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赵括,人在长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是赵括,人在长平- 第1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时间赵括只觉得某些地方又充血了!看来精力好也不尽是好事啊!

    但赵括还是克制住了内心的猛兽,对着宦者令说道:“伊妃身子不便,找几个得力的宫女好生伺候着,勿要再发生昨日之事!”

    “诺!微臣已经安排好了!”宦者令闻言赶忙应诺道。

    自己刚刚上台就有人为难王上唯一的妃子,昨日自己听到手下宦者的传令,吓得差点一屁股坐在地上。

    底下人光看到了宴席的刺客是伊妃的旧好,却没看见王上亲自将伊妃抱回寝殿,这份荣宠,居然还有人敢打主意,这不是给自己在王上面前上眼药吗!

    一怒之下,宦者令连夜将负责伊人宫的人等,从上到下,悉数以整顿宫闱之名斩杀当场。

    既为伊妃出气,也为自己立威。而知晓王上将伊妃抱回自己寝殿后,宦者令更是连夜重新装饰好伊人宫,还亲自挑选了得力的宫女留给伊妃听用。

    短短的一句应诺里,却是宦者令一夜的辛劳。

    赵括却没有关注那么多,安排好自己的伊妃,便头也不回地朝着偏殿奔去。

    必须是奔!这样见面时才能气喘吁吁!中途还得跑丢一只鞋子,还必须是穿着睡袍。

    狼狈?那就对了!

    为何?别问,问就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不懂?请参见官渡之战,曹操见许攸!

    于是,身着睡袍,脚踏单鞋,头发未梳,气喘吁吁的赵括第一次见到了面如冠玉,小胡子井井有条,衣着整洁华丽的千古传奇商人——吕不韦!

    虽然惊讶于赵括的造型,赵鲤与吕不韦一齐见礼道:“见过我王!”

    赵括盯着眼前的传奇,没错就是传奇!秦能灭六国,自是嬴政雄才伟略,然吕不韦之功亦有目而共睹者也。况以商人之身跻身相国之序,自古有几人哉!而更是编纂了《吕览》,兼儒墨而合名法,古往今来又有几人哉!

    “先生便是吕公焉!”赵括笑着问道。

    “小民,吕氏不韦,见过我王!”吕不韦微微一拜,小心地回道,心中已然波涛汹涌,甚至有些惶恐:赵王这又是自床上疾奔而来,又是尊称先生,这是我一个商人该得的荣耀吗!

    “吕公是准备往秦国发展了吗?”赵括扶起吕不韦继续问道。

    赵括的问话再次令吕不韦心慌不已,自己派出前去寻找异人的使者刚刚有了回应,自己正准备往秦国去投奔秦异人的,甚至家什都还未收拾好,赵王怎的就知道了?

    这倒是碰巧而已,赵括从秦王的国书中得知异人已经归秦的消息,料想已经在秦异人身上花费颇多的吕不韦也差不多该启程了,这才匆匆让赵鲤将吕不韦寻来!

    但吕不韦是何人哉,饶是内心已经慌得一批,表面却依然稳如老狗,淡定地对着赵括又是一礼道:“不敢欺瞒我王:却有西行之打算,却不是为了去秦国发展,而是有笔债务,数目颇巨,非得亲自去要一回才算安心。”

    “奇货之债耶?”赵括没有犹疑,继续问道。

    话音刚落,吕不韦扑通一下就拜倒在地,声音略低沉的说道:“我王赎罪!”

    只因为“奇货”之词一出,便表明自己所作所为的一切皆在赵王掌控之内,既如此,任何的狡辩都没有了意义,不如拜倒认罚,起码争取个态度良好!

    而擅自结交质子,尤其是敌国的质子,在哪国恐怕都是一刀的事儿啊!

    看赵王的态度却又不像是要给自己之最的样子,吕不韦有些迷茫了……

    “吕公请起!”赵括没有让吕不韦迷茫太久,一边笑着扶起吕不韦一边继续说道:“若是要治卿之罪者,寡人就不会让赵鲤去请先生了!再说,吕公乃生意人,投资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小民诚惶诚恐!”吕不韦小心翼翼地回应道。

    见吕不韦始终放不开,赵括决定直入主题,说道:“今请吕公前来,实是有事相请也!”



    第二百二十九章 居奇货许以相

    

“寡人欲以吕公为相,其位仅在平原君与赵禹之后,不知吕公其有意乎?”赵括直接扔出王炸!

