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在皇宫里焦急等待的刘琮不由的长呼了一口气。
“看样子华菱完全继承了华佗的遗志,真是医者仁心啊。”刘琮想到华菱和曹节的彼此关系,就不由叹了口气。
曹节的父亲曹操害死了华菱的师父华佗,但是华菱又救了曹节。华菱也清楚这一点,但是她依然全力以赴的去做了。
最后曹节没有出现手术危机的情况,头风也治好了。
“传朕的旨意,华菱和她的助手将成为御医堂首席郎中。俸禄两千石,其所有要求皆可满足。”刘琮为了感谢他,也顺便给华菱封了一个不小的官职。
虽然医堂算不上官场,不过也是官府编制的。俸禄两千石,已经顶的上一个太守了,这绝对是高薪。
“我希望她可以多教会几个外科的医师,让华佗的医术一直可以传承下去。”刘琮最后嘱咐了一句,外科发展起来,对军队的帮助是巨大的。许多士兵的伤口感染和内脏损伤都可以得到治疗了。
“陛下,皇后醒了,说现在希望见一见您,说希望请求您一件事情。”内侍这个时候走了出来,小心翼翼的向刘琮汇报道。
听到内侍的话,刘琮不敢停留,连忙回到后宫去探望曹节。
来到后宫时,刘琮就看到后脑勺包着止血麻布的曹节正对着华菱道谢。曹节也了解过自己父亲对华菱的师父的迫害,所以在感谢之中多次表达了歉意。
只是华菱木然着脸,在纸上写下了一行“医者仁心,救你只是我的职责”这一句话之后,转身离开。
她还是没忘记之前的仇恨啊
刘琮进去的之后,曹节刚刚躺平,看到刘琮来了之后,连忙想坐起来。
“节儿,先躺着休息吧,我们彼此不需要那么多虚礼。”刘琮按住了曹节,柔声说道。
“抱歉,陛下,麻烦您了。”曹节轻声的抱歉道。
“这个无需多言,你是我的妻子,我自然不能让你受苦吧。”刘琮微微一笑,表示问题不大,
“要是我连自己的女人都保护不好,朝堂上那些人自然会认为我不行了。更何况你还是太子的母亲,刘兴可不能没有你啊。”
刘琮一番轻松的话让曹节放松下来,她安稳的躺在了床上,静静的养着伤。
“陛下,能允许妾身给兄长写一封信吗?”
沉默了好久,曹节才突然开口,可怜兮兮的看向了刘琮请求道。
“我想写一封家书给远在晋阳的兄弟了。”
第三百四十四章 海上扩张方针
“给兄弟写家书?”
刘琮愣了一下,旋即明白曹节的意思了。她想给在晋阳登基的曹植写封信,只不过之前一直找不到机会。
也难怪,随着曹操,曹丕的死去,曹节的家人已经剩不下多少了。现在仅仅还有曹植和曹彰在晋阳苦苦支撑。
但是以现在的情况来说,无论曹植怎么反抗,大汉统一的步伐都不可能被阻止了。势如破竹的楚军在未来将会彻底埋葬曹魏。
这样一来曹节就不希望曹植继续抵抗。如果曹氏抵抗过于激烈,给楚军巨大的损失的话,恐怕连刘琮都保不住曹氏了。
曹节不希望自己父亲征战一辈子,却因为这个而绝后。那可都是她的兄弟们,所以曹节想写一封家书劝一劝曹植不要做无谓的挣扎了。
曹节这个想法是很不错的,但刘琮却轻轻摇了摇头,遗憾的对曹节道。
“节儿,我可以允许你写封家书递过去,但是我不建议你这么做。”刘琮轻轻摇着头,苦笑一声劝说道,
“毕竟现在曹植身边的人全都是河北和关中士族。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是不可能放弃抵抗的。而朕的军队也不会放过他们,必定会引发冲突。”
“而现在,虽然曹植看上去大权在握,指点江山。但他实际上就是河北士族推上去的代言人罢了。即便他听从了你的劝谏想投降,河北士族也不会放过他的。”
“曹植只是曹魏的代表而不是核心,河北士族只是需要一个有声望的领导人罢了。这个领导人可以是曹植,也可以是曹彰,又或者是曹冲。”
