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表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宋大表哥- 第2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太后醒了!”就在这时,忽然只见罗崇勋飞奔而来,一脸惊喜的大叫道,这让大殿中的所有人都是神情一震,当下全都站了起来。
  “现在能见大娘娘吗?”妙元这时第一个开口问道。
  “暂时还不行,太后刚刚醒来,现在还十分虚弱,不过等下太后肯定会有所吩咐。”罗崇勋当即摇头道,这一天他也是提心吊胆,生怕刘娥醒不来,万幸现在人总算醒了,虽然还十分虚弱,但也让他放心不少。
  李璋听到这里也是长出了口气,随后罗崇勋又快步进去,大概等了小半个时辰,只见罗崇勋脸色悲戚的走出来道:“娘娘请陛下与李都尉进去,另外传旨请吕相等人进宫议事!”
  听到罗崇勋后面的话,李璋和赵祯全都是脸色一白,因为除非到了弥留之际,否则刘娥不会请吕夷简等人进宫,换句话说,刘娥在这时候请吕夷简等人进宫,很可能是要交待一下遗言。
  想到上面这些,刚才因刘娥醒来的喜悦也随之消散,大殿中的气氛也再次变得沉重起来,李璋与赵祯对视一眼,然后两人默默的走向内殿,当进到房间里时,只见已经瘦成一把骨头的刘娥虚弱的躺在床上,脸上也没有半点血色,如果不是特别熟悉的人,恐怕根本就认不出她就是当初那位母仪天下的大宋太后。
  “大娘娘!”赵祯这时也终于忍不住流出眼泪,快步上前抓住刘娥的手,虽然他心中有恨,但毕竟与刘娥做了这么多年的母子,这时看到垂危之际的刘娥,也让他暂时放下了心中的仇恨。
  听到赵祯再次称自己为大娘娘,这让病床上的刘娥也露出几分欣慰的微笑,随后只见她犹豫了一下这才轻声开口道:“陛下不必悲伤,哀家的身体恐怕不行了,日后再也无法帮你分担朝政,这万里江山的担子,就要由你一个人挑起来了!”
  “大娘娘,我……”赵祯听到这里也流着眼泪道,只是刚一张口就哽咽的无法出声,他是个极其重感情的人,哪怕刘娥曾经做过许多对不起他的事,但他这时依然无法怪罪刘娥,毕竟再怎么样,刘娥也是将他一手养大的人。
  面对悲伤的赵祯,刘娥却是十分淡然的一笑,随后又向李璋招了招手,于是李璋也立刻上前,随后只见刘娥吃力的抬起手抓住李璋,然后将他与赵祯的手放在一起道:“陛下,我知道你和璋儿发生了一些误会,有些事情璋儿也没有告诉你,不过等我走后,你就会明白,璋儿是这个世界上最为你着想的人之一,为此他甚至不惜多次触怒我……”
  “大娘娘,以前的事就不要说了,您安心休养,定然会慢慢的好起来的!”没等刘娥把话说完,李璋却是眼睛微红的打断了她道。
  “不,你让我把话说完!”刘娥这时喘了口气坚持道,说完她再次扭头看向赵祯道,“陛下,璋儿博学多才,能力出众,是个难得的干才,他曾经多次立下大功,但哀家却没有太多的赏赐,为的就是将他留给你,日后有他辅佐你,哀家也能放心的离开了。”
  “大娘娘一片苦心,儿臣都明白!”赵祯这时再次流着眼泪道,他说到这里时,脑子中也闪过小时候与刘娥相处的一幕幕,以及这些年来刘娥对他的教导,这也更让他悲痛欲绝。
  叮嘱过赵祯之后,刘娥这时也转向李璋,沉重的喘息了几次这才积攒了些力气道:“璋儿,你与陛下一起长大,感情最是深厚,他的性格你也知道,有时候太过仁慈,这对一个帝王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所以日后也要麻烦你多多提醒一下陛下!”
