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百年百宝箱
如果说乾隆万寿碗的登场让专家组的成员很是惊喜,就此点燃了全场观众的热情火焰,那么叶家百宝箱的登场就是一记重磅,彻彻底底的在人群中炸开了窝。
可谓是惊艳四座,从台上的专家组、到主持人曹大刚、再到观众席上的观众,无不翘首以盼赚足了眼球。
众人似乎已经忘记了这是一场营业额的竞赛现场,在他们的眼里,当叶家传家宝一现身,所有的一切都是浮云,轩宝斋和沈氏古玩店的竞赛已经没有了任何悬念。
以叶家传家宝的实力,足以碾压沈秋!
“等等!”
沈秋的脸上没有过多的惊叹,众人围观百宝箱的同时他甚至都没多看一眼:“曹老师!在百宝箱揭开之前我能不能先说两句!”
曹大刚连连点头:“可以可以!当然可以!沈师傅你个人怎么看这件百宝箱,你阅宝无数、你觉得慈禧太后会把什么样的至宝放在这百宝箱里头?”
“曹老师,这个我还真的有发言权,我大概已经知道这百宝箱里头放的是什么宝贝了?”
沈秋要么不开口,一开口就一鸣惊人,直接让台上的曹大刚和沈金傻了眼。
“沈秋你胡说什么呢!你知道这百宝箱里头装的是什么?”沈金手握长条钥匙,不可置信的质问道:“说话之前可得要动动脑子,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你敢再说一遍吗?”
“我说我大概知道,这百宝箱里面装的是什么了?”
“你知道?你说你知道?”沈金的表情夸张,指着百宝箱说道:“胡说八道!别说你不知道了!就是叶家的传人也不知道是什么!你有什么资格说你知道!御金门的箱子你知道吗?只能开一次!一百多年来就没有人开过这只百宝箱!”
沈金的情绪异常激动,仿佛被人戳中了痛点一般:“你吹牛之前能不能先过过脑子!不夸张的说全天下也只有慈禧太后知道这里面装的是什么!你知道?难道你是慈禧转世吗?”你特么要是知道箱子里面装的什么,我特么就把这箱子给吞了!”
沈秋不慌不忙的点头:“我不是慈禧太后的转世,但我也知道这百宝箱里面装的是什么!”
“哗!”
全场又一次沸腾,这次不仅观众席炸了,就连专家团队也炸开了窝,众人纷纷用诧异的眼神看着沈秋。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这是御金门特制的箱子,这把锁只能开一回,也就是说这一百多年内绝不会可能有人开过这只百宝箱,更何况这只百宝箱一直放在临安的典当行,压根就没经过沈秋的手,他怎么可能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难道这个沈秋有透视眼?”
“沈秋你倒是说说这里面装的是什么!你要是能说出来,我就服你!”
现场的人们议论纷纷,主持人曹大刚稳住阵势:“不是沈师傅,你确定自己真的知道百宝箱里面装的是什么吗?如果你知道那就当着大家伙的面、当着摄像机的镜头告诉大家吧?”
“没问题!”沈秋痛快的答应下来:“实不相瞒,当我拿到乾隆万寿大碗的时候,特地去查阅了相关的历史资料,一天的时间我看了大约十多本史册,还真的就被我找到了些蛛丝马迹!”
沈秋起身从背后拿过来一只手提袋,袋子里面装着十多本找来的史册资料,从中先是掏出一本褐色封面的古籍,封面上赫然印着几个大字:御金门记忆。
“各位,这本古册就是我从江城博物馆找来的,这本书的作者名叫胡海洲,胡海洲是谁?当年御金门的一位制作工匠,他在晚年的时候将他经手的御金门工艺品统统回忆了一遍,并且记载在这本古册当中,像我们熟知的御金门佛头木雕、御金门檀木摆件在这本古册里面都能找到详细的记载,包括我们眼前的百宝箱在这个册子里面也有过部分的记载!”
