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直是耗子给猫当伴娘,不要命了!
克制着内心的烦躁,谷寿夫冷声的说:“所谓的兵工厂不存在,我们作战的目标已经丧失,继续停留已经没有意义。
小小的八路独立团,让他多活几日又何妨?
堂堂第六师团,应该把目光放在更远大的目标。
等待部队补充休整后,我们还要卷土重来。下一次,目标应该是八路军总部。”
军官们被训得像孙子一样,品味着长官话语中的含义。
刨除吹牛的成分,谷寿夫的话是颇有道理的。
作为一个合格的高级指挥官,应该明白发动战争,必须是有意义有目标的。
目标是为了削弱敌人,再或者掠夺物资补充自己。
还有占领交通要道,保证军队的后勤补给。
进攻兵工厂是为了掠夺机器补充自身,还可以重重的削弱八路军的造血能力,未来的战争潜力。
消灭一个独立团很有意义吗?
不过是减少了八路军一个团级的作战单位,而这样的作战单位,八路军有上百个。
他们还可以随时组建更多。
计算付出与收获,就知道因为仇恨而继续纠缠,是极其愚蠢的做法。
谷寿夫说服了所有人,上层的意见达成了一致。
只是有得必有失,已经进入山谷里的日军,注定是瓮中之鳖了。
他们成为了这一决策付出的代价。
在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绝望中,居然难得的出现了三四十个放下武器投降的士兵。
倒让李云龙新奇不已。
前两日,大股的日军顶着炮火硬冲锋,给后方指挥的李云龙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一浪又一浪的冲击,就好像潮水在冲击堤坝,完全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他跟鬼子打交道的时间不算短了,还没见过这么猛的。
现在居然出现投降的,一个天上一个地上,反差太大,简直像两个物种。
李云龙感叹说:“我还以为这些鬼子都是疯子,不要命,看来不全是啊!”
“那当然了,日本兵也是人,也是爹妈生养的。只是身处那个环境被洗脑了,其实许多日本兵并没有大家认知中的凶残。”
赵刚干政工曾去旅部师部学习,见过一些被俘的日本兵,经过教育改造洗心革面的。
一些日本兵为八路军服务,教战士们使用掷弹筒,迫击炮等武器。
对部队技术水平提高,起了不小的作用。
更有日本兵入了党的,还建立了日共分支。
要让日军来看,那妥妥的日奸,叛徒。
李云龙对赵刚那套说法不感兴趣:“你小子别卖狗皮膏药,小日本儿都认错了,以为是你们这些人的嘴皮子说的好?扯淡!”
这刺耳的话把赵刚听得直皱眉头:“就事论事,老李你不要搞人身攻击。”
毕竟一起搭班子处的还不错,是要给点面子的。
李云龙稍稍收敛了一些:“就说这些小日本儿兵,都是犟驴。
好话说上一百遍,他也不听啊!
想让他们听话,那就得在战场上分个胜负,把这些狗日的打疼了。
知道了不投降只有死路一条,他们才能投降。没有了武器,这才会听你们讲大道理。
你说是不是个理儿?”
赵刚深深的看了李云龙一眼,他觉得李云龙没读书是屈才了。
大字不识的一箩筐,居然能说出这样直指本质的道理。
确实如李云龙所说,想让别人听你讲道理,关键是你的拳头要比他的大,他能乖乖的听你讲道理。
倘若是敌人的拳头更大一些,他听你讲的烦了,不符合他的利益了,那便会选择不听,甚至用拳头让你闭嘴。
悍不畏死的日军里出现了几十个投降的,不能单独以这一场战斗来看。
关键因素是前两日,独立团把敌人打疼了。
就事论事,李云龙真是说对了。
走在前面的李云龙,扭头看向赵刚:“走吧,大才子你得帮我研究研究发给总部的电报。
这回把情况可都得写明白了,不是咱不拖着鬼子,实在是小鬼子太狡猾。也太怂了点。”
独立团接到的任务是坚守七天,牢牢的把鬼子牵制于此。
现在鬼子极有可能要跑路,这任务难说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关键就看怎么说了。
屡战屡败,突出了一个败字,让人感觉作战一次失败一次,指挥官定是个无能之辈。
屡败屡战,突出的是其中的战字,让人觉得战者勇猛,虽然次次战败,但是每次都不肯认输。
语言的奥妙就在其中。
战报怎么说,非常重要。
当然,独立团有优异的战绩打底,无论如何都是有功无过的。
怎么着也不可能受处分吧!