  “大娘娘不必担心,陛下是仁慈之君,这并非什么缺点,反而是我大宋百姓之福。”李璋当下也十分沉痛的道,刘娥现在明显是在交待后事,虽然之前他已经有了预感,只是当这件事来临时,还是让他有些无法接受。
  刘娥听到李璋的话笑了笑,想要张口再说什么,但却因为之前消耗了太多的力气,结果一时间竟然无力再开口,这让李璋和赵祯也急忙劝她休息一下,这时御医也送来汤药,赵祯亲自动手喂刘娥服下,只是刘娥似乎连吞咽都困难,一碗药有大半都吐到外面。
  等到刘娥服过药后,吕夷简等人也匆匆忙忙的赶到这里,刘娥这时似乎又强打精神,将一些朝堂上的事做了安排,甚至连自己的后事也没有避讳,要求自己死后与真宗皇帝合葬,对此赵祯也点头答应。
  交待完后事,刘娥的精神也更差了,甚至有时要停顿好一会儿,眼睛中的光彩也越来越暗,所有人都知道刘娥这是到了弥留之际,随时都可能离开,而赵祯和李璋也越来越悲痛,特别是赵祯更是伏在刘娥的床着痛哭不止。
  不过就在这时,忽然只见刘娥再次睁大眼睛,伸手抓住赵祯的手再次开口问道:“陛下……陛下莫哭,你说哀家死后,后人将如何评价哀家?”
  赵祯这时也止住悲声,只是听到刘娥的问题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能抹了一把眼泪看向李璋和吕夷简等人,只是吕夷简这帮大臣却一个面露难色,刘娥有功,当然也做过不少的错事,而且她这一生也实在太过精彩,想要评价她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大娘娘一生传奇,如果真的要评价大娘娘的话,我这里倒是有十个字!”只见李璋这时犹豫了一下这才上前一步道。
  “哪……哪十个字!”刘娥伸手指向李璋有些急切的追问道,她的时间不多了,甚至她自己都能感受到生命在飞速的流逝,眼看着就要走到这一生的尽头。
  “有吕武之才!”
  李璋有前五个字一出口,所有人都是脸色一变,虽然私下里有不少人把刘娥比做吕后和武后,可是却从来没有敢当着刘娥的面说过,毕竟这两个女人的名声可不怎么好,甚至连刘娥听到李璋的话时,也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无吕武之恶!”李璋这时却接着把剩下的五个字讲了出来,这让所有人都是松了口气,虽然吕雉和武曌的名声不好,但谁也不敢否认这两个女人的才华,否则也不会独掌一个庞大的帝国。
  “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好!好好……咳咳~”刘娥这时也露出一个舒展的笑容,当下重复了一下这两句话,只是说到最后时,却带出一阵剧烈的咳嗽,赵祯也急忙上前帮她拍背,可是刘娥却越咳越厉害,最后忽然眼睛一翻竟然再次昏了过去。
  “御医!快传御医!”赵祯急的大叫,李璋等人也是一脸焦急,幸好御医就在这里,当即有几个御医跑来为刘娥诊治,只是这几个御医却是眉头紧锁,一般的疑难杂症他们可以治,但是像刘娥这种情况,已经是到了弥留之际,这老天要收命,实在不是人力所能及。
  看着再次陷入昏迷的刘娥,旁边的李璋也叹了口气,虽然他给了刘娥两句评语,后世不少人也都说这两句评语是对刘娥一生最好的评价,但是李璋却知道,刘娥并非没有吕武之恶,毕竟无论是《武后临朝图》,还是刘娥去太庙这些事,其实都表明刘娥有野心,只不过她最终还是没有付诸行动,这也和她的寿命有关,如果再给刘娥数年时间,恐怕日后的发展就很难预料了。
  李璋和赵祯等人在这里守了整整一晚,中间刘娥醒过来一次,但这时她却已经无法言语,只是意识还十分清醒,甚至还拉着赵祯的衣服指了指自己,随后就又昏迷了过去。
  而这次昏迷后刘娥再也没有醒来,等到第二天的凌晨时,这位曾经权势滔天的太后娘娘终于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而当御医宣布刘娥的驾崩时,赵祯也是哭成一个泪人,李璋同样禁不住哭出声来。
  不过等到赵祯痛哭过后,吕夷简立刻上前劝说赵祯,要以刘娥的后事为重,赵祯这时也擦了把眼泪道:“刚才大娘娘最后一次醒来时,似乎有话要说,但却只是指着自己说不出来,不知道大娘娘是何意思?”
  听到赵祯的话,吕夷简等人沉默不语,最后却是三司使薛奎站出来道:“启禀陛下,臣看太后醒来时一直拉着陛下的衣服,而且还指了指自己的衣服,这让臣发现太后还穿着衮服,我想太后应该是想请陛下去掉她的衮服,否则如何去见大宋的列祖列宗?”
  不过就在薛奎的话音刚落,只见李璋却忽然站出来大声道:“薛计相此言差矣,我以为太后的意思刚好相反!”


第四百五十八章 怎么会是她?
