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表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宋大表哥- 第4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们大宋威胁不到他,那么他也别想再回来了,难道说李元昊真的放弃了与咱们大宋为敌的想法?”赵祯与李璋极有默契,听到这里也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差不多吧,既然惹不起,那他只能躲着咱们了,物理上的距离可以把双方冲突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除非咱们能恢复前唐的领土范围。”李璋最后双手一摊道,当年大唐最强盛时,连中亚都是他们的地盘,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办到的,反正以现在大宋的情况就算再发展个几十年恐怕也很难彻底的控制中亚一带。
  “这么说来,党项这个威胁算是暂时解除了,除非李元昊没办法在西域立足,然后再跑回来,否则咱们就不用担心党项了?”赵祯这时用一种不太确定的语气再次道,到现在他还是有些无法相信这件事。
  “如果咱们猜测没错的话,应该就是这样,当然也不排除李元昊真的不计后果的跑到漠北去,不过我觉得这种可能性实在太小了。”李璋再次开口道,对这件事他也感觉有些不可思议,但事实就是如此。
  “那咱们是不是可以专心对付辽国了,刚巧大军就在镇州,辽军也在那边,要不要……”赵祯说到最后也两眼放光,甚至有种跃跃欲试的神情,党项没有了,但辽国这个大敌还在,如果能借着这个机会一举打败辽国的大军,倒是可以让辽国雪上加霜。
  “这个……”李璋听到这里也颇为心动,不过想到两国现在还处于结盟状态,虽然李璋并没有把这个盟约放在心上,但就算是要撕毁盟约,也要找个正常点的理由吧?


第七百四十四章 四面皆敌的辽国
  历史上的大宋与女真人联合起来灭掉了辽国,但让大宋没想到的是,女真在灭掉辽国时,也看出大宋军事上的无能,结果刚灭掉辽国,转手就把北宋这个盟友也灭了,制造了历史上有名的靖康之耻。
  现在赵祯的打算与女真人几乎一模一样,共同对付的党项逃跑了,他也立刻把目光转向了盟友辽国,虽然这种做法十分没有道义,但对于国家来说,本来就是利益为先,其它的什么道义、诚信之类的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不过最终赵祯还是没能下定决心让曹俣调转方向攻打辽军,主要还是顾忌李元昊现在还没有消息,万一对方只是暂时的躲起来,这时宋辽两军打起来的话,只会让李元昊抓住机会,到时对方渔翁得利,只会让大宋之前制定的大战略全盘崩溃。
  赵祯不愿意冒险,毕竟现在形势对大宋有利,李璋也同样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最后两人商议过后,赵祯下旨命令曹俣暂时驻扎在镇州,同时派出人马四处打探党项人的踪迹,虽然李元昊逃跑的事出人意料,但那么多党项人撤离,肯定不会无声无息,只不以前没有人往这方面想罢了。
  与此同时,辽国那边也终于得到耶律智让的禀报,得知李元昊不战而逃,耶律宗真也立刻召来耶律仁先商议对策。
  “李元昊逃亡,你说宋军会不会趁着这个机会攻打咱们?”耶律宗真皱着眉头向耶律仁先问道,本来在他的设想中,最好是让党项与大宋打的两败俱伤,可是没想到李元昊不按常理出牌,竟然连打都没打就逃跑了,这可实在出乎他们的意料。
  “陛下放心,李元昊行踪不明,宋军肯定不敢在这个时候与咱们开战,不过镇州城却落在宋军手中,如此一来,大宋肯定会把手伸到草原上!”耶律仁先轻咳一声开口道,相比之前出使大宋时,他似乎又苍老了几分,特别是头发白了近一半,而且他的身体也不太好,最近老是生病,这也是他没有亲自领兵出征的原因之一。
  “智让这次动作太慢了,明明是我们先出兵,如果早一点到达镇州的话,就没有宋人什么事了!”耶律宗真听到这里也有些恼火的道,如果能拿回镇州,那么他们就能恢复西部草原的影响力,最重要的是将宋军挡在草原之外,可是现在却晚了。
