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表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宋大表哥- 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皇后,之前在寇准的事上,朕……朕对不起你!”让李璋没想到的是,赵恒抓住刘娥的手后,竟然说出这么一句有些莫名其妙的话,不过大殿中除了刘娥和赵祯、妙元外,也就只有李璋这么一个外人,而赵祯和妙元这时只顾着哭,估计也没有听到。
  “都到这个时候了,陛下还说这些做什么?”刘娥这时也泪流满面的道,赵恒话中的意思她明白,只不过无论如果,这些都不会影响到他们夫妻间的感情,其实回想起来,刘娥年轻时嫁过人,也喜欢过其它人,但这一生她最爱的却还是赵恒。
  听到妻子的话,只见赵恒苍老的脸上也露出一个苦涩的笑容,随后喘了几口再次开口道:“朕这一辈子做了许多的错事,也做了一些好事,而在这些事中,朕最为得意的就是娶了你,这一生有皇后你的陪伴,朕总算没有感觉太过孤单,只是朕今天就要先你一步离开了!”
  “陛下~”刘娥听到丈夫的真情流露,当下也是悲呼一声扑倒在赵恒怀中,眼泪也止不住的流出来,赵恒离不开她,她又何曾能离开赵恒,哪怕之前赵恒变得疯疯癫癫,甚至躺在床上不会动,但只要他还活着,她心中就有个寄托。
  赵恒这时也伸出手臂,轻轻的揽着妻子低声的安慰了几句,而刘娥也知道现在不是哭的时候,所以很快抹掉眼泪再次坐直身子,赵恒这时也再次开口道:“祯儿年幼,若是让他亲政,大权肯定会落于权臣之手,所以日后朝堂政务也权由皇后暂为处置!”
  “臣妾明白!”刘娥这时含着眼泪道,他们夫妻在这件事之前有些分歧,但是最后关头,赵恒还是选择了她,这让她感动又悲伤。
  接下赵恒又叮嘱了刘娥好一会儿,除了朝堂上的事外,他也交待刘娥要照看好赵祯和妙元,以及宫中的妃嫔等人,刘娥也一一答应,最后赵恒又下旨将宫中的其它妃嫔召来,不一会的功夫,只见一大群妃嫔依次进到大殿,只是所有人都是面带悲戚,当然是真是假就无法分辨了。
  李璋看到这些妃嫔时也不由得精神一振,然后偷偷的打量起来,他可不是为了看美女,虽然这些妃嫔的确一个比一个漂亮,但他现在可没这个心思,因为他想从中找到自己的亲姑姑,也就是赵祯真正的母亲李宸妃,当然现在李氏好像还只是个小小的婉仪。
  不过李璋看了半天,最后眼睛都看花了,却也没能看出哪个是李婉仪,毕竟他也从来没见过自己的这位姑姑,而且宫中的妃嫔这么多,现在一个个哭的妆都花了,更让人无从分辨,无奈之下他也只能放弃了。
  不过妃嫔的数量虽多,但赵恒却仅仅叮嘱了几句,无非就是让她们日后听从刘娥的教导,同时约束家人不要惹事,加在一起也没超过一分钟的时间,随后赵恒就挥手让这些妃嫔下去了。
  交待完了家事后,赵恒又召集在殿外守候的大臣进来,为首的正是丁谓,另外紧随其后的是个身材高大的老者,李璋并不认识对方,而在丁谓和这个老者之后,才是其它的一些重臣,其中就有李璋认识的林特。
  看到这些大臣进来后,赵恒也再次振作精神交待了自己的遗言,其实无非也就是重申在自己死后,由赵祯继位,并且由刘娥辅政的事,丁谓等人纷纷流着眼泪表忠心,只是他们这帮大臣的眼泪恐怕比之前那些妃嫔的眼泪还要廉价。
  等到赵恒在大臣面前交待过遗言后,这才挥手让他们退下,而他这时也累的气喘吁吁,脸上的潮红也变得更加不正常,这让刘娥也心疼的上前抱住了赵恒,让他在自己怀里休息。
  赵祯和妙元似乎也感觉到了什么,两人也哭的更加大厉害了,李璋也叹了口气上前安慰,不过赵恒喘了几口气后,却忽然看向了李璋,然后竟然向他招了招手。
  “我?”刚开始李璋还以为自己看错了,毕竟无论如何赵恒也不会在这种时候让自己上前,不过看到赵恒的确是对他点了点头,这才终于让他肯定赵恒就是在叫他,于是只得走上前去。
