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哪里还敢继续再问?
他连心里那点小心思都被吓的无影无踪。
……
李世民的喘息很是粗重,似乎并不仅仅是因为被李泰气的。
但见皇帝粗重喘息半天,最后才轻轻吐出一句话道:“国事听完,听家事,国事压人,家事烦,朕原本想着让诸位臣工一起开心开心,哪知这件家事竟然涉及一桩悬案……”
说着虎目缓缓一扫,开声又道:“朕刚才情绪有些激荡,诸位臣工莫要胡乱猜测,朕知道你们的心思,朕也明白你们为什么装聋作哑,但是朕要堂堂正正告诉尔等,玲珑公主和朕并非父女血缘……”
这算是正面解释了一句,打消了许多大臣心中的某些阴暗猜测,此前李世民反应极其强烈,很容易让人产生某种联想,比如怀疑玲珑公主是皇帝私生女,因此才不能嫁给李云。
现在李世民正面做出解释,大臣们自然不会再往这方面猜测。
因为皇帝没必要在这上面撒谎,皇帝有私生女压根算不上太大的事,倘若皇帝真的有私生女,顶多就是一颗沧海遗珠,认回来给个公主名号便是,对于皇家没有任何损失。
不但没有任何损失,甚至还能有所收获,一个公主能够联姻一个重臣家族,对于皇帝来说乃是利大于弊的好事。
所以李世民的解释众臣相信。
但是相信之后,反而更加好奇,既然玲珑和皇帝没有血缘关系,那么皇帝为什么对于此事如此紧张。
毕竟李云在帛书上并未明说要娶哪个,仅仅是提及了一句自己媳妇出身不凡,结果惹得李世民心神激动,下意识认为李云指的就是玲珑。
老话说的好:‘事出反常必有妖,人若反常必有刀!’很多人只听过这两句,却不知道后面还有第三句。
第三句叫做什么呢?
第三句叫做‘言不由衷必有鬼”。
李世民虽然解释了玲玲公主的事情,但是明显含糊其辞有所隐瞒,皇帝这种反常举止,越发让大臣们好奇。
“陛下!”
这时李孝恭突然再次出声,语带奢望道:“也许咱们只是自己吓自己,李云要娶的压根就不是玲珑,那个臭小子重情重义,他应该放不下那位阿瑶……”
说着生怕皇帝不记得谁是阿瑶,紧跟着补充一句道:“阿瑶就是那个一直跟着他的小姑娘,据说臭小子对待这位姑娘最为情真意切,倘若他真的决定大婚,娶的很可能是这个女孩。”
“不!朕认为不是!”
李世民摇了摇头。
皇帝的语气明显带着担忧,眉头紧皱道:“臭小子在帛书上说的很明白,他要娶的女孩出身不凡,那个阿瑶小丫头朕也认识,她父亲乃是战死沙场的普通老卒。”
言下之意不说自明,阿瑶的身世算不上出身不凡。
大唐战死的普通老卒何其之多,普通老卒哪里有资格称之为出身不凡?
然而李孝恭却持有不同意见,再次开口道:“臣觉得未必如此,咱们不如去查查那位阿瑶的身世,当年天下战乱纷纷,常有贵族子弟落魄从军,也许阿瑶的父亲出身名门,那样的话岂不是合情合理……”
哪知李世民又摇了摇头,道:“朕早就查过了!”
这话让李孝恭登时一怔。
但听李世民轻声又道:“臭小子自幼流落民间,但他毕竟是老三的孩子,他的婚嫁之事朕岂能不慎重,那个阿瑶小丫头朕早就让百骑司查过了。”
这事倒也符合李世民的作风。
当初李云虽然刚刚崭露头角,但是李世民已经在心中认下了这个侄子,侄子身边跟着一个小丫头,皇帝岂能不好好查探一番。
李孝恭怔愕片刻,无奈苦笑道:“既然是百骑司去查,想必已经查清身世,看来臣的推测全是假想,那位阿瑶小姑娘并非出身不凡。”
李世民点了点头,忽然若有期待开口道:“你说臭小子会不会跟咱们开了个玩笑,他只是故意夸张自己的媳妇出身不凡……”
李孝恭沉吟一下,摇摇头道:“既然写在帛书之上,应该不是故意夸张。”
李世民顿时泄气。
皇帝脸上的担忧之色一直没有退却,忍不住喃喃开声道:“出身不凡,出身不凡,你这个臭小子,你可知道一句出身不凡害的朕心思难定啊,千万别是玲珑,朕希望别是玲珑,朕装傻充愣七八年,朕实在不忍心下死手……”
他这番话乃是喃喃自语,整座大殿几乎没人听清,即使真的有人听清了,也会装作没听清一样。
这时忽见朝臣中站出一人,语带劝慰道:“陛下莫要胡乱猜测,臣以为您这纯粹是自己吓唬自己,李云虽然在帛书上提及娶妻出身不凡,但是陛下莫要忘了他自幼流落民间……”
嗯哼?
