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朱常津大概是觉得,跟着沈渊就能看到一场异彩纷呈的大片儿一样。对于朱常津来说又能学到本事,又能过着瘾,他自然是乐此不疲。
于是沈渊也只好带着他,一行人径直去了扬州城北门。
这大冷的天还是去城外,自然不能走着去,蓝姑娘在天工坊带了一辆马车来。除了秦玉虎在前边负责赶车之外,剩下的人全都上了马车。
等到了扬州北门,沈渊一掀开马车帘子,就看见那位贾总巡正拧着眉头,不耐烦地朝着远处张望。
不过他却没留神沈渊是坐着车来的,于是当他看到这位沈大少爷从马车上一露头之后,贾总巡脸上的神情也不怎么愉快。沈渊也不管他这些,这样的人愉快了,那他自己的心情就该不愉快了。所以沈渊对贾总巡那张臭脸也假装没看见,笑嘻嘻地问他是不是可以走了。
于是贾总巡下令出发,他们这一行人一字列开,向着城外走去。
因为案发地点就在城外四里,其实并不算远,所以贾总巡也没备车马,迈开双腿在地上步行。不过他身边却浩浩荡荡带了二十多个人,全都是巡抚大人手下的差官。
看这些差人簇拥着一辆马车,倒像在护送着什么贵人似的,贾总巡看着那辆车厢密不透风的马车,又忍不住冷哼了一声。
连点儿风都见不得的书生,还谈什么破案?对于这位沈渊大少爷,贾总巡的心中不免暗自不屑。
沈渊却坐在马车之中,看了看一左一右的蓝姑娘苏小棠,还有他对面坐着的朱常津,忽然觉得他们四个中间好像缺一副麻将……
想到这里,沈渊隔着车门的布帘儿向着外面赶车的秦玉虎问道:“路面的情况怎么样?”
要说秦玉虎也是跟随沈渊多日,自然知道这位沈大少爷问的是什么,于是他坐在车辕上向沈渊小声说道:
“今年入冬以来也没下几场雪,地面上又干又硬,就算是重载的马车在上头也留不下什么痕迹,所以少爷,车辙什么的咱是别想了!”
沈渊听了秦玉虎的话之后,也不无遗憾地说道:
“这个季节清晨起来的时候,黄土地面上会有一层白霜,哪怕是一只鸡从上面走过都会留下清晰的脚印。”
“不过这层霜太阳一出来就没了,不然咱们倒是可以顺藤摸瓜,顺着车辙把那四百多支火枪找出来。”
大家还不知道沈渊要办的是什么案子,这时一听说这里还有火枪的事儿,马车上的众人顿时就来了兴致!
于是沈渊也趁着现在路上没事儿,把这件案子的前因后果向着大家说了说……不过沈渊自己也毕竟还没有到达战场,所以他说得也很笼统。
虽然这里面没有多少内容,但是死了一百多官兵,丢了四百多支火枪,也是极其惊悚的案件了。众人都知道这事儿肯定小不了,心里都在暗自警惕。
只有那个朱常津,好像生怕事儿不大似的,听说这次是这么大一件案子,把他兴奋得鼻子头都红了!
说完之后,沈渊看了看车厢里的这仨人,向他们问道:“谁知道城北那支官军是什么来路?知道的话就说出来听听。”
“这事儿,我还真知道!”朱常津看了看车厢里没人开口,于是他立刻把脸上的表情一收,一本正经地向沈渊说道。
沈渊原本也没打算抱什么希望,因为这里的苏小棠姑娘是河北人,蓝姑娘又是个女子,她之前在王府里想必接触不到军营这类消息。
不过朱常津知道这个军营的情况,却让沈渊想起了他上次跟王府借弓弩盔甲的事。
“看来这附近的官军,跟王府之间的关系也不错啊!”正当沈渊想到这里时,就见朱常津随即便开口说道:
“在咱们扬州附近有大几千的官军驻扎,不过扬州城里的官员,担心这些士兵弄出什么事来搅扰了扬州百姓。所以除了扬州城必要的守军之外,其他的官军都在距离扬州城远一些的产粮地区。”
“用官府那些老爷们的话来说,把兵营安排得距离产粮地近一些,可以大量节省军粮来回转运的费用……这叫做‘移兵就食’。”
“其实这是捡好听的说,其实是因为那些官员有不少在扬州都有产业,不过是怕那些士兵们一旦闹饷或者出事,会危及家中的财产罢了。”
听到这里沈渊点了点头,示意朱常津接着往下说。
第242章 寂寂无人死营盘、异味飘满、血肉成炭
就见小王爷朱常津接着说道:
“这次出事的蜀岗火器营,就是扬州官军的一支。他们作战时用的都是新式火枪,武器威力不小,阻击敌人的战力也强。”
“这支部队人数不多,却是最适合用来守城,所以扬州官府就把他们设置在就近的城外。”
“其实这支火器营只有一千多人,在城里也足够放得下。不过他们操练的时候,火枪会乒乒乓乓的震得满城鸡飞狗跳,所以官府就让他们驻扎在不远不近的蜀冈一带。”
“不过我刚才听沈先生说,既然那支队伍人数只有一百多人,却有着四百五十支火枪。那我估计十有八九,出事的是火器营下,一支专门看守军械的队伍。”
朱常津几句话,就把城关军营说得清清楚楚。听完了他的叙述之后,沈渊好奇地向朱常津问道:“咱们大明火器营用的火枪是什么样儿的?你跟我说说。”
问出这句话来的时候,沈渊也在心中暗自想:现在这个时代,火器已经成了明朝军队的主要装备了吧?
