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刘娥这时却是瞪了他一眼道:“你不是喜欢掌管钱币之事吧,那就去少府监任职吧,不要你负责什么实务,只需要挂个闲职就是了,暂时就去做个少监吧,品级和你的火器监差不多!”
“啊?”李璋没想到刘娥竟然把他一脚踢到了少府监,不过仔细想想倒也合理,少府监掌管百工技巧诸务,其中铸造铜钱的铸钱局就归少府监掌管,李璋的钱行发生的纸币也是一种钱币,所以理应归少府监管辖。
“好了,这件事就这么说定了,火器监那边就由刘恕接替你的位置,你要的韩琦也可以安排到火器监,这两天你也去交接一下,然后去少府监上任吧!!”刘娥这时根本不容李璋再辩驳,当下手一摆就要赶人。
李璋听到这里也有些无语,没想到辞掉了一个火器监,却要去少府监做少监,说起少府监可不是火器监这种刚设立的监,而是隶属于传统的五监之一,职权范围可比火器监大多了,比如人家少监的品级就和他火器监一样。
“大娘娘,我刚才只说了要韩琦,另外一个我想要包拯,您千万不要忘记了。”李璋这时看出了刘娥的态度坚决,所以也没有再拒绝,当下把包拯的名字也讲出来道。
对于包拯这个名字,刘娥却显得十分陌生,毕竟百十个进士,她一般只记住前几个就行了,而在她的印象中根本没有包拯的名字,说明对方的排名肯定在后面,这让刘娥也毫不犹豫的点头道:“没问题,这个包拯就当做是韩琦的添头送给你们火器监了。”
李璋听到这里更加无语,谁能想到后世大名鼎鼎的包龙图,这时竟然被当成添头送来送去?不过这样也好,倒是他省了许多的口舌,而且这时他也看出刘娥有些不耐烦,于是也立刻起身告退。
出了垂拱殿后,李璋却忽然停下来扭头看了看身后的大殿,随即也不由得叹了口气,刘娥这几年在政务上越来越有些独断专行,容不得别人有任何的违逆,对此李璋也不得不越发的谨慎了。
当下李璋来到火器监,火器监就在皇城边上,作为第一任火器监,李璋在这里有着绝对的权威,来往的官吏看到他时也纷纷行礼,李璋一路也微笑点头,不一会儿就来到刘恕所在的公事房。
当下李璋推门进来,刚巧看到刘恕正在与几个官员商议着监中的事务,看到李璋进来也急忙都站了起来,而李璋也笑着对其它人道:“你们先出去一下,我有事要与刘少监商议!”
听到李璋的吩咐,其它人也立刻退了出去,而刘恕这时则边倒茶边笑着对李璋道:“权监你有什么事情还非得和我单独聊?”
“这可是一件大喜事,我要走了,以后火器监就归你管了。”李璋这时也不客气,自己找了个位子坐下来笑道。
听到李璋的话,正在倒茶的刘恕也吓了一跳,结果茶壶里滚烫的热水倒在手上,痛的他急忙把茶壶放下,一边跳脚一边往手上吹气,整个人也是狼狈不堪。
“哈哈~看把你高兴的,我不是早就说过吧,火器监我只是暂时担任,迟早有一天会离开的。”李璋看到刘恕的样子也不由得大笑一声道。
“不是……权监您干的好好的,火器监也步入正轨,怎么忽然想要离开了?”刘恕这时摸着被烫的发红的手不解的问道,因为这个事情来的太突然了,他根本没有做好任何的准备。
“就是因为火器监已经步入正轨,我这个权监也没什么事情可做,平时的事务大部分都由你来打理,所以刚才我已经在太后面前推荐了你接替权监的位子,太后也答应了,至于我则是要调到少府监去,另有其它的事情要做。”李璋这时大概的解释了一下道。
听到李璋真的要走,刘恕也露出几分不舍的表情,虽然他渴望升官,但是这两年与李璋相处的也十分愉快,特别是李璋背靠着太后,使得火器监无论做什么事都十分顺利,如果没了李璋,他就要一个人扛起这根大梁了。
“不过你也不要担心,我虽然走了,但却向太后讨了两个新科的进士,其中一个还是榜眼,到时他们会充当你的副手,只是这两人都十分年轻,有些事情你还要耐心的教教他们。”李璋这时再次开口道。
“既然权监您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好了,我也就不说什么挽留的话了,不过火器监是您一手打造出来的,以后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您也尽管开口,下官一定会全力协助您!”刘恕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郑重的神色。
李璋听到这里也拍了拍刘恕的肩膀,随后再次微笑道:“放心吧,如果真有什么事情,我肯定不会和你客气,另外我虽然离开了火器监,但日后若是监中遇到什么难解的事,你们尽管去找我,只要我能帮忙的一定不会推辞!”