李世民微微一怔,随即有些期待起来,皇帝一双虎目直直盯着说话之人,语气很是急促追问道:“谯国公此言何意?”
原来站出来说话的乃是柴绍,此人身份也算是一位皇族,虽然只是个驸马,但他这个驸马非同寻常。
柴绍似乎也知道一些隐秘,故而才会站出来抚慰李世民,但听他微笑开声道:“臣做一个假设,用的方法是李云曾经说过的换位思考,臣假设自己是李云,自幼流落民间,那么臣虽然现在是诸侯国主了,但是骨子里仍旧会有一些幼年养成的小家子气,比如臣很容易忽视自己的身份,下意识会忘掉自己是个位高绝顶的诸侯王。”
这话听起来有些词不达意,然而柴绍分明是故意词不达意,毕竟有些话不能明说,只能用这种方式进行暗示。
李世民是何等人物,岂会听不出这话里的暗指?
皇帝皱眉沉吟一番,若有所思道:“你的意思是说,李云在不自觉之间对他的娶妻进行了夸张,因为他自幼流落民间,所以很容易忽视自己的身份,他忽视了自己的身份,却把别人的身份往大了想……”
“对啊!”
柴绍双手一拍,呵呵笑着道:“据说他身边红颜知己不少,其中有几位姑娘颇为不凡,这个不凡在陛下和臣的眼中也许一般,但是在李云的下意识里也许会认为出身不凡。”
说着停了一停,紧接着又道:“比如程知节那家伙的闺女,没及笄之时就是国公府长女,李云那时候只是个流民,潜意识里会认为程家丫头出身不凡。”
这话虽然有些强行解释的味道,但是细一琢磨似乎又符合常理,李世民忍不住点了点头,语带希冀道:“若真如此,朕心甚安,程家嫡女也算不错,此女有资格担任渤海国主正妃之位。”
“还有臣的侄女!”
李孝恭突然开声,站在柴绍旁边道:“若是按照谯国公这份解释,李云身边有好几个出身不凡的丫头,比如臣的侄女出身范阳卢氏,那可是响当当的五姓七望门阀,范阳卢氏当年死守城池,李云对范阳卢氏向来高看一眼。”
李世民忍不住点了点头,更显希冀道:“若是能娶范阳卢氏女,也算一桩好婚姻,卢氏虽然衰败灭族,但是卢氏之女乃是嫡出,诗书传家,知书达理,这样的身份也算出身不凡,朕希望臭小子帛书上指的是她。”
“还有还有!”
李孝恭又补充起来,语带推测道:“据说靺鞨族还有一位小野猫,乃是李云出关之后结识相知,那位女孩是个部落首领的闺女,勉强也可以算得上出身不凡。”
这话把李世民逗笑了。
皇帝没好气看了一眼李孝恭,很是无奈道:“你自己信这个解释吗?”
李孝恭老脸微红,有些讪讪道:“毕竟是靺鞨头人的闺女嘛。”
其实他自己也不相信自己的说法。
靺鞨族穷困潦倒,哪里配得上出身不凡这个说法,况且那个小野猫的父亲只是个小部落头人,搁到中原这边甚至比不上一个村子的族长。
几人一番讨论,然而心里都知道这只是假想,李世民手指不断敲击龙椅扶手,显然心中并未被这些假想蒙蔽住。
李云娶妻这件事,皇帝真的很慎重。
或者说,担心的是娶玲珑。
……
……第1更到,3500字,爆更第二天,老规矩后面还有两更,保底10000字。
第257章 【玲珑到底是什么人?】
咚!
咚咚!
李世民手指不断敲击龙椅扶手,声音仿佛敲击在大臣们的心上,大臣们都看出皇帝今夜神思不属,但是没几个人敢站出来劝慰几句。
有些事,不参合最好。
李世民忽然轻轻开口,仿佛喃喃自语道:“一份帛书,述及五事,国事朕只听了一半不敢再听,再听下去害怕自己会生出贪婪之心,所以朕选择听家事,哪知家事比国事更加让朕揪心,唉,玲珑,玲珑……”
皇帝喃喃两声,猛地从龙椅上站起来,这已经是他今夜第五次站起,突然对李孝恭道:“河间郡王,你陪朕走上一遭。”
说完之后毫无耽搁,竟然大踏步直接向后而去,转眼之间越过龙椅屏风,只听到脚步声显得十分急促。
满殿大臣愣在当场,面面相觑匪夷所思。
大臣们之所以如此,只因李世民这番举动又开创了一个先河。
上朝之际,皇帝突然离开!