我记得戚继光的步兵部队,火枪的装备比例好像是百分之四十来着,不过那都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了。放在现在的扬州,也不知普通守城的官军手里。火器有没有普及到这种程度?
朱常津向沈渊形容了一下火器营装备的两种火铳,他还担心沈渊一介书生,听不明白那些火器上各种专用零件的名字。
所以朱常津还特意又是形容又是比喻,说得分外浅显。
不过他却不知道,面前这位沈先生,当年作战的时候用的可是五六自动步枪,而且枪法极准!
灯朱常津好不容易比比划划地说完之后,他和沈渊两个人都长出了一口气,话说这俩人一个说一个听,其实都够累的。
按照朱常津的描述,这支火器营装备的大部分都是鸟枪,当年戚继光用的就是这玩意儿,还有一部分精锐士兵用的是鲁密铳。
沈渊算了一下,这种鲁密铳是赵士桢在几年前研制出来的。这位赵士桢在万历二十六年时曾经请教过外国军火工匠,改进仿制出了一大批各式各样的火器。
这种鲁密铳就是其中射程最远,也最精准的一种,看起来在大明军队里已经少量装备了。
沈渊心中暗自想道:要是这样的军械落到贼人手里,那位抚台大人赵宏图,一定会像坐在通红的炉盖儿上一样不得安宁!
怪不得他死皮赖脸,一定要把自己拖下水……正想到这里时,却看到苏小棠姑娘撩开窗子上的布帘儿,向外面看了半晌之后说道:
“咋没看见石大叔啊?那些当官的,为什么不让扬州府的差人过来破这些案子?”
“保密呗,还能为了啥?”沈渊叹了口气,一面闭目养神道:“那个巡抚赵宏图,肯定是担心这个案子跟扬州本地人有关联。”
“所以他怕办案的时候走漏了风声,弄得那些贼人闻风逃窜,火枪也找不回来。于是这才特意弄了一帮自己带来的苏州差官,还有我这个风流倜傥的民间神探,去办这件案子!”
“哦……那些当官的心眼儿真多。”苏小棠姑娘说完这句话之后,又用手指了指沈渊,一本正经地说道:“你适合干这个,而且你脸皮更厚。”
“行!借您吉言,那我有机会就去当官儿……”沈渊闭着眼睛一边说一边笑,弄得一车厢的人都是面带笑意。
就在他们说话之间,忽然间马车外面的路边,传来了一阵隐隐地哭声。
沈渊把车帘掀开向外一看,就见他们正路过一片村落。
这片村子里估计有不少家都是军户,死去的那一百多官兵的家属差不多都在里头。沈渊抬眼看去,就见路边上一个不大的村落里,不知道多少户人家都挑着白幡,隐隐传来的哭声也是不绝于耳。
“这下麻烦了!”见到这个情景,沈渊自言自语地说道:“要是不能破了这案子,我以后还怎么从这条路上经过?”
“瞧您说的!沈先生还有破不了的案子?”朱常津随即在边上笑嘻嘻的奉承,不过看他的样子,倒是对沈渊信心十足!