“总之,只要曹植身边的河北关中士族依旧掌权,他就不可能投降。你写的这一封家书更有可能是把曹植架在火上烤,对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刘琮详细的向曹节解释了一下曹植现在的处境。刘琮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曹节眼底最后的一点希望破灭了。
刘琮心里也有点难受,不过他也没办法。这场关于权力的斗争,注定是残酷血腥的。
即便是刘琮自己,现在也只有继续走下去。他不可能收手不干,然后选择隐退什么的。
那些把希望押注在他身上的士族和寒门已经认准了他。一旦他无法带领他们继续走向胜利,刘琮敢保证即便有军队的支持,他也会面临着巨大的困境。
皇位给他带来无上的权力和利益的同时,风险和责任也随之而来。就好像前世的那个故事一样,坐在那个万人敬仰的高位上时,一把利剑也悬在他头上。
刘琮从后宫走出来之后,心情也不由有些沉闷。
想想自己现在的年龄也将近三十了,马上他也要步入中年了。而现在天下还剩下一半,统一战争恐怕还需要打很久。
刘琮开始担忧起来,自己究竟还能不能拿到“中祖”的庙号。根据刘琮猜测,单纯统一是不足以成为汉中祖的。
刘琮不仅需要重新统一大汉,他还需要让大汉再次伟大。他需要做到在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业绩才有可能成为汉中祖。
但是这谈何容易啊,江南再怎么拼命发展也是有极限的。刘琮一生并不长,想在短短几十年里吧历史的马车修改轨迹,这可不是一般的难。
刘琮就这样苦思冥想该怎么让大汉再次伟大。他想了还几天,但是依然没有头绪。
现阶段大汉在外面的外族敌人共有五六个。除了北方已经几乎臣服的部分游牧民族之外,剩下的都是西蜀蛮族。他们所处的地方丛林茂密,精锐部队根本进不去。
想征服这些蛮族非常困难,刘琮不可能在有生之年里解决这些问题。
不过当这一天刘琮外出巡视的时候,看到了港口停泊的无数艘战船时,他突然间,悟了!
“南海群岛!我怎么把那里给忘记了,海上扩张也是可以的啊。”刘琮看到了武昌无数艘货船正在运载货物的时候,他终于想起了江南最优势的是什么。
大海啊!
现阶段江南水军仅限于在长江作战,根本不会去广阔的海洋上遨游。但是大汉东边海洋才是最值得开拓的地方啊。
无论是东边的台岛,朝鲜半岛,还有更远的倭岛,还有南海的一众群岛,都是非常值得发展的地方。
刘琮手上的楚军大部分都是步兵,在陆地上很难压制骑兵。而等到他打到北方大规模组建骑兵就太晚了。
到时候刘琮怎么着也得三十多岁了,剩下的时间已经不足以让刘琮打出巨大的名望来了。
但是对海外的战争就不一样了,江南有现成的水兵和工匠。他完全可以让珠崖人和江南水军一起训练海上作战。
等到这只汉夷海军训练的差不多,吴郡的船工坊也差不多可以打造出一批海船了。此时这些岛国上的居民无论是科技还是人口,给汉军提鞋都不配。
如此一来,刘琮就可以少废很多功夫而获得巨大的名望了。
这样操作起来,汉中祖距离他也就不远了
“就这么办吧,让大汉再次伟大!”刘琮在纸上凭借着前世的记忆画下了一张西太平洋的草图。看着上面的一个个岛屿,刘琮不由喃喃自语道,
“不知道在未来,大汉能不能取代西方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呢?”
“想想都感觉期待啊”
在刘琮定下了准备海上扩张的决策的同时,远在晋阳的曹魏皇宫里,司马懿迎来了他仕途的转机。
因为出使西域,借来了西域的十五万大军。如此庞大的军队借出来,曹植自然大喜过望,对司马懿的好感度也刷刷刷的上涨。
最终,曹植做出了决定,他不顾河北士族们的反对,力排众议把司马懿直接提拔为了太尉,兼任西域军团的都督。
这个封赏让司马懿从边缘人物重新回到了朝堂的中心。他的仕途终于重回巅峰。
“仲达,太尉的职位就给你了,不要让我失望!”曹植亲自走下位置,扶住司马懿亲切的说道。
“朕需要你的帮助,一起打败我们的敌人南楚!”
