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真是了不得!”就见无愁姑娘感慨地叹服道:
“随心所欲却不逾越规矩,智谋深湛却又是一派诚挚,可怕之极却又让人心生佩服……他还刚刚高中了案首!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他真有那么聪明?比你还聪明?”这时那位女李逵凑过来,看起来她对自己妹妹的智谋有着绝对的信心。
“咱们的所作所为,他都看得清清楚楚,”程无愁向着姐姐看了一眼,摇了摇头道:
“如果他要是不把自己见到的说出来,就看着咱们在他们面前演戏,咱们却全都被蒙在鼓里……”
“你说这样的事儿,可怕不可怕?”
“这家伙的心眼儿这么多?那以后咱可得小心着点儿!”这时的帅妞程无鸢一跺脚说道:
“早知道,就不把赵三麻子的事儿告诉他了!”
……
这边当沈渊走出来之后,他也觉得今天这件事,挺有意思!
在这里他不但找到了查找水贼的线索,而且还结识了那一对有趣的姐妹。
那个姐姐鲁莽直率,功夫不错,很有几分天真自然的味道。而那个妹妹,智谋和思路都是上上之选。
况且这打行两姐妹消息灵通,做的生意又是专门跟人动手的,说不定自己将来会有很多机会跟她们合作。
最起码那些自己不方便出手,还要很多人的场合,都可以花钱让她们出头。
甚至不用沈渊自己出面,要派个人掏出银子来,雇她们去就行,这对沈渊来说也可以省去很多麻烦。
等到沈渊上了马车之后,他随即示意秦玉虎注意身后的尾巴……那个心眼儿贼多的打行妹妹,没准真的能派出人来跟踪自己。
在这之后大家问沈渊下一步去哪儿,就见这家伙揉着肚子笑道:“金波桥下赵三麻子店……咱们吃佛跳墙去!”
第252章 碧波明月摇花影、破案不行、风流头名
金波桥下赵三麻子的店铺,说是个小苍蝇馆子也不为过。
但是真正懂得吃的人都知道,往往那些让人惊心动魄的美食,全都是出于这样的小馆子。
沈渊捧着一罐佛跳墙,头也不抬地一口气吃了小半罐,这才哈着热气,心满意足地暂停了一下。
在他的身边,几位朋友也都是低着头只管吃,就连那位锦衣玉食的崇王世子朱常津也是一边吃,一边连连称赞真香。
这些人一大早上出来,过了晌午才回到扬州城,在这寒风凛冽的天气里全都饿得狠了。再遇上这丰腴肥美、汤汁浓厚的佛跳墙,自然是吃得心满意足。
对于沈渊他们来讲,一天限量十二罐的佛跳墙想买到手自然是不成问题。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得出,银子不但是力道强劲的兵刃,而且是实力的体现。
其实只要多花一倍的钱,这世上还真是少有买不到的东西。
除此之外,还有提前三天预定的限制,这却不是店主赵三麻子故意搞什么饥饿营销。而是要想做好一罐佛跳墙,这里面好多材料都要提前用水泡发,鸡汤也要提前两三天就开始熬,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汤鲜味美。
赵三麻子的佛跳墙做得是真不错,但是他的这个小馆子也是真够破烂的。
当崇王世子朱常津吃饱了之后,向赵三麻子问为什么他不开一家门面宽阔点的店铺时。赵三麻子愁眉苦脸地向他说道:“小人又不是没试过,谁还不想弄一间好看点的店啊?”
“没奈何,等你有了那样的店,乱七八糟的事儿就多了,过来找你的人也多了,小人就没法安下心来好好做菜了。”
“其实我也想多做几罐,多赚点钱,可是我就能伺候过来十二罐的火候……要是多做几罐,就可能影响到佛跳墙的味道,所以我也就是个开苍蝇馆子的命!”
沈渊听了他的话之后,笑着向朱常津挑了挑眉。
他虽然没说话,但是朱常津也知道,沈先生这是让自己仔细体会一下赵三麻子的话,领悟一下中间蕴藏的道理。
对于赵三麻子的这个难题,或许有很多聪明人能提出很多自以为聪明的解决办法。可是实际上朱常津想来想去,却终归还是觉得这个愁眉苦脸的麻子,才是个真正的聪明人!