沈秋将古籍翻开,其中有一页纸张上确实描写了关于百宝箱的制作 :“大致的也是这样的,光绪三十八年七月,老佛爷吩咐打造一件木匣子,刻龙雕凤、且要按照皇家最高标准制作,精心雕刻出《赤壁赋》《春宵》《策马》、《雪后江城词》的概要。”
的确,这百宝箱上四个面确实雕刻了这几个诗词的概要,可以看的出来,这几首著名的诗词正是宋代大诗人,苏轼的代表作,具体是什么用意,也没有人能说得清。
“那又怎样?沈秋?难道这本古册里头说了箱子装的是什么?这跟慈禧太后的挚爱藏品又有什么关系?”沈金紧握着黑色钥匙,指着沈秋质问道。
“别急!听我慢慢分析!”沈秋又从一堆古籍中拿出来一本偏黄的书籍,这倒不是古籍,而是一本盗版的书籍《李莲英回忆录》。
“这本书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这是大太监李莲英当年的一本回忆录,虽说我手上拿到的是一本盗版书,但确确实实有一本这样的书籍,书中详细描写了李莲英对慈禧太后的一些回忆!其中也写到慈禧太后最喜欢的就是宋代大诗人苏轼的《赤壁赋》,并且在光绪皇帝八岁的时候,就让他临摹出一本苏轼的《赤壁赋》。慈禧对儿子临摹的这本诗词爱不释手视其如珍宝,几乎每天都要拿出来翻阅几次!”
“所以这么一来,许多细节全部都对应上了,御金门是在光绪三十八年七月打造出来的百宝箱、百宝箱用来放置慈禧最爱的至宝、苏轼的《赤壁赋》、以及光绪皇帝临摹出来的?”
“恰好也是在光绪三十八年的七月十六,发生了一件历史性的大事件,光绪皇帝突然驾崩!所有的这些都根光绪皇帝的驾崩串联在了一起,这样就不难猜出这百宝箱里面装的是什么宝贝了,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百宝箱里面装的就是当年光绪皇帝临摹的那本《赤壁赋》!”
赤壁赋!
沈秋一口气指定了百宝箱里面的宝贝,气场十足瞬间就让人目瞪口呆。
“不可能!箱子里面怎么可能装的是一本诗词歌赋?沈秋你胡说!我不信!”沈金也急红了眼,咬牙否认道。
如果这万众瞩目的百宝箱里面只装了一本临摹的《赤壁赋》那沈金的下场只能用一个惨来形容了,慈禧太后的挚爱珍宝,对沈金来说却屁用不值,其自身的价值甚至还不如御金门的百宝箱值钱。
“你不信?来吧!当着所有人的面!你自己来打开!我跟你打赌,这里面就是光绪的《赤壁赋》!”
“好!我今天就打开给你看看!三个亿的传家宝怎么可能只是一堆废纸!”沈金上前一步,扶住那百宝箱,黑色钥匙插进了御金门特制的那把锁眼中。
咔嚓!
突的一声脆响,时间仿佛就此静止凝固了一般,甚至一根针落在地上都能听到其声响,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那璀璨的百宝箱身上。
到底里面装的是价值连城的至宝,还是如沈秋所说,光绪皇帝临摹的那本《赤壁赋》?
百宝箱的箱子终究还是打开了,箱盖掀开,首先从缝隙中飘出了一丝尘埃,相隔一百多年的尘埃。
一百多年的谜底终于在此刻露出了它的庐山真面目……
第228章 百年至宝
开了,终于开了,大清的百年至宝终于开了。
偌大的百宝箱内堆积着层层的灰烬,残缺的纸片倒映眼帘,呈现出来的不是什么百年至宝,而是一堆已经被烧成灰的残纸碎片。
碎片隐约看到一些残缺的篆书字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这些,恰恰就是苏轼《赤壁赋》中的内容,虽然是残缺不堪的,但铁一般的事实摆在眼前,叶家的传家宝正是《赤壁赋》,当年八岁光绪皇帝临摹出来的《赤壁赋》。
只是任谁也没有想到,居然是已经被烧成灰烬的《赤壁赋》。
没人知道这件百年至宝经历了什么,光绪三十八年恰好就是光绪和慈禧同时西去的时间点,有人说光绪是暴病而死的、也有人说慈禧走之前经过深思谋虑,不放心将大清的江山交给儿子,所以最后下砒霜将光绪皇帝一并带走。
用的是一对乾隆官窑的万寿碗……
鉴宝的现场一片死寂,终于在沈金惊呼绝望的声音中复苏过来,他表情复杂狰狞,望着百宝箱内的残片摇头不解。
“为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说好的百年至宝呢?说好的慈禧最珍爱的宝贝呢?怎么会是一堆烧毁的灰烬?不可能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我是花了三个亿的,这里面一定是什么搞错了!”
