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赵括自己也换上了一身的“绷带装”躺在马车之中,点点“血迹”更是暗暗地在绷带中阴透了出来,两条腿上也夹上了木板,再加上临时组装的轮椅,活脱脱就是一个重伤员啊!
随即赵启推着赵括来到了信陵君的面前。
“外臣见过赵王!”信陵君见到赵括如此模样心中也是一惊,赶忙拜倒在地:“赵王,这是,怎会?”
“我王不避锋矢救援于汝,在突围中为大军殿后,被秦军暗箭所伤,以致重伤。”赵启冷着脸在一旁背诵着自己的台词。别说冷峻的面孔在加上丝毫没有感情与温度的磕磕巴巴的话语,却是与此时赵启该有的态度极为的相当。
赵括对着赵启挥了挥手,说道:“汝先行退下,寡人与信陵君说说话!”
“诺!”赵启双手抱拳转身离去,离去前还不忘狠狠地瞪了信陵君一眼,那意思再明显不过了——都是你这老小子害的!
不知是被赵启临去的一眼给吓到了,还是被赵括的惨状给感动到了,七尺高的汉子竟然扑簌簌地哭了起来:“外臣羞愧至极,若非外臣一意孤行,也不至于有次大败,更不致赵王受此重伤也。外臣,外臣恨不能以身相代耶!”
说着,信陵君又拜倒在地。
虽然信陵君也吃不准赵括是真伤还是假伤,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战是因为自己打败的,而自己的命是赵王给救的。
于公于私,自己都应该有这一拜!
赵括看着信陵君的表演,心中却有些不以为意。
若说信陵君心中没有半点悔意那是假的,但若说信陵君会为自己的受伤而难过,那就更假了!赵魏虽是盟国,却也一直是竞争关系,自三家分晋以来,谁不想再一统三晋之地?还什么以身相代?都是千年的狐狸,玩什么聊斋啊!
但,该演的戏还是得演啊!
赵括伸出未被固定的右手,“艰难地”将信陵君扶起,顺势信陵君居然就被扶了起来,果然是假的,这个老狐狸!
赵括随即笑着对信陵君说道:“信陵君莫要听那混人之语,寡人只是些许小伤而已!”
说着,赵括又咳嗽了两声,说道:“信陵君也无须太过自责,如今最为关键的乃是如何应对强秦接下来的招式!”
“愿听赵王之意!”信陵君心中一激,也明白肉戏来了,心中千愁百转,面上却是一副敬听指教的模样。
“经此一战,秦军虽然二败我联军,却也因为周王畿之战,损失颇重,短时间内应该无力再次发动大规模的战争,此也是信陵君之功劳也!”赵括先给信陵君吃下一颗甜蜜蜜的安心丸。
信陵君闻言,果然悬着的心就放下了一半。自己昨夜彻夜难眠,所思所想便是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困局,当然也想到了秦军无力再攻的可能,如今从赵括嘴中得以印证自己的想法,心中还是有些许激动的。
赵括看着信陵君的表情,自是明白对方是相信了自己的说法的,随即继续说道:“然,秦国者,虎狼也,未闻虎狼出穴,虽胜于敌,却空手而归者也!”
话音未落,信陵君的表情眼见着便严肃了起来。
赵括继续说道:“若我为秦军主将,必令大军东出,占周邑而窥韩魏、取河内而阻我赵国!”
信陵君闻听赵括的部署,一下子就急了!这还得了?若是这两地都给秦国给占了,自己和秦国交界之地那就长了,那等个两三年,秦国稍稍恢复实力,便可任意挑选地方入侵我魏国,自己那是防不胜防啊!到时候,那秦国不是想把魏国搓圆就搓圆,想捏方就捏方了?
“万万不可令其得逞也!赵王只管吩咐,吾莫有不从者也?”信陵君随即急切地问道。
“哎!”赵括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如今你我两家,皆是狼狈之军!不过信陵君不必着急,我赵骑马快,定能先于秦军进入周王畿,同时寡人已令邯郸并上党之军出野王城而占河内,随即进周王畿而抵御秦军。”
信陵君闻言,直愣愣地看着赵括,似乎在等待着赵括进一步的吩咐。
赵括此时的目光却已飘向远处评价的河面,似乎在对信陵君诉说,又似乎是在喃喃自语:“只要顶住秦军第一轮的试探,后面就不难矣!”
