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烦了就知道会是这样,小心的问:“团座,那我找个理由拒绝了他们?”
“不,先吊着他们,既不要否决也不要答应。”
陈浩思索了一下说道:“这两帮龟孙子都是强盗脾性,看上你的东西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你要不答应他,他就要想法子强抢了。
现在咱们还太弱小,不能跟他们撕破脸,糊弄着吊着他们胃口。
等咱干掉十五军,实力再强大些,不怕他了到时候也好应付。”
众人听罢觉得很有道理,英国人当强盗也不是一次两次,鸦片战争那就是啊!
华夏近代的屈辱有一半是英国佬带来的。
只不过现在日本人成了头号强敌,被迫于远在地球另一头的英国佬合作,对抗共同的敌人。
要是没有日本人,说实话跟英国佬迟早都得打。
只是有人还不明白,提问到:
“团座,美国人好像没侵略咱,相反是盟友来着,还提供武器物资没少帮助,他们也是坏人吗?”
陈浩扫了那个参谋一眼,又是一个被美国伪善面孔欺骗的。
可能有很多人还不知道,美国人是盟友是后来的事,一切都是为了共同的敌人日本。
三八年洛杉矶会议上,当时的美国国会议员斯克托对所有人说:
“请大家记着日本在屠杀100万人的时候,有54万人是美国人杀死的。”
这句话不是危言耸听。
是在战争期间,美国源源不断的帮助日本提供军事援助。
1937年美国向日本出口了550万吨的石油,还有价值1。5亿日元的机床,
到了1938年,日本的进口物资有34%都来自美国。
到了1939年的时候,美国对日本的钢铁出口量达到了1938年的9倍。
根据统计,日本从美国的进出口商品中与石油产业相关的达到了37。4%,与机床和武器设备相关的达到了20。8%。
而军事技术和武器购买合同占据了21。7%,
连日本的石油燃料有90%依赖进口,其中70%是美国出口的。
在1939年,华夏向美国贷款可最终的数额只有2500万美金,
但是在1938年美国给日本的贷款却达到了1亿两千五百万美金,两者相差天壤地别。
可以说没有美国的扶持,日本人不可能在战争期间撑住那么长时间。
为何后续美国人掐断了对日本的援助和贸易?
一部分原因是日军拼命的造舰,野心勃勃的样子,对美国产生了威胁。
更重要的因素是日本没钱了。
此时各国的货币与黄金挂钩,国际贸易更是需要实打实的黄金。
从美国运往日本石油钢铁,日本就要一船一船地往美国运送黄金结账。
打了几年仗日本政府的黄金储备耗干了。
还能拿什么来交易?
日元?
根本不可能,想印刷纸就来换工业产品,做春秋大梦吧。
就连同源同种的英国佬,想要美国的物资军火援助,都要一船一船地往美国运黄金。
把几百年存下的家当掏干了不说,后来没辙只能把海外的军事基地一个一个转让。
直接导致打完二战,日不落帝国再也无法辉煌。
靠着二战卖卖卖,美国躺赚成了最大赢家。
陈浩把美国人的老底都挖了出来,语重心长地对众人说:“所以不要觉得美国给你三瓜两枣,就觉得人家是善人。
美国佬比英国佬的心都脏。
流氓手段升级迭代,披上正义的大衣,非常有迷惑性,实际上本质一样,都是掠夺。”
提出问题的参谋低下头,为自己的幼稚无知感到羞愧。
孟烦了不禁感慨:“受教了,以前都被美国佬迷惑了,还真没有人说这些。”
“连你这个大学生都不知道,就更别说我们了。”
王云山一副学到了的样子:“还是团座见识广博,如果没有团座指出来,我们肯定免不了被美国人的伪善面孔所欺骗。”
这马屁……也不能说马屁了,的确是事实。
一说美国人是来帮你抗击日军侵略的,还不得把心窝子掏出来给人家看?
