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到锦衣卫风波事件结束之后,大家关注的焦点又落到了那个粮台官李长寿的身上。
没办法李长寿只好来到了杜松的身边,把这件事的经过向杜松讲了一遍。
这家伙当然是极力要把自己摘出去,所以只说京营这边的伙食太好,会引起整个大营的军心浮动。
而此时的杜松却看明白了,那个花满楼不但不是个京师来的少爷秧子,而且他的营里还卧虎藏龙,不知道暗藏着多少锦衣卫。
像这样的人,你还管人家吃啥喝啥?还想抢人家的军粮?
杜松背着手走了过来,抬手就朝着李长寿的脸上狠狠扇了一耳光。
这一巴掌打得可不轻,那个李长寿就像条美人鱼一样哀婉万分地坐在了地上,却是没敢站起来。他知道自己只要一起来,弄不好还得继续挨打。
“人家自带的军粮,你管人吃什么?吃饱了撑的!”杜松声色俱厉地骂了李长寿一句,在这之后他没好气的一转身,带着手下的众将官走了。
杜松手下那个鞋垫脸的赵梦麟一直在旁边看着,倒是铁青着脸没说什么,而保定府的大胖子王宣在杜松带队离开之时,却有意地走在了最后面。
他还眉飞色舞地伸出俩手指头,做了个用筷子夹的手势,向着沈渊笑嘻嘻的一挑眉。
看来他也觉得这红烧牛肉不错,沈渊笑着点了点头,示意自己亏待不了他,然后这个王宣就眉飞色舞地跟着队伍走了。
……
等到总兵带人走了之后,营地里就剩下了自己人,沈渊随即就没好气地看了一眼这帮兄弟们。
大家都笑呵呵的没说话,而庞宝强则是没心没肺地扭着自己的腰,让腰带上那块象牙腰牌不住地晃荡……
看他那死出儿沈渊就觉得脚痒,真想飞起一脚,把他踢个狗吃屎才过瘾!
这时沈渊的身边,龙小羽少爷却若有所思地问道:“眼下大战在即,用不了多久咱们和官兵们就是一起流血的兄弟。”
“要不营地里这些肉食,咱给这些明军兄弟们分点过去?”
龙小羽算是最了解沈少爷性情的,他当然知道沈渊绝不会在意一点罐头之类的东西。
就算是自家部队需要保存体力,大不了多留点就是了,反正他们带的还有很多。
而这时的沈渊却摇了摇头,在江寒凌等人诧异的目光下,就见沈渊一边看着周围的山势地形,一边缓缓说道:
“现在你给他们肉吃他们也不会领情,反而还会一边吃一边恨你。心说都是一样当兵的,为什么你们天天都能吃上这样的东西?”
“等咱们动手打仗之后,让他们看到自己和近卫军的差距,他们就服气了。”
“你得他们先受了咱们的救命之恩,再看到咱们的战斗力。直到他们心服口服的时候再给他们吃的,那才是恩德……明白?”
“原来是这样!”这边龙小羽心悦诚服,旁边的小巴夺两眼放光,觉得自己又学了一招,而江寒凌则是暗自叹了口气。
话说到了现在,江寒凌也终于知道沈渊有多不容易了。一直以来,他不知道在拉扯着多少人,跟自己一起前进!
就像是整个江南的百姓,还有现在的辽东官军!
可是这帮家伙中间,有些人真是不值得沈渊为他们呕心沥血,但沈渊还是愿意竭尽全力去救他们的命,这让江寒凌的心中,也是暗自感佩不已。
……
眼看着营地中的三万五千大军吃完了饭,砍伐树木之后造出来的木筏积攒了许多,这时的杜松总兵也作好了出发的准备。
这次杜松准备带去一万五千关宁军,渡过苏子河进攻吉林崖。因为需要渡河的缘故,这些关宁军全都不带战马,沉重的火炮也没打算带上。
只有一些方便携带的轻型佛朗机火炮被他带走,准备用来攻击敌军的堡垒。
在这之后,这一万五千人沿河岸列队,河面上的木筏在工匠的编组之下,慢慢形成了一条直线,组成了一道类似浮桥般的木筏桥。
……
在这一刻全军都在静静等待着杜松的命令,除了营地中偶尔响起骆驼的响鼻和驮马的嘶鸣,群山中一片寂静。
随着总兵杜松慢慢抽出了腰间的配刀,亮闪闪的刀锋举到了空中,营地中雄浑的号角霎时响起!