  “说起来这件事全都怪我,是我让智让拖延进军的速度,主要是想让宋军与党项先交战,却没想到李元昊来这么一手!”耶律仁先再次咳嗽一声,然后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道。
  “算了,镇州丢就丢吧,反正那边草原人也指望不上,而且如果宋人真的有意草原的话,肯定就会发现草原人就是一个大泥坑,到时深陷进去只会消耗自身的实力!”耶律宗真这时没有再怪罪,反而忽然一笑道。
  别看辽国统治草原这么多年,但他们对草原的统治力其实十分的薄弱,顶多就是与草原的一些大部分保持联姻,并且借助在草原上修筑的一些城池增强一下对草原的统治,可是草原实在太大了,而且草原部落之间又争斗不休,所以无论辽国怎么努力,也依然无法将整个草原纳入有效的统治之中,反而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陛下,虽然大宋暂时不会攻打我们,但如果李元昊有了消息,或者被宋军找到并且消灭的话,那么接下来大宋肯定会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咱们身上,到时一场国战也在所难免,不是咱们灭掉大宋,就是被大宋灭掉,当然也有极小的可能双方打平,然后再缔结盟约。”耶律仁先这时再次开口分析道。
  听到耶律仁先的分析,耶律宗真也皱起眉头,其实他也想到了这一点,而且耶律宗真说的好听,好像大宋与辽国势均力敌似的,但其实是辽国处于绝对的下风,上次的战败使得他们到现在都没有恢复过来,现在西边丢掉了大片的草原,东边的高丽人也在蠢蠢欲动,北边的女真人更不老实,南边更不用说了,大宋一直在磨刀子,可说他们辽国四面皆敌,形势对他们可谓是极端不利。
  “仁先你觉得咱们现在该怎么办?”耶律宗真沉思了好一会儿终于再次开口问道。
  “陛下,大宋虽然可怕,但现在暂时没有精力对我们用兵,所以我们必须抓住这段时间,彻底的解决国内的问题,对于那些不肯归顺的贵族,该杀就杀,该抚就抚,只要解决了内部的问题,就算大宋倾全国之力来攻,咱们也未必没有胜算!”耶律仁先说到这里再次咳嗽起来,他为了辽国日夜操劳,这也严重的损害了他的健康。
  “话是这么说,可是就算大宋不动手,但女真人和高丽最近一直不老实,如果他们真的起兵的话,恐怕又要牵制咱们不少的兵力。”耶律宗真皱紧眉头再次道。
  “女真人的问题其实并不大,关键是咱们以前对他们盘剥太狠,导致他们心生怨恨,只要陛下肯安抚他们,他们肯定也不愿意真的与咱们刀兵相见!”
  耶律仁先这时十分肯定的道,女真人虽然弱小,但他们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大军难以清剿,所以耶律仁先才会建议以安抚为主,事实上以前女真人之所以叛乱不断,的确是因为辽国对他们压迫太过,这也导致女真人崛起之后,对辽国展开了残酷之极的报复,直接导致整个契丹人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那高丽呢,这帮高丽人心比天高,野心勃勃的想要吞并鸭绿江西侧的土地,想要安抚他们恐怕只能割地了!”耶律宗真提到高丽时也是牙关紧咬,脸上也露出愤恨的表情,前段时间高丽趁着他们虚弱之时夺走了鸭绿江以东地区,这让耶律宗真也恨的牙痒痒,现在让他再割地安抚的话,他肯定无法接受。


第七百四十五章 狂热的高丽
  保州城,这里曾经是辽国在鸭绿江东侧修建的江东六州之一,也是辽国入侵高丽的桥头堡,无数高丽人将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但却又畏惧辽国的威势,只能在江东六州的东侧修建了一条防线,仿照长城的名字号为“千里长城”,希望借此自保,但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上一代高丽王时期,辽国更是数次入侵,高丽人连国都开城都丢了。
  不过现在保州城已经易帜,前两年高丽趁着辽国惨败于大宋之手,国力虚弱不堪之时趁机出兵,一举夺回了江东六州,使得防线一下子推到鸭绿江沿线,鸭绿江十分宽阔,高丽人有了条天险,就相当于大宋有了长城,这让高丽也曾经为之欢腾。
  “李兄你真的要走吗?”保州城主府中,高丽王王亨一脸不舍的看着面前的李植问道。