哪能想到会有包藏祸心。
以他们的想象力,做梦都想不到。
被卖了还得替美国佬数钱,绝对的大冤种。
又人前显圣了,虽然自己不想的,但才华横溢是无法掩盖的。
众人的钦佩马屁陈浩照单全收,他端起孟烦了泡的茶抿了一口,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连美国人都知道的情报,日军怎么可能不知道?”
以日军对于情报工作下的功夫,陈浩毫不怀疑川军团接收的军事武器设施,会形成一份清单摆在日军指挥官面前。
日军会不会被他们的实力吓住,不敢主动来攻?
这倒是个问题。
第360章名不符实的川军团
“日军会不会被咱们的实力吓住,不敢主动来攻?”
陈浩提出的问题让大伙儿为之一愣,屋里瞬间鸦雀无声。
手上有四个师团八万多人的十五军,会惧怕一个兵力五千余人的川军团?
外人听完了绝对会认为是笑话,拥有十六比一的兵力,会惧怕?
十六万比五千,优势在我,怎么可能会输?
大伙儿都是知情人,就不用装外人了。
川军团虽然是团级建制,但是所辖的兵种以及武器数量,都远不是团体编制所有的。
有谁见过拥有二百四十多辆的坦克和装甲的装甲团?
按照日军战车联队的标准,都够装备四個了。
有谁见过拥有上百门多管火箭炮的部队?
日军一个炮兵联队编制四十八门火炮,数量上能装备两个,论威力顶四个不止。
更别说还有九架直升机,三十六架战机和轰炸机。
比一个空军飞行团装备的还多,正经空军飞行团就三十架飞机。
拥有如此多的强悍武器装备,虽然川军团人数比较精简,但是想扮成人畜无害的小白兔是不可能的。
你想伪装成兔子,也要看人家相信不。
在日军眼里,川军团是一个火力十分强大的战车师团,硬顶两个步兵师团轻而易举。
代理参谋长王云山分析道:“还没有听闻日军有增兵的计划,就日军目前的部署,
五十五师团在怒江一线,与国内的军队对峙,被牵扯了大半精力。
五十六师团被我军击溃,丧失了大量建制和兵员,目前撤到了仰光一带休整,短时间内已经不构成威胁。
只有第十八和三十三师团,是日军目前唯一可调动的兵力。
即使按照我川军团陆军力量的配置,日军非两个师团不能对抗,确实可能有所顾虑,不愿北上进攻。”
孟烦了插嘴道:“你不如直说小鬼子战斗力不行,怕了呗!”
“话不能这么说,但确实存在可能。”王云山不愿给出特别武断的结论,纠正了他的说辞。
古板的家伙,孟烦了看不惯他死抠字眼,在心里吐槽。
陈浩没有管他们,在这个屋子里经验丰富,真正能够商量大事的,还就得是和龙文章。
“我的龙副团长,你怎么看?”他问。
“参谋长分析的有道理,如果想让日军主动出击,那就得给他们创造一个机会。”
龙文章刚才一直在思索,日军有没有可能得知川军团的情报。
答案是肯定的。
川军团的规模膨胀的太快,吸纳了太多人。
萝卜快了不洗泥。
审核太松,不乏混进来别有用心的人,包括日本人的耳目。
即使后续也制定了许多规则,对核心机密进行了保护。
但大规模广泛应用的武器,经常与外界接触的,免不了被敌人探听一二。
知道了川军团的实力规模,日军要用两个师团主动发起进攻,未免太不自量力了。
五十六师团是前车之鉴啊!
那时候的川军团还远没有现在强大,坦克和装甲车数量不及现在五分之一。
龙文章建议道:“如果不着急,我们继续训练整军备战,等待部队战斗力彻底成型,时机成熟,直接向日军发起反攻。”
还是那句话,时间就是川军团最好的朋友。
这个观点还是陈浩提出来的,他饶有兴趣的看着龙文章问:“如果我想让日军主动来攻呢?”
