音很轻,而当他说话的时候,周围的人还在小声地谈论贾总巡的丑态,所以大家并没有听到吴六狗有关怪异味道那句话。
等沈渊恢复镇静之后,他带着吴六狗走下了马车,离开马车几步后向着吴六狗问道:
“六哥你知不知道,你的鼻子是我平生最信任的几样东西之一?”
“我知道,”吴六狗也知道事态严重,他也是神色郑重地向沈渊说道:“您相信我,那个味道绝无仅有,我是绝对不会闻错的。”
“既然这样的话,那问题就严重了!”沈渊拍了拍吴六狗的后背,低下头小声向他说道:“有关这件事,你无论跟谁都别提!”
“明白!”吴六狗立刻点了点头。
沈渊又接着问道:“那股怪异的味道和那些火枪火药留下的痕迹,现在你都能追踪吗?”
“问题不大,”吴六狗点了点头说道:“那个味道很奇怪,轻易我是不会跟丢的,至于那些火枪,我闭着眼都能找到!”
“四百多把火枪上带着大量的火药,细微的火药颗粒会飘洒在这条路上。虽然那些人运走火枪的时间是前天晚上,我也不可能跟丢!”
“问题是现在这两股味儿,少爷您想让我追哪个啊?”
“咱们都追!”沈渊咬了咬牙说道:“既然火药的气味不可能跟丢,你就先去追踪那种怪异的臭味。”
“一旦找到之后,你再回头顺着路追踪火枪,这样可以两不耽误。”
“明白了,我现在就去!”吴六狗知道事关重大,立刻重重地点了点头。
之后沈渊叮嘱吴六狗,在追踪的过程中千万不要提及他追的是什么,然后他到车厢里,把苏小棠喊了出来。
沈渊让苏姑娘留下,保护吴六狗沿着道路追踪这两条线索。他自己则是回到马车上,和众人一起赶回扬州。
在车上,沈渊的脑海里还在想着刚才吴六狗说的话。
这个大鼻子说,那些人把火枪运走时间是在前天晚上,而龙小羽是在昨天白天发现了那个已经被人挖掘了一遍的土坑。
那就说明龙小羽在发现土质有异的时候,那个土坑实际上已经空了。
如果仅仅是火枪的味道还好办,可是那股曾经出现在红花寺,现在又出现在火枪埋藏地点的气味又是怎么回事?
如果这两股味道是同一种东西,甚至是同一件东西,那这条线索又能说明什么?
现在的沈渊只希望吴六狗能够顺藤摸瓜,找到那件散发着恶臭的东西,借此彻底揭开这个谜团。
至于那批火枪,按照吴六狗所说,既然这么容易被追踪,想必吴六狗找到火枪的新埋藏地点,把它找出来也不难。
那么最起码在火枪案这个问题上,沈渊可以对巡抚赵宏图有个交代了。
马车到了太平巷,沈渊趁着大家还没下车,小声地向大家吩咐了一遍。关于今天查案的所有内容,就算是一字一句也不许泄露出去,跟谁说都不行!
第274章 独坐小楼心如镜、雷霆静待、惊天一声
大家看到沈渊的神色如此郑重,都知道事关重大,于是所有人全都答应了下来。
……
一直等到下午时分,吴六狗和苏小棠终于回来了,可是他们带回来的消息,却让沈渊的心灵再次受到了一次沉重的冲击!
两条线索,居然全都跟丢了!
据吴六狗说,最开始这股奇异的臭味和火枪的味道,都是出现在蜀冈去往扬州的路上,直到扬州城北门外,这两条线才开始分开。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吴六狗不用来回往返,而是在扬州城北门那里,先奔着那股奇异的臭味追踪下去的。
可是不久他就发现,味道消失在运河边的一处堤坝上,显然运送它的人在这里连人带货上了一艘船,就此扬帆远去,再也追不上了!
