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句诗自刘珂的口中喊出,众人皆惊。一般吟诗作对。都是谈风弄月,这位公子倒好一上来两杀气腾腾的诗词。但却又是好的诗词。对刘珂不由的追问的更紧了。
独自走下楼,不理众人痴迷的眼神,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国贼,良人罢远征。念过拂衣而去。
看着这些整日纸醉金迷的文人,刘珂真是生气。也难怪当年楚国会被强秦所灭!一点杀气都没。骨子里都是享受堕落的思想!越想越气。
自刘珂离去,众人还在互相猜疑这公子是谁?
“不就是刺史家那位傻公子嘛!”一见过刘珂的喊道
众人一听又是打听,在江陵城中一点顾忌的人还真是少之又少。除了几个大些的宗族,也很少有人如此的张狂。刘珂都被认为具备这样的条件。
一时间整个江陵城都在传唱刘珂的三诗词,有些胆子大点的还跑到刺史府去打听诗名!刘珂在荆州一瞬间成了文人追捧的典范。
刘珂也凭借三诗一鸣惊人荆州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
第五章 水镜先生
公元193年,初平四年
刘表次子刘柯在十月逍遥楼因三诗闻名于荆襄。成了茶肆酒馆议论最多的话题。
刘表也听说外边盛传着三诗。暗道越来越看不透这个儿子。但过早地成名未必是件好事。加上最近的事物繁多也一时顾不刘珂的事,刘表初至荆州单骑入宜城,后来得到荆襄大族蔡家跟蒯家的支持。暗伏刀手一举击杀荆州宗族的领五十五人,自此坐镇江陵,江夏贼陈生,张虎据襄阳,遣庞季劝止得襄阳。南方四郡也归降。黄祖也镇守江夏提防江东跟袁术。一时除了南阳郡,荆州基本名义上都在刘表的治下。
江陵一年有余,荆州本事鱼米之乡,加上刘表鼓励农商,此时刘表治下的荆州更加的事富庶繁华,沃野千里。也引得许多文人隐居于此。蔡瑁本为襄阳大族,建议将治下迁回襄阳,此时的刘表富足无比,于是令长公子刘琦监造新城襄阳。
在刘珂的建议下,黄忠在江陵城治安极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北方的战乱不断,越来越临近荆州。富足繁华的荆州也吸引了袁术这样的枭雄前来袭击。在荆州站稳脚步的刘表一方面令妻兄蔡瑁训练五万水军驻扎在汉津港,又令黄忠训练五万的官军分别驻扎在新城襄阳跟江陵,
忙完了一切终于有时间安排刘珂的事。
“珂儿,你真要为官!”刘表认真问道
刘珂不假思索地点头答道:“父亲不是打赌吗?儿已经一鸣惊人!荆襄谁人不知?”
刘表一听刘珂这话顿感失望,成名太早不一定是件好事,刘珂今年还不满十八,倘若为官出了祸事,不管是对现在还是以后都不是件好事。
刘表摇头道:“珂儿不是为父不想你为官,仅凭几诗就为官?那这荆州岂不人人为官?”
刘珂暗自思索自己现在十七不假,可是北方的董卓已死,不久曹操就会挟天子以令诸侯,再后来就是官渡之战,刘备也无栖身之地投靠荆州,赤壁之战。。。。。。自己不及早站稳脚步以后可怎么混?难道跟刘琮一道一起投降曹操?不,不能!刘珂想到必须及早为官,拉拢势力,才能跟曹操跟孙权又一争天下的机会!
“父亲想要反悔?”刘珂有点激动地道
刘表一听儿子的反应:“珂儿我给又找了一个好先生。你跟他学习两年,为父让你当江陵的太守!”
刘珂一听一愣,江陵太守!目前荆州治下要往襄阳迁徙已不是什么秘闻,人人都知刘荆州已经坐稳了荆州。而且襄阳比江陵更加地交通便利,北通宛洛,东达江东。西至汉中,南边就是江陵城。岘山为旁,新城襄阳将是跟昔日京都洛阳可以媲美的大都市。(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刘表心中很是看重,才命刘琦监造。
刘珂眼睛一转,江陵太守不诱人才怪!如果两年后自己真的可以坐上江陵太守,展自己的势力自然是事半功倍!可是这样做是最好的选择吗?虽然自己穿越而来,不过只知道一切历史,别的方面比别人并不强些什么?北方的曹操,江东的孙策孙权那个都不是善茬!
“不知父亲要我跟谁学习?”
“隐士司马微,人称水镜先生!高才也!”