  “土豆的事皇后已经和我说了,如果真的成功,你的功劳将会与我大宋的开国元勋相比!”赵恒这时躺在刘娥怀里,对李璋露出一个无力的微笑道。
  “陛下过誉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李璋这时也终于反应过来,当下十分谦虚的道,土豆现在还是个秘密,知道这件事的除了那天在场的他和刘娥、赵祯外,再也没有其它人,却没想到刘娥已经禀报给了赵恒,估计也是想让他高兴一下。
  “居功而不自傲,太子能有你这样的兄长,朕也十分的高兴,日后皇后要处理政务,军国大事全都压在她一人身上,恐怕没有太多的时间照顾祯儿和妙元,到时就要有劳你这个做兄长的照顾他们了!”赵恒夸赞了李璋一句再次叮嘱道。
  “陛下放心,臣定当不负陛下的厚望!”李璋当即也开口保证道,其实就算赵恒不开口,他肯定也会照顾好赵祯和妙元,别的不说,光是这段时间的相处,他也将赵祯两人当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样。
  “有你这句话,朕……朕也就放心了!”赵恒这时也露出一个欣慰的笑容,说完之后却忽然弓起身子发出一阵剧烈的咳嗽,刘娥也急忙帮他轻拍着后背,但却没有任何的效果,这让刘娥也急的眼泪直流。
  好不容易等到赵恒止住咳嗽,随后无力的躺到刘娥怀里,只是这时他本来有些潮红的脸上却变得一片惨白,呼吸也从急促变得越来越微弱无力,眼睛里的神采也在慢慢消失,而当赵恒的眼睛缓缓闭上时,呼吸也随之停止,一代帝王就此离开了人世。
  “恭送陛下!”刘娥泪流满面的将赵恒轻轻的放在床上,然后跪倒在床前低吟一声道,而殿中的其它人也纷纷下跪,殿外的大臣接到消息时,“恭送陛下”的声音也是连成一片。
  “父皇!”赵祯和妙元悲呼一声,如同杜鹃啼血一般,随后扑倒在赵恒痛哭不已,李璋这时也叹了口气,虽然他和赵恒没有太多的交集,仅有两次见面,对方还都是稀里糊涂的,但现在看到对方离世,他也依然感觉心中难受。
  赵祯和妙元最后哭的上气不接下气,但最后还是被李璋劝走了,刘娥虽然也悲痛欲绝,但却还是强撑着开始处理赵恒的后事,另外朝堂上的大臣也需要安抚,根本没空管赵祯和妙元,所以李璋只能留在宫中,一连七天都没有回去。
  直到赵恒的头七过后,赵祯和妙元的情绪总算稳定了一下,李璋也终于找了个机会回了趟家,虽然宫里的条件比家里好无数倍,但正所谓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只有到了家里,人才能真正的放松下来。
  李璋回到家中,家里也是一片欢腾,毕竟他这么长时间不回来,家里人也都十分的挂念,但他们又没办法进宫,也打听不到李璋的消息,现在李璋回来,他们也总算可以放心了。
  不过在李璋陪着家里人吃过饭后,却是第一时间找到吕武,因为他有件事一直想不明白,所以想向吕武请教一下。


第一百七十二章 “晚节不保”的寇准
  “武叔,陛下临终前说,在寇相公那件事上对不起皇后,到底是什么意思?”李璋这时一脸不解的问道,赵恒去世前说的那些话,他全都记在心里,也能明白赵恒当时的心情,唯独他对刘娥说的这句话有些莫名其妙。
  “陛下真的这么说了?”吕武听到李璋的话也是露出惊讶的表情道。
  “是啊,这几天我也一直在想这件事,但却没办法找别人问。”李璋再次开口道。
  只见吕武这时也皱起眉头,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叹了口气道:“没想到外界的传言竟然是真的,寇相公果然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做出那种事!”
