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孙氏也能造盐,啊哈哈,咦,你们为什么眼神怪怪的看着我……”
这货没能继续说完,直接被人给打了出去。
出手赫然是两个大唐国公,甚至还有世家的文臣,大唐高层两派这还是首次达成一致,边打人边骂道:“凭你们江南孙氏也想沾染盐业?等什么时候达到钟鸣鼎食再说吧……”
一顿爆揍之后,国公和世家文臣目光霍霍,威逼全场问道:“还有哪个要买造盐秘方的?”
其实世上没有绝对的规矩。
哪怕李云不断重复他的规矩多么严格,但是有些规矩不是他自己能立起来的。
比如这个造盐秘方,他确实可以按照规矩拍卖,但是,敢买的不多。
无论李世民还是世家,又或者大唐的国公和勋贵,今天都达成了一个默契。
这些人不会破坏李云的规矩,他们也不会去阻拦李云拍卖秘方,但是,他们能阻拦别人买……
盐业这玩意,不是小型世家可以指染的。
其实李云早就猜到这一幕,李世民在暖阁卖秘方就是他的主意,现在在高台拿出来故作拍卖姿态,无非是借着机会把盐业之事宣传一波。
于是,第二样拍卖物就这么结束了。
此时已经是傍晚,天色渐渐有些黯了,然而风雪依旧没停,纷纷扬扬不断落下,交易大院不断有小厮穿梭,把几百个炉子填满了石炭,火光熊熊喷溅,烤的满院如春。
天色虽晚,然而没人急着离开,相反个个面带急迫,全都仰着头看向高台,就连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也是如此,皇帝两口子也在等着第三样宝物登场。
这时李云忽然拍了拍手。
交易大院后方突然走出几百个小厮。
这些小厮初一露面还有些畏缩,不过很快就鼓起勇气快步而来,每个小厮选择一个石凳站立,低眉顺眼伺候在众人身旁。
许多人感觉好奇,忍不住转身打量,他们发现小厮左手拎着一个铁壶,右手很是小心的攥着一个瓷瓶,单看那瓷瓶的成色,就知瓶里装的不是普通玩意。
李云的声音忽然笼盖全场,悠悠道:“人活一世,衣食住行,先求吃饱,又求吃好,吃好之后还不满足,希望更进一步有些享受,实不相瞒,我这第三样宝贝不是给贫民准备,我这三样宝贝就是要卖给你们,唯有你们这些不再担忧果腹之人,才会注重更进一步的享受……”
说到这里微微一停,语带一丝嘲讽道:“比如太原王氏,据说夏天要从江南快马运回梅子,千里迢迢,人马不歇,等到梅子到达长安,枝叶还保持着苍翠欲滴的颜色,一碗酸梅汤,要耗两贯钱,然而只需要三四口就能饮干,这一碗酸梅汤能让普通之家买足两个月的粮食。啧啧啧,世家真是享受啊,简直比皇帝还享受,我二大爷那人夏天热的解开胸襟,最多也只是喝一口冰水解解暑。”
这话打脸太狠,在场世家都坐不住了,太原王氏忽然站起一人,拱拱手道:“赵王此言,老夫不敢苟同,我世家的钱财不是掳掠而来,乃是祖祖辈辈艰辛劳苦的积攒,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喝一碗酸梅汤,那也是祖宗对晚辈的厚赐。”
李云哈哈一笑,点点头道:“对对对,是这个理,你们有钱,是祖宗传下来的,本王不该乱说,其实我只是发发感慨。”
这话还是讽刺。
那太原王氏之人面皮抽搐几下,最终还是决定装作没听懂,只是轻哼一句道:“赵王发发感慨可以,但是千万不要发疯,您方才叫嚣着发疯,我世家转眼没了一百二十万石粮食。”
李云笑眯眯看着他,淡淡道:“那是你们该付的钱。”
这话一语双关,似乎是指买蜂窝煤应该给钱,又似乎是说你们世家吸了百姓血应该吐出来,总之他没有明说,世家一时也不便反驳。
李世民生怕他又和世家干起来,直接打圆场道:“赵王,莫忘正事,第三样宝物是什么,朕和所有人都在等着呢。”
李云哈哈一笑,冲着李世民拱了拱手,忽然抬手一指皇帝身边站着的小厮,故作调皮又道:“二大爷您看,宝物早就给您送过去了啊。”
李世民微微一愣,转脸看向身边的小厮。
这时只见那小厮缓缓上前,先把手中铁壶放在石凳旁边的桌上,然后拿起丝帕将桌上一副茶盏仔细擦拭,随即小心翼翼打开手里的瓷瓶,动作轻柔的倒出来一些小颗粒。
做完这几步之后,这才拎起铁壶,忽然纤手高高举起,铁壶中有一股热水飞流而下,但听茶盏里水珠迸溅有声,清脆悦耳显得很是动听。
这一番动作一气呵成,恐怕最少也得训练的三四个月之久,李世民看的赏心悦目,忍不住微微点了点头。
这时忽听长孙皇后‘呀’了一声,指着茶碗惊叫道:“陛下您快看,好盈人的绿色啊。”
李世民顿时转头。
但见桌山茶盏之中,热水白雾翻腾,水中隐隐透出一抹绿色,在这大冬天里显得各位清脆。
一股淡淡茶香,说不出的沁人心扉。
也就在这时,李云的声音再次笼盖全场,悠悠道:“世间饮茶,皆为火煮,又添佐料,又添油脂,喝上一口,宛如黄汤,这不叫喝茶,这叫喝油,我有一法,制作清茶,香气四溢,请君品尝……”
说到这里微微一停,忽然又道:“为了这茶,本王专门赋诗一首,大家且听,容我吟来!”