第二百一十四章骗局的缘由
清晨。
八路军总部依旧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好像就没有停歇过似的。
副参谋长拿着一份电报喜气洋洋的走进来,正要宣布,却发现老总趴在桌上睡着了。
一旁的刘师长小声说道:“这一晚上够热闹的,他刚睡下。”
副参谋长点点头。
从昨天独立团激烈的攻防战,老总就一直在关注。每个小时都要发电询问情况。
白天独立团守住了,晚上又是一轮反击。
半个坦克营;一个骑兵团,等等一系列的夜袭战斗,都是总部批准的。
其中蕴含着不小的风险。
旁人还能轮流休息,小睡一会。
老总心怀挂念,硬是守了一晚上,直到听到了来自前线的好消息;一颗悬着的心放下了,才睡得着。
至此差不多熬了一天一夜了。
副参谋长把电报递给刘师长,小声说:“独立团的消息,鬼子第六师团早上开拔,看样子准备要跑了。”
话音刚落,老总突然坐起来,眼睛还没有睁开就问:
“独立团有消息了?!”
副参谋长和刘师长相视了一眼,老总还真是惦记,都有条件反射了。
刘师长招呼勤务兵打了一盆水。
老总浸湿毛巾擦了擦脸,冰凉的井水刺激皮肤,顿时让人精神抖擞睡意全无。
副参谋长见老总彻底清醒了,复述了一遍独立团发来的电报。
“撤了?”
老总喃喃道,他刚醒来,脑子还有点木。
副参谋长点点头:“对,应该是不想打了。毕竟他们已经知道,所谓兵工厂的机器就是一个幌子。战略目标都没有了;还打个什么劲。”
一提醒;老总立即想起来了。
昨天晚上,独立团报告日军疑似山崖上滑下来进入山谷;在伪装目标点附近爆发了一场冲突。
得知消息,众人商讨后一致断定:用来欺骗对手的假目标暴露了。
其实日军得到的情报,并不是错误的。
在一开始的时候,那个已经经过平整,拥有多个天然山洞,还易守难攻的山谷,确实是兵工厂准备建设落址的头号地点。
谁曾想居然让潜伏在内部的叛徒,把情报泄露了出去。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一个已经暴露目标的兵工厂,注定会成为敌人眼中钉肉中刺。
如果不停的受到骚扰袭击,按照计划生产武器就是一句空谈,是不可能实现的。
所以经过多番商讨,还是决定兵工厂重新选址建设。
为兵工厂配套的辅助作战计划,便是将计就计,将日军引到这个假地址,依托地形打一场防御战。
目前来看独立团做的不错。
在半个坦克营还有骑兵团的辅助下,给日军造成了重创。
走一步看两步,算计四五六七步,是一个优秀指挥官必备的素质。
把日军引来消耗一波,仅仅是走完了两步棋;还有第三步棋将要落子。
老总眯了眯充满血丝的眼睛;盯着地图上被标注的山谷;目光从四面八方扩散。
“你们觉得,这个第六师团会从哪里撤退?”
