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常,这一次由你作为监军,由魏延做主将南下到荆南阻拦赵云吧。”刘琮做出了决定,这种不那么重要的军事行动让支持自己的士族掺和进来也不错。
然而这么一个选择,却被马谡拒绝了,他很是苦涩的向刘琮拱手道,
“殿下,某恐怕……无法胜任这件委托。”
“为啥?”刘琮愣了一下,看到马谡的神情,感觉自己是不是忽视了什么。
“昔日交州剿匪,某与文长将军在思路上有巨大的分歧。当时某以监军之名强制用以怀柔政策来镇压山民。”
“虽然事后证明某的策略是对的,但是文长将军由此记恨上某了。”马谡苦笑一声,无奈的向刘琮坦白道。
他都不清楚魏延为啥这么记恨他,只要一有时间就给他穿小鞋。
问题是魏延是跟随刘琮打天下最初的一批老人。他武艺超群,谋略尚可,麾下也有一批拥护者。他想给马谡穿小鞋,让在军队里没有根基的马谡很是难堪。
让马谡去和魏延一队,基本上等于让猫和狗一起出行。
马谡的话让刘琮不由感觉有些无语,他似乎这段时间有些不关注自己幕僚之间的关系了。
算一算,魏延和邓艾马谡有仇,庞德和裴柒有怨,庞统据说还一度与吴武有点矛盾……
自家班底的矛盾什么时候这么多了?
而且大多数都是他最新提拔上来的年轻将领与老将之间的矛盾。虽然现在看着还没什么,但是要是不调和一下……
解放战争时期蒋委员长怎么输的应该都知道吧?
战争不是一个人的游戏,他需要各个将领的一起合作。要是自己麾下的将领们都矛盾重重了,能有配合才怪呢。
想到这里,刘琮不由一阵头疼;这现在事情还没解决;又多了一项棘手的难题啊。
“这样吧,我先让黄忠和蒋琬领兵去荆南阻拦蜀军吧。”刘琮无奈,他沉思了许久才做出了改变,
“至于你和文长这件事,我建议你们可以调解一下矛盾,要是能化敌为友最好……”
“某也这么想的,但是文长将军可不想和某和好。”马谡苦笑一声,摊摊手表示无奈。
当然这其中也有他自己的小情绪,让他去向魏延低头肯定是不可能的。魏延也就这么和马谡冷战,不远不近的针锋相对。
事实证明你把一堆有才的人举在一起未必是好事。
魏延,黄忠,文聘,马谡,庞统……
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当时之才,才华横溢。
身为才子,他们都有自己的骄傲和傲气。彼此就宛如一个个布满棱角的石头,谁也不服谁。
他们之间的矛盾是最难以调和的,这已经不是矛盾本身了;而是涉及到脸面。很多时候人宁愿走向毁灭,也不愿放
所以有时候整点没才华的将领也是不错的。比如邢道荣和魏延关系就挺不错,这位零陵汉子被魏延打了一顿之后立刻对魏延无比友善。
刘琮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些事情,只能暂时冷处理。
他换成了黄忠,童平以及蒋琬为将,带着一万五千楚军南下武陵。
随后刘琮就开始着手布局之后了。
如果赵云死在荆南,刘备会暴怒,转而与曹操联手搞江南。但是主动放过赵云,让他离开?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好不容易让刘备一张SSR离手了,怎么可能不趁机吃掉。
所以刘琮已经开始布局刘备愤而全军东进的可能了。。
他在长江和淮水一带派遣大量的兵马防备北方。然后同时准备向夷陵增兵,只要刘备敢来,刘琮就让他有来无回。
值得一提的是,在刘琮北伐之际,他的长子,也就是曹节怀的孩子出生了。刘琮按照族谱推演,最后取名为刘兴。
刘琮自从穿越十二年到现在,他终于成家有孩子了,也是可喜可贺的事情。
可惜依然得当工作狂社畜。
这一切都是有意义的,刘琮相信只要凭借自己的坚持与努力……以及剧本的一点点帮助,他终有一天会成为汉中祖,青史留名!
