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对手了。
就在李璋说话之时,燕娘这时也从前面走进来道:“你们两个走不走,再不回去今天晚上就得住在这里了。”
“走吧,也是时候回家了!”李璋这时也看了看天色道,再不走就要宵禁了,哪怕他也不能随意在夜间走动。
当下李璋带着燕娘和金小妹一起乘上马车,只是当他们回家中时,却忽然感觉家中的气氛有些不对,而当他见到金夫人时,却更是吓了一跳,因为对方的眼睛发红,似乎是哭过一般?
第一百九十七章 告状
金山的妻子许氏,当初李璋也曾经见过,虽然他对许家的印象十分恶劣,不过对这个许氏的印象还不错,当初金山预感到家中要出事,于是就提前就让许氏回到了许家躲着。
只不过从金山出事后,许氏就再也没有出过面,虽然金山没提过,但其实大家心中都有所猜想,毕竟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更何况他们本来就是利益上的联姻,两人更是连儿女都没有。
但是直到今天李璋才知道许氏的遭遇,原来许氏回到娘家后,立刻被她父亲和兄长软禁了起来,严禁她出门与金家联系,等到金山被流放后,他们甚至还想将许氏再嫁出去,可是让人没想到的是,许氏在这个时候竟然发现自己怀孕了。
本来以金山的体型,想要让妻子怀孕是十分困难的,但是多亏了李璋的帮忙,一边帮他减肥,一边送了后世的药给他吃,结果许氏竟然真的怀孕了,只可惜金山还没来得及知道这个好消息,就已经流放庆州了。
本来像怀孕这么大的事,许家无论如何也应该通知一下金夫人母女,可是让人没想到的是,许家为了彻底和金家斩断关系,竟然要求许氏打掉肚子里的孩子,本来许氏不愿意,但却被她父兄硬逼着把打胎药灌了下去。
只是让谁也没想到的是,胎儿虽然被打下来了,但许氏也因为大出血而一命呜呼,本来许家还想封锁消息,可是许氏身边的一个丫鬟却是从金家带去的,趁人不注意逃了出来,然后找到金夫人,这才让她们知道许氏的事。
“我和他们拼了!”金小妹听到自己的嫂子和未出世的小侄子竟然全都死在许家之手,当下怒吼一声,提起自己的棍子就要去许家拼命,毕竟这可是他们金家的两条人命,其中一个还是他们金家好不容易才有了一条血脉,这让她如何不怒。
“别冲动!”李璋看到金小妹杀气腾腾的样子也急忙扑上前想要拦住他,可惜却被金小妹一个甩手挣脱了,幸好野狗也在,当即上前抓住她的手臂,无论金小妹怎么挣扎都没用。
“小妹不要胡闹!”金夫人这时虽然两眼通红,但却还能保持理智,这时也开口阻止金小妹道,只是话一出口,她也再次忍不住老泪横流,前段时间因为金山的事,她已经是心力交瘁,金山流放后她又思念儿子,整个人也老了许多,现在又受到这么沉重的打击,更让她像是一下子没有了精气神眼神也变得有些空洞。
“许家杀我了们金家两口人,难道就这么算了?”金小妹咬着牙想要挣脱野狗,但对方的手臂却像是铁铸的一般,根本纹丝不动,这让她再次怒火万丈的大叫道。
“当然不能这么算了,逼人打胎致死可是重罪,咱们这就去开封府告状去!”李璋这时却再次上前开口道,他在资善堂也不是白学的,现在对于大宋的一些律法也有了不少了解,而据他所知,大宋律法对逼人堕胎的刑罚很重,更何况现在还是一尸两命,完全可以走正规的渠道把许家干掉。
“告状?这……这是不是不太好?”金夫人这时却还有些迟疑的道,因为在她看来,这是他们金家的家丑,禀着家丑不可外扬的想法,所以她对把事情闹到官府还是有些担心。
“娘,嫂子可是一尸两命啊,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许家好过!”金小妹对母亲的态度却十分不满地叫道,说完她就对李璋再次道,“你让野狗放开我,咱们现在就去开封府!”
李璋听到这里也冲野狗点了点头,对方也立刻松手,而这时金夫人也叹了口气道:“好!反正我们金家已经一无所有了,为了给我那可怜的媳妇和孙儿讨个公道,老身就不要这张脸了!”
