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轻语沉声提醒沈秋,古玩历史的交流是最管不住嘴的,有时候说嗨了,一天一夜都停不下来,眼下他们正处于第三轮的晋级赛的,再跟老板唠下去那就只有被淘汰的份儿了。
董老板反而不乐意了,非要留沈秋和秦轻语在铺子里吃饭,得知俩人有正事之后,为表诚意非让沈秋在铺子里挑一件宝贝,不挑就是看不起他。
这一段视频传到体育场也是惊呆了所有人,确切来说买家和卖家就是两个名副其实的奇葩。
买家主动给卖家提价,老板没做成生意,还主动要送顾客藏品!这个场面也算是刷新了在场教授师傅们的三观。
还别说,最后沈秋还真就在董老板的店里面挑了一件藏品,细究下来也是跟大清、狩猎有关联的,是一本名为《大清鸿运》的古籍,当中记载了关于 大清两百多年来的历史大事件,其中有一张就着重描写了木兰猎场的典故,古籍是宣统年间的藏品,市场价值在两三百块左右,勉强也能算符合主题规则。
“沈秋!这本书你也打算算进去?三百块的价值?”
沈秋手拿着那本书古籍边走边笑道:“蚊子再小也是肉呀,秦轻语你别以为这第三轮的宝贝可以轻松找到,刚才在董老板的店里面你也看到了,好东西两千块买不到,逊色点的都是假货赝品,我可以负责人的讲,很多参赛选手都面临着有钱花不掉的艰难处境,朝阳门不是潘家园,在这里三百块的漏说不定就能晋级国师榜十二强!”
事实上情况跟沈秋所猜测差不多,朝阳门市场的捡漏比大家想象中的艰难多了,大多数的选手都已经入手了一件宝贝,整体来看大多数都是些鼻烟壶、陶瓷杂耍碗之类的,主题倒是符合,但却不值几个钱。
就鼻烟壶而言,最值钱的玛瑙鼻烟壶也不超过五百块,正常的价位也就百十来块钱,市场价值还不如沈秋的那本《大清鸿运》。
沈秋和秦轻语相继将外围的店铺逛了下来,基本上没有什么可入手的宝贝,接下来两个人就打算在内场摊位上来一个地毯式的摸排。
“沈秋!沈秋你快看!”
关键时刻,秦轻语突然激动了一下,她拉住沈秋的衣角,指着斜对面的一个摊位:“沈秋你看那!”
沈秋顺着秦轻语手指的方向看了一眼,就看到靠边上的一个小摊位,摊主是一个抱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女人约莫三十岁左右,皮肤黝黑长发凌乱,她一边照顾着怀里的小孩,一遍叫卖摊位上的物件。
秦轻语所指的是一支锈迹斑斑的烟枪,这烟枪的外表并不起眼,也就三四十公分的长度。
沈秋看出来了,这是一把鸦片枪,也就是清朝时期的鸦片枪,鸦片枪和普通的洋枪还是有所差别的。
普通洋枪、烟窝是自成一体的,烟枪管内是相互互通的,而鸦片的烟管就要比普通烟管粗壮了许多,有的吸力大的鸦片枪足足有小孩子的胳膊那么粗壮,这么一来,工匠们将会在烟枪的枪管外围上加上一些风景、人物雕刻的点缀。
抛开鸦片枪的本身的历史客观因素不说,其本身还是有着极高的艺术收藏价值的,而面前的这只鸦片烟枪可不简单,烟枪管是紫铜塑造,围绕着硕长的烟枪管塑造了一个十二生肖的造型浮雕。
尽管这根烟枪和狩猎场没有任何的关联,但十二生肖当中必然是有一只猪的,所以说这只鸦片枪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符合晋级赛主题设定的。
“老板!这把鸦片枪怎么卖的!”
“这个我要了!”
然而就在秦轻语上前盘问的同时,又一个洪亮的声音同时响彻开来。
秦轻语不由一怔,微微张嘴露出惊讶的表情,这人是从旁边窜上来的,一只手已经摸到了鸦片枪,他的手上同时还握着相对应的工具,皮尺、量角器、手托秤。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和郑光荣一组的唐小开!两个组同时看上了这跟鸦片枪!
“草!沈秋你们什么意思啊!这把烟枪是我们先看上的吧!”
郑光荣不知从哪个方向钻出来,指着摊位上的宝贝呵斥道:“要不要脸!买东西总有个先来后到的吧!”
