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表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宋大表哥- 第3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顺利的话,很快就能到达高丽,至于能否说动高丽出兵辽国,那就要看李植这些人的本事了。
  不过就在李植离开京城的第四天,却忽然有人登门送来一封信,而这封信竟然是李植送给他的,这让李璋也是吓了一跳,因为李植应该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才对,怎么可能把信送到自己府上。
  带着心中的怀疑,李璋也把书信打开,本来他还担心信上又是写的《越人歌》之类的东西,不过当他看到信上的内容时,却不由得大吃一惊,因为信的开头直接称呼李璋为定北侯,显然李植已经知道了他的身份。
  李植的信很长,里面的内容也让李璋摇头苦笑,因为李植在信中向他坦白,当初李璋刚到永城时,他就认出了李璋,也猜到了李璋去永城的用意,为了自保,他只能与一帮朋友演了场戏,包括当时还没有入宫的曹皇后,其实也都在帮他演戏,让李璋误以为李植是个喜男风的同性恋。
  按照李植在信中所说,他的性取向很正常,当初之所以不愿意娶曹皇后,主要是他这个人天性喜欢自由,不想被家庭束缚,再加上又喜欢道学,所以才十分抗拒结婚,甚至在最后洞房时逃跑,而且他还一再保证,他和曹皇后之间的确是干干净净,并没有赵祯担心的事发生。
  而在信的最后,李植也表明了他写这封信的原因,只见最后一段写到“李兄,你我相识一场,我知道你是个仁义的君子,甚至还暗中帮过曹皇后这个素不相识的女子,同时也帮了我,如果放在平时,我真的想与李兄结为好友,可惜却没有时间了,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李兄能尽量帮一下曹皇后,毕竟当初是我对不起她,如果不是我坏了她的名字,她也不会自找苦吃的投身入宫……”
  李璋也没想到在这封信的最后,李植竟然希望自己帮曹皇后,估计他也知道了赵祯冷落曹皇后的事,毕竟曹皇后入宫这么久了,她的处境根本瞒不过一些有心人,甚至现在连东京街头都有类似的传闻出现,所以李植知道也很正常。
  看完书信之后,李璋也不由得再次苦笑起来,他没想到自己在永城竟然被李植这些人算计了,偏偏自己竟然没有看出丝毫的破绽,而这一切也都出自李植之手,由此可看出来,李植这个人的心思之缜密。
  虽然被算计了,但李璋也并没有生气,因为李植做这些都只是为了自保,另外他也相信李植没有说谎,他和曹皇后之间应该真的没什么,否则他不会这么坦荡的写出来,而且他也笃定李璋不会把信上的内容告诉赵祯,因为这样做会让赵祯觉得李璋失职,二来曹皇后都已经进宫了,再提这种事对谁都没有好处。
  事实上李璋在看完信后,直接就把信拿到蜡烛上烧了,其实信上的东西的确没什么用了,赵祯和曹皇后之间的关系早已经恶劣成那个样子了,就算再多一件也没什么影响,而且他早在很久之间就已经不打算再管赵祯后宫中的私事了。
  不过李植的信倒是让李璋放下心来,他本来还担心李植只会吟诗作对,又没有为官的经验,万一这次出使高丽被搞砸了,那么之前他提出的联合高丽搞乱辽国的计划就行不通了,但是现在他却不担心了,以李植表现出的缜密心思,只要他不发疯,说服高丽出兵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李植离开京城后的不久,之前参加燕云和古北口之战的有功将士也回到京城,而为首的正是刘平,当天他率领着这群得胜归来的虎狼之师,押送着俘虏的契丹将领,雄赳赳的沿着御街大道一直进到后宫,整个京城的百姓也纷纷跑来围观。
  大宋的武将地位低下,除了文官们的打压外,也与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不佳有关,特别是大宋主要是防御战,哪怕打胜了,也是在自己的国土上,这也使得武将的脸上无光,而现在他们却替大宋开疆拓土,并且收回了丢失百年的燕云,这让所有武将都有种扬眉吐气之感,腰杆自然也挺直了。
  随着这群有功将士的回归,再加上燕云地方的治理,大宋也慢慢的从战争状态中脱离出来,开始恢复了往日的宁静,辽国也在暗暗的舔舐伤口,不过就在这时,河东一带却忽然传来一个噩耗:地龙翻身了!