    这一操作直接就将吕不韦给整懵了,想过赵王是要找自己办事,甚至都已经准备好了将万贯家财全数献出!却没想到赵王要的不是自己的财,而是要自己的人!

    要自己也就算了,代王行商嘛,也不是没有过,秦国猗蔚便是如此,名为商旅,实则秦臣。

    只是即便是为秦国做出突出贡献的猗蔚,英明果敢如秦王者,也就给了个官大夫的爵位而已!

    这赵王倒好,直接给了相国的位置,还仅在两老头之后,那不是说等那两老头西归,自己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这可是自己一生的奋斗目标啊喂!这么轻松就给实现了?那咱的人生还……嗯,想想,还有点儿小激动呢!

    想及此处,吕不韦的呼吸都有些急促。好在残存的理智最终战胜了内心的冲动,欲取之而先予之,作为商人,尤其一个精明的商人,这个道理他太懂了。

    赵王抛出如此大的诱饵,所图者必定甚大,自己不可轻率答应!只是便是将自己家族全给卖了,也不值这国相之位啊!吕不韦再次陷入深深的迷茫纠缠之中。

    赵括见其面有疑虑,迟迟不能做出决断,于是将吕不韦拉到一旁案几之前,相对而坐下!

    随即赵括说道:“吕公虽有恩也秦之异人也,更为其之为王也谋算良多!然人算不如天算,异人已为秦王看重,吕公种种谋算与付出,恐皆已付诸东流。”

    “吕公虽有恩于穷途之异人,却无从容之功于今日之异人哉!纵是吕公投奔于秦国,亦不过一门客耳,欲为大事者,以吕公商旅之身份,恐难于登天哉!”赵括继续为吕不韦分析道。

    “既然秦国无法伸张吕公之志,吕公何不试试赵国?我大赵如今虽暂弱于秦国,然去岁者,南下三郡,北取燕地,括地千里!兵强而马壮,兵锋不弱于秦!若得先生相助,必能压服六国!”

    言毕,赵括微微躬身对着吕不韦恳切地说道:“还请吕公助我大赵!”

    吕不韦见此状,哪还敢坐着,飞似的起身一拜到底道:“小民草芥之身,万不敢当我王如此重礼哉!”

    “吕公心中可还有何顾虑?不妨直言!”赵括一把扶起吕不韦继续问道。

    望着赵括真诚的眼神,吕不韦也不再迟疑,大胆地说出了心中的疑惑:“我王容禀:小民之所作为却如我王之所言也!小民亦知自异人出走之后吾志便难伸张矣。”

    “今得我王垂青,本应欣然领命、肝脑涂地。然我王之命者,其位太高,其权太重,小民诚惶诚恐,思虑再三,何德何能可担此任哉!”

    “哈哈哈……”赵括把臂而言道:“原来吕公非不愿归我大赵,而是对自己没信心呐!”

    赵括正欲继续分说,只听得外间宦者令禀告曰:“禀我王,时辰已至,众臣已至议政殿,请我王移驾朝会!”

    “让他们等着,寡人有要事与吕公相谈哉!”赵括略有些恼火地对着外头说道。

    “禀我王,今日乃我王登基后的第一次朝会,若是……”宦者令在外间继续劝道。

    “寡人说了:寡人有重要事宜!让他们等着!”赵括怒道。

    随即赵括转过头再次真诚地看着吕不韦,说道:“吕公无需介怀,时间尚早,左右今日之朝见,无非恭贺之词而已,吾等慢慢商谈!”

    而对面的吕不韦已然是感动不已,若说相国之位还可能是个噱头,可能最终无法兑现,而如今为了说服自己,将早朝推迟却是切切实实的,更何况此次的早朝还是登记后的第一次。

    赵王对自己的重视程度已然不言而喻。若是换了一般人,早已倒头便败。

    可惜吕不韦不是一般人,他知道赵王对自己是志在必得了,但在臣服之前必须清楚的知道自己到底何德何能,值得赵王如此之重视。而这,也终会成为自己在赵国的立身之本也。

    赵括随即继续说道:“吕公何其自谦焉!诸国质子何其多也,吕公独独看重质赵之秦异人,而异人得返,果被秦王所重,几欲立为世子,此足见吕公眼光之独到也!”

    “以商旅之身而欲为政客之事,为一线之机,不惜搭上万贯之财,此足见吕公之志气与胸襟焉!”

    “更以商旅之身成功撬动秦国之格局,为无凭之秦异人,铺就成王之基石,此足见吕公之能也!”

