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 第2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了权利就不怕没有钱,相反有钱就得想办法用钱去获得权利,获得凌驾于他人之上的特权。

    如果东窗事发肯定要逃的。

    在此之前并不妨碍浅野太郎追逐更高的官衔,和更大的权力。

    陈浩心中有一番计较,他倒没有急吼吼的着急表露,淡然的给浅野太郎添上茶水:“你我已经绑在了一块,帮你就是帮我,又何谈谢字呢?”

    确实以两人之间的关系是不必言谢的。

    浅野太郎点点头:“我明白了,您对我如此关照,仿佛兄长一般。只要兄长您有用得着的地方,敬请吩咐。”

    陈浩一阵恶寒,鸡皮疙瘩都起了一身。

    表示衷心无可厚非。可是一四十岁的中年男人,认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当兄长。咋不认爹呢?

    伸手不打笑脸人,还用得着对方。

    陈浩只好受罪点儿当个兄长,认下这四十岁的中年弟弟。

    打发走了前厅的客人,后天还有一位正等着他会面。

    “赵武同志,你的恩公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穿着脏兮兮的极不体面的男人,看着满桌的美味佳肴,久久没有吃过荤腥的五灶庙都已经造反了。

    他却忍着没有动一下筷子,反而极为冷静的打探询问。

    住在曾经的王府里,门口的保卫腰间鼓鼓囊囊的。

    招待外人随便的一顿便饭,就是六七个菜,个个都十分精致,一看就是顶好的厨子做的。

    这些无一不说明了此地的主人非富即贵。

    可要知道在奉天城里是日本人当道,没有背景的,夹着尾巴做人还来不及。

    有背景的是什么样的人?

    显而易见了,肯定是跟日本人走的近的,要不就是日本人。

    男人是抗联的干部,跟日本人是血仇,显然是不愿意跟那些人有交隔。

    赵武给男人倒了一碗茶水,坐下说:“高队长,你能保证我跟你说的话,不会泄露出去吗?”

    “看来其中还有秘密?”

    高队长越发好奇了:“你在咱们队伍待了那么久,应该知道咱们第五大队,是直接隶属于杨将军指挥。

    如果你说的情况十分重要,我可以保证非必要情况下,只汇报给杨将军。”

    赵武想了想点点头,说起了他的经历。

    抗联的全名是东北抗日联合军。

    由第1军独立师联合南满16个抗日武装部队共同组成。

    总指挥便是杨将军,高队长是十六个抗日武装的之一。

    他没有实际的级别编制,手下有三百多号人两百多条枪,在南满地区活动游击抗日。

    日本人围剿的紧,想出各种损招来,断绝老百姓对抗日武装的支持。

    没有粮食吃,战士们就得饿肚子。

    在山里打几个野生动物,能顶一两顿,却也不是长久之计。

    冬天来了没有棉衣穿,一场大雪下来,在野地里是能把人活活冻死的。

    在东北的冬天,恶劣的自然环境下。

    抗联队伍无法自力更生,在日军的围剿下生存都难以为继。

    赵武曾经就是他们当中的一员,因缘际会被陈浩救下,有了一段别样的人生经历。

    对于老长官高队长,赵武是非常相信的。

    但是自己的恩人陈浩身份重大,一旦暴露后果不可预料,容不得他大意。

    高队长听着赵武的介绍,眼神里满是怀疑和震惊。

    一个华国人伪装成日本人,还开了一家在奉天都赫赫有名的大银行,结交日军军队高层,在奉天能做到只手遮天。

    怎么听都像是编的故事。

    但是据高队长目前观察到的来判断,这极有可能是真的。

    他脑子嗡嗡的:“你让我梳理一下思绪……”

    开银行的意味着有钱,有钱就能解决物资问题。

    跟军队高层认识,意味着轻松的能得到日军的重要情报。

    高队长顿时有了一个认知:此人的影响力不可估量。

    如果能够站到他们抗联的一边,指头缝里露出来一些,战士们就能吃饱穿暖。

    假使他能提供情报,提前知道日军的围剿策略方向,便可做针对性的应对。

    此人能极大的改善他们抗联队伍的生存环境。

    “重要的是该如何说服他呢?”