做生意嘛,卖什么就得有什么特色。
此前卖煤球卖秘方,那是庸俗之物,所以可以扯着嗓子大喊,不断刺激别人加钱。
但是现在卖的是茶。
这玩意得跟优雅挂钩……
李云轻轻嗓子,咳嗽一声找个准调。
然后在全场目视之下,这才悠悠然道:“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好诗!”
李云话音刚落,陡见一人站起身来,大声赞叹道:“好一首茶诗,写足了待客之意,想不到赵王竟然精通文采,老夫真是大出意料。”
李云脸色有些红,这诗他是抄的,他见这个站起来之人摇头晃脑,分明是那种文痴之流的人物,他怕对方扯着他再来一首,连忙道:“诸位雅人,这便是我的清茶,悠悠淡雅,请君一饮……”
他说到这里不说了。
因为没有说的必要了。
但见整个交易大院之中,无数人早已被绿茶所吸引,各自端起茶盏,然后缓缓一饮。
稍作片刻之后,陡然响起无数喷吐气息的声音。
呼!
到处都是白气。
“舒服啊……”
几百号人不约而同赞叹一声。
李云嘿嘿低笑,心里暗暗道:“舒服是吧?舒服就得给钱!”
看我不宰死你们……
……
……第3更,今天11000字,小爆发吧
第163章 【无数苦心铺垫,只为收割天下】
李云为什么要弄茶?
因为他知道这玩意保证能发财,而且是抢钱式的那种发财……
茶和丝绸,甚至比盐铁更加暴利!
……
茶在商周时期,乃是贵族权利的象征,到了两晋时代,仍是士大夫专享,直到隋朝时期,民间才渐渐得以品尝。
但是这时代喝的不是泡茶,而是像熬汤一样煮出来的茶,茶叶也不是后世所见那种,而是捣烂成团然后做成黑乎乎的茶砖。
煮茶的时候还要添加各种佐料,什么盐啊,芝麻油啊,香料啊,像个大杂烩一样,只有后世人想不到,没有古代人做不到,如果有幸穿越大唐,并且兜里还有俩钱想去喝茶装个逼,恭喜你,你会吐……
煮茶如此难喝,在唐代已经盛行,上至皇帝王爵,下至黎民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北方和西域更喜欢茶,因为这些民族的主食是肉,茶叶能够克化油腻,游牧民族简直无茶不欢。
现在,李云弄出了清茶!
……
“赵王殿下,拍啊,赶紧拍啊,这茶,这茶,这茶才是真正的宝贝……”
一杯清茶入口,交易大院沸腾,无数人目光热切看着高台,许多西域商贾几乎是咆哮出声。
商贾是最为敏锐的一群人。
这茶如果运回西域,完全可以当成黄金。
“都想发财是吧?很好,那你们先让我发一笔财……”
李云负手站在高台,将所有人的表情尽收眼底,等到气氛彻底烘托之后,他才悠悠开口道:“第三样宝物,乃是本王幼年得传一位异人,我今试制出来,取名幽兰吐芳,你们很想买,本王也很想卖,奈何此茶工艺复杂,一年产量不会太多,所以嘛……”
他说到这里故意拉个长腔。
“贵就贵,无所谓!”
