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 第1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营被团团包围了,被小鬼子隔绝开现在还没法联系,情况至今不明。二三营损失不大,弹药还有一半多,就是火箭弹用光了。“

    孔捷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新二团的情况,就问李云龙独立团的情况。

    “看来你们新二团损失确实不小。”

    李云龙道:“我独立团还不错,就是一营频繁参加战斗,后来又跟小鬼子一个步兵大队交火,损失稍微大了些。

    二三营的损失微乎其微,要不是小鬼子大部队赶来,都能把那股包围的鬼子消灭。”

    新二团的一些干部,明显有些不相信,那边鬼子好歹有三四百,真当是一盘菜就吃下去了?

    是小鬼子不是伪军,战斗力没那么弱的。

    旁边的陈浩插话道:“今天,独立团消灭了一个步兵大队,一个联队指挥部,再加二营和三营零零敲碎打的那些,日军人数都在一千好几了。”

    话音一落,不只是新二团的干部,就连孔捷也投来了注目礼。

    消灭日军步兵大队的事情他知道,可什么时候又消灭了一个联队指挥部?

    提了一嘴偷袭新二团侧翼的日军,陈浩扬了扬手中的大佐指挥刀。

    孔捷便想明白事情的原委了,羡慕的看着李云龙:“怎么什么好事都是你李云龙的,啥时候能轮到我孔捷?”

    李云龙哈哈一笑:“那我可就不知道了。”

    双方讲了一下彼此的情况,独立团杀的鬼子不少,缴获的武器装备更多。

    仅仅之前所有八路军干部都惦记的,心念念的九二式步兵炮,独立团就缴获了六门之多。

    炮弹也有四百多发,短时间是足够用了。

    至于从日军手里缴获的其他武器装备,足够武装一个步兵团的。

    放在以前,这么些好东西李云龙能乐颠了,骨头都能轻二两。

    但如今也就那么一回事,主要的作用可能就是轻描淡写的说出来,让老战友羡慕的流下口水了。

    孔捷确实羡慕的不行,都是一个锅里搅马勺的老弟兄,咋就同人不同命呢!

    人家消灭了那么多小鬼子,缴获的武器弹药堆都堆不下。

    自己呢?

    跟日军一个步兵大队打的有来有回,虽说杀伤了不少鬼子,却也没能缴获多少武器。

    还被日军两次偷袭,搞得一个步兵营被敌人分割包围,现在还生死不知。

    真是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简直没法比呀。

    这两个团的情况都有了了解,参加商量的赵刚说:

    “孔团长,老李,现在不是说其他的时候,咱们被鬼子包围了,接下来要怎么突围,得赶紧想个办法。

    不然时间拖得越久,敌人准备的越充分,就对咱们越发不利了。”

    且不说日军可以调动更多部队来参与围攻,就是多一些时间留给日军修筑防御阵地,都会让他们的突围增加难度。

    赵刚一个没多少作战经验的政委都知道,带兵打了不知多少仗的两位团长,自然十分清楚。

    盘点了一番周遭的情况,想要突围,孔捷直接指出:“从南边突围最容易,也是我们最佳的突围方向。

    当面的这个步兵大队已经被我们打残了,要不是后面的鬼子偷袭,兴许都已经被我们击溃了。

    而从这个方向突围,还可以直接跳出日军的扫荡包围圈,绝对是一举两得的。”

    他的想法得到了许多干部的点头认同。

    突围就要找薄弱点,打已经半残的敌人,当然比把全副武装充满力气的敌人容易得多。

    就在此时,一个不合群的声音出现了。

    “我们为什么要突围呢?”陈浩问道。

    这个问题可把孔捷给整不会了,他不知陈浩为何要问这种问题,难道是有什么深层含义吗?

    他思索了一下回道:“我们被包围了,当然要突围了。”

    “不,我是说突围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打不过吗?”

    “是啊,因为我们打不过敌人,陷入包围会面临敌人多面夹击,有被消灭的风险,自然是要突围了。”

    孔捷说的是包围和突围的根本原因,就连不指挥打仗的赵刚都听明白了。

    赵刚问:“陈顾问,你是什么意思是?难道我们不用突围吗?”