    高队长不禁皱眉想到。



    第250章吃树皮的经验

    

“高队长,我早听赵武说起过你,抗击日寇是条汉子。”

    陈浩走进来面带笑意的寒暄道,见到桌上的菜一点儿没动:“怎么饭菜不合胃口吗?”

    站起来的高队长一脸愁苦的样子:“我的弟兄们还在雪地里饿肚子,我何德何能在这大吃大喝呢?”

    “与袍泽们同甘共苦,高队长你是个好大哥。”

    陈浩竖起大拇指很是敬佩,比大灾之年吃鲤鱼焙面的那可强多了。

    同甘共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是稀松平常都能做到,就不会成为人们都敬佩的美德。

    对于高队长的到来,陈浩是有些意外。

    要说起来这个人,是颇有些名声的。

    高队长本来是东北军的一个连长,当年三十万东北军被少帅一個不抵抗,拉回到了关内。

    其中有那么些人;不想眼睁睁的看着家乡被侵略,被日本人占了去。

    他们便自行脱离队伍,占个山头筑个老巢;留下来抗击日寇。

    有点像梁山好汉的意思,打着替天行道,抗击日寇的大旗。一方面不忘本心跟日本人作对,另一方面抢大户也搞绑票。

    毕竟是人就得吃喝拉撒,没有后勤保障,总得自己想办法解决。

    那些人基本上已经半胡子化,毕竟胡子干的也是那些勾当,有部分人一样有家国情怀,找日本人的麻烦,

    高队长脱离队伍后则不同,他加入了兔子党。

    所率领的队伍保护普通老百姓,也不去抢大户。吃喝一部分是靠老百姓主动接济,另一部分是从日本人手里抢。

    他们像八路军后来的游击队,比那些武装要纯粹的多。

    当然日子也更难过些。

    老百姓被日本人剥削的很穷,接济不了多少。

    从日本人手里抢要是有那么容易的话,也就不至于三天饿六顿——天天只吃一顿饭。

    高队长率领的游击队跟日本人打了四五年,一直没有能壮大起来;就是二三百人一个营的规模。

    能够坚持到现在,确实不容易。

    他本人的领导能力,起了很大的作用。

    高队长在赵武口中得知,面前这位颇有能量的陈浩先生,是积极抗日的,对关内的抗日部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他心里有了些底气,知道空手而归的可能性不大。

    但是要让对方真金白银的从口袋里掏东西,支援他们队伍抗日,总得给人一个理由啊!

    “陈先生是东北人,听你说话有东北口音。”

    “嗯哪。”

    得到陈浩肯定的答复,高队长叹了口气:“唉,作为曾经东北军的一员,我们三十万大军连个屁都没放,直接灰溜溜的撤了。

    对不起国家,对不起民族,最对不起的是东北的父老乡亲,无论何时说起来都觉得惭愧万分。“

    陈浩点了点头,谁说不是呢!

    东北少帅拥兵三十万,装备精良;地利;人和;后勤保障无虞。

    但竟然不战而丢弃了白山黑水大片山河。

    他对得起谁?

    紧接着是汤二虎拥兵十万,又不战丢了热河。

    东四省全部让日本人抓到了手里。

    总不能给这种人吹成英雄吧?

    但凡是跟日本人死磕一场,让日军付出血的代价。哪怕最后不敌溃败,也可以说自己付出过努力过。

    不战而逃的那就是逃兵。

    军队里逃兵是什么下场?那是要枪毙的。

    那种人不过是辞职卸任,实在是太便宜了他们。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说的就是这世道上的不公平。

    反正提及东北军不战而逃的事迹,陈浩的血压噌噌的往上涨,要是再早个十几年,他非得教那狗屁少帅重新做人。

    “今天的抗日战争是保土卫国,流血牺牲,这是我们军人应尽的天职。

    我们队伍决不能辜负父老乡亲的期望,要洒尽热血,为国争光。”