“这次不一样,”沈渊又躺在座位上,轻轻叹了口气道:“以往的案子要是破不了,我好歹也能抓个替死鬼冤大头啥的。”
“不过现在嘛……这一百多无辜的官军,估计魂儿都在天上看着我呢!”
朱常津一听,立刻就知道了沈渊是什么意思,沈大少爷看来已经对件案子,暗自下定了决心。
不过刚才沈渊这番话,明显是没拿他当外人。就连“找冤大头”这样的话都能对自己直言不讳,说明沈大哥对他是十分信任。朱常津想到这里时,心中也不免暗自得意。
刚才他们经过的这个村子,就在蜀冈下扬州城外三里的地方。他们的马车又顺着山路兜了一个弧形的大弯之后,转过一处山脚,前面的山洼里就现出了一座军营。
看来,这就是那座官兵被人屠杀的火器营了。
还没等沈渊的马车走到近前,隔着布帘儿沈渊就闻到了一股奇异的味道。
他皱了皱眉说道:“幸亏没把那个大鼻子吴六狗带来,不然我估计这家伙这辈子都别想吃烤肉了……”
当沈渊说到这里时,车厢里其他的人也都暗自皱起了眉。此刻车厢外面,正向里透进一股骨肉烧焦的味道!
秦玉虎把车停住,车帘掀开后沈渊率先走下了马车。
这帘子一掀,那种味道就越发浓烈,就像是烤全羊被烤焦了,然后把自己的脑袋塞到羊的胸腔里闻到的一样,现在大家鼻子里就灌满了这股味儿。
沈渊带着众人一下车,那位贾总巡看到他带来的这些人,更是气儿不打一处来!
这位沈大少爷身边赶车的是长随,年轻的是小厮,居然还带着俩美艳之极的姑娘,他这是查案还是野餐呢?
“这个纨绔子弟,还能不能有点人样儿了?就他这样子还能破案?不添乱就不错了!”这时贾总巡心中愤愤不平地想道:
“我们抚台大人还把他大老远地请过来,这真是自找麻烦!”
第243章 奇尸怪案凭谁断、恶相狰狞、周身燃遍
于是贾总巡没好气儿地向着沈渊一摆手,之后就不管不顾地背着手,向军营里走去。在他后边一大排二十多名差人捕快,呼呼啦啦地跟着就往这个军营里进。
“得嘞!这下什么脚印都甭看了”!沈渊暗自在心里骂了他一声棒槌,之后也带着蓝姑娘他们往里走。
在他们面前,这座军营修建在一处小山坳里,营地周围三面都是翠屏一般的群山,此时满山的松柏都在静静地伫立着。
在山脚下,扎了一圈儿一人多高的竹制栅栏,这就是军营的围墙了。
进了宽阔的营门之后,里边是一个大院子,正面一排五间正房,左右两侧都是四间营房。
营房中间是一个硕大的空场,看起来是士兵平时操练用的。
这些房子都是用原木钉制的木头架子,然后用和上了稻草的泥,糊在木板上面盖起来的。看起来大明朝的军营,建造的预算也不怎么宽裕。
沈渊继续向前走,此时他面前这个空空如也的操场里,到处都是淋漓的鲜血和倒地的死尸!
不过沈渊的目光却没来得及向这些尸体上面细看,因为院子里还有一些东西,分外的扎眼。
几个被烧得黑漆漆燃尽了的火堆,稀稀落落,杂乱无章地堆积在操场当中。这些火堆里还有烧成焦炭的木头撑着。即使是残存的黑木头,也撑起了一房多高!
沈渊再往前走,却发现那些苏州来的差人全都像听到了命令一样,死死地站在原地,他们中间有不少人的腿都,已经“突突”地颤抖了起来!
甚至那位贾总巡,也呆呆地站在队伍的最前头……沈渊从人群中穿过去一看,连他自己也忍不住皱了皱眉。
原来那些燃尽的木炭里面,竟然堆满了一个个被烧焦的死人!
沈渊慢慢地走过去,直到走到了一个火堆前面才停下脚步。在他面前火堆里那些躯体,看起来真是恐怖之极!
毫无疑问,这些人曾经是驻守在此地的官兵,可是他们现在已经被完全烧成了焦炭。
这些士兵只是徒具人形,身上的衣服已经被烧得连痕迹都看不出来,只剩下无法烧坏的铆钉带扣。非但如此,在他们的皮肤上,简直就像是用木炭雕刻成的一样。
不但这些人的躯体已是漆黑如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