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表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宋大表哥- 第1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受着这难得的安宁,东京城太过繁华,每天早上都是车水马龙的十分热闹,哪怕自在深宅大院之中,依然会受到噪音的影响,远不如这里让人感到安宁。
  李璋在床上躺了好一会儿,这才起身洗漱了一下,随后出了房门,这里是一个巨大的宅院,比他在东京城的府邸还要大上几倍,说起来这里本是皇庄,而皇庄当然会有专门的人管理,一般都是宫里派来的太监,而这座宅院就是以前管理皇庄的太监建造的。
  “这帮太监还真是会享受,这么大的宅院,也不知道花了多少钱?”李璋四处打量了一下这座宅院,随后这才迈步来到前院,那天他来到这座皇庄后,就住在了这里,而且罗崇勋也告诉他,刘娥已经说了,只要土豆种植成功,这座皇庄就赏赐给他了,所以这座宅院自然也是他的了。
  “老爷,早饭已经准备好了!”李璋刚来到前院,就见一个老头快步上前行礼道,这个老头姓周,是外面那座庄子的里正,这个庄子全都是皇庄的佃户,虽然皇庄的土地是属于皇帝的,但他们每年只需要上交一定比例的粮食就行了,只要监督的太监不要剥削的太狠,他们的日子相比一般的佃户还是不错的。
  “有劳周里正了!”李璋当即向对方道谢道,这座宅院的主人,也就是原来的太监管事早就被调走了,宅院里的下人也被带走了,现在宅院里就他一个人,连吃饭都不方便,所以李璋就从外面的庄子顾了几个人,结果没想到这位周里正竟然亲自跑来了,平时由他女儿和儿媳妇做饭,他的儿子负责打扫宅院。
  “老爷客气了,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周里正当下再次开口道,这个老头可是精明的很,他早就看出李璋不是一般人,所以从见到李璋时也是刻意的巴结,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李璋来到皇庄后,宣布减免了以前那个太监管事制定的一些杂税,让他们只需要交皇庄的租子就行,这让周里正也对李璋十分的感激。
  当下李璋来到前院的餐厅,随后周里正的儿媳就送上饭菜,虽然做的有些简陋,但味道还行,李璋吃完之后,这才迈步出了院子,他的这个宅院周围一片空旷,周里正他们的庄子离李璋的宅院有一里的距离,估计是当初的管事不屑和这个佃户住在一起。
  宅院的前方两里,就是呼延守信率领的军队,一共五百人,不过一般都会有两都在外巡视,所以军营里一般只有三百人,而呼延守信治军极严,每天都把这几百人操练的哭爹喊娘,不过也正是这样,这营将士慢慢的也多了几分剽悍之气,而不像其它军队显得有些散慢。
  李璋当下迈步出了院门,然后沿着一条田间小路前行,过了前面的一条小河后,这才来到一片肥沃的田地前,只见田地里已经种上了土豆,这些土豆发芽后,李璋将土豆切成小块种在田地里,因为间距比较大,所以一共种了五亩左右,当然这也不是他自己种的,而是让周里正找了个几个住得过佃户,花了一天才种完。
  “参见李伴读!”李璋踏着河上的小桥过了河,立刻有巡视的将士上前行礼道,这片土豆现在是重中之重,呼延守信安排了将士一天十二个时辰巡逻,平时没有李璋的允许,严禁任何人靠近。
  “各位兄弟辛苦了!”李璋这时也笑呵呵的道,随后他径直来到田地里看了一下土豆的长势,他之所以种下土豆后没有离开,主要就是想看看土豆的生长情况,毕竟万一出什么问题的话,他也好想办法补救。
  不得不说土豆这东西就是好活,现在这些土豆芽刚种下去没几天,不但存活下来了,而且有些也已经开始抽叶了,看样子用不了多久,这里也将变得郁郁葱葱,而李璋打算在半年后再收获一次土豆,然后催芽后再种下去,争取在一年内将土豆的种植规模扩张到整个皇庄。
  查看了土豆的长势后,李璋这才站起身继续向前走,他准备去找呼延守信聊会天,虽然皇庄里风景优美,但也实在太无聊了,唯一能和他说上话的也只有呼延守信,只不过平时呼延守信也要操练军队,一般不会离开军营。
  不过当李璋来到军营时,却扑了个空,问了一下才知道,原来今天呼延守信亲自带着两队人去皇陵四周巡视了,李璋本想回去,但又觉得自己呆在家里无聊,于是就信步出了军营,然后打算到皇庄转一转。
  说来也是巧了,就在李璋刚出了皇庄,刚好看到呼延守信带着一队人回来,这让李璋也十分惊讶地问道:“守信兄你怎么回来的这么早?”