    高队长滔滔不绝的说道:“我们队伍里有一位书生父亲,得知他儿子跟我们抗击日寇,赠送给他儿子一面“死”字旗。

    白布旗正中写了个大大的“死”字,

    旗上写:国难当头,日寇狰狞。

    国家兴亡,匹夫有分。

    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

    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

    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陈浩听得频频点头,这当父亲的挺有家国情怀,深深晓的民族大义。

    愿意支持的父亲,参军报国的儿子。

    正是有数不清这样的人,国家才没有亡,民族才没有亡。

    倒是被陈浩扶持到警察厅长的张敬忠,这个国家像他那样的人占据多数,才会亡国灭种。

    高队长讲的都是切身经历过的事迹。

    他平时兼任了政委的活,对队伍里的战士们没少进行宣传教育,这正是他们队伍凝聚力强的原因。

    见到他的话已经打动了陈浩,高队长说起了他们队伍面临的困难。

    倒不是卖惨,他们是真的惨。

    高队长说起了他们吃饭的经验:

    “山里穷苦人三月吃桦树皮,四月吃椴树皮,五月吃松树皮,这个季节的树皮是最嫩的。

    拔下树皮,化几桶雪水,将树皮泡软,去掉外面的老皮,留下里面的一层白皮,再煮一遍去掉异味。

    将树皮放到锅里熬烂充当粥,倒也能凑合着填饱肚子。

    其实树皮有什么好吃的呢?

    吃了之后大便干燥,排便都发生了困难,拉都拉不出来。”

    不只吃树皮,高队长举了好些个能吃的品种:草根、棉花套子,死马、野兽、甚至皮带、欤B鞋底都成了食物。

    当然不乏美好的回忆。

    “长期吃树皮,若能搞到一些麦穗,便是十足的“好饭”。

    没有办法脱粒,就拢起一堆火,每人几支麦穗在火上烤着吃。麦粒嘎嘣脆,饱含着纯正的麦香味儿,那个好吃啊!”

    高队长回忆起来还忍不住吞咽口水。

    苦尽甘来的烤麦穗,是刻在他骨子里的记忆。

    那仿佛比这一桌美味佳肴,还要美味千百倍。

    旁边的赵武听着不免回忆起了,那段令人难忘的岁月。

    他心中暗下决心,不管掌柜的是什么样的态度,自己肯定是要倾尽全力帮一手的。

    陈浩不是没有见过苦的,八路军一样有吃草根树皮的时候。

    但是能像抗联这么惨的,他真是头一次知道,听了大受震撼。

    一样都是被日军围剿,总不能就他们比八路惨,陈浩问起了造成这样情况的具体原因。

    高队长滔滔不绝的说:“日本人在乡村战略要点建立兵营和据点,对我们围追堵截,逼的我们只能进入山林。

    密林生存,最大的困难是无法获得补给。

    每年都要经历四个多月的冬季,山林中白雪皑皑,积雪没过膝盖,气温最冷能达到零下三四十度。

    冬季的山林中基本找不到什么吃的,几个月的时间非常难熬。

    日本人知道我们此时最难,并落井下石在此时加倍派兵围剿,让我们队伍的处境愈发雪上加霜。”

    环境的恶劣还只是其一。

    山里面没粮食,队伍粮食紧缺,日军就借此大做文章。

    他们把抗联活动的地方,村子屯子合并在一块,外面修上围墙栅栏派兵看守。

    老百姓们就像是被圈养的干活牲口。

    白天里干活的时候放出去,晚上再放回来。

    所有人执行粮食粮食配给制,不给他们有多余的粮食支持抗联的机会。

    还要执行连坐保甲制度。

    有一家支持抗联,几家连坐。

    以日本人的兽性,枪毙都是痛快的,少不了被严刑拷打折磨,让他们吐露抗联的情报。

    日军鼓励支持老百姓互相检举,查实后给予奖励。

    搞得老百姓们愈发人心惶惶,抗联队伍能得到的支持就更少了。

    总而言之,日军各种不当人,大搞白色恐怖。

    高压统治下,老百姓们敢怒不敢言。

    他们是想支持抗联的,问题是实际情况不允许,难以支持到实处上来。

    高队长所说的有些东西陈浩听说过,有些是第一次听说。对方方面面有了详细的了解,陈浩就不难理解抗联为何那么苦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