第六百四十九章 河东地震(上)
  河东地震,这是一个特有的名称,在中国的地震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这是中国史料中第一次正式记载的八级地震,只不过这个河东地震发生在十四世纪的元朝,而很少有人知道,在几百年前的北宋时期,河东曾经发生过一场更大的地震。
  李璋乘着马车穿过黄河的浮桥,而在他的马车后面,则是一支长长的车队,车队里装的全都是赈灾的物资,比如粮食、药物、衣服等等。
  就在几天之前,河东发生地震的消息传到京城,古人对天文地理的认识有限,地震在他们的认知中无法理解,所以就认为地下有龙,而地震就是地下的龙翻身了,所以地震又叫地龙翻身。
  只不过次的地震规模实在太大了,虽然无法判断地震的等级,但李璋觉得这次的河东地震绝对不比几百年后那场第一次载入史册的八级地震小,因为这次地震造成的损失实在太大了,主要震区在河东的忻州和代州两地,也就是后世山西的忻县与代县等地。
  其中忻州是地震的中心,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忻州的死伤极为惨重,据朝廷得到的消息,整个忻州城几乎全都毁于地震,城中百姓死伤无数,初步估计绝对越过万人,要知道整个忻州城也不过才三四万人。
  相比之下,代州仅仅只是受到了涉及,但就算是这样,死伤的百姓也数以百计,伤者不计其数,死伤的牲畜更无法统计,报信的人说忻、代两州几乎遍地都是尸体,到处都是灾民!
  面对如此大灾,赵祯也十分的心急,当即召集吕夷简等人商议救灾的事宜,其实像大宋这么大的国家,几乎每天都会发生一些天灾人祸,只是这次地震造成的损失实在太大了,光是死亡的就超过万人,一座州府几乎全都毁了,这么大的损失几乎可以和之前攻打燕云的损失相比了。
  另外还有一点,那就是忻州和代州与燕云十六州几乎是紧挨着的,这两地发生了地震,赵祯也担心会对燕云造成影响,毕竟那里刚打下来,人心还没有完全归附,特别是地震在这个时代也有一些特殊的含义,一般只有帝王昏庸或犯下大错时,才会有这种天灾给帝王警示。
  对于天人感应这种学说,李璋当然是不信的,赵祯受他的影响也同样不信,可是他们不信并不代表着别人不信,特别是天人感应这种学说出自儒家,而且还是儒家搞出来限制帝王的,所以万一传出什么不好的流言,对威望大增的赵祯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救灾的事也立刻提上日程,物资以最快的速度调集完毕,这次甚至动用了京城储存的物资,而李璋在慎重考虑后,决定亲自去忻州那边救灾,主要是这次的地震来的太突然,朝廷的准备并不充足,另外现在马上就要到夏天了,尸体很容易腐烂,大灾之后就是大疫,而李璋对这方面还是有些心得的。
  李璋在后世时,中国也曾经发生过几次大地震,每次都牵动所有国人的心,李璋曾经还想去震区做志愿者,可惜因为各种原因错过了,后来他更是去了国外,只能捐点钱出一点心力,不过在后世信息发达的社会,他还是懂得许多救灾的知识,特别是防治疫病这方面,更是无人能和他相比。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李璋主动要求去河东救灾,赵祯也正愁找不到得力的救灾人选,现在看到李璋愿意跑一趟,立刻也同意下来,而且他还给了李璋极大的权力,到了河东可以全权处理,甚至可以调集附近几个州府的军队以供救灾之用。
  物资与人员到位后,李璋也立刻启程,毕竟地震已经发生几天了,而且震区多山,地震把道路全都毁了,想要进入震区十分困难,而且灾民们死伤惨重,现在已经过去几天了,震区中的情况也不知道变成什么样子了?