…………
…………
…………
建安二十五年,楚王刘琮任命黄忠为主将,童平为副将,蒋琬做监军,领兵前往荆南阻拦蜀军。
不过可能荆南的战事和刘琮想象的有点不一样。
赵云并没有按照套路出牌,带着兵马在荆南打下几个县城然后驻守。而是让三万蜀军轻装上阵,直接绕开了于禁的防线一头钻到了荆南腹地。
不要粮道,不管后方,不顾一切!
直接变成一只孤军,一头钻进了荆南的后方。
这个属实让于禁没想到,等到他想追击的时候,已经晚了。
赵云带着三万蜀军,借助着荆南便利的道路行军迅速,仅仅一天时间就跑到义陵城下。
义陵的县令连忙把门关上,不管城外的所有东西,动员民兵守城。
结果赵云带着人,在城外用没及时撤进城内的粮草补充了一下补给,然后突然往东走!
等到于禁点齐部曲赶到时,赵云早就跑远了。
因为刘琮的改革,整个荆南一片富饶,赵云打劫一个辎重队就可以补充七八天的干粮。这使得蜀军根本不用担心粮草问题,随随便便到处乱窜。
赵云这一手操作让于禁一下子没了办法。
于禁率领一万多楚军在荆南疯狂追击赵云,七八天时间愣是让他连蜀军的尾巴都没看到。
“d,这蜀军属老鼠的吧,这么能跑!”
第二百八十四章 布局
因为赵云带着部队完全在荆南呈布朗运动,于禁想追击也短时间找不到方向。
毕竟斥候侦查范围最大只有三十里左右,想考三十里的范围找到蜀军还是多少有点难度。
而赵云则带着蜀军在整个荆南乱窜,不停的袭击来往的马车。
在这期间赵云才真正见识到了荆南的富饶,以及楚军动员能力的强悍。四通八达的官道和军用兵道上不断来往着一辆辆马车。
拉车的马匹基本上都是南方的矮种马,速度快力量不高。但是好歹也是马匹,至少比牛拉车快。由此荆南的商贩和后勤队基本上都用这种交州马。
靠着这种矮种马;荆南的马车数量翻了数翻。在主干道附近,赵云一个时辰可以拦截住四辆马车。
赵云可以想象,一旦自家主公与楚军全面开战,在短时间会有多少粮秣和武器运到前线。甚至只要刘琮想,他甚至都不需要屯粮所,粮食现运现吃都来得及。
这就是一个政权的战争潜力;而赵云有幸见识到了这一点。
只可惜赵云也并不是政治小白,他清楚虽然这种后勤非常诱人;但是西川是不可能有的。
本质上就是一个割士族的肉来组建独立于士族势力之外的体系。刘备还需要依靠益州士族的支持维持统治呢;自然不可能干这种得罪人的事情。
就在赵云感慨的时候,他的行踪就被一个过往车队发现了。蜀军也是步兵,骑兵数量不多,所以最后让几辆马车逃走了。
楚军反应极快,这一次赵云还没来得及清扫完战场,楚军的援军就到了。
他们不远不近的缠住了蜀军,同时派快马飞驰前往寻找楚军主力求援。
想法是好的,只可惜赵云没有给他们机会。
“将士们,跟我上!!”看到来的楚军兵马只有两千多,赵云也就放下心来。
他提枪上马,朝着蜀军骑兵们大喊了一声。
“杀!!”
赵云本部的这一只骑兵是他根据曾经白马义从的训练方式训练出来的。论起战力来并不比当年的白马义从差多少。
三百多骑兵好不心虚的摆出战阵,朝着楚军杀奔而去。
赵云一马当先,挺枪而出。
出身北方的人在马术方面和南方人有本质的区别。赵云整个人如同飘在马背上一样,动作极其流畅。与楚军校尉错马而过时,校尉只是感觉眼前一花,胸口就已经被捅出了一个血洞!