    陈浩微微点了点头:“我认为是不用的,打不过才突围,咱们要是打得过,那就不用图为了呗,反而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自家能打得过?

    参与商量的干部们都迷茫了,包围他们的日军就有五千余人,他们两个团经过几番血战,还能击溃五千敌人吗?

    怎么都觉得不大可能了。

    就连李云龙也不认为,已经消耗了大量弹药的独立团,能正面击溃三四千日军。

    他是自信,可还没到自大的份上。

    “那你说怎么能打得过?”

    李云龙一问出口,众人的目光就全集中在了陈浩的身上。

    尤其那些清楚陈浩身份的干部,知道这位赫赫有名的陈顾问,不是那种吹牛皮说瞎话的。

    既然提出来,那就一定是有所依据的。

    陈浩刚才琢磨了一会,心中确实有了全盘的计划,此刻淡淡的说:

    “全换装新武器的独立团,还有部分换装新武器的新二团,战斗力都是有目共睹的了。

    可要知道那批武器,足够全副武装一个步兵师,一万四千人的。

    这样一支部队,我想打垮两万日军,应当不是太大问题吧!

    此时我们已经消灭了一千五百以上的日军,还吸引了大约五千左右的日军。

    依托地形防守,等到援军赶来来个中心开花,狠狠的吃掉日军一大股力量,就可彻底破坏大扫荡,岂不美哉。”

    他的一番言论,给众人的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仔细想想真的有道理啊!

    以他们现在的武器装备,依托地形防守是没问题的。

    他们两个团拿到了武器后,战斗力都已经经过检验了。

    配置了约四分之一新武器的新二团,就能同日军一个步兵大队打的有来有回,某种程度上还略占上风。

    而全部配置了新武器的独立团,轻轻松松就可抗衡两个步兵大队。

    想必其他部队拿到武器后,也不会差太多。随便再增援两个换过武器装备的步兵团,攻守就得换位了。

    要是多增援几个团,都可以同日军来场小决战,给日军一个狠狠的教训。让他们再也不敢肆意妄为的进行大扫荡了。

    李云龙和孔捷他们追求没有想到,是因为部队战斗力增长的太快,拿到新武器一越就超过了日军,思想还没转变过来。

    陈浩的提议,就好比是灵感的点拨,直接让他们反应过来。

    八路军今非昔比了,思路要变化,打仗也应当可以改变了。

    “好主意,陈顾问的主意让我茅塞顿开,思路都打通了。”

    孔捷奉上了一记粗糙的马屁,话音一转感慨:“只可惜咱们没有电台,都没有办法呼叫总部增援,只能放弃这个好机会,想办法突围了。”

    许多干部都暗自点头感到惋惜。

    听了刚才的描述,他们都明白这是个一举多得的好机会。

    并且参与如此规模的大战,一生能有几次机会?

    想想都会心潮澎湃不能自已。

    李云龙也觉得可惜,此等规模的大战,对他来说也是难得一见的。

    而且他还知道,不是没有电台,是因为没有人会用。

    本来此次陈浩带来的就不止是武器,还有一批通讯电台。

    但因为总部没有准备,电台又不是随随便便学学就会的,所以就没有分配下来。

    正当他们失望不已,陈浩又说:“谁说没有电台?咱们有啊,刚从鬼子手里缴获了一台,还完整的能用。”

    这一说赵刚想起来了,消灭了日军联队指挥部,确实缴获了两部电台。

    他无奈道:“电台是有,可没有人会用,这不还是一样的吗?”

    刚刚被勾起心思,有点小激动的李云龙,顿感被泼了一头冷水。

    这算什么事儿嘛!

    紧接着,陈浩的一句话又把他的热情给燃起来了:

    “忘了跟你们说了,电台这东西我还学过,多精通谈不上,发个电报什么的还是没问题。”

    “这你也会?”李云龙诧异道。

    不说术业有专攻吧,除了专门搞电讯的,谁会专门学这个东西?