  “皇陵那边出大事了!”呼延守信看到李璋也立刻甩鞍下马,然后一脸凝重的向李璋道。
  “什么事?”李璋听到这里也是一愣,当即立刻追问道。
  “刚才我巡逻时遇到负责南边的李指挥使,对方消息灵通,皇陵那边也有他认识的人,据他说今天一早,负责监督皇陵修建的大太监雷允恭被抓起来了!”呼延守信当即再次开口道。
  皇陵的守卫可不止呼延守信这一部分,事实上守卫分成五部,东西南北各有一部,呼延守信则属于东边的部分,而在皇陵的工地那边也驻守着一队守卫,负责皇陵的安全。
  “什么?雷允恭被抓了,这个消息准确吗?”李璋听到这里也不由得露出震惊的表情道,雷允恭可是入内省都知,皇宫中头号大太监,而且他与丁谓还勾结在一起,哪怕是刘娥都不敢轻易的动他,所以李璋一时间也有些不敢相信。
  “绝对准确,而且押送雷允恭的人马上就要从咱们这里经过,听说是要押送到东京城问罪。”呼延守信当下再次开口道,他知道雷允恭是赵祯身边的人,李璋又是赵祯的伴读,双方肯定认识,所以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才急忙的赶回来通知李璋。
  “那你知不知道雷允恭因为什么被抓?”李璋在当即焦急的追问道,雷允恭被抓,那是不是意味着丁谓也要倒霉了?另外李璋还想到,金山一家背后的靠山就是雷允恭,如果雷允恭倒下了,他们一家恐怕也会受到牵连。
  “这个我倒不知道,不过皇陵那边却已经戒严了,好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如果仅仅只是抓一个人,根本用不着这么大的阵仗。”呼延守信当下皱着眉头再次开口道,他虽然负责巡视皇陵,但却有固守的路线,而且没有命令的话,他也绝对不能靠近皇陵,所以他对那边的情况也不是很清楚。
  李璋听到这里也是皱紧眉头,不知道皇陵那边发生了什么事,他就不可能知道雷允恭被抓的原因,更不知道这件事会不会牵涉到丁谓,以及金山一家?
  不过就在李璋沉思之时,忽然只见西边的道路上有一队人马前来,李璋也立刻站直身子向那边张望,结果很快就看到在这队人马的中间押着一辆囚车,刚开始因为有些远,所以看不清囚车里是谁,但随着对方的靠近,李璋也终于看清里面被关押的人正是雷允恭。
  相比以前的意气风发,现在的雷允恭可谓是狼狈之极,头上的帽子早就被打掉了,花白的头发乱成一团,脸上也满是惶恐之色,脸上的皱纹似乎也更多了,整个人看起来像是一下子老了好十几岁似的。
  就在李璋看着雷允恭时,雷允恭也忽然看到了他,结果只见他本来无神的双眼忽然爆发出一股求生的欲望,当即一下子翻身而起,双手抓着囚车的栅栏冲着李璋高叫道:“李伴读救命啊,求求看在往日的交情上,一定要帮我向陛下求情,毕竟老奴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雷允恭似乎把李璋和赵祯当成了自己的救命稻草,囚车一路走他也喊了一路,哪怕旁边的看守用棍子将他捅倒,但他还是挣扎着站起来向李璋不停的喊,最后直到囚车走远了,他的声音也渐渐的听不到了。
  看到雷允恭狼狈的模样,李璋却也不由得叹了口气,他和雷允恭没什么交情,而且这么大的事,他就算是想帮忙也是有心无力,至于赵祯就更别提了,他比任何人都厌恶雷允恭,这次雷允恭倒霉,赵祯高兴都来不及,哪里会帮他?