之后吴六狗急忙又返回扬州城北门,顺着明显的火药气味追踪那批火枪。
这一次火枪的踪迹绕城而走,一直顺着扬州城墙外的大道,走到了扬州城东面的运河边……火枪的气味,在这里同样是突然消失了!
这条滔滔滚滚的大运河,竟然两次截断了吴六狗嗅探的线索,这件事让大鼻子极为沮丧,回来报告的时候,吴六狗脸上也是满面愤慨。
沈渊虽然表面上沉静一如往昔,但他心里却犹如一团烈焰,腾腾燃烧了起来!
这些案犯转移火枪的时机十分蹊跷,他们逃避追踪的手段更是让沈渊难以置信!
运河……运河!
这究竟是巧合,还是案犯真的知道,自己手上有吴六狗这样的能人异士?
这说明什么?我……该怎么办?
……
从下午到黄昏,沈渊一直在房间里静静地坐着,像尊雕像般一动不动。
大家谁也没有敢打扰他,众人从没见到过他们这位沈少爷,对一件事如此认真过。
直到黄昏时分,屋里的光线渐渐暗淡下来。蓝姑娘两次顺着门缝看过去,却发现端坐在那里的沈渊几乎融入了黑暗之中,还是一动未动。
一向谋定而后动的沈少爷,显然是遇到了极大的难题。蓝姑娘知道,虽然沈渊静默的就像一块石头,但是他的心里却不知正在掀起怎样的狂波巨澜!直到天色彻底黑透,这位沈少爷才终于从房间里走了出来,这时大家的目光全都向着沈渊的脸上审视了过去。
这家伙的神情无悲无喜,看起来就和他平时读了一下午的书,从里边出来的模样一般无二。
“怎么样沈大哥?”这时终究还是小王爷朱常津首先开口,向着沈渊问道:“那批火枪,咱们还能找得到吗?”
“火枪从来就不是问题,”沈渊一边往外走,一边随口答道:“我已经知道它藏在哪儿了……”
“啊?”在这一刻,大家全都是一惊!
几个人面面相觑,脸上都是难言的震惊诧异。
原来这位少爷想了半天,思考的内容却居然跟火枪无关,而且他还说已经知道了火枪在哪里,那他想的是什么?
而沈渊一句话还没说完,就已经走出了屋子,他信步穿过院落,到了父母的中院里。
沈澜正和赵小寻一起,把篮子里的几个通红的大柿子放在自家的窗台上摆成一排。
眼下扬州的天气,正是一年之中最为寒冷的时候,这柿子在窗外一冻,用调羹舀着吃的时候,就会格外甜美冰凉。
沈渊向着两个小姑娘点了点头,信步走进了父母的房间。
这时沈渊的父母已经吃完了晚饭,母亲正在灯下做着针线,见到沈渊过来,随即就笑着把手里正在缝制的衣衫放下了。
沈玉亭坐在桌前,一手端着茶杯,一手拿着一幅魏碑拓片,在那里细细揣摩上面的笔体。
沈渊过去向二老问安,在大明朝这个时代晨昏定省,早晚问安,是他这个儿子的责任。
沈渊的父母自然是笑着答应,母亲又要拿起针线,沈渊却把那件没做完的衣服放到了一边,不让母亲去动。
然后他站到沈夫人的身后,用手帮夫人按摩双肩。
沈渊一边感知着母亲的肩膀上哪里比较僵硬,不断调整着手上的力道,一边笑着向沈夫人说道:“晚上灯光不亮,这些针线母亲就不要做了。”
“要不然的话再过几年,眼神就会衰退得飞快,别到时候您连您自己大孙子长成什么样都看不见!”
沈夫人也知道儿子是在哄自己开心,于是笑着对沈渊打趣道:“真就那样,还不是怪你自己不上心?”
“渊儿你要是从现在开始努力,估计我到今年年底就能抱上孙子,说不定还不止一个呢!”
沈渊知道母亲说的是他院子里那俩美艳的女伴,他知道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