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但每次看到时都禁不住沉醉其中,这恐怕是人类创造的最美丽的景色之一了。
等到烟花放尽之后,狸儿的精力也发泄的差不多了,这时蜷缩在李璋怀里,脑袋一点一点的打着瞌睡,青织与燕娘等人也都露出几分疲倦的神色,于是李璋这时开口提议道:“青织,时间已经不早了,不如我先送你回家吧?”
青织虽然很喜欢狸儿,但因为兄嫂之前的做法,让她也是怒羞又怒,所以也想早点回去冷静一下,这时听到李璋的提议也很想立刻答应,但是当她看到正在打瞌睡的狸儿时,却再次开口道:“我记得这里离李世兄府上不远,狸儿也快睡着了,在马车上容易着凉,所以还是先送狸儿回去吧。”
听到青织这么说,李璋又看了看怀里困的不行的狸儿,最后也终于点了点头,当下他们一行人上了马车,然后先来到李璋家中,秀秀和燕娘扶着狸儿先回内宅休息,李璋则亲自送青织回去。
不过李璋很快就发现自己有些失误,刚才马车里人多,倒也没觉得什么,可是现在车厢里只剩下他和青织两人,这下就变得有些尴尬了。
青织也感觉马车里的气氛有异,特别是现在已经是后半夜了,东京街头的喧嚣也在慢慢的褪去,马车里只点了一个小灯笼,在昏黄的灯光下,她和李璋相对而座,气氛竟然变得有些暧昧起来。
“李世兄,你会不会觉得我很可怜?”青织是个聪明的女子,这时竟然主动打破了尴尬的气氛道,只是她的话一出口,眼圈却立刻变得通红,因为这也是她今天在面对李璋时的真实感受,虽然李璋撒了个善意的谎言,但她在李璋面前依然感觉自己很可怜。
“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李璋听后沉默了片刻,这才叹了口气道。
“我父亲和兄长们都想让我嫁给你,甚至为了达成这个目的不择手段,根本没有顾及过我的感受,我想在他们心中,我只是个拉拢世兄你的筹码而已,世兄你会不会也把我当成一个筹码?”青织这时再次低声说道,只是说到最后时,眼泪也禁不住流出来,滴落在车厢里发出了“滴答滴答”的响声。
李璋听到这里也沉默了许久,最后终于抬头道:“你是狸儿的朋友,也就是我的朋友,我这个人没什么别的优点,但却从来不会拿亲人和朋友做筹码。”
听到李璋这么说,青织也不由得感到一阵温暖,当下擦了擦眼泪郑重的向李璋再次道:“李世兄,上次我出言不逊,希望你不要放在心上!”
“呵呵,是我有些小气了,竟然用诗骂你,本以为今天见到你会被你臭骂一顿,没想到你竟然没放在心上,相比之下我的气量竟然还不如你这个小女子,实在是惭愧之极!”李璋这时也向青织拱手道,这点他也是真佩服青织,很少有女子能像她这么大度,甚至被兄嫂抛弃时,她竟然也能忍住怒火,这若是换做狸儿的话,恐怕早就闹翻天了。
“生在我这样的人家,如果不大度一些的话,恐怕早就气的重病缠身了,这点我倒是像我娘。”青织这时再次叹了口气道,只是提到自己的母亲时,她脸上也才闪过几分温馨的神色,她们母女与刘家似乎有种格格不入的感觉,这也让她一直无法融入到这个家庭之中。
李璋听到这里也是叹了口气,刘美是底层出身,后来发达了娶了钱家这么高门大户家的女子,两人在生活习惯等方面肯定有许多差异,所以这就导致了他们夫妻的感情不和,而青织从小受她母亲的教育,与她的其它兄弟姐妹也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了。
“我明白了,难道你那天说不愿意嫁给我,估计也是看到我和你父亲出身相似,所以担心自己走上你父母的老路吧?”李璋忽然醒悟过来,当下一拍自己的大腿道。
“李世兄见笑了,小女子之前的确有这样的顾虑,只是现在却……却没有了。”青织听到李璋的话先是脸色一红,随后又十分娇羞的道,特别是说到“没有”这两个字时,声音几乎是低不可闻。
