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 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庞统很希望刘琮能尽快和刘备谈好结盟,这样一来荆州汉军就只需要应对北方的曹军了。

    庞统的建议刘琮也比较认可,现在正是需要休养生息,尽快消化掉江东的时候,不适宜再开战。

    “公琰,我派遣你前往成都一趟,去试探一下刘备现在的态度吧。”刘琮沉吟了一番,看向蒋琬吩咐道。

    “唯!”蒋琬没有拒绝,他向来适合做外交官。

    “让魏延接替裴柒据守樊城,命令各部严防北部曹军。一旦有异动立即上报!”

    “那么接下来……我先睡一觉,我们也早点派人去秣陵调查户籍吧。”刘琮打了一个哈欠,随后意味深长的看了马谡一眼,

    “毕竟动作慢了,可就会让一些宵小有可乘之机了。”

    马谡神情一时间有些尴尬,刘琮这么记仇他是没想到。不过也对,哪个主公会喜欢自己的臣子拉帮结派,隐瞒不报。

    这要是在清朝,多少得给他安排一个腰斩弃市。

    等到庞统马谡等谋士退下之后,刘琮伸了一个懒腰打算回去睡个回笼觉。

    连续半个月失眠也算是难为他了,现在他只感觉困的不行。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刘琮的右手上闪烁起了金光,一时间让刘琮愣了一下。

    这是怎么回事,他好像没做什么决定吧?

    难道是刚才派蒋琬出使成都的事情?

    也不对啊,按理说就算这一次出现什么问题,也不至于沦落到需要剧本出马的地步吧。

    刘琮心念转动了几下,剧本已经在他手上现形了。

    这一次剧本显得非常正规,书皮封面全是正规史书的模样。封面上用墨笔写着方方正正的几个大字,

    《烈帝本纪》

    【陈寿·著】

    “卧槽!陈寿!!”

    一看到这个作者名字,刘琮顿时爆粗口了。

    这一次剧本已经正规到了这个地步了吗?

    之前的剧本作者一般很杂,有时候是韩嵩写的,有时候是魏延写的,还有时候是敌国史官写的。

    当然最多的还是刘琮自己写的……

    向这种在历史上留名的史官,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翻开了剧本,刘琮强撑着困意开始看起剧本来。

    查看外挂更重要,睡觉什么的可以往后拖一拖。

    毕竟他这个年纪怎么睡得着的?



    第二百二十六章 剧本变化

    