秦轻语不甘示弱的摁住了那根烟枪:“不要脸的人是你们吧!明明是我先询问老板的,你们的唐小开是从背后钻过来的!”
唐小开眼眸中露出不屑的眼神:“是我第一时间接触到这件宝贝的!所以我们有足够的优先权!哼!”
第899章 朝阳门市场的规矩
盛夏燕京的日中。
这是一天当中气温最热的时间,却挡不住朝阳门古玩市场的火热。
朝阳门市场的定位偏向于平民化,所收售的藏品宝贝也就大众普通了一些,来这里买个年代老物件还算凑活,想要在这里捡到漏儿、捡到宝那就跟中五百万的概率差不多。
相对来说,朝阳门的门道规矩就没那么多讲究了,这里不存在谁先来后到的说法、也没有保真保验的说法,跟潘家园的市场比来没有任何章法。
碰到两个人同时看上一件宝贝,老板的态度也很明确。
她抱着孩子彪着地道的山东口音:“别吵吵了!别吵吵了!宝贝是我老公昨天从外面收的!一口价三万!谁出三万!这杆大枪就给谁了!”
三万块?
秦轻语和郑光荣几乎是同时一怔,三万块?这女老板分明就是趁火打劫的意思!这种大枪在古玩市场那是遍地开花,稍微有点规模的摊位上基本上都少不了这种大枪的踪影,品相普通的三五百就能入手,稍微有点点缀的最多不过一千块,类似于这种品相的大枪,一千块在外面闭着眼睛可以挑!
要不是这大枪符合晋级赛的主题,几位参赛选手都不会低头多看一眼。
秦轻语首先松手,郑光荣直接就抬头叫嚷开来了:“三万块?老板你怕是来搞笑的吧?你摸摸自己的良心不会痛吗?这玩意满大街都是,你居然开价三万?也不怕张嘴闪到了大舌头!”
郑光荣虽说是黄金瞳透视眼的天才,但是他说话的水准让人不敢恭维,老话说的好,一句话能让人笑,一句话能让人跳,郑光荣不开口还好,一开口那老板娘就窜上来一肚子的火气,扯着嗓子大声呵斥。
“哎!我说你这小子,看起来年纪轻轻、怎么一张嘴就满口喷粪!你不要别人还不要吗?这位小姐姐!我也不要你三万!两万八卖你!”老板娘倒也会随机应变,当即就朝秦轻语使眼色。
秦轻语和沈秋对视了一眼,连连摇头说道:“老板娘,这杆大枪的价格确实是高了,而且价格还高的离谱,我们身上也没那么多钱……”
老板娘也是这条街上的老人了,顺驴下坡道:“小姐姐你说多少钱,你开个价!价格公道我就给你!我这摊子虽然不大,但也不跟没素质的人做生意!”
“沈秋……”秦轻语面朝沈秋招呼了一声,却看到沈秋眼一直都蹲在那眼盯着那杆大枪,似乎对这杆特殊的大枪很有兴趣。
“沈秋!”
秦轻语身后拉了沈秋一把,他才及时反应了过来说道:“价格吗!你看着给,适合就行合适就行,哈哈!”
秦轻语露在外面的眼眸闪烁光芒:“老板娘,我觉得五百块比较合适!”
“五百?小姐姐你这也太会砍价了吧?三万块给我砍到了五百块?我家老公收货都不止这个价呢!”
这个时候,唐小开走上来插了一句:“老板娘你看嘛这样行不行?我们给您八百!这杆大枪就卖给我们吧!”
老板娘的眉头略微舒展,身体很诚实连连摆手道:“八百也不行!打也行骂也行,亏钱的买卖绝不行!”
“我们给一千!”
沈秋不甘落后的站了起来,直接报出了自己心目中的价格。
这么一来老板娘乐呵了,东西是他老板花了六百收来的,一千块卖出去也有四百的利润。
“五千!最少五千!你们谁给五千!这杆大枪就给谁了!我听我老公说了,这杆大枪是以前大清时期的一个三品大官的物件,大枪可是专门找工匠师傅量身定做的,你们看看如今的世道,但凡是订制的宝贝,哪个不是高人一等!”
