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秦之我是胡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大秦之我是胡亥- 第2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韩信其实并不清楚,胡亥拍给他这个任务,并未期待他取得成果,所以他心中的压力可能也不比王离小。

    他唯一可以宽心的就是他找人这件事,哪怕用上几个月,用上几年的时间,他都可以通过他一直在找的行动来表明他尽力了。

    而王离那边一旦到了战场之上,双方遇到了,开打之后,分出胜负的时间并不会拖得太长。

    这个时候可还没有什么持久战的说法,战争结束的都会很快,双方打仗消耗最多的时间反而是在跋涉的途中,一旦遇到之后,其实分出胜负,一般情况下都会很快。

    喜欢重生大秦之我是胡亥请大家收藏:()重生大秦之我是胡亥热门吧更新速度最快。


………………………………

第一百五十章 胡亥的反思

    王离这一次的行动虽然压力很大,但是其实他信心也很足,毕竟这一次准备的要比上一次准备得更加充分。

    他可以说自己到时候哪怕是拼消耗,只要自己这边不出现大的失误,没有溃败的情况,他也有信心取胜。

    而在王离出征的时候,在北方的大草原上也在进行着一场暗中的争斗,只是现在,无论是子婴手下的人,还是贾青手下的人,都并未对草原有太多的关注。

    在书痴之前的努力之下,再加上后来从咸阳的天牢当中,被放归草原的四王子的推动,草原当时的当权者关于大秦使用粮食与草原交换战马,已经达成了一个基本的协议。

    双方试探的进行了几次之后,草原上的当权者发现了,通过这种方式自己这边可以几乎没有损伤的就得到需要的东西。

    双方交换的东西,从简单的粮食已经发展到了其他的东西,像是丝绸,像是精美的金银器。

    当草原上发现自己的东西已经够吃,大家都能吃饱了之后,确实开始向着胡亥曾经想象的方向,开始追求享受。

    当然,他们当中也有有识之士,劝说当权者不要迷失在大秦送来的甜蜜陷阱当中,草原必须保有自己的战斗力,否则即使现在得到的太多,未来都会被对方的铁骑给收割回去。

    当权者能够执掌草原,自然也不会是什么草包,他换出去的战马,其实在草原上都只是二等战马,最好的那一批,还是留在自己人手中的。

    但是他不清楚的就是,有些事一旦开了头,之后的发展其实反而就由不得他了。

    当一些人看到现在的当权者,通过二等战马,就已经获得了如此多的好处之后,他们怎么可能不去想,如果自己用最好的战马又能够换得什么?

    这个时候人贪婪的本性就表露了出来,如果还是曾经的草原上,大家还在为了吃饱饭而努力,可能这种性格永远会被压抑。

    但是现在的草原上,除了那些不被当作人的奴隶之外,凡是草原上有些身份的人,都已经能够吃饱。

    哪怕是平民都能分到能让自己吃饱的粮食,草原上的人口毕竟数量比较少,随着大秦粮食的增产,向草原上输送一部分粮食,并不会让大秦伤筋动骨。

    吃饱了闲的没事干这句话虽然说是一种调侃,但是其实也有它的道理。

    一个人如果在饥饿的时候,他想的唯一的事情可能就是填饱肚子。

    但是他一旦填饱肚子,他再去想的事情就会很多。

    草原上如今的当权者正是曾经潜入咸阳被抓获的四王子的父亲,他也初步定下了,就由自己这个最有能力的儿子在自己死后来继承自己的位置。

    但是,他却不只有一个儿子,而四王子,虽然看起来能力最强,但是他手下的势力却不是最强的。

    反而是他的大儿子手下的势力最强,当他明确的表达出要有四王子接替他的位置的时候,他的大儿子自然会不满意。

    但是如果在正常的情况下,即使不满意,大王子心中也生不起弑父杀弟,夺得王位的念头。

    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这个父亲很厉害,自己的那个弟弟也绝对不是容易对付的。

    他手下的势力在几个王子当中最强,但是比起他的父亲,那就要差的远了。

    但是当草原和大秦的联系紧密了起来之后,这位大王子,在手下一个谋士的怂恿之下,终究开始主动联系大秦方面。

    当胡亥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中也有些惊讶,没想到草原上也可能发生一些像他这具身体的原主人曾经做的事情那样的事情。