【先帝出身山阳刘氏,鲁恭王刘余之后,其母乃襄阳蔡氏。先帝出生之时,天有异象,表常见有神龙盘旋与屋顶,甚惊异之。】

    【先帝自幼好学,年方五岁便能出口成章; 为全荆州士子所惊愕。其性情温和而正直,仪表堂堂,乃一代才子。九岁之时,时常指北而誓,定要匡扶汉室。】

    【建安十三年,曹操引曹军南下,时士子多愿降之,先帝怒之“吾宁死于此地; 不肯将汉室之地拱手相让。”遂引兵南撤。】

    …………

    【先帝自零陵起兵,一统荆南,北伐荆北,南征交州。西抵益州,东震江东,兵锋强横,无人能敌。】

    【先帝自建安十三年起家,至建安二十年,先帝先后收复了整个荆州,并吞并交州,威震江南!】

    …………

    【当是时,先帝与江东孙权为盟,约定共击曹操。先帝命邓艾为将,北伐宛城,皆破之,兵锋直指淮南。】

    【然先帝亦未忘与孙权之仇,甚恨之。然趁江东兵败合肥之际,抽兵东进; 闪击江东。】

    【江东措手不及; 江夏失陷,水军遭遇重创。】

    【后先帝以大局为重,乃退兵荆北以守卫荆北,因以错失进攻江东战机。】

    【后曹操刘备孙权三家联合,约定共同瓜分荆州。先帝闻之,乃定计吞吴,破格提拔大量年轻将校,以吴武为将引兵破吴。】

    …………

    【建安二十年二月,孙权自尽,扬州六郡皆降,小将吴武自此名声大噪。】

    【后荆州人士以追风将军马岱,镇北将军邓艾,征东将军陆逊,扬威将军吴武四人称之为,“荆州四杰”!】

    【自此先帝声望大震,威震天下,智能之士皆为之所用,是以江南明主!】

    …………

    【建安二十五年九月,魏公曹操病逝邺城,其子曹丕阴谋篡汉。乃以党羽围住宫城; 逼迫献帝退位。】

    【曹丕篡汉,谋杀献帝于司隶改国号为“魏”。先帝闻之,日夜哭之,自言有愧于陛下之恩。】

    【时江南祥瑞尽出,先吴郡有大龟浮水而吐传国玉玺,后有真龙现世于江陵,先帝之臣皆劝先帝以继位。】

    【先帝大怒,“二尔等与陷我于不义也?”抽身欲走。众臣不依不饶,硬要逼先帝继位。】

    【三请三辞,先帝无奈而从之,遂继位以续汉之大统。】

    【兴汉元年,先帝继位,大赦天下,国号“季汉”。】

    【时益州刘备继伪帝,自立为帝,众臣皆言攻伐之,先帝以大局为重,遂以刘备结盟伐魏】

    …………

    …………

    “嗯?怎么没了?了。

    怎么回事?剧本怎么还有不完整的情况?难道你陈寿写史书还学网文断章?

    给老子更新啊!

    更!为什么不更!

    刘琮很是不满意这种断章的事情,不过他还是很快理性的看了起来。

    这一次剧本似乎并没有说他什么他可能失败的问题,通篇就是在介绍他称帝之前的事。

    “这一次剧本有点水啊。”刘琮看到这里就有些兴趣缺缺,顺手把剧本消失掉。

    不过当剧本消失的时候,刘琮猛然发现他的右手手指上一直亮着光芒,并没有随着剧本的消失而消散。

    “怎么回事?”刘琮愣了一下,突然想到了什么,心念一动,然后剧本就再一次出现在了他的手上。

    依然是《烈帝本纪》,里面的内容没有一点变化。

    剧本这个新的变化让刘琮有些意外,据他的经验来看剧本每一次变化都是因为他的势力变化。

    第一次出现剧本就是因为他一开始穿越的时候,因为暴露出了无尽的野心让曹操对他起了杀机。往后一直因为没有足够的实力被爆杀,一直逃脱不了命运的死亡。

    之后必须出现剧本到可以自己选择变化剧本,是因为刘琮在荆南小有名气,这让他因此正式脱离了必死的结局。

    第三次就是现在了,这一次刘琮的剧本可以随时随地的召唤了,但是一直维持在了《烈帝本纪》并且还不完整。

    这个变化让刘琮有了一个新的猜想。

    “难道说……现在只要我不做出违反我现在地位的事情,一直顺风打下去就是必胜的局吗?”刘琮猜测起来。

    现在的意思就是,他已经不可能兵败被杀,甚至不可能失败了。以他现在的势力,最次也得是个汉烈帝。

    剧本现在的样子就像一个拼图一样,把他已经发生的事情和必将发生的事情全都显示出来,留下了尚未发生的部分等待补充。

    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刘琮至少是一个江南雄主,位列汉烈帝。他的后世必将统一大汉,把他的大汉正统延续下去。

    简单来说,我掐指一算,我们必胜!

    “芜湖,这下舒服了。”刘琮顿时满意起来,必胜的局谁能不高兴呢。

    现在他只需要继续稳住别浪,慢慢发育起来,把他的剧本完全补全,辉煌的过完他传奇的一生了。

    最终我会被历史铭记,不过到底是《中祖本纪》还是《烈帝本纪》,还得看我往后的努力啊。

    …………

    在刘琮之外,那些追随刘琮的那些士族们正在狂欢。因为刘琮的文韬武略,用兵如神,他们不仅化解了颓势,还一举攻占了整个扬州。

    要知道一个州的开拓,伴随而来的是巨大的权力缺口!大量孙吴的四周被清算之后,他们留下的是许多官职空缺。

    这可是一个大蛋糕,哪怕是他们知道刘琮会割走不小的一部分,但是剩下的分给他们也足够了。

    这也是多年以来刘琮一直打压他们,但是这些荆州士族依然舔着脸当刘琮支持者的原因。刘琮的潜力太高了,追随他哪怕现在挨欺负,只要刘琮发育强大,他们就可以一荣俱荣,地位水涨船高。

