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狂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第一狂士- 第1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看这女子若无其事地摆出来的这番姿态,却是千娇百媚,美态横生。沈渊更加确定,这绝对是一个颠倒众生的红颜祸水!
  “不知公子如何称呼?”
  此时这位舫主也见过了礼,对沈渊笑着问道。
  “不敢当,小姓沈,”沈渊也向这女子含笑问道:“还未请教姑娘芳名?”
  “小女子寒香舫主,孟晓妆。”
  “巧落梅庭里,斜光映晓妆?”这孟晓妆一句话说得千娇百媚,她的话音刚落,沈渊就引用了一句诗词,向她反问了一句。
  “少爷怎么不说是‘小轩窗,正梳妆’那一句?”这孟晓妆闻言又是笑了笑。
  沈渊随即摇头说道:“那首江城子是苏轼悼念亡妻所作,用之不详,自然不能随便引用。”
  孟晓妆却笑道:“反正都是同样的俩字儿,有什么祥不祥的?也亏得沈少爷心肠如此细致。”
  这俩人这么简单的一番话,基本上就已经明白了对方的路数。孟晓妆立刻知道了,沈少爷绝不是一肚皮草包的家伙。
  因为沈渊引用的诗词,避开了大家最为熟知的《江城子》,而是用了另外一首唐诗。最妙的是这位唐代诗人也姓沈……也不知道这位公子,究竟是有意还是无意!
  而沈渊也知道,这位孟舫主,绝非是因为长相漂亮才有了这番局面,看来她也是个极其聪明的人物。
  在这之后两人相视一笑,都知道对方不简单,此时那位孟晓妆姑娘却叹了口气。
  看起来这位沈公子,并不愿意暴露出自己的家世姓名,所以孟晓妆横想竖想,也想不出他是谁。
  于是这姑娘只能心中暗自测度,估计此人是一个外地来的贵族公子,到此处放浪形骸地游乐来了。
  于是这位孟晓妆笑着说道:“奴家听你们刚才唱的曲子,这也是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唱的?也不分个时候!”
  听这位孟舫主的意思,其实不是这曲子不好,只是唱的时机不对罢了。
  沈渊一听就知道,这话里蕴含着百转千回的意思,却要用责怪的语气层层包裹……他心道:这个孟班主,还真有一颗七窍玲珑心!
  随即沈渊笑了笑道:“那就换个时候再听也罢,都听孟舫主的。”
  他的这句话,也不知道是说他愿意听孟舫主的话,不让女孩们再唱这类的曲子了,还是说要听孟舫主来唱那种曲子……
  这话里一语双关,席间的几位姑娘立刻就听懂了,随即便低着头忍住了笑意。
  就凭沈公子这句话,就知道他一定是个风流场里的老将,万花丛中的班头,这家伙也不是个简单人物!


第223章 十六胭脂虎满船、欲扑高僧、情挑妙莲
  孟晓妆却是听得俏脸上一红,他索性直接向着沈渊问道:“我看这位沈少爷,今天怎么不像是来玩儿的?”
  “您带的朋友不对,吃酒耍子的路数也不同……你可不要让我知道你是故意来捣乱的,不然仔细你的皮!”
  孟晓妆这句话不免有些亲昵的味道,却又露出了询问之意,就见沈渊闻言,随即笑着摇了摇头:
  “舫主说得没错,沈某正有事想求你……”却见沈渊说到这里,笑着站起了身。然后他朝着自己周围的一个和尚和十六个姑娘看了一眼。
  “不过在这之前,咱们得先玩一个游戏。”就见沈渊说着,一挑眉从怀里掏出了一锭足十两重的金子,轻轻放在了桌上。
  这锭金子光华闪烁,在灯光下放射着诱人的光芒,晃得所有姑娘的目光都集中在黄金上,就见沈渊笑了笑说道:
  “每个人都拿帕子把自己的眼睛蒙上,谁也不许走出这个船舱。”
  “姑娘们,从现在开始,谁要是能把你们朱唇上的胭脂,印在我这位和尚朋友的脸上,这锭金子就是她的!”
  “你说啥?”妙莲和尚一听,当时脸色剧变,连鼻子都气歪了!
  这船舱再怎么宽敞,也就这么大而已。十来个人坐在这里边已经是满满当当,在这个连转身都费劲的地方,让十五六个姑娘来抓他,而且还逮着就亲……这不是存心想要和尚的命吗?
  “现在……开始!”