    但是后来他得知了怂恿草原上大王子的那个谋士,其实是书痴留下的一个后手,他心中就明白了。

    当初书痴冒着极大的风险,深入草原,但是他回来之后,胡亥也并未给他升官,反而把他扔到了蒙智那里。

    他到了蒙智那里,又为蒙智出谋划策,为蒙智征召到了自己想要的士兵。

    可以说,如果没有他的帮忙,蒙智可能很久之后都未必能够凑齐五万士兵,尽管这些人大多数都是新兵。

    现在看来胡亥觉得自己还是低估了书痴,这个人果然是具有大智慧的人,能够真正的把自己读到的书转化成自己的本事。

    他知道有些人,几乎可以把天下绝大多数的书都给通读一遍,倒背如流,但是他们的本事也仅限于此。

    书中的内容让他们应用起来,他们却一个也用不好,这就是所谓的知易行难的道理。

    但是书痴显然不同,他读书读得多,读书读得痴,看起来好像就是一个书呆子,但是他偏偏能够学以致用,这才是大智若愚。

    书痴如今还在蒙智那里,现在看来可能有点浪费人才,所以他决定派人到长沙郡去把书痴叫回来,让书痴再负责一下对草原上的事情。

    既然当初是由他开头,现在也应该由他来收尾,他当初没有,快速的提拔书痴,也是因为书痴毕竟之前是胡永念的幕僚。

    胡永念如今贵为大秦丞相,书痴如果要火速升级,大家看到丞相曾经的幕僚提拔的这么快,不会去向书痴立下了多大的功劳,而是会觉得是否是胡永念在以权谋私。

    他的这个功劳也确实无法太过明说,毕竟大秦可以往草原安插探子,草原难道就不能往大秦安插内奸。

    谁也不是傻子,草原上的人生活方式可能野蛮了一些,但是人家的智商还是在线的,并不会傻到只会直来直往没有一点阴谋算计。

    如果草原上都是一些莽夫,当初早就被打光了,怎么可能无论被打成什么样子,总还能再次卷土重来。

    不过现在看来,对于书痴这样有能力的人,如果不去重用,胡亥觉得自己过不了心里那一关。

    他可以因为前世的经历特别重视前世中名声显赫的韩信等人,但是对于实际表现出来卓绝能力的书痴,这是否有些不公平?

    书痴现在虽然还未表现出来任何不满,但是日后呢,如果因为自己的失误,把一个人才推向了敌对自己的阵营,那胡亥觉得这一定不会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

    当初胡永念,能够举贤不避亲,推荐自己的侄子去做事,现在自己提拔胡永念的一个幕僚又有什么问题?

    喜欢重生大秦之我是胡亥请大家收藏:()重生大秦之我是胡亥热门吧更新速度最快。


………………………………

第一百五十一章 相谈甚欢

    曾经历史上的韩信为什么屡次改换阵营,不就是因为没有得到重视吗?

    有了这样一个例子,那自己现在对于书痴又怎么能犯同样的错误。

    其实之前书痴表现出来的能力,就已经让人感到惊艳,毕竟只是几个人深入草原,面对的危险如此之大能够不辱使命,成功完成任务,这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纵观历史,那些出使到其他势力的使者,声名赫赫者几何,张骞出使西域,陈汤灭郅支单于,并且留下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旷世名句,更不用说匹夫一怒,血溅五步的唐雎,退秦师的烛之武,献和氏璧的蔺相如。

    这些人哪一个不是具有超凡能力的人,书痴完成的事情,比起他们完成的事情可能差了点,但是在本质上是一样,并且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书痴的这次行动可能还更加危险。