    当给大佬当狗起码比给菜鸟当爹好处大,这个道理士族还是明白的。

    所以刘琮还没开始处理扬州的问题,很多士族都已经开始挑选起孝廉秀才,只等刘琮一声令下立即把青年才俊推举上去了。



    第二百二十七章 荆益议和

    

就在荆州方面一片欢腾的时候,与之相对的,成都与许都全都是一片哀嚎。

    刘备还好,三万兵马据说还能救回来大半,虽然张任战死了,但是总体来说损失还不大。

    但是曹操是真的要哭了,这一次荆州军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他根本来不及从北方调动兵力。没有办法,曹操把整个淮南大半兵力抽调给了徐晃来进攻荆北。

    结果五万大军最后只活着回来了九千,不仅寸土未夺,还赔进去了四万大军。

    这导致淮南宛城一带守备空虚到了极点,曹操不得不暂时从关中调了部分兵力来补充这一块缺口。

    而且,四万兵马战死;    给本来人口就不足的淮南更是雪上加霜。淮南平民家家户户要披麻戴孝,上下一片哀怨。

    淮南各地在十年之内很难恢复,曹操的压力大的吓人。最后曹操的头风又犯了,在邺城卧病不起。

    曹操的头风不是刚患上,实际上这个算是个遗传病,困扰了曹操好多年了。

    不过这一次因为兵败的压力和曹操本身就年迈了,导致这一次头风过于严重。

    曹府上下一片,也顾不上兵败的问题了,连忙找各种郎中来给曹操治病。

    只是,曹操的头风让大部分郎中都束手无策,只能摊摊手告辞。

    这个时候,年迈的老头领着一个十来岁的女孩来到曹府登门拜访,自言自己可以治好曹操的头风。

    没错;    就是华佗师徒。

    “在下乃谯县华元化也,今云游至此;    听闻曹丞相病重,特来登门治病。”华佗拱手对曹府的人说道。

    华佗的大名曹府的人自然不可能不知道,他们顿时惊喜不已;    连忙把华佗和他的徒弟请了进去。

    “丞相,江东神医华佗前来拜访了。”曹府的下人连忙招待了华佗;    同时把这个好消息报告给了曹操。

    此时曹操因为头风问题只能卧病在床;    突然听说神医华佗来之后,曹操第一反应是怀疑。

    校事府曾经传回一个情报说,刘琮在荆南开设郎中学堂,其中就聘请过华佗。

    只不过奇怪的是,华佗并没有接受,反而选择了继续云游四方。

    以曹操的角度来看他当然理解不了华佗那种行医的精神,所以当现在华佗突然来拜见要给他治病的时候,曹操立刻开始怀疑华佗的居心了。

    “请他进来,我想见一见这个神医。”曹操一开始没有把怀疑说出来,他只是露出了一副很温和的表情,让下人把华佗请过来。

    “草民华佗,见过曹丞相。”华佗被下人引到曹操床前,立即给曹操行礼。

    “华神医能千里来邺城为曹某治病,某感激不尽,还请神医可救曹某一命。”曹操表现的非常平易近人,这让华佗对他也很有好感。

    “华某只是云游至此,恰好碰见此事而已。”华佗虚心的回答;

    “不过医者仁心;    见死不救非我医者之心也。”

    说着华佗开始给曹操把脉看病;    不过很快他就皱起了眉头。

    “曹丞相的头风已入根髓,多年以来留下的病根已经非常严重了。”华佗很严肃的看向曹操,认真的说道,

    “若是紧靠汤药恐怕难以根除病根,只能稍作缓解。”

    “哦?那要根除又该如何?”曹操眼底闪过一丝怀疑,不动声色的问道。

    “需要用外部手段拔出病根。”华佗没注意到曹操的眼神,只是继续自顾自的说道,

    “某需要以利刃一把,在丞相后脑勺划开一开口,然后以铁勺拔除病根,以药敷之方能根除……”

    华佗相比于张仲景,更注重外科手术,他是中医历史上最注重手术的人。就好像给关羽刮骨疗毒一样,给曹操做开颅手术都是很正常的手术。

    只可惜,曹操可不理解这个,他脸色骤然变冷,眼底瞬间闪烁起了森然的杀气!

    “华神医莫非把曹某当傻子不成?”曹操杀气腾腾的盯着华佗,乱世枭雄的气势迅速展现出来。

    “以利刃开曹某的脑袋?怕不是曹某都撑不住结束就死在华神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