  “武叔您在说什么,什么传言是对的,寇相公又做了什么?”李璋听到这里更加好奇的追问道,看来自己果然问对人了,吕武应该知道这件事。
  “这件事说来话长,主要还是和寇相有关,你也知道寇相几经起伏,曾经数次触怒陛下,上次寇相之所以能够再次回朝堂为相,你可知道什么原因?”吕武再次叹了口气,随后这才开口道。
  “什么原因?”李璋急切的追问道,他也知道寇准因为性格忠直,在朝政上又有些独断专行,再加上他又反对赵恒搞天书运动,这才惹得几次被贬,但是在几年前,寇准再次被重新启用为相,这也是他最后一次为相,然而很快就再次被贬,而且这次去了更远的雷州,到死也没能再回来。
  “其实上次寇相之所以被启用,其实是因为他向陛下献上一部天书!”吕武当下面色沉重的再次开口道。
  “什么?这……这怎么可能?”李璋听到这里也是大吃一惊,脸上也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赵祯为了封禅泰山,从而让人伪造天书放在皇城的屋檐上,从而使得大臣们同意他去泰山封禅,这也是大宋第一次发现天书,但后来下面的人为了迎合赵恒,又数次发现了所谓的“天书”,比如王钦若就在赵祯封禅时再次伪造天书,从而得到飞速的提拔,甚至做到了宰相。
  其实所有人都知道赵恒第一次发现的“天书”是假的,但却无人敢质疑,王钦若也是抓住这个机会,再次伪造天书,以此来讨好赵恒,毕竟在一般人看来,总不能两次天书都是假的吧,还真别说,当时有不少百姓真的相信天书就是上天赐给大宋的。
  当然朝堂上的官员大都知道其中的内情,但却很少有人像王钦若这么不要脸,毕竟大家都是读书人,哪怕拍皇帝的马屁,至少也要隐蔽一些,比如发现其它的祥瑞,当然天书和其它的祥瑞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所以后世就将天书引发的数年动乱称之为“天书运动”。
  寇准当初之所以被贬,就是因为反对赵恒搞天书运动,对于所谓的天书他也是嗤之以鼻,但却没想到他最后竟然也学王钦若一样,向赵恒献上了所谓的“天书”。
  “是不是感觉很奇怪,以寇相的性格,为什么最后竟然晚节不保,连名声都不要了?”这时吕武再次向李璋问道。
  “的确很奇怪,虽然我没见过寇相,但从听说他的事迹来看,这个人应该是个宁折不弯的性子,怎么会前后发生这么大的改变?”李璋这时也面带疑惑的道,他还真没想到寇准竟然还做这样的事。
  “是啊,当初因为寇相献上天书这件事,朝野内外也是议论纷纷,但是陛下却很高兴,很快就将他召回京城,再次任命为宰相,很多人都说寇相晚节不保,在年老时竟然为了相位而主动向陛下献媚,甚至有人拿寇相与当年的王钦若相比。”吕武当下叹了口气再次道。
  “这……这还真是有些离奇,若是我的话,恐怕也会这么猜想。”李璋当即也不由得摇头苦笑道,毕竟人都是会变的,谁也不敢肯定寇准当时出于什么样的心理?
  “不过当时还有一些人猜测,寇相之所以献上天书,可能有另外一层用意。”这时只见吕武忽然再次开口道。
  “哦?什么用意?”李璋听到这里再次急切的追问道。
  “其实当时陛下的身体已经很不好了,所以政务大多交给皇后处理,当年的宰相以王钦若为首,而王钦若也对皇后马首是瞻,可以说当时皇后手中的权力也日渐稳固,但就在这个时候,陛下忽然找个了由头罢免了王钦若,而寇相这时也主动送上天书,于是就被调回京城再次为相,所以当时有人猜测,陛下可能是为了让寇准牵制皇后,免得她大权独揽!”吕武这时终于说出了其中的原因道。
  “原来如此!”李璋听到这里也是倒吸了口凉气,果然能做皇帝的人没有一个易与之辈,谁能想到之前疯疯癫癫的赵恒竟然也有这么深的城府?当然最让人佩服的还是寇准,为了朝廷的稳定,竟然连读书人视若生命的名声都不要了,他献天书的举动很可能是之前和赵恒商量好的。
  “当时只是别人的猜测,但是从陛下临终前的那句话来看,这件事很可能是真的了,只可惜寇相回来后没多久,就卷入到周怀政谋反的案子中,再加上皇后和丁谓的排挤,很快就再次被赶出朝堂,而且因为丁谓从中搞鬼,更让寇相一贬再贬,估计这辈子都不可能再回来了。”吕武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几分惆怅之色,他和寇准虽然没什么交情,但也十分钦佩对方的为人,事实上不但是他,朝野内外都对寇准的遭遇颇为同情。
  “没想到其中竟然还有这样的隐情,不过从陛下临终前的那句话可以知道,陛下还是改变主意,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皇后身上,估计在陛下看来,皇后毕竟是自己的妻子,比外面的那些大臣更加值得信任。”李璋这时再次开口道,不得不说赵恒的眼光还不错,历史上的刘娥的确没有辜负他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