“日军的司令官是饭田祥二郎,大概率是不可能。”
龙文章顿了顿又说:“但现在换了牟田口廉也那个鲁莽的家伙,我认为只要给他一个机会,他一定会主动来攻。”
“嗯,跟我想的不谋而合。”
陈浩起身走到挂着大比例地图的墙边,用教鞭一指怒江一线:“分兵北上,假意进攻日军第五十五师团,给他一个机会。”
分兵制造内部空虚的假象。
“派多少人呢?”参谋长问道。
“大张旗鼓的派三个合成营,人少了,怕他不上钩。”
龙文章又问:“如果给他们机会,还不来呢?”
把教鞭霸气的扔在桌上,陈浩抬起眼皮子淡淡的说:
“给他机会他不中用,那就别怪老子假戏真做,先扫平了他的五十五师团,再回过头来把他赶下海。“
众人一时都被陈浩身上散发的杀气所震慑,只有他的声音在屋里回荡。
大家都在想:“
别看团座平时挺和气的,可一到指挥战争,就像个杀神一样。”
忽然参谋长问道:“统辖三个合成营,去进攻一个师团,谁来指挥呢?”
这倒是个问题。
川军团的干部都是坐火箭提升起来的,像迷龙和邓宝,以前都是大头兵。
高情商:不拘一格,提拔快。
低情商:能力不足以和职位相匹配,指挥作战不合格。
虽然经过简短的教学培训,能按照教授的东西,布置营连级的战术打法了。
但是敌人是一个师团,两万多人,还要具备战略眼光和指挥能力。
连参谋长王云山缺乏独当一面的经历,不足以担任这一职务。
只有一个龙文章还算合格。
可见川军团人才匮乏。
陈浩考虑到一旦虚晃一枪成功,真的引来了日军大军进攻,他手下还需要一个能够担任前沿指挥的人物。
把龙文章派走了,还有谁能够担任这一职责?
忽然他脑海中浮现出一张熟悉的面孔——李云龙?
没错就是李云龙,他的指挥作战能力毋庸置疑,担任前沿指挥官绰绰有余。
陈浩还有两次召唤机会,仅仅召唤李云龙一个人,可以维持十四天,足够打完仗了。
暂且将此事压下。
陈浩同众人继续商量完善,分兵引诱敌人上钩的阴谋。
如此大规模的作战,用来谋划准备的时间都不会短。
直到五天后,
一份电报的发出,才预示着正式拉开序幕。
……
第二百师休整驻地,门口空地上停放着七辆美式吉普车。
在车辆价值不菲的当时,能够乘坐军用吉普车的人,身份不言而喻非富即贵。
能让师长戴按澜亲自作陪,身份更了不得了。
被众人簇拥在中间的,是顶头上司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罗桌英。
此人保定军校第八期炮科毕业。
在该校中与陈成结成莫逆之交,是有名的陈成派系的主要骨干和智囊人物。
他的高光时刻是担任十九集团军总司令,指挥所部参加上高战役,取得全面胜利。
被誉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
后来指挥所部参加第二第三次长沙会战,予日军以重创。
远征军是英美出枪出物资组建,为了将这股更强力的部队控制在麾下,陈成运作了一番,给他拿下了这个美差。
只是不曾想联合作战是个大坑,被英国佬坑的连裤子都不剩。
出发时的十万远征军,仅仅回来五万。
还是残兵败将把武器物资都丢掉了。
虽然黑锅甩到了英国人头上,但是打了败仗罗桌英依旧觉得脸上无光。
还好戴按澜的第二百师带来点好消息。
正面击败日军一个师团的川军团所使用的枪械,战车,火箭炮,立刻引起了他的兴趣特地赶来视察。
“您看,这是一百口径的滑膛炮,威力非同凡响,不但能打坦克,对付水泥修建的碉堡,也是一炮一个……”
戴按澜亲自为众人讲解,将零四是步战车的各项优势说给众人听。
看过自动步枪和六三式火箭炮的罗卓英,认可的点了点头:“好坦克,只可惜数量少了些。
如果能有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