听到李璋这么说,刘恕也心生感动,于是他再次开口道:“权监,既然您要走了,不如我去酒楼叫上一桌酒宴,然后把监里的人也叫上,我们大家一起为您践行如何?”
“现在还是不必了,这件事太后那边也是刚同意,估计等真正的调令下来还需要几天的时间,所以也不宜大肆宣扬,这几天咱们刚好把手头的事交接一下。”李璋听到这里考虑了片刻,最终还是摇头道。
刘恕听到李璋的话也感觉有道理,于是也没有再强求,而李璋与他聊了一下火器监的事后,这才起身告辞。
几天之后,李璋的调令还没有下来,韩琦和包拯的调令却先来了,两人果然被安排到火器监任职,而李璋也借着这个机会,派人去请了包拯过来,韩琦本来就在他家里,倒是不用请了,而他也在家里设宴款待二人,顺便也和包拯认识一下。
第三百一十一章 上任遇冷
“韩兄,这次没有和你商量就把你要到我们火器监,还望你不要怪罪啊!”客厅之中,李璋这时也向韩琦道歉道,他把韩琦要去火器监并没有和对方商量,直到圣旨下来后才告知了对方,事实上韩琦在接到圣旨时也猜到了,毕竟哪有可能这么巧,他偏偏被分到李璋主管的火器监?
“李兄客气了,你也知道我对战场很感兴趣,火器在西北大发神威,一战之下打的党项溃不成军,民间对火器也有许多的传闻,我也早想见识一下,现在总算能够如愿了。”韩琦并没有生气,反而笑呵呵的回答道。
韩琦说的也是实情,他对火器的确十分感兴趣,另外他也知道火器监虽然刚建立没几年,但因为一种新武器而独立开设一监,足以说明朝廷对火器的重视,而且火器监新立,正是需要人的时候,他若是去了那里,也更容易做出政绩来。
看到韩琦没有生气,李璋也放下心来,这时包拯还没有来,所以他就和韩琦坐在那里闲聊,又过了大概小半个时辰,下人前来禀报说是包拯来了,李璋与韩琦也急忙起身亲自前去迎接。
包拯上次在放榜时见过李璋一面,只是他也没想到当初的那个年轻人竟然就是传说中的李璋,所以当他见到李璋时,脸上也露出惊愕的表情,随后这才反应过来上前行礼道:“下官拜见李权监!”
“包兄不必多礼,今日是私宴,你不如就和韩兄一样,直接叫我的名字,或是叫我李兄就行了。”李璋这时也急忙上前还礼道。
“希仁兄,李兄今日的确是以私人身份宴请咱们,所以你也不必太过拘束。”韩琦这时也笑着上前打招呼道,他与包拯见过一面,虽然不太熟,但丝毫算是互相认识。
包拯对韩琦这但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也印象深刻,特别是对方还是自己这科的榜眼,所以他对韩琦也十分的佩服,所以在听到他的话后,包拯也立刻改口,毕竟大家都是年轻人,相处起来也更加的随意。
当下李璋请包拯进府,然后立刻命人送上酒宴,三人分宾主落坐边吃边聊,李璋先是询问了一下包拯的情况,得知他足足比自己大了十岁,而且包拯的父亲也是官员,官至虞部员外郎,包拯在家中行三,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只是他父亲年纪大了,现在已经致仕,一家人都在老家庐州,也就是后世的合肥居住。
虽说是私宴,但最后还是免不了聊到火器监上,毕竟韩琦和包拯都已经接到朝廷的任命,即日就要去火器监任职,而李璋身为火器监,对他们两个下属也有必要介绍一下火器监的情况,特别是包拯对火器监也极感兴趣,还向李璋打听了一下火枪在战场上的应用情况。
作为一手创立了火器监的人,李璋对火器监的了解自然不是一般人能比,所以他也将火器监的内部结构,以及各方面的职权给两人详细的讲了一遍,让李璋没想到的是,包拯竟然向李璋要了纸笔,然后一条一条的记录下来,韩琦记性极佳,本来不需要用笔记,但看到包拯在记,他也不好意思不写,于是也让人拿来纸笔,但却只是装装样子。