主持人曹大刚看着百宝箱内的灰烬也是感慨万分:“哎……这个结果真的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啊,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件百年至宝,当年的慈禧太后也不例外,古人心如同海底针一般让人捉摸不透呀!与此同时我们比试也有了结果……”
介于这个特殊的情况,专家组经过商量,决定只以御金门百宝箱作为最终的估价目标。
“我们专家组经过研究,最后给出了3800w的估价,这个估价虽然只是御金门百宝箱的估价,但是在我们心中,这个百年至宝是无价的,具有极高的历史考察价值,我们希望沈金先生能够把它捐给博物馆,我们相信它的存在就是清末年代的一个考证,一个活着的史物……”
“够了!都他么不要说了!捐捐捐!我捐尼玛比啊!”沈金双眼通红瞬间爆发,指着台上的专家组以及主持人破口大骂:“这特么是我花了三个亿买来的无价之宝!你们有什么资格来评论百宝箱,我现在怀疑是你们和沈秋狼狈为奸换了我的百年至宝!这不是真的!告诉我这不是真的!都给我滚!给我滚!啊啊啊啊……”
“该滚出去的人是你!”沈秋来到他的跟前大声喝止到:“整个现场最没有资格的人是你!你!沈金进入这一行就是个错误,一个畜生不配做古玩!”
“沈秋你又算是哪根葱!从小到大我哪一点不比你强!我什么时候输给过你!大家都听好了!我现在怀疑沈秋和叶家的人联合起来搞我?还有台上的这群人都是托儿!都是沈秋请来的托儿,从头到尾就是一场精心设计好的圈套!”
“沈秋你给我等着!你等我回去重整旗鼓!我会回来找你算账的,总有一天我会让你后悔的!”沈金骂骂咧咧的喊道。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观众席上也是一大片的指责声:“输了!沈金输了!沈氏古玩店输了!这个沈金分明就是输不起呀!”
“真以为有钱就能为所欲为吗?这就是你的命!三个亿又如何!该输还得是输!就算你花三十个亿都没有!太没品了!同样都是一个家族的,怎么这兄弟俩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滚吧!这种人就应该滚出江城,滚出古玩界,沈秋说的对!他就不配做古玩!滚滚滚!以后别让我在大街上看到你!否则我见你一次打你一次!”
“滚滚滚!输了不承认还反咬沈师傅!真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人!”
观众席上的声讨如同潮水一般涌向沈金,瞬间碰的他哑口无言,转身正准备转身从侧门脱身,突然观众席上窜出来一道黑影,那黑影陡然从身上掏出一把锋利的水果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捅进了他的肚子。
“戳!戳!戳!”
那人连续在沈金的肚子上狂捅了几刀:“没想到吧!沈金你也有今天!”
血水已经染红了沈金的白色西装,肚子上已经被戳了十多个窟窿,血水止不住的往下流,死亡的恐惧席卷全身,他伸手去掀开来人的鸭舌帽子,试图想看清楚来人面目。
终于掀开了那扇黑色的鸭舌帽,一个满脸胡渣的面颊出现在他的面前,尽管有些突然,他还是认出了对方,喊出对方的名字。
“是你……赵春雷……”
任谁也没有想到,沈氏兄弟俩的竞争最后会以一场流血事件而终止,沈金身中十二刀被人乱刀捅死在现场,而捅死他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初跟着他的小弟,也是沈秋曾经的兄弟赵春雷。
赵春雷被剁掉了五根手指头,为了躲避债务不得不流落街头,当年他为沈金出生入死,现在却落得了如此的地步,沈金最后疯狂的模样刺激到了他,于是他提着刀冲了上去,一切正应了那句老话,前身今世、因果报应。
沈金死了,这个沈家的大公子终于垮台了,连同沈氏集团也一同遭了殃,沈金擅自抽掉了公司的现金流,再加上古玩上连续的失策,一夜之间倒闭破产,曾经是江城第一典当行的沈家,一夜之间烟消云散。
所有的门店全部关门停业,沈忠月第一时间跑路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