  “守信兄,你帮我安排一下车辆,我要回一趟东京城!”看着渐渐消失在道路尽头的雷允恭,李璋这时忽然对呼延守信道,雷允恭的生死他可以不在乎,但是金山一家却不能不管,哪怕自己人小力微,但身为朋友,该做的还是要做。


第一百七十八章 挪动皇陵
  马车一路飞奔,虽然李璋一直督促车夫加快速度,但皇庄离东京城毕竟还是有一天的路程,而且马车的马也不能一直跑,晚上到了驿站时,必须让马匹休息一晚,甚至可能还要更换马匹,否则马就要跑废了。
  无奈之下,李璋也只能在驿站休息了一晚,但雷允恭却是朝廷重犯,哪怕是连夜赶路也要送到京城,所以李璋也比雷允恭晚一天到达东京城,而他到了京城后,也没有回家,直接就进宫去见了赵祯。
  “表哥你怎么回来了,不过你回来的刚好,雷允恭被抓了!”果然,赵祯看到李璋时,立刻一脸兴奋的告诉了他这个好消息,看样子他早就巴不得雷允恭倒霉了。
  “我在路上已经遇见了被抓的雷允恭,不过我倒是很好奇,他不是去监督修皇陵了吗,为什么忽然被抓了?”皇陵那边已经戒严了,所以李璋估计消息也被封锁了,一般人肯定不知道,但赵祯应该会知道。
  “表哥你还真问对你了,这次不但雷允恭被抓,甚至连丁谓可能也要倒霉,因为丁谓就是负责修建皇陵的山陵使!”只见赵祯这时嘿嘿一笑,然后这才把雷允恭被抓的原因讲了出来。
  说起来雷允恭这次被抓也是他自找的,前段时间他为了敛财,主动跑去找丁谓,要求去监督皇陵的修建,本来修建皇陵这件事是由丁谓负责的,当然丁谓身为宰相,肯定没办法亲自去负责皇陵的事,于是他就把这件事交给另外一个大太监张景宗督造皇陵,结果雷允恭眼红,非要把这件事揽到自己身上。
  丁谓其实是想让雷允恭协助他巩固手中的权力,最好是能在短时间内把刘娥架空,所以自然不肯答应让雷允恭在这个关键时刻离开。
  雷允恭看到丁谓不同意,心中却是愤愤不平,因为他看到现在丁谓做了宰相后,家中也是宾客盈门,大门外送礼的人都排着老长的队伍,可是他却什么都捞不到,更让他感到十分恼火,于是他最后竟然跑去求刘娥,希望能够督造皇陵。
  刘娥本来就对丁谓想要夺权的事大为头疼,特别是宫里有不少太监都是丁谓的人,其中为首的就是雷允恭,现在雷允恭竟然主动要跑去修皇陵,这对她来说简直是求之不得,于是当即下旨将雷允恭调去皇陵,而当丁谓知道这件事时也已经晚了。
  本来雷允恭督造皇陵只是挂个名头,根本不用他操心,自然有工部等专业的官员去做,他只需要安心的捞钱就可以了,可坏就坏在雷允恭这家伙竟然自做聪明,觉得自己顶着个督造太监的名头,如果只是按照别的官员计划好的步骤去做,最后功劳都是那些官员的,根本显不出他的能力。
  刚好这时有个司天监的官员名叫邢中和,司天监本来是个清水衙门,平时负责天文、历法等事,而皇帝去世,皇陵的选址也要用到他们,本来皇陵的选址已经确定下来了,但邢中和却有不同的意见,他认为皇陵应该向前挪一百步,因为这个方位宜子孙,可以让赵氏皇族多子多孙。
  说起来赵恒这辈子就是在子嗣上十分艰难,如果皇陵的选址真的能让皇家子孙兴盛的话,倒也是一件了不起的大功,于是鬼迷心窍的雷允恭竟然同意了邢中和的意见。
  当然更改皇陵位置这么大的事,雷允恭自己也做不了主,所以他先是向刘娥请示,结果刘娥说她没意见,让雷允恭和丁谓商量,但是丁谓却坚决反对,因为丁谓知道,更改皇陵位置这种事,改好了没什么好处,但万一改坏了,却是滔天的大罪。
  不过雷允恭这时已经被猪油蒙了心,估计他也不想处处都听丁谓的安排,所以他和丁谓大吵了一架后,竟然跑去对刘娥说,丁谓已经同意了,结果刘娥也点头,于是皇陵的位置就向前挪动了一百步。
  不过让雷允恭万万没想到的是,也就是这区区一百步的差距,却让他一下子从天堂落到了地狱,因为就在挪动了皇陵的位置后,数万民夫开始挖掘但刚刚动工没多久,却发现这个位置下面到处都是巨石,而且还有地下水冒出。
  皇陵下又是水又是石头,这对皇陵来说可是大忌,毕竟古人都信奉风水,陵墓下有水本就是凶恶之兆,再加上石头太多,根本无法动工,而赵恒的安葬日期却是在七个月后,换句话说,皇陵必须要在七个月内完工,可是现在根本无法完工,到时你让皇帝的龙体在哪安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