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狂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第一狂士- 第10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最开始时大家还没注意到这一点,等到后来,有些人就把朱常浩的举动暗地里通知了其他人。
  实际上朱常浩的地位是很重要的……因为朱常浩有一个了不得的老师。
  在那些朝臣的心目中,江南沈渊无疑就是祸乱天下的巨寇。可是沈渊却不知道为什么,这几年来一直对北方朝廷不管不问。
  似乎照这样下去,双方划江而治的局面将会一直延续下去,而沈渊也会一直是大明名义上的臣子。
  这个时候的大明,其实也没法跟沈渊撕破脸,一是朝廷知道自己打也打不过,一旦率先开战就是作死。
  第二件事就是江南的三大市舶司,每年还有一定数量的银两输送到京师呢。京师官员就是靠着这笔银子,才能维持正常运作。
  在这样的情况下,谁会没事闲的去惹沈渊?所以几年来在京师官场上,早就形成了一个说法……
  支持太子的事是只能做不能说,讨伐沈渊的事是只能说不能做!
  ……
  也正因为沈渊如此强势,所以朱常浩才不会被人彻底轻视。因为大家都觉得万一有一天,沈渊和北方朝廷要是撕破了脸,说不定还得靠朱常浩凭着师生之谊来维持。
  而此时朱常浩的举动,在有些人看来似乎是另有深意。
  被这小子这么一弄,倒是显得京师里只有他对皇帝宾天这件事心怀悲痛。好像除了他,没人真正在乎这件丧事似的!
  于是这朝野内外,在拉关系扯皮、封官许愿之余,有时候也会提及一下朱常浩这个实心眼儿的孩子。
  大伙都说他的眼睛已经哭得跟烂桃似的,再哭下去好像就该瞎了……
  ……
  于是国丧按部就班地办下去,一切似乎都是顺理成章。
  郑贵妃拼命地撒钱封官,终究还是没用。那些京官个个都是人精,再怎么也不至于一脚踩上一条快要沉底儿的破船。
  而此时大明天下的重心,也在慢慢向着那位太子朱常洛转移……一直以来朱常浩为父亲守灵之际,每天都会看到太子过来,在灵前哭拜好几次。


第2199章 欲知苍生问贫道、未卜先知、王气暗凋
  所以最开始的时候,太子朱常洛见到朱常浩悲痛成这样,还劝过他几次,让他注意自己的身子。
  可是越到后来,这位太子朱常洛身边的从人就越多,他慢慢的也越发气宇轩昂起来,渐渐有了一派天子的威势。
  这种情况下,当他再见到朱常浩有时打一声招呼,有时却是视若不见,看来已经俨然把自己当成皇帝了。
  京师的七月,天气正是最为酷热之时,几筵殿里的气味也开始慢慢变得难闻,焚烧的顶级檀香也盖不住那股浓郁的尸臭味。
  朱常浩多日没有沐浴,头发已经在汗水的侵染下板结了,面容也开始渐渐的枯槁消瘦。
  每当丧服被纸灰落满,麻布变了颜色之后他就换上一套新的。外面送来的米粥里也给他加入了参汤,好让这位瑞王殿下不至于因为过度哀伤拖垮了身体。
  十余天来,朱常浩已经瘦得面目全非,这大明天下也开始渐渐的改变!
  ……一切仿佛是前生注定,历史的车轮正沿着它既定的方向滚滚向前,那位真正能影响它的人,现在却是丝毫不为所动!
  半月之后的八月初一,太子朱常洛登基即位,继承大明正统,年号泰昌!
  他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自己的生母王氏追封为孝靖皇后。
  没错,王氏就是那位万历天子一时糊涂之后,生了个太子朱常洛,却终生不为万历所喜的宫女。
  这位宫女王氏,直到死的那天也只是个贵妃而已,甚至她死的时候,万历都没允许朱常洛去见他生母一面。
  这母子二人,从朱常洛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母亲身亡都没见过一次……朱常洛有多恨万历,由此可想而知!