  “事情已经超出了你我的掌握,作为大宋的使节,我也无法违抗上头的命令,所以只能暂时离开了!”李植这时一脸悲伤的道,他虽然对高丽人十分厌恶,不过对眼前这个高丽王还是很有好感的,甚至两人还是不错的朋友。
  说起这个王亨,就不得不提他的父亲王询,这位王询的经历颇为传奇,他的父亲名叫王郁,此人是高丽太祖王建的儿子,但这个家伙却勾引自己的侄女,同时也是自己侄孙媳妇,也就是高丽景宗的王妃,两人私通生下了王询。
  不要奇怪上面混乱的关系,事实上高丽本就是新罗人建立起来的王朝,而新罗的王室一向以近亲结婚著称,高丽王室也继承了这一点,表兄妹、堂兄妹、姑侄辈之间成亲十分普遍,甚至还有亲兄妹成亲的,可以说高丽王室的关系只有一个大写的“乱”字。
  王询的父亲就是与他的亲侄女私通,然后生下了他,而那位被绿的高丽景宗竟然没有杀他,反而将他养在宫里,后来高丽王室因为近亲结婚,导致王室的男子要么死的早要么畸形,结果在景宗死后,数来数去竟然只剩下王询这么一个合格的继承人,于是王位就落到了他的手中。
  王询也算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君主,他在位时曾经想要励精图治,为了争夺江东六州,也曾经与辽国发生过两次大战,甚至最后一次还赢了,不过他也知道高丽偶尔赢一次还有可能,但绝对无法战胜庞大的辽国,所以他也趁机向辽国称臣,从而修复了与辽国的关系,使得他在位的后期保持了一定的和平。
  王亨是王询的三儿子,本来王位是传给了他的大哥王钦,然而因为近亲通婚,导致高丽王室大都不长寿,这位王钦刚即位三年就去世了,因为王钦无子,于是就封王亨为太子,从而继承了高丽的王位。
  王钦在位的时间虽短,但却对高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最主要的就是他一改父亲王询在后期结好辽国的政策,而是选择对辽强硬,“千里长城”就是在他的主持下修建的,为此辽国曾经想要发兵攻打高丽,甚至还想邀请大宋一起出兵,当时刘娥颇为心动,但后来因为吕夷简的坚持反对而没有答应,辽国没有了帮手,后来也没能出兵。
  王亨就是在与辽国紧张的气氛下登基的,不过他的运气可比他的父兄好多了,刚即位就遇到辽国惨败,随后在大宋的帮助下出兵收复了江东六州,一举完成了他父兄没能完成的功业。
  不过王亨这个人怎么说呢,他的性子不像他的大哥王钦那么强硬刚烈,反而颇为平和,甚至如果不是之前大宋的鼓动,恐怕他都不愿意与辽国发生冲突,而且他十分喜欢儒学,刚巧李植又是个风雅的儒生,所以两人见面后,王亨对李植也一直以朋友相待,而现在李植要回大宋了,所以也亲自向王亨告别。
  “王上,虽然我知道这些话可能没用,但我还是要劝你一句,你们这次准备出兵的事十分不智,甚至可能会让你们遭遇到一场大败!”李植这时忽然长吸了口气再次向王亨道。
  只见王亨这时也苦笑一声道:“我的性子你也知道,能够收复江东六州我已经十分满足了,根本没想过再出兵攻打辽国,可是现在高丽内部的情况你也知道,我虽然是王上,但也不可能改变这种大势。”
  王亨的确是有自己的苦衷,高丽国王的权力其实受到很大的限制,特别是他们学习宋制和唐制,设立了枢密院和中书门下省,这也使得大臣能够制衡国王的权力,有时甚至能够架空国王。
  其实这也和高丽王室有关,因为探亲通婚,导致高丽王大都不长寿,再加上王室关系的混乱,使得王位更替时,也伴随着许多的风波与险恶,有时一位老王去世,新王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继位,而为了应对这种国中之君的情况,只能由大臣们接管国家的权力,这也使得高丽大臣们的权柄极大。
  上次高丽出兵收复了江东六州,使得高丽上下信心倍增,甚至有不少激进之人认为,辽国已经进入暮年,根本不足为惧,甚至还有不少人以当年的高句丽为榜样,希望可以建立一个横跨辽东的大帝国。
  有上面这种想法的人数并不在少数,甚至连一些高丽大臣也都十分赞同这种想法,这也使得高丽上下都陷入到某种不可名状的狂热之中,哪怕王亨这个高丽国王,也不可能逆势而为。
  李植当然知道王亨的难处,这让他也是叹息一声,其实这次王亨亲自来到保州城,也是被高丽这种狂热的大势给挟裹了,所以他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