第三百四十五章 意图反击
“陛下,臣很愿意为陛下分忧。”司马懿忠诚的拱手回礼道,他等了这一天可是等了好久了。
曹植对司马懿的态度很满意,在退朝之后他把司马懿单独请到了偏殿,期望可以得到司马懿的建议。
“仲达,昔日先帝曾言你乃天下奇才,不可不重用。”曹植拉着司马懿的手,简单的客套了两句,然后苦笑一声,询问道,
“昔日先帝南征北战,接连击溃袁绍,吕布,董卓,袁术,一统北方。然今南楚坐大,锋芒毕露。我曹魏接连在与楚军交锋之中遭遇败绩,丢失中原,朕之兄长亦死于楚人之手。”
“此乃血仇也,朕欲与楚人一决雌雄,为兄长报仇。不知仲达可有良策以应对楚人乎?”
曹植现在每天晚上都能想到因为父亲和兄长曹丕死亡的血仇而头疼。虽然他这个兄长也不喜欢他,不过怎么说也是他的兄长啊。
而且楚魏两国的差距已经大到一定程度了。曹植根本不清楚自己该怎么办,无论是他怎么办,都难以磨平国力的差距。
楚汉的人口是曹魏的一点五倍,工坊的箭矢产量是曹魏的五倍,兵力是曹魏的两倍,财政是曹魏的七倍。
这是任何战术都无法磨平的差距,是一个让人几乎绝望的差距。
不过司马懿却并没有太紧张,他冷静的拱手向曹植道,
“陛下无需紧张,虽说现今楚军势如破竹,但也并非没有弱点。”
“楚军兵力皆出身于江南,其士兵大多都是步兵。他们的地盘暂时没有草场可以养北方的马匹。而南方的马匹只能用来运输,根本无法用于战斗。”
“而且南方人大多不习惯冬季,等到秋季的时候是楚军战力下降最快的。而且现阶段整个中原地区交通不便,楚军战线拉的过长,这是天赐于陛下的战机啊。”
“陛下若是能调拨重兵,趁秋季天气转冷之际,于兖州发动一次反击。届时楚军主力正在中原镇压动乱,前沿兵力不多,一旦得手即可收复大片领土!”
在司马懿看来,不擅长北方气候的南方人来到北方,肯定受很大的影响。而前线的情报也证实过他的判断,驻扎在兖州的楚军士卒出现流感传播。
现在马上入冬了,而楚营里几个能征善战的将领大多都不在前线。司马懿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绝对不能错过。
不过曹植却对此持悲观态度,他对魏军很不看好。
“有意义吗?一到春季楚军恢复进攻,恐怕我们终究要大败吧。”曹植有些头疼的揉了揉太阳穴,无可奈何的问道,
“我们的士兵和楚军士兵战力差距太大了。些许的小胜利是抹不平我们之间的差距的。”
“但是可以给我们拿到更有利的前线阵地!”司马懿却目光炯炯,拽着曹植的袖子认真的说,
“不管是冀州,青州还是幽州都不适合做前线。这些地方都是我们重要的产粮地。这里并不适合骑兵大规模战斗,也没有地方可以布置防线。”
“昔日先帝在官渡打垮袁军之后,立即可以反攻河北,就是因为河北五险可守。所以在楚军恢复进攻之前,我们必须要夺取一片有利的地势。”
“而兖州就是最理想的地方,如果可以收复此地,陛下就可以给予士族们足够的希望,得到更多的支持。而臣也有信心在一个冬天的时间吧兖州打造出坚固防线,并在明年冬季来临之前守住兖州。”
“只要兖州不丢失,那河北就不会有任何危险。而曹魏也可以在未来的战争之中取得有利地位,防止再出现向去年那样一溃千里的情况。”
“以楚汉的体制来说,他们必须要不断的扩张来夺取更多的土地。一旦他们扩张受阻,没有足够的土地来封赏士卒,那很快就会出现内乱。”
“在未来的几年里,只要我们能挡住楚军的进攻,让其寸土未夺,到时候刘琮将会不攻自乱!”
对刘琮的耕战制度,司马懿和诸葛亮都有着神似般的看法。他们都主张在对楚战争上主要以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