  想到灾区的情况,李璋也是心急如焚,一路上几乎没有任何的停留,甚至后来他觉得押送物资的队伍实在太慢了,索性在过了黄河后,先带着一队骑兵飞奔而行,准备先进入震区看看情况,如果当地的官府还在的话,也许可以借助当地官府的力量先把灾民组织起来。
  几天之后,李璋一行人穿过太原终于来到了忻州边界,忻州这里山岳纵横,东西南北四面全都是山,其实忻州就是位于山川中间的盆地,这里也是后世山西五大盆地之一,另外黄河重要支流之一的汾水也从忻州穿过,导致这里的地形更加复杂。
  而当李璋他们来到忻州北部时,面前就是阴山山系,其中山头众多,刚开始还有道路能行,但是往前走了没多久,竟然有一座山头崩塌,把整个官道全都给堵住了,甚至一部分土石还直接倾倒进了旁边的汾水河中,连河道都堵塞了一部分,这也导致汾水上游河面上涨,不知道里面有多少土地被淹?
  “除了官道之外,这里还有其它的道路通行吗?”李璋叫来向导问道,他们来到忻州后,立刻联系了周围的几个州府,这些府衙也都接到消息要全力配合李璋,比如这个向导就是忻州当地人,只是以前在阳曲县做小吏,家也搬到了那里,这次倒是逃过一劫。
  “启禀定北侯,附近倒是有几条小路,只是小人也不知道这些小路有没有被毁?”向导立刻回答道。
  “野狗,你跟向导去探一下路!”李璋当即向旁边的野狗吩咐道,这次他来救灾也可能遇到危险,不仅仅是天灾,更担心的是灾难发生后,人性也会被扭曲,所以李璋才带上野狗免得出什么意外。
  野狗也立刻答应一声,随后带着向导去探路了,而李璋也没有闲着,而是吩咐人去附近的州府县城,命令他们组织民夫过来疏通道路,其实附近的州府也已经在做这些事了,比如之前李璋就见到有民夫在疏通道路,只是他们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组织,所以效果也很有限。


第六百五十章 河东地震(下)
  依山傍水的官道被堵塞,李璋他们只能另寻它路,幸好向导知道的一条小路勉强还能行走,所以李璋也立刻率人绕路而行,不过这条官道他也通知了附近的官府前来清理,因为后方的物资队伍想要进入灾区,就必须走大路,其它的小路崎岖难行,车子根本过不去。
  本来李璋应该留下来指挥着附近的民夫清理道路,等到后方的物资跟上来后再进入灾区才最安全,但是他已经等不及想要知道灾区的情况,因为这场地震的强度远超他之前的想像,毕竟连那么大的山头都崩塌了,而且这里还只是震区的外围,那么地震中心位置又是什么样的场景?
  山区道路难行,刚开始李璋他们还骑着马,毕竟速度快一些,但是再往前时,却发现道路断绝,有些山坡整个滑了下来,马匹根本不可能再往前了,幸好这里距离忻州也不是很远,所以李璋他们就下马步行。
  不过到了晚上时,他们还是没有见到任何的人烟,而且这里已经是地震区,据说偶尔还会有余震,周围又都是山林,所以并不安全,李璋也不敢在这里休息,于是让人点上火把连夜前进,一直等到天快亮时,他们才找到一个开阔的地带休息了一下,随后再次开始赶路。
  等到快中午时,李璋他们又绕到了官道上,只是这里的官道虽然没有被倒塌的山峰阻塞,但也扭曲的不成样子,整条道路就像是一根被人揉成一团又展开的纸带似的,地面上到处都是裂缝,道路两侧的山林倒塌,简直就是一副世界末日的场景。
  “前面有村庄!”正在这时,忽然只见野狗从前面飞奔而来,他是到前面探路了,毕竟山川的地形复杂,又经历过大灾,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哪怕李璋带着不少的护卫也不敢大意。
  当下李璋他们也加快脚步,前面的村庄也是他们进入灾区后第一次见到人烟,所以李璋也想找人问一下当地的情况,只是当李璋他们来到村庄前时,所有人都沉默了,因为只见整个村子已经被震成一片废墟,有些地方更是因为失火而被烧成一片白地。
  李璋迈步进到村子里,结果发现村子里根本没有人,废墟里倒是偶尔能见到一些残肢,代表着下面埋葬着不少的尸体,因为天气较热,尸体已经开始发臭了。
  “大哥快看,这边有情况!”正在这时,远处的野狗忽然向李璋大声道。
  李璋听后也立刻快步走过去,结果只见野狗站的地方应该是村子的打谷场,虽然也因为地震毁的不成样子,但从旁边的谷草还能看出它的作用,而在谷草丛中,却倒着十几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