    毕竟,书痴出使草原,这个时候的草原和大秦可是敌对的状态,哪怕是草原被大秦打得不敢露头,也不代表他对于你派来的使者就不敢杀掉。

    就算其中有一些,草原上的四王子,落入大秦手里的缘故,但是如果书痴自己无法应对草原上的局面,他也绝对难以活着归来。

    胡亥也因此而想到历史上应该有很多人,因为没有机缘,所以能力被埋没,不为后世所知。

    他想把在历史上留名的那些人给收入手下,这个念头是对的,因为那些人曾经证明过自己的能力,能够千古留名的人,总不会是徒有虚名。

    但是同样的,他自己也要发掘那些可能被埋没的人才,被埋没的人才永远比出人头地的人才更多。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他如果能做一个伯乐,发掘出一些没被其他人发掘出来的千里马,这岂不是一件更有意义的事情?

    无论草原上的那位大王子究竟想要做些什么,终究他只是会搅乱草原,而让草原陷入混乱,对大秦来说是有利的。

    所以胡亥很快就派人同意了,草原上这位大王子用最好的战马,来换一些武器的请求。

    并且大秦其实是一种略微有些吃亏的比例与对方进行了交换,这其实也是一个甜蜜的诱惑。

    一时半会儿这位大王子不会上钩,因为他也清楚,大秦之所以没有来吞了草原,只不过是由于现在大秦内部陷入了混乱,并且草原上现在还保持着比较完整的实力。

    一旦草原衰弱到大秦可以轻松吞没的地步,焉知大秦不会派人来收割?

    但是对于草原王这个位置的渴求,终究还是让他无法最理智的分析问题,看不到大秦最终的目的,其实并不是把草原消灭。

    大秦统一开始想要的就是把草原变成自己的一个战马生产基地,草原上培养出来的战马才是最优秀的战马,如果付出很小的代价,就能让草原上的人帮助大秦培养战马,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想让草原乖乖的为自己培养战马,自然要最大程度的削弱草原的战斗力。

    并且肯定要打上一仗来告诉草原上的这些人,大秦只要想消灭你,随时都能消灭你,你们最好不要生出什么其他的想法,否则灭顶之灾不旋踵即来。

    只有一方面让草原上的人过上比以前更好的能吃饱的生活,另一方面又让他们知道自己听话才能继续这种生活,不听话的话就会死的很惨,这样恩威并施之下才能够让草原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当初书痴提出的这个想法,就甚合胡亥的心意,只不过后来一直忙于其他的事情,无暇顾及草原的方面。

    毕竟只要草原不主动攻击大秦边境,侵扰边民,其实草原上的威胁对于大秦来说并没有多大。

    草原上那些狂热的好战分子,无论自己吃不吃得饱肚子,都想要去劫掠为乐的那些人,在大秦边军的几次围剿之下,都已经死的差不多。

    几天之后,书痴骑快马赶回了咸阳,他并没有先去拜访胡永念,而是直接前往咸阳宫,去求见胡亥。

    胡亥立马就召见了他,两个人又谈了一些关于草原的建议,书痴这些日子虽然在蒙智手下效力,为蒙智出谋划策,但他也从未放松对草原那边的关注。

    所以他现在对草原上的了解要比胡亥了解的多得多,当然,这也有胡亥没有真的用心去了解草原上情况的原因。

    他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即将到来的王离和项羽的那场战争当中,对其他的地方就不免有所忽视。

    在书痴的提醒之下,他才发觉原来草原曾经真的动了想要大军前来进攻大秦的念头,而且他们选的时机其实很好。

    只不过最后未能成行,这其实还是大秦与草原的交换策略起了作用,如果可以选择,大多数人终究是不想要随便打仗的。

    战争就意味着要死人,当一个人可以好好活着的时候,他就不会愿意去作死。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个道理是通用的,草原上哪怕好战分子比其他的地方多了一些,但终究还只是少数派。

    一场战争因此而消弭于无形,所以说有的时候硬碰硬并不是最好的方式,哪怕你能取胜,也会损失自己。

    而使用其他的一些方法子可能十分有效,不需要一兵一卒就能够起到很大的效果。

    书痴和胡亥着重讨论的还是怎么继续推行一些策略的,让草原上如果有个人兴起想要攻打大秦的念头,谁提出这个想法,就会被群起而攻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