杜松的命令下达,一万余名关宁军将士,开始顺着木筏向前突进!
……
木筏上是佛朗机火炮和重甲步兵,而普通的军兵士卒则是在木筏的上游位置,成千上万的向前泅渡。
他们把衣服和铠甲、羽箭和长弓全都包裹成一团,举过头顶后一步步向着河水中间走去,眼看着苏子河的河水就淹没到了这些军士的胸膛。
此刻从高空中向下看去,苏子河上除了排成一排的木筏之外,还有无数士兵犹如蚂蚁一般,密密麻麻的在河道之中横渡。
果然不愧是天下强军关宁军,执行命令时十分坚决,所有人都毫不犹豫地跳入了汹涌的河水。
……
沈渊在河西大营里拿着望远镜,看着前方杜松大军渡河的景象暗自感叹。
要说这个时代的大明军队,其实并没烂到动辄溃散的程度,他们在这之前无数次征战得到的胜利中,锻炼出来的硬骨头还在。
这次沈渊算是亲眼见到了,这些军兵在执行命令时还是十分坚定的,面对敌人的时候也并没有太过畏惧。
尤其杜松带过去的一万五千军兵,显然是关宁军中的精锐,他们泅渡时的动作一板一眼丝毫不差,竟然相当的整齐。
那么从抗倭之战开始,直到这次的萨尔浒之战,大明军队又为什么会屡次被敌人打击之后迅速溃散,以至于形成损失惨重的追击战的呢?
第2241章 滚滚浊流下洪峰、河水暴涨、洪流奔腾
实际上这和军队腐朽的程度有关,这时的军将已经不是明朝初建时那般勇武善战。他们的带兵能力差,也是士兵不能打的主要原因之一。
你想想和平时期拿你当奴隶使唤,连朝廷发给你的粮食都要克扣,差不多要把你全家都饿死的军将,到了战时你会不会拼了命,和他一起去并肩作战?
更何况沈渊看得很清楚,这时的大明军队基本上的架构还很完整,也就是说在作战时,单个的士兵要想脱离开整齐的队形,转身朝后边逃跑,也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因此就像是辽东经略杨镐那次在抗倭之战中的蔚山大败一样,他想要攻克日军坚固的堡垒,但是因为对方防守方意志坚决,所以久攻不下。
然后杨镐下令撤退稍作休整……就在这个过程中,队伍在撤退路程上发生了混乱。
一旦要是军队的阵型和秩序开始乱套,那个时候谁比谁跑快两步就并不那么显眼了,于是你撤的快,我比你撤的还快,军队在后撤的过程中的组织性也开始越来越差。
在这种情况下,杨镐的部队又被日军突然袭击,虽然东瀛军队的数量极少,但是由于明军没有完整的阵型用来抵抗,又缺乏约束士兵的纪律,更何况带兵的军将还头也不回的率先逃跑!
……于是大溃败就此产生,弄成了几万军队被几百日军一路追杀出好几十里远的情形。
眼前的关宁军显然就处于这样的情况,沈渊也默默的把他们的心理状态记在了心里。
只要不在行军中让他们阵型混乱,只要军将能振奋士气,只要当官的能率先带领他们誓死奋战,这些关宁军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沈渊想到这里的时候,他深深地吸了口气。
在这之后,他又把望远镜指向了对面界藩山高处的吉林崖。
在吉林崖的堡垒上,偶尔能看到女真兵正在探头向下观看着关宁军渡河。
沈渊看到他们只露出一个脑袋,脸颊被头盔上垂下的棉甲一左一右,合拢之后扣死,只露出一双眼睛,看他们的样子却是丝毫未乱。
而这时的吉林崖上,正有几面蓝色的大旗急速摇摆!
完了!沈渊心中暗自感叹,却只能咬着牙放下了望远镜。
在他的身后,一个大胖子正坐在地上的马鞍上,手里捧着一大海碗炖牛肉拌米饭,筷子上下飞舞,稀里哗啦吃得正香。
这哥们儿正是那位保定府总兵王宣,他吃完了一碗米饭,看到沈渊放下望远镜之后神色凝重,王宣不由得好奇地问道:
“咋了这是?这还没开打呢皱什么眉啊?”
沈渊若有所思地看了王宣一眼,然后他用手里的望远镜,缓缓地指向了一个方向。
就在这一刻,当王宣的目光随着沈渊的望远镜,看向了浑河和苏子河交汇的方向之际……他陡然间恐惧地睁大了双眼!