  “陛下,太后一直不肯脱掉衮服,而且在之前又拉着陛下的衣服指着自己,明显是想告诉陛下,她想要穿着衮服下葬,还请陛下成全!”李璋这时站出来直接硬顶薛奎道。
  从太庙回来后,刘娥身上的衮服就一直没有脱下来,一方面是刘娥回来就病倒了,根本来不及换衣服,另一方面则是刘娥不愿意脱下来,值得一提的是,衮服有好几层,外面太过厚重的外衣可以脱掉,但里面的衮服却一直穿在刘娥身上。
  “李都尉此言大谬,太后若是穿衮服下葬,恐怕将无脸面见先皇,所以我断定太后定然是想换下衮服下葬!”薛奎这时也十分强硬的道,他之前本来就是最反对刘娥去太庙的人,只可惜后来没能成功,现在刘娥死了,他也不愿意让刘娥穿着代表皇帝身份的衮服下葬。
  “当初先皇去世时,陛下年幼,大宋也因此陷入动荡之中,多亏了太后殚精竭虑,这才挽救大宋于水火,太后以一妇人之身挑起大宋的江山,劳苦功高不输任何帝王,穿着衮服下葬更能彰显太后的功绩!”李璋这时也寸步不让的道。
  如果刘娥没有临终前的表示,那么她穿什么衣服下葬李璋也根本不会在乎,可是既然刘娥在临终前表示要穿衮服,而且以李璋对她的了解,也绝对不会猜错她的意思,所以这时他也是据理力争,想要帮刘娥完成最后一个心愿。
  “李都尉,朝廷自有礼法,如何安葬太后都需要由礼部等官员去商议,最后才由陛下决定,所以这些事情就不必再争了!”这时一直没有开口的吕夷简忽然打断了李璋和薛奎的争吵道,说话时他也有些失望的看了李璋一眼,因为他觉得李璋根本没把自己之前的话听进去。
  李璋这时却根本没有理会吕夷简等人,而是将目光转向了赵祯,因为真正决定这件事的只有赵祯,而且他相信以赵祯对刘娥的了解,肯定也能猜到她的心思。
  面对李璋的目光,赵祯脸上也露出十分纠结的神色,过了好一会儿这才有些支吾的开口道:“这……这件事再议吧,咱们还是先讨论一下其它事情吧!”
  赵祯在说上面这些话时,眼神也有些闪躲的不敢与李璋对视,这让李璋也露出失望的神色,看来在赵祯心中,也不赞同让刘娥穿着衮服下葬,也许这就是李璋与古人最大的区别,在他看来一件衣服而已,但在赵祯他们看来,却是关乎到礼法,再加上他们的鬼神观念也比较重,所以看待这件事的角度与李璋完全不同。
  赵祯与吕夷简等人大概商量了一下刘娥的身后事,李璋没有再开口,随即有人前来收敛刘娥的遗体,这让李璋也再次露出悲戚的神色,虽然刘娥留下的不少的争议,但依然是个值得尊敬的人,可惜从今天起将天人两隔,再无见面之日了。
  赵祯这时也同样露出悲痛的表情,再也没有心情与大臣们议事,于是就让吕夷简等人酌情处理,自己则呆呆的守在刘娥的尸体前,吕夷简等人看到这里也都纷纷告退,很快大殿中再次只剩下李璋和赵祯两人。
  “陛下,杨太妃等人来了,想要与太后娘娘道个别!”正在这时,只见大太监罗崇勋一边抹着眼泪一边上前禀报道,自从刘娥去世后,他就像是丢了魂似的,整个人都感觉空落落的,从头到尾眼泪都没有停过。
  “请她们进来!”赵祯这时点头道,罗崇勋也答应一声转身离开,不一会的功夫,就见杨太妃与妙元等人陆续进来,看到刘娥的遗体时也立刻痛哭起来。
  等到杨太妃这些人瞻仰过刘娥的遗体后,又安慰了赵祯几句,无非就是让他注意身体不要太过悲痛,妙元看到站在旁边的李璋,刚想上前安慰几句,可是却被她母亲杜贵妃给拉住了,李璋也注意到妙元的动作,当下对她露出一个勉强的微笑。
  除了妙元外,来的人大都是赵祯的妃嫔,李璋本来想多陪刘娥一会,可是现在也不方便再呆在这里,于是也转身离开了,赵祯也注意到李璋要走,但也没有开口挽留。
  瞻仰过刘娥遗体后,其它人也纷纷退下,但唯独杨太妃留了下来,这让赵祯也有些奇怪,随即就见杨太妃挥手让其它人退下,这才看向赵祯开口道:“姐姐已经走了,有些事也应该让你知道了!”
  “小娘娘您的意思是……”赵祯听到这里也不由得十分激动的上前一步道。
  “不错,上次你不是问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