商贾们极其上道,几乎大吼接话道:“贵才是宝贝,贵才是享受,赵王殿下还请勿要拖延,开拍,立刻开拍……”
“好!”
李云重重点头,既然韭菜们上赶着挨割,他要再不配合真有点说不出过去。
他从怀里又掏出一个册子,翻开大声念道:“幽兰吐芳,共计五十份,每份约为一两,底价定为十贯,每次加价不设上限,大家现在开始竞拍吧。”
这番话说完,原本以为能引起轰动,然而场中却忽然沉寂下去,许多人明显皱起了眉头。
为什么?
因为太少了!
茶少,价格也少。
总共五十份,每份才一两,就算全部被一人买下,加起来也只有五斤。订的价钱也少,少到让人吃惊,一两茶叶才定十贯,这完全不符合茶叶的身份。
事情一旦反常,必然引人疑虑。
过了好半天后,才有一人开口问询,语带迟疑道:“敢问赵王殿下,您这茶叶……这茶叶莫非是绝货?”
这个必须问清楚了!
如果是绝货,那就是仅此一批,如果仅此一批,那么竞拍加价需要狠一点。
李云呵呵一笑,淡淡道:“虽非绝货,但也差之不多,本王这么跟你说吧,此茶产量很少,而且需要极其复杂的工艺,采摘之时,须得未破身的处子攀登高山,然后用舌尖把茶叶含在口中,再然后,素手轻柔,蕴含芬芳……”
他说到这里忽然不说,因为全是在吹牛逼,编不下去了,只能哈哈笑道:“不说了,不说了,再说就会泄露秘方,总之你们记住这茶产量很小。”
许多人相互递个眼色。
李云又道:“除了产量问题,还有销售原因,本王已经决定,此茶只会拍卖一次,今日卖的价格我会写在楼阁木牌之上,作为幽兰吐芳的面世指导价,从今天开始,此茶不再拍卖,以后你们想买,只能按照阁楼木牌的价格订购,订购还不一定有,交了钱也得排队等着。”
好家伙!
后世饥饿营销那一套。
然而这时代的人没经过,如何能受得住这种冲击?
但见一个西域商贾陡然站起,大声高叫道:“每份茶叶五百贯,五十份茶叶我全要了。”
够狠!
也够贪。
李云定的底价是十贯,这个商贾直接翻了五十番。
五百贯一份,五十份就是两万五千贯,这些钱完全能买到两三百头犍牛,就算战马也能买到几十匹。
然而李云却呵呵一笑,对他略带歉意道:“刚才忘了说,没人只能限拍一份。”
那商贾顿时一呆。
李云接着道:“为了表达本王歉意,也为了奖励你第一个出价,本王愿意五百贯卖你一份茶叶,相信我,你赚大便宜了……”
商贾确实赚大了!
因为接下来的茶叶拍卖,没有任何一份低于八百贯,越往后面越高,最后甚至突破了千贯一份。
一千贯购买一两茶叶,这听起来简直像是神话,然而购买之人却不这么认为,尤其是那帮砸下重金的西域商贾。
这些茶,运回去已经不是平民能有资格享用的了。
这些茶,必然会在整个西域的高层引领风潮。
想想吧!
当某位商贾宴请到一位皇族勋贵,突然拿出千贯一两的茶叶,热水冲泡,淡香袅袅,一杯茶的价值最少几十贯,这样的宴客规格何等高绝。
无论古代还是后世,喝这种茶的人永远不用自己掏钱买,一千贯一两又如何,就算一万贯一两也敢有人买。
价格定得越高,越是能引起争抢。
……
五十份茶叶转眼销售一空。
李云拿着书册计算半天,抬头冲着满场微笑,悠悠道:“幽兰吐芳,五十足两,共计拍出四万贯总价,每两折合均价八百贯……”
说到这里微微一停,忽然冲着后面招了招手,众人只见一个少女飘然登台,赫然是草原突厥的玲珑公主。
玲珑手里拿着一个极其精致的小木牌,上面已经雕刻了‘幽兰吐芳’四个小字,李云拿起木牌举过头顶,缓缓变换方向展示给所有人观看。
这时玲珑从怀里掏出金刀,在木牌的最下部刻下了‘八百贯时价’的字样,李云再次给大家展示一番,然后玲珑拿着木牌登上木楼庭阁。
这是当世第一块交易时价牌,经过李云的无数手腕铺垫和烘托,至此终于酝酿而出,它被玲珑挂在了木阁高墙的第一排。
随着这一块牌子挂出,又有十几个小厮出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