  沈渊这一声令下,就见这些姑娘二话不说,从身上抽出帕子来,就往自己的脸上系。
  同时,已经有人一边系,一边不怀好意地站起来,向着妙莲和尚那边挪动过去……这时的和尚“噌”的一下就站了起来,看他的神情,简直就像面对着十六头猛虎一般如临大敌!
  眼看着这些女孩子彩袖飞舞,笑得犹如银铃一般,兜头盖脸地结成了一道脂粉大阵,朝着妙莲和尚的方向兜截而去!
  就见这和尚深吸了一口气,身子一闪,紧紧贴住了舱板,“嗖”的一下就从这铁索横江阵中突破了出来!
  “好!现在和尚在你们身后……给我一起回头!”
  沈渊一边笑着,一边儿用手指了指和尚,示意他绝不许出这个船舱。
  然后他向着孟晓妆班主摆了摆手,他们两个人从后舱门走了出去,沈渊顺便把门关上了。
  ……
  这后舱是船上的小厨房,也能做一些醒酒汤之类的简单吃食。
  沈渊一进来就看到案板上,摆着切好的果品,地面的架子上,放着不少酒坛之类的东西。孟晓妆挥了挥手,让小厨房里的船娘都出去。之后她就见沈渊二话不说,从怀里一锭一锭的黄金掏出来,在切水果的案板上,摆成了整整齐齐的一排!
  “黄金百两……您这是要干什么?”孟晓妆没瞧那一排十锭黄金,却看了看周围空无一人的船舱,似笑非笑地向着沈渊问道。
  还没等沈渊说话,他们就听前舱那边,陡然间发出了几位姑娘大声的欢呼!随即又变成了一阵懊恼的抱怨。
  看来是那位妙莲和尚,分明已经被姑娘拉扯住,却又仗着轻灵的身法逃脱了。
  沈渊笑着向孟晓妆说道:“我想跟您打听点事儿,绝没有什么犯忌的内容,只希望孟班主能对我知无不言。”
  “您可算了吧!”只见孟晓妆闻言,又好气又好笑地哼了一声说道:“能值一百两黄金的消息,还能不犯忌?你这是打算要了奴家的小命儿吧!”
  “绝不会,”沈渊笑着搬过一把小凳子,让孟晓妆坐下,而他自己则是靠在旁边的一个架子上,笑着说道:
  “我想知道扬州瘦马的缘故,请孟班主教我。”
  “这叫什么秘密?”孟晓妆闻言,立刻失声笑了出来,她这下看来倒是放心了。
  就见这位孟舫主姿态窈窕地坐在凳子上,看了一眼沈渊说道:“真是的,花了这么多钱,也不知道你是傻还是聪明!说起这扬州瘦马……”
  在这之后,孟晓妆一五一十的把有关扬州瘦马的秘密,其实也算不上什么秘密,简要地向沈渊说了一些。
  原来这扬州瘦马就是有人出钱,把贫苦家中面貌姣好的女孩买回来后,再精心把她们调教出来。
  这些人会花钱雇人,教这些女孩子们歌舞技艺、琴棋书画,等她们长大成人之后再卖给富人作妾,以此从中牟利。
  因出卖女儿的人家多半贫苦,因此女孩儿刚被买来的时候,难免十分瘦弱。这就像是贩卖骡马的生意人,把瘦马买回来养肥了再卖出去一样,因此“瘦马”的名号,就是因此而来。
  实际上这些人当初买女孩儿时,花费不过十几贯钱,可是将她们卖出去时,却一般都可以赚上一两千银子。
  于是有些人见到这个行当有利可图,就竞相效仿,因此扬州养瘦马一时间在扬州蔚然成风。
  再加上这个时代,扬州盐商垄断了全国的盐运业,他们腰缠万贯、富甲天下,所以在当时的大明天下,就属扬州“养瘦马”的风气最盛。
  当孟晓妆说到这里时,她见沈少爷听得津津有味,于是便接着往下说道:
  “这里边凡是一等资质的女孩,会被传授一些弹琴吹箫,吟诗写字,画画围棋,打双陆,抹骨牌,百般淫巧之技,以及精细的化妆技巧和形体训练。”
  “于是这些女孩子练成之后,就可以嫁给那些巨富之家做妾”。
  “此外那些二等资质的女孩,也能识些字、弹点曲,但主要是被培养成能写会算的女先生。”
  “因为她们懂得记账管事,不但乖巧听话,懂得无数的风流手段,还能辅助商人,为他们分担生意上的事。所以这些二等女孩,是为那些一般有钱的富商准备的。”
  “当然,还有一些相貌资质并不那么好的女孩,被列为第三等……”
  “她只是学习一些女红、裁剪,或是油炸蒸酥、做炉食、摆果品、各有手艺,实际上就是被培养成了合格的主妇。”


第224章 小舟如海气如兰、一夕笑谈、写就花签
  “这些三等资质的女孩价钱并不高,是专门给那些家境富裕,只想给自己添个小妾,或者是丧偶续弦的人家准备的。”
  这些扬州瘦马之所以如此受欢迎,就是因为她们从小就被传授了无数取悦男人的招数,不但比那些大家闺秀更放得开,懂得无数风流手段,而且从小到大,都在学习应付各种男人的心思。”
  “这些女孩子若是想要讨人喜欢,甚至把家中搞得一团和气都是丝毫不难,因此才会这般广受欢迎。”
  ……
  等到孟晓妆说完了之后,她见沈少爷若有所思地点头,于是姑娘信手拿起一朵摆盘用的兰花,丢到了沈渊的身上。
  “发什么瓷?是不是心里转着什么坏主意呢?”