赵云如同战神附身一般,在楚军人群之中轻盈的冲阵。所到之处,只是枪影一闪;就必定会有一个身影倒下,伤口全在胸口或者脖子。
其身后的三百骑兵紧随其后,挥舞着刀刃和矛不断捅杀楚军将士。
这一只部队只是楚军二线军队,无论是战力还是士气以及军官训练程度,都比不过蜀军。赵云带着骑兵仅仅捅死了几个军官,在人群中贯穿一下,楚军就溃散了。
不到半个时辰,楚军就被彻底杀散,除了部分被俘虏之外,其余大多四散而逃。
“好了,收拾好战场,我们尽快离开!”赵云没有一点磨叽,立即招呼蜀军收拾战场撤离。
只要动作快,就可以继续甩开楚军主力了。
只不过这一次赵云失算了。
蜀军才走不大一会,一只马车车队就到达了现场。马车上跳下来了无数士兵,迅速勘探了战场。
“于将军,战斗结束不到一个时辰,蜀军还没走远。”亲兵在勘察之后;给于禁提供了一个准确答案。
“终于让我逮住你了赵子龙!”于禁咬牙切齿,要不是他顺路去义陵借了马车赶路,没准真让赵云跑了。
还好这一次赶上了,双方都是步兵,赵云绝对跑不掉了。
于禁找到几个溃兵,向他们询问了一下蜀军离开的方向,旋即带着部曲准备追上去。
不过这个时候,于禁注意到不远处有一片丘陵。而丘陵的忠心处似乎有一片山谷。
远远看去,山谷的入口并不宽,两边全是茂密的植被,看上去就像一个树林的裂缝一般。
“那边是什么地方?”于禁皱了皱眉,找到了一个本地士兵询问道。
“将军,那边唤作七崖谷,内有七个崖谷,由外向内延伸。”这个士兵看了看,恭恭敬敬的解释道。
“这个山谷因为基本上纯岩石,所以基本上没有什么植物,山谷光秃秃的如同山崖一般,由此被称为崖谷。”
“这条山谷是两头通,其中最外面谷比较干燥。而最里面的山谷比较潮湿,内部还有水源……”
“好了,我明白了。”于禁眼底猛然迸发出了一丝精光,一瞬间他就想到了一个很不错的计策。
要是运气好,没准他可以在援军来之前就把蜀军全灭!
“将士们,随我追击!”于禁做出决定之后,很快分出部分兵马前往七崖谷做准备,自己带着一万五千楚军追击蜀军。
蜀军并没有走远,于禁带着准备充分的兵马很快就追赶上了蜀军。
当赵云看到背后风尘大起,一只打着“于”和“楚”的兵马追赶而来时,就知道自己甩不掉他们了。
呵,甩不掉不就甩不掉呗,我回头反打就行了。
赵云立即将枪一招,蜀军立即旗帜转向,后军变前军,摆出阵型迎战。
于禁带的楚军并没有蜀军多,所以在追上蜀军之后也没有主动出击,而是先组成阵型防备。
“赵子龙,你已经被我们追上了,很快就会有大量的后续部队就会赶到。”
“换句话说,你们现在已经被我们逼上绝路了。如果不想让你这三万人全死在这里,就赶快投降吧。”于禁煞有其事的站在军阵里,冲着赵云喊道。
“于禁,你这投降了楚军之后啥都没变,就口气变大了。”赵云咧咧嘴,温和的一笑。
“把我逼上绝路?就凭你这点人?”
“现在处境更危险的人,应该是你吧?你不会真因为,凭借你麾下这点人可以和我过过招吧?”
赵云看着于禁的兵马,虽然他知道于禁在治军能力上比他强。不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于禁就带着楚军的二线部队,兵力还不如他。
而他带着的可是三万蜀军精锐,现在士气正旺,想击败于禁还不是简简单单。
第二百八十五章 算计
两军在平原上对阵,双方都剑拔弩张,杀气腾腾。
没过多久,蜀军这边率先响起进攻的战鼓声。雷桐带着先锋蜀军对楚军战阵发起进攻。
蜀军不能让时间拖的太久,万一真如于禁所说的那样援军正在赶来,拖的越久,蜀军就越危险。
三万蜀军在平原上完全展开;对数量不足己方一半的楚军发起进攻。
楚军装备虽然精良,但是终究是二线部队,不如前线兵马强悍。蜀军带着高昂的士气,气势汹汹的对楚军发起攻势。
楚军排列成整齐的战阵,长枪,盾牌,长矛;强弩依次排列。于禁也是良将,懂得如何用相同的兵力最大化给予蜀军打击。
蜀军先锋部队毫无例外的遭遇了楚军箭矢的迎头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