事实上青织和李璋接触的这两次,也让她对李璋的印象大为改观,虽然对方作诗讽刺她,但那首诗却颇有韵味,绝非一般人能作出来的,再加上今天李璋也表现的极为体贴,处处为她着想,这更让她对李璋也产生了一种感激之情,甚至在这种感激之中,还夹杂着几分异样的情愫。
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阙词
古代的女子对感情的表达是十分含蓄的,当然也有像燕娘这种大胆的,这主要因为她是契丹人,风俗与中原不同,而对于青织这种中原女子来说,能够对李璋说出,作为夫婿的人选,她对李璋已经没有任何顾虑的话,其实就是在向他表明自己的心迹了。
李璋又不傻,自然也听出了青织话中的意思,只不过他这时却沉默下来,而青织也在紧张的等待着李璋的回答,虽然之前李璋已经拒绝了她两次,但那两次都不是她提出来的,而现在她对李璋也改变了看法,所以想以自己的方式再试一次。
只见李璋沉默了许久,最后忽然叹了口气,然后伸手将马车里的纸笔拿了起来,这个马车是赵祯送给他的,不但又大又豪华,而且里面的各种设施齐全,不但有笔墨纸砚,甚至还有专门放零食的暗格,以及暖手用的暖炉等等。
拿出纸笔后,李璋拉出旁边的小桌子,然后在上面写了起来,而青织这时也露出好奇的神色,想要看李璋写的是什么,但却又有些不好意思,只能用眼睛偷偷的打量,但因为车厢中的光线昏暗,所以她也看不清纸上的内容。
李璋的字已经练的不错了,而且他写的东西也不多,几乎是一挥而就,随后就递给青织道:“这个送给你!”
青织这时也惊讶的接过来,然后这才发现纸上写的竟然是一首词,当下也禁不住低吟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不过读到这里时,青织却是戛然而止,随后抬头看向李璋问道:“这应该是一首《青玉案》吧,词是好词,可是为何没有写完,竟然只有上半阙!”
“我还没有想好,等我想好了,到时会把这首词补全!”李璋这时目光炯炯的盯着青织道,结果这让青织也再次娇羞的低下了头。
这首《青玉案元夕》虽然描述的是上元节的美景,但今天晚上却和上元节差不多,而且词中描述的美景也都是李璋和青织他们今天晚上见过的景色,所以青织看着这半阙精妙绝伦的词,整个人也不禁有些痴了,相比上次的那首讽刺的诗,这首词才是李璋送给自己的礼物,只是少了最重要的下半阙,似乎有无尽未尽之意,让人不禁心生遗憾。
接下来的行程中,李璋和青织都没有再说话,最后马车也来到刘府门前,李璋也亲自送青织下车,只是当青织进府门时,却还是有些不舍的看了李璋一眼,因为刚才她明明已经表达出自己的心意,但李璋却没有给她一个明确的答复,只是送了半阙词,这到底算是定情之物,还是李璋拒绝自己的方式呢?
回去的路上,李璋一个人坐在马车里也陷入到沉思之中,对于娶妻这件事,他一直认为必须要双方两情相悦才行,可是在现在这个年代,想要先恋爱后结婚实在是有些困难,青织算是他接触的女子中,最适合做妻子的人了,只是他在感情上有些慢热,至少现在对青织还没有那种非她不娶的感觉,所以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该同意这门亲事?
至于李璋将《青玉案》这首词送给青织,其实是有两方面的打算,第一是为了缓解刚才的局面,毕竟青织已经表明了心迹,他也不知道是拒绝还是接受,所以就以作词这件事搪塞过去。
至于他没有写后面的那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则是第二方面的打算,因为他需要一段时间仔细的考虑一下这件事。
如果李璋最后依然不愿意娶青织,那就不给对方补全这首词,也算是就此拒绝对方,如果他想通了,愿意娶对方,自然会将剩下的一句补上,说起来这句还真有些应景,他拒绝了刘家多次,但最后依然选择了青织,这可不就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吗?