随即,赵括便闭口不再言语。
赵括不说,信陵君可就急了!怎么的?老子打生打死,损兵快二十万了,结果就是为你赵国打呗?
拢共两块地盘,还有一块是秦国从我手上抢走的,怎么的?你赵国就想独吞了呗?看你赵王浓眉大眼的,怎么什么时候起也变得跟秦国一样厚颜无耻,贪得无厌了?
随即,信陵君便有些不悦地问道:“赵王,我魏军虽损兵十数万,然仍有将士数万也,经此一战,堪称锐卒!我魏国也愿为抗秦再续其力也。还请赵王予以调遣,勿使诸军寒心是也!”
可以说,信陵君还是有些急智力的,就这不卑不亢的一段话,显然说得是极有水平的。
首先,一上来,信陵君便对着赵括开始邀功,只提伤亡,却不提伤亡之因,也提醒着赵括我魏国也是会盟国之一,更是此战的主力输出,没有之一;
接着,既然我是用功之国,到了排排坐分果果的时候自然不应该没了我大魏国的份,随即又夸大自身如今的实力,既是说明自己对抗秦大业仍有重大作用,同时也在威胁赵括最好想清楚。
最后,信陵君便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但为了利益的最大化,却又不说出具体的要求,只说“你看着办”,让自己处于进退有序的位置。若是给少了,信陵君可以接着提,若是给多了,嗯,信陵君还可以接着要!
如此,有礼有力有节,不去当外交家,却跑来干军事家,真实可惜了!赵括在心中默默地想着。
但信陵君不知道的是,他的分果子的想法,正是赵括想要的。
赵括看着眼前的信陵君,略微沉吟了一会儿,说道:“信陵君,非是本王不信任与汝。只是魏军如今,只有这万许人马,恐难以招架秦之大军也,不如早些回返修整才是!”
翻译翻译就是:老子不信任你们啊,你们就这一万多人,就别瞎蹦跶了,乖乖回家算了!
信陵君能受得了这气?随即不阴不阳地说道:“我军跋涉百里,却师辱地丢。我大魏最先响应赵国之盟,却落得如此境地,却不知令韩、楚等国知之,该如何评断赵国焉?”
很明显信陵君生气了,连威胁之语都脱口而出,这是用诸国联盟来强压赵国啊!若是赵国不想成为被诸国抛弃的秦国一般,这要求就得答应。
闻听此语,赵括明白火候到了,随即眉头装作微微皱起,对着信陵君说道:“如此,魏军便屯驻河内吧!毕竟河内之地本就是魏国至管辖也!赵军守周邑,魏军守河内,如何?”
若是李牧在此,定要被赵括的话语给惊到。因为,赵括跟他可不是这么说的!赵括与李牧安排的可是赵军守河内,魏军与秦对峙于周邑啊?
是赵括变卦了吗?
显然不是!
闻听了赵括的安排后,信陵君原本焦躁的心情稍稍缓了一缓。毕竟自己带着魏国的老本出击,若还是一无所获得回到魏国,恐怕迎接自己的不是百姓的欢呼与魏王的肯定,而是冰冷的镣铐了。
只要能够拿回一地,哪怕是河内。
河内?
吾要河内作甚?那地儿都被秦军给霍霍得差不多了,屠杀、焚烧,再加上赵国引入流民的政策,河内郡哪里还有什么占有的价值?
自己从国内移民过去?来年秦军来攻,这批民众是撤是留?
完全是得不偿失啊!
可周邑就不同了,周边的田地人口暂且不说了,单说这周王畿,虽然周王畿内城被周王的一把火给烧了,但它架不住位置好啊,那可是天下中枢,商贾云集之地,要是大魏国给占了,一年能收入多少税赋啊!
想及此处,信陵君已经打定主意要周邑而非河内了,剩下的无非就是按着这个目的寻找说得过去的理由而已了。而这,正是信陵君所擅长的。
随即,信陵君对着赵括一礼道:“多谢赵王!只是赵王,若是河内归于魏,则此周邑之地,于赵而言,便成飞地,一旦秦军来攻,赵军如何能守焉?”
“赵军可自河内开进,援救周邑也!”赵括不以为然地说道:“莫非魏国会不令我赵军通行焉?”