酒香不怕巷子深,自古以来,菜味正宗地道才是饭馆的生存之道。一旦你店面做大,俗事缠身,影响了个中滋味,那你的店只怕也开不长了。
这一顿饭吃得沈渊他们满头是汗,满面红光。吃完了之后他们正想走的时候……沈渊却忽然看到在他们前方的路上,远远地正走过来一群官差。
仔细一看沈渊就乐了,原来正是贾总巡带着他那二十来个倒霉的捕快差官手下,一路走回了扬州城。
他们在外边吹了大半天的冷风,来回走了十来里山路,还把一百来具尸体摆弄了个臭够。现在贾总巡的队伍里,每个人都是一副呲牙咧嘴,气急败坏的模样。
此时贾总巡目光一偏,就看到街边的小店里沈渊正吃得心满意足,撑得两眼发直,一副满面春光的样子。
这把他给气得,一边抬腿向沈渊那边走去,一边把牙齿咬得嘎嘎直响!
“你倒是悠闲!”贾总巡一开口,就是一副训斥的口气道:“不好好查案,你居然跑到这儿来吃饭,你把抚台大人的嘱托当成什么了?”
“说得就好像你查出来了什么似的……”沈渊也没惯着他的脾气,不怀好意地笑着向他说道:
“你要是真有这个志气,案子没破之前,别带着你这帮兄弟吃饭啊?”
“少说废话!”现在的贾总巡心里是明明白白,要是跟这个小子斗嘴,结果只能有一个,就是他被活活气死,于是他没好气地说道:
“要是没碰到也就算了,既然是在这里遇着了,你要是不打算去见抚台大人,就把下一步侦查的方向告诉我,由我代你去抚台大人面前回禀!”
这家伙想得倒美!沈渊还没说话,旁边的朱常津却是笑了笑,心里暗自想道:“就你这点伎俩连我都骗不过,还想骗得过我沈大哥?”
“居然还舔着脸,问我们沈先生下一步的侦查方向……他这哪里是要向抚台汇报?分明是自己找不到查办案件的方向,想从沈先生那里摸着点线索,然后他自己好去捷足先登!”
“人能不要脸到这种程度,也真是个奇才了!对了!沈先生不会真的告诉他吧?”
正当朱常津想到这里时,就见沈渊笑着说道:“我接下来要查办的地方,你可以去跟抚台大人说。”
“现在还没到时候,所以我才没动身,要等掌灯了之后,瘦西湖花船才会开门迎客。”
“什么?”贾总巡闻言眼前一亮,向着沈渊问道:“下一步的线索在瘦西湖花船上?你是怎么把蜀冈军营的案子,和瘦西湖花船这俩事儿联系到一起的?”
“谁说蜀冈军营和瘦西湖花船有联系了?”沈渊噗嗤一笑,向着贾总巡说道:“我去瘦西湖,是因为我这人有个毛病。”“只要是在案子上陷入了没线索可查的境地,我就会到瘦西湖上花天酒地玩上一夜,胡天胡地的闹个够,然后我第二天早上起来,往往心思就畅通了,查案子的时候也会精神百倍……”
“去你的!”这次贾总巡终于听出来,沈渊是在消遣他,这小子压根儿没有把线索告诉自己的意思!
于是这家伙气哼哼地扭头就走,他现在已经决定了,见到抚台大人后就把沈渊这家伙这副无能又无赖的样子,添油加醋地向抚台大人好好汇报一番!
……
“这家伙见了抚台之后,不会给你进什么谗言吧?”苏小棠姑娘看着贾总巡气哼哼地带着人远去,姑娘心里暗自担忧,于是向沈渊问道。
“他爱进啥就进啥,还能把我怎么样?”沈渊笑着摇了摇头道:“那个巡抚赵宏图虽然未见得是什么好饼,但是自己手下的人是什么德行,他会不知道?”
第253章 普贤行愿问名僧、嗔戒勿犯、烦恼无生
“要是这个贾总巡真能破案,赵宏图还绞尽脑汁把我找来干什么?所以现在这个姓贾的,他说啥都没用!”
说到这里沈渊摆手让大家上车,还笑着说道:“现在的情况对赵宏图也是十分不利,对他来说,一百个拍马屁的,也抵不上一个有真本事的人!”