    陈浩像军火贩子,像一个士兵杀手,可无论如何也不像是一个搞通讯的。

    李云龙的眼光没错,陈浩确实不是专门搞通讯的,只不过是在当特种兵的时候,学过电台的使用。

    当特种兵不仅是身手好,脑子也要灵活,要学的东西多了去了。

    侦查,爆破,审讯反审讯,心理战,就连把男人化妆成女人都能做到,区区电台发报,对他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第二连三提出的问题都被解决了,赵刚都不敢大声的问了,小心翼翼的问他:“那咱们没有密电本,这个你能解决吗?”

    发报有个加密和解密的过程,关键就在于密电本。

    他们没有上级配发的电台,自然不可能有密电本。

    陈浩当然也没有,但他有解决的办法:“我们可以明码发报请求支援,只要隐晦的提醒,老总那边就会明白配合的。”

    “……”

    赵刚简直服了,这办法都能想得出来,思维还真是天马行空。

    他也不得不承认,这确实能暂时解决通讯的问题。

    李云龙十分清楚陈浩的影响力,知道这个提议是没问题的。

    只要陈浩在鬼子包围圈里,老总就是再不情愿,也得捏着鼻子派兵来支援。

    更何况这还是一件好事,老总没道理会拒绝。

    李云龙看了孔捷一眼,见他没有反对,便笑着说:

    “这也就是你,敢指挥老总配合咱们作战。要是换了我,就是有一百颗脑袋也不敢呀!”

    陈浩翻了个白眼,心忖:“在这跟我玩谦虚呢,有没有胆子,你自己心里没数?”

    PS:更新稍微晚了一丢丢。



    第一百二十章目光的聚焦

    

新二团同日军遭遇的这个地方叫头道沟,在地图上并不显眼,也不出名。

    但今天一战,这个地方注定要扬名了。

    通过无线电信号的传播,整个华北地区都热闹起来。

    日军参谋长板垣征四郎。

    日本驻华国派遣军司令官,西尾寿造大将。

    日军华北派遣军司令官多田骏大将,都在各处的司令部注视着地图。

    各级司令部的作战参谋们在紧张地进行着图上作业。

    地图上头道沟周围,已被不同颜色的巨大箭头所包围。

    原本执行大扫荡计划,组成左右钳形攻势的右翼进攻集团,全部放弃原来的计划,都在日夜兼程向头道沟赶来。

    日军如此大的动静,自然是被掩护老百姓撤退的八路军发现了。

    消息很快传到八路军总部。

    总部首长们都迷茫了,老总背着手在民房里来回踱步。

    几万日军筹备大扫荡,所耗费资源都是海量的,更别说浪费的时间精力了。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日军究竟为何改变了计划?

    参谋长分析说:“会不会是出现了紧急情况,比如说,日军遭遇到了强大的敌人?”

    说完他自己都笑了。

    这一带都是他们八路军的根据地,什么强大的敌人让日军止步改变计划,而他们能不知道呢!

    手里把玩着铅笔的刘师长,看了一眼墙上挂的地图道:

    “我觉得有道理,李云龙的独立团就在那一带,会不会是他们跟鬼子打起来了?把动静闹大了,改变了日军的计划。”

    李云龙胆大包天是众所周知的,在团长的位置上五上五下,犯过的错误能有一箩筐。

    独立团跟鬼子打起来不稀奇,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能弄出那么大的动静吗?

    参谋长还在表示怀疑,老总却开口道:

    “这可说不定,咱们的陈顾问要把独立团打造成模范团,可没少给独立团拉好装备。李云龙也有胆子,兴许就是他们弄出来的动静。”

    话音一落,指挥室里安静了。

    众人思索老总说的话。

    得到了足够武装一个师的武器后,除了把武器弹药分配到各部队,指挥部的参谋们没有歇着。

    他们过去几天评估模拟过,全部换装后的一个主力团,能有多大的战斗力。

    有保守派有激进派,彼此双方争论不休,最后有了一个折中的结论。

    一个团打两个步兵大队不成问题,地形合适硬顶一个步兵联队进攻,都是极有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