不说原因,大臣晾在当场……
唯有李孝恭和柴绍恍有所悟,两人递了一个略显惊愕的眼神。
柴绍眉头明显皱起,忽然道:“陛下虽然没有喊我,但是我得跟去帮忙!”
李孝恭大点起头,郑重道:“此事颇为不易,正要请你相助,陛下心里太急,所以没想到你有襄助之力。”
这位大唐第一王爵猛然一拉柴绍胳膊,转头对着满殿大臣道:“本王和谯国公要去陪着陛下去办点事,诸位同僚不妨先在大殿休息一番,陛下并未宣布退朝,办完事之后必然归来。”
说着也不管大臣们同不同意,拉着柴绍一起追出了大殿后门。
……
李世民其实并未走远,此时就站在太极大殿的后面,皇帝看到李孝恭拉着柴绍追来,口中忽然发出一声略显落寞的叹息,仿佛问询两人,又仿佛喃喃自语,道:“你们说说,朕可以狠下心么?”
李孝恭和柴绍对视一眼,好半天才小心翼翼道:“当年之事,随风而去,陛下既然给了一次仁慈,何妨再给第二次仁慈?”
柴绍也道:“玲珑那丫头,苦的很啊。”
简简单单几个字,却饱含一种长辈之情,不用说也是劝谏皇帝,只不过劝谏的是什么没有明说。
柴绍用的是暗指。
李孝恭小心看了一眼李世民脸色,低声又道:“女孩不比男嗣,女孩嫁人之后属于夫家,即便她真的能记起当年之事,一个女娃娃又能掀起多大波澜?所以臣认为,陛下该放手,您既然给了第一次仁慈,何妨再给第二次仁慈?只要她不嫁给李云,一切都可随风而去。”
“朕怕的就是她要嫁给李云!”
李世民忽然开口,语气中竟然带着一丝惊恐,道:“朕对当年之事装聋作哑八年,那丫头何尝不是装聋作哑八年?八年前她已经是十四岁的少女,十四岁的少女肯定能记住所有的事。你们两个知不知道,当她出现在朕面前的时候朕何等恐慌,那时她被李云抓为俘虏,却拿出金刀自称是草原使节,那一刻朕心里无比震惊,朕没想到这世上能有这般隐忍的孩子,她站在朕的面前,她巧笑嫣然参加大唐国宴,她仿佛压根不认识朕,这得是何等的城府和深沉……”
“陛下!”
李孝恭突然出声打断,面色郑重道:“您这是自己吓唬自己!”说完这句突然一停,不知为何抬手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这才对皇帝又道:“那孩子有失魂症。”
“如果是假装的呢?”
李世民陡然咆哮一声,语气显得很是激烈,道:“如果她有失魂症,为什么现在却好了,朕认为她一切都是伪装,她目睹了八年前的那一切。倘若她是假装,那她必然心存仇恨,她现在是草原金刀公主,控制着突厥几百上千个部落,倘若她心存仇恨,她必然会选择报仇……”
李孝恭和柴绍对视一眼。
这次两人没有开口继续劝说。
李世民忽然深深吸了一口气,声音隐隐约约带着一丝寒气,道:“朕这一辈子只做了一件错事。”
这话说的无头无脑,不知为何竟然显露出杀机。
李孝恭和柴绍再次对视一眼。
好半天过去之后,李孝恭才小心翼翼道:“二郎,其实你狠不下心,对不对?”
他不等李世民回答,直接开口又道:“倘若你能狠下心,你八年前就杀了那个丫头,你选择了装聋作哑,任凭她消失在大唐长安,其实在你眼皮子底下哪有消失一说,你是故意放了那个孩子一条命。”
李世民咬了咬牙,不愿承认道:“朕只是一时冲动,放她之后追悔不已。朕其实想派出百骑司去追杀,只不过被别的事情耽搁了。”
李孝恭摇了摇头,道:“别骗自己。”
这位大唐第一王爵面色郑重看着李世民,又道:“你口上虽然不认,但你心里有着柔软,你放她的时候没有后悔,甚至这八年来你也没后悔,这八年来你有无数的机会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