在那里的河面上,正有一条白色的水线急速奔行而来。
这是浑河河水暴涨,苏子河被倒灌,一道洪峰正在奔涌而至!
“卧槽!杜总兵!”王宣一下子便跳了起来,连手里的碗都摔了,他撩起自己的战甲下摆就要往河边的方向跑!
“杜总兵还没上桥!”沈渊一把拉住了王宣,淡淡地向他说道:“我告诉过他的,让他注意河道洪峰……这不就来了吗?”
此时的王宣被沈渊拉住之后,本来就白嫩的一张脸早已变得一片煞白。他惊骇欲绝地看着眼前的场面,然后一把死死地抓住了沈渊的手腕。
沈渊只觉得他那张汗津津油滋滋的大胖手正在哆嗦……沈渊自己也摇了摇头。
远处那道洪峰越来越近,远处传来了犹如万马奔腾一般,呜呜作响的波涛怒吼声!
……
河面上的官军一片大乱,刚踏上桥的关宁军正在慌忙回头向后退,而桥上的人则是玩命往前跑!
最绝望的是正好处在河道中间,大批正在泅渡的官军。他们身在水中无法快速奔行,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远处比房子还高的白色水浪,向着自己的头上呼啸而至!
无数官军发出了大声呼救,绝望的惨嚎声在河道上此起彼伏,此时的苏子河上犹如一锅沸腾的米粥。
所有的官军都丢弃了自己的衣服和铠甲,拼了命一样拍打着河面上的水花,向着两侧的河岸挣扎。桥面上的弗朗机炮和火药箱子炮弹筐,就像下饺子一样往桥下的水里扔……
随即,洪峰犹如山岭一般在河面上掠过!
所有人的耳朵中都已经听不到了任何声音,只有河水奔腾的怒吼咆哮声,水中大片的关宁军瞬间就被洪峰冲走了!
沈渊脸色凝重地看着这一切,对这场灾难的发生,他也是无可奈何。
……
原本在军议的时候,沈渊已经向杜松提起了要小心浑河突然涨水。因为在他的记忆中,历史上的杜松正是在渡河的过程中,被上游这女真兵突然掘开了水坝导致洪峰降临,给关宁军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而那时的杜松不但没有听从沈渊的建议,反而还对沈渊暗自心怀不满。当时的沈渊要是坚持说下去的话,非但杜松绝不会采纳他的意见,反而还会对沈渊执行军法。
这样一来就造成了眼前的惨相,沈渊明知道会发生这一切,却没办法阻止!
而当洪峰过后,苏子河道上是一片凄惨的景象,到处是浑浊的河水在河岸上奔流。无数人正在泥泞的河滩上,凄惨万分的向着河岸上挣扎爬行。
这时的王宣咬牙切齿地看着这一幕场景,当他回过头的时候才发现,他身边的沈渊正紧紧地咬住了牙关。
沈渊从手上的望远镜中,看清楚地看到了对面吉林崖上的女真兵,正在拍着巴掌大声欢呼。
嘲笑声和笑骂声在山谷中回响,女真兵猖狂至极的放肆大笑声,就像是狠狠扇在脸上的巴掌,让沈渊怒不可遏!
在王宣惊讶至极的目光中,就见沈渊转身跳上了一匹战马,拨转马头就向着渡口的方向狂奔而去!
第2242章 辽东风满江山旧、心思灵透、暗自绸缪
“啊?不行!你给我回来!”王宣的头脑也不笨,当他意识到那位花满楼将军是在向着杜松总兵的方向而去时,他吓得后脑勺上的头发都立起来了!
在这个时候你去触杜松将军的霉头,那不是作死吗?王宣在沈渊的马后徒劳地跳着脚大喊,却根本没人搭理他。
此刻的总兵杜松正注视着眼前的景象,他的双眼瞪得一片血红!
……
在他身边,十几位亲兵就像拉着一头疯狂的骆驼一般,拼命地拉住了这位杜总兵,而杜松则是在暴怒之中,不断地喝骂挣扎。
此刻他的心都在滴血,刚刚洪峰过来的时候,杜松虽然被亲兵拉到了远处的河岸上,但却把眼前的一切看得清清楚楚。
那是三四千的大明官军,他手下的关宁军精锐啊!
如今在洪峰过去之后,河道里一片死伤狼藉,漂浮在河面上不知生死的人只有几百个,而更多的人却是无影无踪。
四千左右的精锐被洪水冲走,眼看着就没了命,而他们甚至还没来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