  看着孟晓妆的双眼犹如碧波春水,沈渊叹了口气道:“照这么说来,这些扬州瘦马都需要资质极佳的女孩子才行……对不对?”
  “你到底想问什么?”这时的孟晓妆也发觉沈渊的神情并无嬉笑之意,于是她也正色问道。
  “我有一个侄女儿,昨天丢了,”沈渊随即说道:“我查到跟她在一起的,大概还有三十个左右的女孩,应该是都很漂亮,她们全都失踪了。”
  “孟班主能不能告诉我,这些女孩的失踪,会不会是那些养扬州瘦马的人做的?”
  “三十个?”听到这话,孟晓妆顿时就是一惊!她用涂着蔻丹的手指,轻轻地点着自己的下巴,若有所思地想了想后说道:“满扬州城里,养瘦马的人家最多也就是一次十一二个,哪有弄这么多人来的?”
  “更何况你还说,这些女孩非常漂亮……要是那样的话,一对一教导那些女孩儿的琴师棋师,就得好大一群人!”
  “这么说,你花了这么多银子来花船,原来是想要找自己的侄女?”
  “对!”沈渊干脆地点了点头道:“孟班主您不看别的,就看在这些金子的份儿上,能不能替我打听打听?”
  “……好吧。”孟晓妆想了想之后,这才点了头。
  她一边伸手在架子上拿过了一叠“花票”。一边向沈渊说道:“不看那些钱,也看在你今天没怎么打坏主意的份儿上,奴家就帮你这一回。”
  孟晓妆这时也来不及叫外面的人送笔墨来,就用小指的指甲蘸着碟子里的一点酱油,在那张花票上一连串写了几个字。
  那么“花票”是什么东西呢?其实就是一张不到一巴掌宽的纸条儿,上面还印着清淡雅致的表格。
  这东西就是沈渊上船的时候,说的那句“不叫条子”里面,专门用来“叫条子”用的。
  原来有的客人邀请朋友来花船上玩儿,但是这条船上要是并没有自己心仪的姑娘。他们就会用这样的花票,写上这位姑娘所在的花船和她的姓名。
  比如“黑珍珠号老七”,或者“飞翔的河南人号老十四”什么的,到时候自然有船娘拿着这样的花票,到相应的船上去找那位姑娘过来。
  当然这位姑娘就算是挪了船,给她的赏钱也是自己的,这样的举动就叫“叫条子”。
  当然有时候,像孟晓妆这样的舫主发现,这位叫来的姑娘又伶俐又懂事,还会额外多给她一些赏钱。
  这样的话,当这个女孩不愿在原来的船上做了,还可以到孟晓妆的船上来……大家注意!
  这个行为叫“跳槽”,这其实这也是跳槽两个字的本意。
  孟晓妆蘸着酱油一连写了几张花票,然后她喊过外面的船娘,把这些花票递给她们每人一张,让她们到各个花船上,找相应的舫主去打听沈渊这件事。
  之后孟晓妆看到沈渊松了口气,于是这位姑娘笑着问道:
  “沈公子年少多金,又是如此出彩儿的人物,怎么在这之前,奴家在瘦西湖上没听过您呢?”
  “瞧您说的!”这时的沈渊知道孟晓妆在诚心诚意帮自己的忙,他的态度也真诚了许多,就见他笑着说道:
  “我这人钱是有一点的,喜欢跟姑娘一起玩儿,也是在下的一大爱好。只不过在花船上嘛,好像感受不到太多的乐趣……”
  “哦,您是喜欢良家妇女。”孟晓妆闻言,便若有所思地点头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