然后沈渊让小王爷朱常津客串马夫,载着大家先回家,自己则是带着秦玉虎直奔瘦西湖而去。
看这天色,虽然还远远不到花船营业的时候,但是沈渊是去打听消息的,所以时间根本不重要。
此时的小王爷见到沈渊甩开了自己,虽然不情不愿,但是他也没办法。
要是自己的老爹崇王知道沈渊带着世子去了瘦西湖花船,怕是连这位沈先生也难以交代。剩下的苏小棠和蓝姑娘都是女孩儿,那样的地方还是少去为好。
于是他们大家先回沈府等着,沈渊则是带着秦玉虎雇了一艘船,顺着河道直奔瘦西湖方向驶去。
……
瘦西湖,寒香坊。
这艘画舫在瘦西湖上首屈一指,满扬州城的船夫几乎没有不认识的。
所以当沈渊他们在湖上向着这条船慢慢驶近时,沈渊也在想着那位孟晓妆班主和她手下的姑娘,现在是什么样子。
以沈渊前世的经验来讲,相比那些姑娘晚上浓妆艳抹的样子,他倒是更喜欢姑娘在上班之前,在一起叽叽喳喳笑着涂抹胭脂、更换衣服时的模样。
那副情景更有人间气味,也更鲜活可爱,在那时那些姑娘们还不是待价而沽的货物,只是一群青春靓丽的女孩子而已。
可是这一次,沈渊注定是见不到这番情景了。因为他刚一靠近花船,就听见船上有个人用柔美的声音说道:
“应当谛受,受已能读,读已能诵,诵已能持,乃至书写,广为人说。”
“是诸人等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所获福聚无量无边。能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
“可是佛经我能领会,也经常抄经诵读,按照佛陀所说,这样真的能超脱烦恼吗?我怎么不觉得?”
“咦?”沈渊听了就是一愣,这分明是孟晓妆姑娘的声音,她这是跟谁说话呢?
之前孟晓妆引用的是《普贤行愿品》,在她的花船上,难道是……
正当沈渊想到这里时,果然就听妙莲和尚的声音清越而淡然地说道:“您既有此问,贫僧就给女施主讲一个故事……”
“有两位僧人从远方来,向赵州禅师请教如何是禅。赵州禅师问其中的一个道:‘你以前来过吗?’”
“那个人回答:‘没来过。’”
“赵州禅师说:‘吃茶去!’”
“说完,赵州禅师又转向另一个像他求禅的僧人问道:‘你来过吗?’”
“这个僧人说:‘我曾经来过。’”
“赵州禅师居然又说:‘吃茶去!’”
只听妙莲接着讲道:“这时引领那两个僧人到赵州禅师身边的监院,好奇地问道:‘禅师,怎么来过的人,你让他吃茶去,未曾来过的,你也让他吃茶去呢?’”
“于是赵州禅师称呼了监院的名字,监院答应了一声,赵州禅师说……‘吃茶去!’”
“这个故事,女施主您听出了里面有什么道理没有?”
“我听出来了!”这个时候,沈渊的船头已经靠近了寒香坊,就见他一边招手让船娘搭跳板,一边笑着说道:
“那个赵州禅师,怕是寺院门口的茶摊儿有他的股份……”
“唉!”听到了沈渊的声音,花船里居然有两个人同时叹了口气,正是孟晓妆和妙莲和尚!
……
当沈渊上了花船,走进船舱一看……霍!可真是吓了一跳。
就在花船上,十三四位姑娘再加上孟晓妆全都在船舱里。她们整整齐齐地坐着,正在听妙莲给他们说法呢!
“这培训有意思哈……”沈渊一边心里暗笑,一边儿让秦玉虎在外边等着。
“我当是谁,原来是‘西湖寒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
这个沈渊,刚刚美美地饱餐了一顿佛跳墙,于是故意引用佛跳墙的来由,调侃了一下妙莲和尚。妙莲和尚当然知道沈渊的嘴里吐不出象牙,心中默念“勿犯嗔戒”,脸上却尽量平静如水。
沈渊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之后,示意妙莲和尚继续说。
就见妙莲缓了半天,才重新找回了思路,向着孟晓妆说道:“这《普贤行愿品》里的道理,其实女施主已经悟到了,就不要再怀疑,也不要再反复地思量。”
“这世上就偏有人专门胡思乱想,他们饿了不吃,困了不眠,徒然自寻烦恼,难以自拔。”
“参悟佛法在很多情况下是必要的,但对于已经掌握的东西,就不要再乱想,否则就如画蛇添足,徒增无益。”
“所以女施主既然一心向佛,就要自然而然地参禅生活,不要平白生出无用的念头。”
“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