看到金夫人同意,李璋也立刻找到李用和身边的那个书吏老仇,他在官场上混了多年,对状纸之类的东西再熟悉不过了,于是李璋就请他帮金夫人家了份状纸。
第二天一早,李璋就亲自带着金夫人和金小妹去告状,同行的除了家里人外,还有一个小丫鬟,这个丫鬟就是许氏身边逃出来报信的那个丫鬟,她是人证,自然也要带上。
现在的开封府门前还没有让告状之人用于报案的鸣冤鼓,要等到日后包拯做了开封府尹后,才会专门设立这种鼓,后来各级衙门才都设立了这种鸣冤鼓,而在没有这种鼓之前,一般人想要报案,有时候就要接受守门衙役的勒索,否则可能连门都进不去。
李璋现在是有官身的人,自然也没有人敢勒索他,当下带着金氏母女进到府衙,然后将状纸递上,因为这是人命案,所以状纸很快就被递交到开封府的一个判官手中。
说起来古代告状可不像后世电视里演的那样,其实开封府尹一般不直接审理案件,真正管案子的其实是开封府判官,没错,就是和吕武官职一样的判官,只是双方的权力范围不同,开封府判官主要是审理一些不太重要的案子,如果有些案子有争议,或是关系重大,那就要向上递交,最后就有可能落到吕武手中。
判官接了金家的状纸后,又询问了一下金夫人事情的经过,并且还由那个丫鬟做了人证,至于物证也很好办,只要找到许氏的尸体一查即知,所以这件案子人证、物证俱全,判官问清楚后,很快就签发了对许氏父子的抓捕令,不过像这种人命案,肯定不可能当天宣判,所以判官就让金夫人他们回去等消息,只要判决下来,官府就会通知她们。
李璋也觉得这个案子没什么意外,而且金夫人的情况也不太好,所以就劝她们先回去休息,估计三五天就会有结果。
只是让李璋万万没想到的是,许家父子虽然被抓了,但是判决的结果却是迟迟出不来,这让他不由得担心起来,难道这其中有什么变化不成?
第一百九十八章 登闻鼓
“武叔,事情就是这样,开封府的判官在搞什么,为什么迟迟不下判决?”这天吕武回来,李璋立刻找到他,并且将金家告许家的案子讲了一遍,这段时间吕武也经常不见人影,而且金家的案子人证物证据在,所以李璋也没有麻烦吕武。
“这个案子从你们递上去到现在,开封府就没有派人叫金家母女过堂?”金山这时皱着眉头问道。
“还要过堂?”李璋听到这里也是一愣,他对开封府衙的审案流程并不熟悉,所以听到这里也是一愣。
“废话,当然要过堂,一般人命案子这种官司,衙门里也不敢掉以轻心,一般来说,案犯被抓之后,肯定要将原告召过去当堂对质,然后将审理过程记录在案,最后还要有物证,另外还有人证的证词和画押,这些都需要过堂,一般最少也得过三次才能定案。”吕武当即也有些恼火的道,金家的案子已经递上去这么久了,却还没有过堂,这其中肯定有猫腻。
“没想到开封府也这么黑,我找他们去!”李璋当即恼火的道,这么简单的案子,他本以为很容易判决,却没想到案子递上去竟然如同泥牛入海,连一点消息都没有,不用问也能知道,这背后肯定是有人在搞鬼。
“你去干什么?在家里呆着,还是我去看看吧!”吕武这时却一把拉住李璋道,别看李璋是皇帝的表哥,但其实只是个无权无势的外戚,至于他那个营指挥使的官职,一来没有公开,二来就算是公开亮出来,人家开封府也不会放在眼里。
“武叔……”李璋还想说什么,不过却被吕武摆手打断,随后转身就出去了,在他眼里,无论什么时候李璋都是个孩子,遇到这种事情,当然要由家里的大人出面。
李璋也知道吕武的脾气,看着他离开的背影也无奈的叹了口气,不过他这时也冷静下来,同时又想到吕武虽然在提刑司任职,但和开封府并没有直属关系,两者顶多只能算是职权不同,甚至开封府的职权还要大一些,而且吕武和开封府的那位判官同级,谁也压不了谁。
想到上面这些,李璋也有些担心,于是急忙跑去叫李用和跟着吕武一起去,主要是他担心吕武的暴脾气,万一忍不住和对方起了冲突,李用和也能从中劝解一下,如果开封府依然不肯依法办案的话,大不了他直接去告到宫里去。
不得不说李璋的担心还是很有道理,就要吕武离开大概一个时辰左右,李用和就慌慌张张的跑回来道:“不好了,武哥把开封府的判官给打了,现在开封府把人扣了,而且还要提刑司的人出面才肯放人!”