信陵君闻言赶忙又是一礼,不卑不亢地继续说道:“我魏国自然以赵国马首是瞻,只是且不论过境之手续是否繁琐,单论援军横跨河内之地,赶至周邑战场,恐战事已然结束矣!”
“那信陵君之意是?”赵括冷冷地问道。
奇!书!网!w!w!w!。!q!i!s!u!w!a!n!g!。!c!c
“禀赵王,外臣之意,周王畿因周王自焚已成焦土,故吾愿率魏军人马占之以拒秦军!”信陵君继续说道。
第三百三十二章 河畔离别回邯郸龙台宫中惊天变
问:怎样的情况下,才能让一个酷爱美食尤其喜爱蛋糕的人,心甘情愿地放下一块已经到了嘴边的蛋糕呢?
答:告诉他——蛋糕过期了!
显然,信陵君就是这么做的,把一块尚未过期的蛋糕硬生生说成了过期产品。
你不是想要富庶的周邑吗?不好意思,周邑的核心城池——周王畿已经毁于一旦了!毁得不能再毁的那种,你还想要吗?
“周王畿已成焦土?”赵括喃喃道。
“然也!周王不堪在秦军手下受辱; 举火自焚于宫中,至我军至,洛都城内,片片焦土,处处瓦砾也。”信陵君赶忙回道。
赵括闻言,看着信陵君急切的模样,缓缓低头思索。
然而此时; 赵括的心中却已是乐开了花儿。果然; 大块朵颐的肉就是没有骨头缝里自己扣出来的肉香!
赵括十分清楚; 洛都,依洛水而建,居天下之中,自古乃是商贾云集而兵家必争之地也!即便是而今暂时毁于战祸,相信不久也便能兴盛于废墟之中。
但信陵君的话语无疑是给了自己一个不错的借口,将周邑这块烫手的山芋丢出去,虽然可能会显得自己有些势力。但,那不重要!
为何说是烫手的山芋呢?
首先就是周邑是秦军势在必得之处,即便大军屯驻周邑,秦军也不可能放弃掉这么大块的蛋糕,于是演变成当年河西之况——三天一小打,十天一大打——不过是时间问题,而这样的血肉磨坊似的战斗意志是赵括所极力避免的。
其次,若是赵国占了周邑,不可避免地就要为周王室的覆灭负上一定责任,甚至百姓会说此战都是赵国挑起来的。虽然事实也差不多是如此,但如此带有负面情绪的印象不能出现在“伟、光、正”的赵国身上。
所以,既然是信陵君自己想要往死路上走; 那赵括说不得,就只能勉为其难地送他一程了!
只见赵括缓缓抬起头,对着信陵君深深看了一眼说道:“如今赵国之兵,守御一郡之地尚且不足,根本无法增援与汝,如其知之!而周邑之地,定是秦国所必取者也!信陵君可有信心守住焉?”
本来还想以飞地不利增援等事,再做一番挣扎与劝说的信陵君闻言也是一愣。
“听此言之意:若是我魏军能够顶住秦国,赵国就真的将周邑交给我魏国焉?”信陵君在心中暗暗盘算着:“我军能顶得住秦国大军的进攻焉?”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但,那有如何?难道换到了河内之地,秦军就一定不来吗?自己就能顶住秦军吗?又或者说,我大魏军顶不住秦军,他赵国军队还能坐地旁观焉?
更何况,如今大战方休,秦国函谷被毁,自顾不暇,不一定就会再次出兵夺地; 即便是出兵,自己有赵军托底又有何惧哉。
至于日后之事,只要周邑能够在魏国手上过一过,就如同那肥膘过手,便是不贪不占什么也不做,也是满手的油腥啊!
打定了主意的信陵君,随即对着赵括一礼道:“虽无必胜之信心,却有必死之决心!我大魏国愿倾其所有已守卫周邑也!”
赵括闻言,也是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既如此,卿可速速将此事报于魏王知晓,你我两国也好再立盟约也。”
“诺!外臣会立即禀告我王!”信陵君也是立即答应道。
“有汝之言,寡人便算放心了。”赵括继续说道:“如今之要,乃是速速赶路,趁秦军修整之时,迅速抢占周邑与河内之地,一则造成既定的事实,二则占据地利,以防秦军狗急跳墙!”
“诺!外臣明白!”信陵君又是一礼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