副参谋长望着地图沉吟道:“对于第六师团来说,最好的选择是原路返回,撤到井陉县。
然后依靠正太铁路,不论是补充兵员武器以图再战,还是说撤到石市,都是相当方便的。”
老总没有说话,他觉得副参谋长看问题的角度受到了局限。
仅仅看到了原路返回,撤退到井陉县的好处,却没有看到坏的一面。
刘师长转了一下手中的圆珠笔,面带笑意的说:“师团长谷寿夫的名声不好,在日军中,不少人评价他是个莽撞的家伙。
如果只有莽撞,他恐怕还做不到师团长的位置。
冲动鲁莽只是外在的表现,谷寿夫实际上是个粗中有细的人。
他一定会想到,现在他的第六师团丧失了四分之三的火炮,三分之一的战斗兵员,是极其危险的。
来的路子已经让咱们知道了,原路返回会不会遭受埋伏,包围?
我想他一定会有此担忧的。”
老总点了点头,说起了一些佐证谷寿夫性格行为的情报。
由于谷寿夫带领的第六师团,是制造屠杀的主力刽子手,杀害了无辜居民五万多人。
此人被各国的报纸报道,批判。
一些过往的黑料情报,都被各方搜集汇聚了起来,情报是相对容易得到的。
副参谋长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那就是说,日军撤往井陉县的选项排除了。
除此之外,就还剩下西南的平山县,往西边的灵寿县。”
东南方向是阳泉城,日军攻城的部队还在跟三八六旅激烈交火。
第六师团需要的是休整,补充人员武器弹药,绝不可能往那里去。
平山县和灵寿县相差不多,都是极为普通的县城。
不过好歹有城墙可以作为防御屏障,有屋子可以住,有粮食可以补给。
第六师团的运输通道,一直受到八路游击队的袭击,补给相当困难。
两万多人还有几千匹马,一天消耗的粮草三四万斤,
他们作战并没有携带很多,只是按照常规准备了五天的。
现在已经过去了四天,就算中间补给了一些,能多撑个一两天。
一旦消耗干净,是真会饿死人的。
饿着肚子那还能打仗吗?
所以哪怕是为了粮食补给,他们也必须选择这两个县城中的一个。
刘师长思索了片刻摇摇头:“这我就拿不准主意了,两个选择都差不多,选哪个也合适。”
副参谋长问:“老总是不是有想法了?”
“我也没有看透人心的本事,哪里会知道。”老总笑笑说:“不过,第六师团选哪条路,他也跑不了。”
他的手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把平山县和灵寿县都圈了进去:“十二个团,两万五千人蓄势待发。”
副参谋长颇为认可的点点头:“两万五对两万,优势在我。”
这话放在以前是笑话,现在是不折不扣的信心。
“坦克营已经补给完毕,受损的也已经紧急修复,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我们还有骑兵团,完全可以把日军这场撤退,变成一场大溃败。”
刘师长自信心十足的说道。
其实要是再多三天的时间,集结来的部队还能多五个主力团,大约一万多人。
在老总心里,那时候才是最稳妥的。
不过现在也不差。
坦克部队创造的佳绩,屡屡刷新众人的认知。
尤其坦克的突击能力,可以轻松的撕碎步兵的阵地,给敌人造成重创。
这在日军撤退的路上,绝对会成为一个噩梦点。
副参谋长忽然想起来:“对了,李云龙说他的独立团仍有一战之力,请求追击日军。”
“嗯,这是李云龙能干得出来的。”刘师长忍俊不禁道。
部队都伤亡过半儿了,还要跟敌人打。
是不死不算结束的拼命三郎作风。
副参谋长问:“老总,这应该答应他吗?”
老总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反问:“我给他布置的任务是坚守山谷七天,他做到了没有?”
“电报上有说,李云龙说他认识到错误了,愿意带罪立功,率领屡战屡胜的独立团,取得下一场胜利。”
副参谋长指了一下电报第三页。
老总看到了那句请战的话,忍不住笑了:“这个李云龙,一肚子花花肠子。”
本想拿没有完成任务为由头,堵住李云龙的嘴。
也让受损颇重的独立团休整一番。
可既然李云龙都这样说了,再要是拒绝就不合适了。
老总叮嘱道:“告诉李云龙,打仗悠着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