李璋听到这里也不由得豁然站起身来,虽然他早有心理准备,但也没想到吕武竟然真的敢打人,这下事情可不好办了,不过不好办也得办,毕竟吕武是他长辈,而且这次出面还是为了帮他,他不可能就这么干坐着。
想到这里,李璋也立刻牵来自己的马,然后快马加鞭赶往开封府,后面的李用和想要阻止,李璋却是充耳不闻,只是当李璋来到开封府衙时,却被人拦了下来。
“我要见你们周少尹!”李璋这时甩鞍下马,然后冲着门前的衙役叫道,开封府的最高长官虽然是府尹,但府尹并不是常设的,比如现在就没有开封府尹,而是由少尹主事,李璋记得现在的少尹姓周,只是他也没有见过。
“你是什么人,见我们府尹有何事?”这时只见一个班头模样的中年人走出来道,现在的开封府戒备森严,严禁任何人进出,如果不是看着李璋骑马,恐怕早就被他们打出去了。
“我是陛下身边的伴读,这次前来是想问一下,提刑司的吕判官为何被扣押,你们什么时候放人?”李璋当即高声问道,他本来还怀着一丝希望,只是当看到开封府戒备森严的情况时,心中也是一沉,看来吕武的火气还真大,否则不会让开封府搞出这么大的阵势。
“吕判官?”这个中年班头听到这里也是一愣,随后又上下打量了李璋几眼道,“原来你就是老吕经常提到的那个侄子,不过我还是劝你快回去吧,虽然你是外戚,但老吕这次实在太冲动了,恐怕除了提刑司的王提刑外,谁也别想把人要走。”
李璋听到这里也是惊讶的打量了一下对方,不过很快他想到吕武在京城混了这么多年,以前也是衙门里的班头,而且经常和开封府打交道,眼前这个班头恐怕也是吕武的熟人。
“不知大叔如何称呼,武叔他又在里面发生了什么事,开封府为何要扣人?”李璋当下也变得有些客气的问道。
“在下姓吴,你叫我吴班头就是,至于老吕……”只见吴班头说到这里时,先是扭头打量了一下周围,这才压低声音道,“老吕这次胆子实在太大了,他忽然跑来找王判官,好像是因为什么事争执起来,本来吵上几句也没什么,可是老吕这次却动手了,结果王判官被打的那个惨啊,反正我去的时候满地都是带血的牙,而且少尹去的时候他都没有停手,结果少尹也是气的不轻,让我们把老吕拉住后,就立刻进宫,说是要在太后面前告提刑司的人飞扬跋扈。”
“吴班头您刚才不是说让提刑司的人来了才会放人吗,为何那位少尹又闹到宫里去了?”李璋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有些不解的问道,少尹让提刑司来要人,他本以为对方是不想闹大,可是现在看来明显不是。
“嘿嘿,这个也很简单,其实我们周少尹对提刑司一向不太喜欢,借着这次机会,当然要给提刑司几分颜色看看,至于让提刑司来要人,其实就是给提刑司难堪,哪怕王提刑亲自来了,恐怕我们少尹也不会放人。”吴班头当下再次笑道,这些官场上的勾心斗角他简直太清楚了。
“好一个开封府,自己做错了事竟然还要借题发挥!”李璋听到这里也更加恼火的道,周少尹跑去宫中告状,虽然让提刑司下不来台,但吕武作为当事人恐怕会更难受,哪怕不是他的错,恐怕也得脱层皮,更何况这次的确是他先动的手。
想到这里,李璋当即向吴班头告辞,然后翻身上马就要离开,而这时吴班头却有些惊讶地叫道:“小哥你这是要去哪?”
“登闻鼓院!”李璋说出这四个字后,立刻再次打马狂奔而去,吴班头却是愣在那里好一会儿,最后却是面带震惊的低声道,“这下可要出大事了!”
古代的小说或戏文中,经常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