几个人这么一闹腾,当即就引来了许多看热闹的群众,包括旁边几个摊位的摊主也都被吸引了过来,一看争论的焦点居然只是一杆普通的福寿大枪,一个个忍不住评头论足。
“一杆福寿大枪而已!我当是什么值钱的宝贝呢!别的不说,就说这老板娘的胃口是真的大呀!一杆清代光绪的大枪你就敢开口三万,这要是摊上宋代的五大名窑,你还不得翻天了啊!”
“几位老板可以去我家的摊子上看看,我老公上星期也收了三根大枪,都是清朝的!成色品相还不比这个差,我不要三万五万的!两千块您直接就带走!”
“都别瞎扯淡了,看出来没,没有,看货的这几位都是二十多岁的小年轻、愣头青!说明什么!说明他们都是名副其实的古玩小白!他们是不懂古玩市场行情,稍微有点古玩常识的,谁特么瞎了眼花几千块去买一杆清代的大枪?脑子缺根弦吧!”
围观的群众叽叽喳喳的说了一大堆,这边的郑光荣趁机给报出了最后的价格:“老板!啥也别说了!一千五!我们要了!”
一千五的价格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这就是郑光荣团队剩下来的数额了,前面五百块捡了个小漏,如今这杆大枪算不上捡漏,一千五的价格甚至还稍微的溢价了,可谁让节目组安排的地方是朝阳门呢,主题要求明确,就算是黄金瞳郑天才,想要在这地方捡到大漏也没那么容易。
“哎……”
老板娘唉声叹气了一番,一千五的价格基本上符合他的心意了,正要开口答应下来,突然就看到面前的鸭舌帽年轻人,伸手竖起了两根手指头:“两千!两千我们要了!”
开价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沈秋!
这个价格一出,全场哗然,就连秦轻语都差点没反应过来,两千块放在平时不算多,但是在这个关键时刻却是他们团队的所有的捡漏基金,两千要买一杆清朝大枪?全部清了?这个投资风险很大啊!
首先懂行的人都知道,这杆大枪的市场价值,也就在一千块的左右,两千块分明就是溢价了。
一千块的累计价值放在第三轮的晋级赛上,显然是没有任何优势的,不说是前三甲了,就是能不能进前十二强都难说。
“我草!沈秋你疯了吧?你要出两千块买这根大枪?”郑光荣眨巴着眼珠,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
“我要了。”
“好啊!好啊!沈秋你有种!”
郑光荣反而乐呵开了,指着摊子上的那杆大枪大声嚷嚷到:“牛皮牛皮!沈秋你真的牛皮!你真的有种拿下的话,那我就让给你!别怂别怂!你要是往后退一步,你就是怂逼!”
沈秋冷声笑道:“郑光荣你不用激将我,这杆大枪我要了!就这么定了!”
“两千就两千给你们了!”
老板娘也顺势答应了下来,六百收来的宝贝,含泪赚了一千四。
沈秋和秦轻语的捡漏之路,倒是没有别人那么的曲折离奇,两个物件,一本《大清国运》的古籍,一件大清光绪年间的福寿大枪,简单明了一目了然。
交易达成之后,最开心的反而是郑光荣,乐开花的表情几乎都要写在脸上了。
“赢了赢了!唐小开!我们这一轮赢定了!别看沈秋两千块买的那根福寿大枪,它的价值可到不了两千!顶破天了一千就算牛皮了!再看看咱们的成绩!!一件宝贝就足以秒杀沈秋!唐小开!我跟你说你,你跟着我算是赚大了,我前面买的那对狩猎耳环市场价至少三千打底!足够秒杀三个沈秋!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第900章 两个师傅的争论
体育馆的录制现场。
刘阳东和杨青以及现场的几个古玩专家,特地将那根清朝大枪的图片定格了下来,六个顶级专家仔细盯着图片做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研究。
主持人韩千禧举着话筒来到几位专家身边好奇说道:“各位师傅!我实话实说,之所以答应来参加这个节目的录制,就是因为我是沈秋的粉丝,超级粉丝的那种,也是因为去年和沈秋师傅合作的《大师鉴宝》让我的名气大增,所以今年我就非常的期待,期待着沈秋师傅的精彩表现,现在请大家分析分析这件光绪年间的大枪吧!说说这件大枪的具体价值在哪?〃
韩千禧饶还有兴致的分析着自己的看法:“这杆大枪啊,我只能看出是紫铜的材料,并且刚才在镜头中看到一幕,阳光折射在它的表面撒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