  由此在已故天子灵前,日日恸哭不止的瑞王朱常浩,也为泰昌皇帝朱常洛所不喜。
  四十九天之后,几筵殿中的棺椁神主被送至太庙存放,皇宫内的丧事算是告一段落了。
  在这之后还有更大的一场麻烦事,就是皇帝出殡,文武百官要一直送出居庸关,新任皇帝要履行的手续更是麻烦万端,现在的天子朱常洛是一想起这事儿来就头疼。
  在这之后,天子登基坐殿,年号也改元泰昌,正是一番新朝新气象。
  而那位瑞王朱常浩,却跟着自己父亲万历的神主灵位一路去了太庙,然后他就在太庙里住了下来,继续尽孝守灵。
  如今的京师里已经没人再管他了,说句难听的要是再过个把月,传出瑞王朱常浩悲痛过度,身体衰弱死在太庙的消息,都不会有人觉得稀奇。
  ……
  而此时远在江南的广州,当信鸽送来了太子朱常洛登基为泰昌皇帝的消息时,就连智谋绝顶的青夫人,都对沈渊的做法发出了质疑。
  当青夫人和拿着情报过来的孟晓妆,一起对沈渊发出询问的时候,这两位夫人的心中明显带着焦急的情绪。
  现在的形势看来大势已成,已经无法逆转,青夫人的心中非常清楚,朱常洛可不比那位万历天子!
  那家伙在太子的位置上憋闷了三十多年,如今上位之后正是大展拳脚之时,从性子上来说,这时也正是他一点委屈都受不得的时候。
  所以北方朝廷和江南广州的平安局面,不知何时就会被打破。到那时的大明天下,一场南北大战在所难免!
  “沈郎你是怎么搞的?居然什么也不干,坐视那个朱常洛当上了皇帝?”此刻的青夫人目光灼灼地审视着沈渊的表情,而孟晓妆却是在旁边耐不住着急地问道。
  “嘘!”此刻沈渊看到屋子里只有他们三个人,又探头向着门外瞅了一眼,最近的侍卫也在几丈开外。
  看他贼眉鼠眼的样子,这两位夫人就知道,沈渊只怕是要说出什么劲爆的内容了。
  而这时的沈渊却压低了声音,眉飞色舞地说道:“这件事委实是天机不可泄露……不过我可以告诉两位夫人一点。”
  “嗯?”听见这话,青夫人和孟晓妆一起好奇地睁大了眼睛。
  “贫道夜观天象,北方紫薇暗淡,京师王气凋零,那个泰昌皇帝最多还能当……嗯!”
  说到这里时,沈渊竖起了一根手指,比划了一个“一”,顿时把两位夫人弄得一愣!
  她俩问了半天,沈渊居然说出这么一句神神叨叨的话。可是这位夫君虽然一脸的眉飞色舞,却好像完全不像是在开玩笑!
  两位夫人看着沈渊的手指,急忙追问道:“你说他只能当……一年的皇帝?”
  沈渊摇了摇头,笑嘻嘻的向着两位夫人说道:“接下来可不能再说了,天机呀,天机不可泄露!”
  “你指定是有点啥病!”这时的孟晓妆夫人没好气地耸了耸肩,而青夫人看向沈渊的目光中却充满了玩味之色。
  “你这是啥意思?”这时的青夫人似笑非笑地向着沈渊说道:“万一那个皇帝的命数被你说中了,那就只能有一个解释……他是被你弄死的!”
  “还真不是我!贫道冤枉!”沈渊闻言连忙摆手,示意这件事跟他没关系。而青夫人看到他一本正经的神色,又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真的跟他没关系?青夫人的心中暗自想道:要是沈郎不参与进去,而那个泰昌皇帝真的干不满一年天子就出事了……那能说明什么?
  说明我家沈郎真有看透阴阳,熟知命理的本事?
  想到这里青夫人一回头,却见孟晓妆已经被沈渊拦腰抱着,坐在了他的腿上……
  就这还得道高人呢?青夫人毫不犹豫地推翻了自己刚才的推论,没好气地拍了郎君一巴掌!
  ……
  其实这件事还真跟沈渊没什么关系,他之所以这么说,却是因为咱们沈少爷熟知历史的原因。
  明史记载,大明光宗皇帝朱常洛,于泰昌元年八月初一登基,八月二十九身亡,他满打满算,就当了二十九天的皇帝!
  也就是说,除了沈渊之外,天下所有人都打算错了算盘,也完全抱错了大腿。
  不到一个月之后,天下即将再迎来一次大丧,大明朝廷……还得重新选出一位皇帝!


第2200章 皇权欲夺急不得、静待秋风、瓜熟自落
  正因为沈渊对历史上这位短命的泰昌皇帝十分了解,所以他才会通过飞鸽传书,让瑞王朱常浩做出了哭灵那样的举动。
  因为沈渊的心里非常清楚,泰昌皇帝朱常洛既然活不了几天,那他又何必费尽心机和他去抢……你跟一个死人争个什么劲儿?