“韩兄、包兄,其实不瞒你们,我很快就要卸任火器监一职,而要去少府监任职,所以你们日后主要是辅助新作的火器监刘恕做事,刘恕这个人是我的老部下,而且是从小吏一步步走到现在的位置,火器监的设立也有他一半的功劳,所以希望你们日后能尽心的协助他,如果遇到什么事情,也可以尽管找我帮忙!”李璋最后十分真诚的再次道。
“李兄你要离开火器监?”韩琦听到李璋的话也不由得大吃一惊道,他也是第一次听李璋说起这件事,事实上他刚才也有些担心自己做了李璋的下属后,会影响到两人的关系,却没想到李璋竟然要走,难道说他连一点也考虑到了。
不光韩琦吃惊,包拯也同样露出惊讶的表情,他已经知道李璋和韩琦是儿时玩伴,两人的关系比自己亲近多了,可是现在看到韩琦的样子,显然李璋也没有把这件事告诉他。
“不错,我虽然是第一任火器监,但自从火器监走上正轨后,监中的事务大都是由刘恕来处理,我不过是挂个名而已,另外我也有其它的事情要做,所以实在分不出精力再处理火器监的事,于是就向太后请辞,而太后也将我调到了少府监,很快就要上任了。”李璋这时也点了点头道。
听到李璋这么说,韩琦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按理说李璋一手创立了火器监,而且火器监已经走上正轨,正是捞政绩的好时候,可是李璋竟然这么大方的扔给了别人,自己去少府监了,不过他又仔细一想,似乎这还真是李璋能干出来的事,因为他做事一向都是出人意表。
看到气氛有些沉闷,李璋这时再次举杯笑道:“今天是私宴,大家本应该聊些开心的事,这些事咱们就不说了,等过两天我带你们去见一见刘恕,到时咱们再详谈!”
看到李璋难得举杯,韩琦和包拯也纷纷端起酒杯,满饮之后李璋也岔开话题,聊起放榜那天被捉走的事,这让韩琦和包拯也纷纷大笑起来,因为他们两个也都是受害人,包拯那天同样被人捉走了,可惜他和韩琦一样都早早娶妻,妻子李氏一直在家中侍奉父母。
这顿酒宴一直喝到天色将晚,然后这才散去,包拯喝的面红耳赤,但却能保持清醒,反倒是韩琦已经醉倒在地,李璋命人送包拯和韩琦回去,自己也回到房中休息。
几天之后,韩琦和包拯正式上任,其中韩琦担任火器监丞,而包拯则是主薄,一个从六品一个从七品,毕竟韩琦是榜眼,官职高一些也很正常,而李璋也亲自带他们见了刘恕,并且率领监中的官员在酒楼设宴,算是为他们接风,顺便也为自己送行。
就在韩琦和包拯上任后的第十天,李璋也终于将手头的事务交接完毕,韩琦和包拯也初步熟悉了手中的事务,同时李璋的调令也下来了,于是他正式卸任火器监由刘恕接任,自己则去了少府监挂职一个没有什么实权的少监。
虽然是挂职,但李璋也要去少府露一下面,少府监掌着百工技巧诸务,比如制造门戟、神衣、旌节、祭玉、法物、牌印、朱记、百官拜表法物等事,可以说主要是与手工业有关,所以少府监名下也管理着不少的作坊与匠人。
不过相比其它各监,少府监的职权在宋朝时被压缩了许多,主要是它的管辖范围与其它一些衙门有重合,比如三司中也有负责督造的衙门,少府又争不过人家,于是最后职权越来越小,最后轮为主要督造一些宫廷、官员需要用到的一些特殊器物。
不过就算是这样,少府监的机构依然十分庞大,而且因为少府监督造的器物大都比较特殊,要求也极高,所以少府监中的匠人也都是各个手工业的翘楚,整个大宋最好的铁匠、玉匠、木匠、织女等,都集中在少府监名下。
少府监和火器监一样,都在皇城的外城之中,只不过火器监在西南角,而少府监则在东南角,距离相当远,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