赵祯大婚,朝廷也给百官放了三天假,但李璋却不能休息,因为之前为了忙赵祯婚礼的事,使得他把火器监的事暂时放了一放,现在那边也积压了许多的事情要处理,为此刘恕都找他许多次了,现在刚好趁着这个机会把这些积压的事情处理掉。
三天之后,李璋再次进宫见赵祯,主要是打听一下他的新婚生活怎么样,顺便也把自己的心事和对方聊一聊,毕竟在整个东京城中,能称得上朋友的也只有赵祯了。
虽然赵祯已经大婚了,但依然住在景福殿,当李璋来到这里见到他时,却发现赵祯竟然一脸的春风得意,看到李璋也立刻拉着他来到一个僻静之地道:“表哥,没想到男女之事竟然这么奇妙,难怪会有那么多人沉迷于女色!”
“你现在新婚燕尔,这种事也要懂得节制,特别是你现在年纪小,千万不要伤了身体,否则以后就不好生孩子了!”李璋听到赵祯的话当即也开口提醒道,他一直担心赵祯会像历史上那样生不出儿子,所以也十分注意他的身体健康。
“表哥放心吧,这些我都懂,不过我现在已经不小了,大娘娘和小娘娘都催着我要早点生个皇子呢。”赵祯再次眉飞色舞的道,作为初尝禁果的男子,让他在这方面节制也实在太难为他了。
“算了,咱们先不要讨论这件事了,我来是想和你聊一下关于我的婚事。”李璋这时不想给赵祯普及什么生理知识,当下直接说起自己找赵祯的原因道。
“你的婚事?表哥你要成亲了吗,对方是哪家的女子,我怎么事先没有听到任何风声?”赵祯听到李璋的话也是眼睛一亮道,他对李璋的婚事也十分上心,特别是他现在已经成亲了,所以自然也想让李璋也和自己一样,这也是人之常情。
“这件事说来话长,你先听我把话讲完!”李璋这时叹了口气,然后把自己和青织之间的纠葛详详细细的讲了一遍。
第二百七十四章 婚后的赵祯
赵祯十分安静的听李璋讲完,随后这才笑嘻嘻的道:“原来表哥你和舅舅家的表姐勾搭上了,而且还孤男寡女的同乘一车,而且表姐都对你表示好感了,你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舅舅家的表姐?我才是你舅舅家的表哥好不好?”李璋听到这里也不由得心中暗道,当然这些话还不到说的时候,只要刘娥在世一天,这些话就是烂到肚子里也不能让赵祯知道,否则就是触犯了刘娥的逆鳞。
“但我并没有做好成亲的准备,总感觉自己还是太年轻了。”李璋当下叹了口气道,这也是他的真实想法,毕竟前世他三十岁也没有结婚,可到了大宋这边,男子一般都是十五岁就要成亲,超过二十岁还不成亲的话,无论男女都会被人视为有问题。
“表哥你可比我还大两岁,我现在不也成亲了吗?”赵祯听到李璋的话却有些无语的道。
“不一样,你是皇帝,又是独苗,早点成亲也能让天下早点安心,我却没必要那么早就成亲。”李璋当下摇了摇头道。
“可是别人也同样很早就成亲了啊,表哥你今年都十六了吧,再过一年就要十七了,这个年纪如果再不成亲的话,说不定会被人在背后说闲话的。”赵祯却是再次反驳道,顺便也给李璋提了个醒。
“是啊,别人也都这么早就成亲了,为什么我不能?”李璋听后也不禁有些迷茫的道,都说入乡随俗,可是他穿越到大宋已经好几年了,但他似乎一直无法完全的融入到这个时代,有时还会将自己代入到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虽然这能让他在一些事情上保持清醒,但同时也会与这个时代产生脱离感。
“可是成亲很麻烦的,而且成亲后有了家庭,以后还会有孩子,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做好一个丈夫,更不知道自己是否做好孩子的父亲?”李璋最后还是有些犹豫的开口道,作为一个两世光棍,他对婚姻生活的确有几分恐惧和不安。
“表哥你就是想的太多,哪有那么多的不知道,要我说你就先娶了再说,而且持家生子这些事和你有什么关系?这些都是女人该干的活,咱们只需要把外面的事情处理好就行了。”赵祯对李璋的话却十分不赞同的道。
“这个……你说的好像也有道理。”李璋听到这里也是一愣,随即这才醒悟过来,自己现在身处大宋,奉行的是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观念,他完全可以把家里的事情丢给妻子,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