  同时,因为太子朱常洛没有登基之前,在朝臣心中就是数十年来需要扶持的对象,因此沈渊想要将这种观念逆转过来,让朱常浩继位也并不是不行,只是需要做的工作实在太多了。
  所以在沈渊的计划中,从来也没打算让朱常浩和朱常洛争夺皇帝之位,而是等着朱常洛死了之后再展开行动,这样做对于沈渊和朱常浩来说有很多的好处,同时省去了不必要麻烦。
  首先就是,历史上的泰昌皇帝朱常洛死得不明不白,所以当朱常浩在太庙哭灵,沈渊在江南丝毫没有任何动作,这也免得很多人会把皇帝朱常洛的死,栽赃在沈渊和朱常浩的身上。
  其次就是朱常浩在先帝的灵前大哭不止,会显得他十分孝道,这在以忠孝治国的大明朝臣心中会是一个非常加分的选项。
  与此同时还可以保证朱常浩一直留在太庙,没有在京师采取任何行动,这样既不会引起任何人的忌惮,同时朱常浩的低调也变相保证了他的安全。
  所以这就是沈渊的全部计划,中心思想就是一个“等”字。
  现在他是不争,但是等到泰昌皇帝朱常洛出事之后,那他就非争不可了!
  由此,沈渊已经开始准备筹划,军中的两名重要将领,陆军大将朱常津和海军元帅徐博都被叫到统帅府,由统帅面授机宜。
  水陆两军全军动员……事实上暗地里的准备,沈渊早就在半年多以前开始了。
  ……
  沈渊从来就是以现代的要求来训练自己的军队,因此他麾下的三万将士,要论起调集出征的速度,远比同时代所有的军队都要快上数倍。
  海军出征方面自然是毫无问题,上次远征欧洲之后舰船得到了修理和保养,海军的实战训练一直都在进行。
  早在几个月前,包括陆战队在内所有的将士都是齐装满员,武器、弹药、给养、陆战队陆上作战的运输和消耗品,全都在沈渊的安排下准备就绪。
  因此海军随时可以出发……在这一点上,沈渊对小七爷徐博是非常放心的。
  而陆军方面的准备,相对于海军而言就更复杂一些,因为毕竟海军有战舰,人家是自带交通工具的,而陆军的长途奔袭作战,却要提前安排妥当。
  在这一点上沈渊也做了长足的准备,几年前他就开始以需要通行大型蒸汽商船的理由,疏浚了江北的运河河道。
  所以现在的京杭大运河上,已经可以通行三百吨左右的蒸汽运输船。
  这些运输船既要携带大量的兵员,同时还有陆军用的火炮车辆等重型装备,此外大量的粮食弹药和给养,都必须通过船只运输。
  同时需要准备的还有运河沿岸的警戒卫戍工作,沈渊要求朱常津的陆军要做好长途跋涉,长期作战的准备。
  此时的小七爷徐博还好一些,他早就隐隐猜出了沈渊的战略安排,而朱常津却有些暗自吃惊。
  因为老师沈渊递给他的补给清单上,用于作战的弹药数量和野战食品的数量,都远远超过了自己的想象!
  他立刻就意识到,这绝对不是一次简单的进军,而是在筹备着一场大战,这让朱常津的神色立刻开始郑重起来。
  任务命令下达了以后,沈渊向着朱常津和小七爷徐博说道:“这次你们的工作会有点艰难。”
  “你们不仅仅要按照我给你们的时间表,把一切都准备好,同时还要让外界甚至自己的部队都认为一切如常。”
  “你们不许下令进入任何等级的战备状态,也不能让指战员停止休假,所有的备战工作都要悄悄地做好。”
  “为什么呀?”朱常津听到这里,终于还是忍耐不住问了一句。
  这小子在行军打仗方面跟沈渊学习了这么多年之后,本事已是炉火纯青,可究竟还是在战略方面差了点火候……当然是和小七爷跟沈渊这样的妖孽相比较。
  可是等朱常津问了之后,沈渊却是笑而不答,而旁边的小七爷却在后面给了朱常津一巴掌。
  “让你准备你就准备得了,”小七爷徐博笑嘻嘻地说道:“你也不想想!”
  “江南陆军备战的消息,要是传到外面去,天下都有多少人得吓尿了裤子?这事儿能随便往外说吗?”
  “也是哈!”朱常津听到这里才明白过来,他的老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