    “如此眼光、如此志气胸襟、如此能力之人,不可为相,普天之下,更有何人可为相哉?”赵括不吝夸奖道。

    明白了,赵王认为自己也是“奇货可居”者!

    没有什么好犹豫的了,吕不韦当即拜道:“不韦微末之能也!能得我王垂青如此,此千年难逢者也!愿自此追随我王,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好!好!好!”赵括大喜道!他明白自己的改革总算踏出了坚实的一步。

    “吕卿随寡人一道前去上朝!寡人也好将吕卿介绍给我大赵文武!”赵括站起身来,把着吕不韦的臂膀就要带着吕不韦一同上朝。

    “我王容禀!”吕不韦站在原地不可动,对着赵括一揖说道:“禀我王:微臣乃商旅之身也,又无尺寸之功与我大赵,如此贸然登上朝堂,恐众臣不服焉!更有损于我王之英明者也!微臣既为赵臣,理应为我王、为大赵考虑才是!”

    “哈哈!吕卿多虑了!”赵括大笑道,一为吕不韦已然进入赵臣的角色而高兴,二为自己的设计之精妙而高兴。

    “吕卿多虑了!寡人正是要损一损自己的英明!”说着拉着吕不韦就往朝堂走去。

    吕不韦一时间有点懵住了,怎么今晨一直都在被各种惊喜砸晕头脑,是自己跟不上战国还是战国变化快啊!还有自污其名的王吗?

    在愣神的功夫,吕不韦已经被拉到了内殿。

    而前殿之中也是热闹非凡!



    第二百三十章 干臣焉宠臣耳

    

“王上不会是还在温柔乡中吧!”

    “不会从此君王不早朝吧!”

    由于赵括一直未至,众臣众说纷纭地猜测着赵括的行踪,而昨日刚刚封为“伊妃”的女子,自然成了猜测的重点。

    “平原君,这你可得劝劝大王啊!不能因后宫之欢而耽搁了前朝之事啊!”一位白发老叟老成持重地说道。

    “屁话!平原君,此谏言万不可上也!我王膝下无后,正当奋力拼搏才是,此虽为大王家事,却亦是国事,更是我大赵如今最重要之事矣!”一员壮年官员立即反驳道。

    随即又一位官员支持道:“是极是极!平原君,吾等不仅不能劝阻我王,还应为我王稍加充实后宫才是,如今我王的后宫可是太过冷清了。”

    “然也!伊妃虽美,却为楚人,更。。。。。。我王纵然爱惜,却应当不会立为王后,后位空悬,于国不利焉!此方是吾等当尽力劝谏之所在者!”又一名青年官员侃侃而谈道。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句“后卫空悬”,瞬间引起了朝堂上众人的高度重视!

    “平原君,王后之位还是留在赵国的好啊!若是让他国得隙,难免出现外戚之势,与我赵国不利焉!”

    “此言有理哉!君上,属下有一女哉,豆蔻年华,琴棋书画皆通,模样靓丽,性情更是温婉,或可为王后之选焉!”有些沉不住气的,直接就将自己的狼子野心给暴露了出来。

    而这一通话,更是直接点燃了现场的热议。

    “汝真真好大的脸盘,就看汝之大脸,汝之女而能靓丽到哪去!”有好事者再一旁搭腔道。

    “就是就是!君上,某之孙女者。。。。。。”

    刚刚打压下去一个,却又有更多的推荐者冒了出来,什么女儿、孙女、甚至于侄女、侄孙女,到最后族中之女都上来了。

    平原君对面来时汹汹的众朝臣,驳斥嘛又不敢,毕竟他也准备为赵括选妃来着;不驳斥嘛,自己快被烦哭了。

    好在赵括的出现成功将平原君给解救了出来。

    “好生热闹啊!”赵括从内殿缓缓地走了出来。

    众臣慌忙闭言归位,齐齐躬身而道:“见过我王!”

    虽然在内殿中,赵括已然听到了诸臣的议论,赵括却仿佛不知此事似的,甚至是有意地放任诸臣的讨论,直至平原君有些招架不住了,赵括这才换好朝服,迤迤然地出了内殿。搞得一旁的吕不韦又是一阵迷茫!

    “诸卿请起。”赵括笑着说道。

    随即,平原君带领百官再次对着赵括见礼,以贺新朝也。

    礼毕,赵括随即开口说道:“诸卿辛苦,今日乃是是新朝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