“司马微!”刘珂一听这名一听,这不是给刘备推荐卧龙凤雏那位水镜先生,竟要跟他学习。
“如果是水镜先生我愿意!”刘珂说完,
刘表欣慰点点头。:“我这就去安排,水镜隐士不与吾这等官吏为伍!”
刘珂一惊这司马微好大的架子!
第二日刘表带着伊籍来找刘珂,刘珂一看此人感到有些陌生。
刘表介绍道:“珂儿这位先生名伊籍号伯机,你就跟他前去寻找庞德公!”
刘珂一听顿时迷茫不是跟水镜先生吗?怎么又成庞德公了?:“父亲这是?”
刘表一看这小子误会了便道:“水镜先生岂是人人都可拜入门下,庞德公与我有旧,可全成此事!”
刘珂一听恍然大悟,拜别刘表,与伊籍一同乘车前往岘山,有人说他隐居在岘山以南,不过岘山大的要死,南边更是一片。可有得忙得了。幸好跟伊籍是乘坐一辆四马马车,四匹高头大马,马车也是设计的很是巧妙,不但豪华,精致更主要的是没有一般马车那种颠簸的感觉。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岘山找了三天终于找到了庞德公,伊籍施礼问好,又拿过刘表的书信,求庞德公为刘珂说好话拜入水镜门下。庞德公隐居在荆州不得不给刺史一个薄面,加上有数次刘表前来请他出山,他宁愿耕田,也不愿出山。刘表并未为难,还时常资助。不过庞德公并未接受。
庞德公眼看这少年年纪轻轻就器宇轩昂,英气逼人。说话更是谈吐不凡。此人正是水镜所求的好弟子,何不两边都做个好人!庞德公思索便答应,不过有一要求。
刘珂一听这闲云野鹤脾气就是古怪!
伊籍道:“先生请讲!”
“不需说是刘荆州的公子,不然就。。。。。。!”庞德公威胁道
伊籍跟刘珂一商量便答应。三人前往水镜的所住的水镜庄。
水镜庄坐落在南漳,两天路程便到了,水镜庄在南漳城南,前带蛮河水,后依玉溪山。层恋叠翠,泉流淙淙,真似人间的仙境。一条青石大路直通庄内,路旁树木茂盛,已至秋季,依然枝叶横生,走进庄内两进平房,中隔小院。每进三间,古朴庄重。一小童见了喊道:“庞德公来啦!”说完便跑了进庄。
庄院内走出一人,松形鹤骨,身体消瘦,但却器宇不凡,峨冠博带,道貌非常一看庞德公笑道:“德公来了!”说着迎了上去。
庞德公一笑:“水镜安好?”
司马微一听这庞德公竟调笑自己,阴声道:“安好,安好!”
庞德公一听司马微如此说话,哈哈大笑指着刘珂道:“德操,我给找了个好弟子!”
司马微自刘珂进门时就注意到了这个少年,年纪轻轻器宇轩昂,很是少见,便道:“德公此是何意?”
庞德公一笑道:“寻得一弟子,送与水镜,也免了我那三金酒钱!”说完大笑
刘珂一愣自己竟只值三金。不由有些微怒。司马微一听也不再理庞德公径直走到刘珂的跟前道:“公子尊姓大名?可愿拜在微的门下!”
刘珂一听心花怒开,竟得到司马微的赏识,:“小子刘珂,江陵人!我愿意拜先生为师!”
司马微摇头道:“拜在我的门下须自食其力,公子能否做到?”
刘珂问道:“自食其力?”
司马微笑道:“自给自足!”
刘珂一听原来是这,便马上点头答应。
………………………………
第六章 水镜山庄
登在水镜庄的后山,山高约二百多米,站在顶处眼望四方,湖光山色尽收眼底。(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对一旁的伊籍道:“伯机如此美景,就算那襄阳城也未未必可见,你真舍得回去?”
伊籍感慨道:“如此的美景在下何尝不是心动,不过此次主要还是公子在此跟随水镜先生学习,在下也要回去交差!可惜,实在是可惜!”
刘珂听了呵呵直笑:“你个伯机,想偷懒,还想尽忠义,你想的倒是美!世上哪有那么多的便宜可占!”
伊籍苦笑道:“公子说的是!”
这时,司马微跟庞德公一道来了。“公子这里风景如何!”说话的正是庞德公。
刘珂不禁感叹道:“美景,美景!”
司马微走到山顶的凉亭坐下道:“如此美景,加上知己均在,微愿弹奏一曲,”说着拿起来背后那张古琴,琴纹理古朴,竟不知是什么朝代的、
一曲在玉溪山顶回响,声调悠扬但却夹杂着一丝的凄凉,使本来开心的几人,听到了此曲,反而一个个愁眉不展,心情沉重。
“当”司马微手离琴弦,懊恼道:“微之错,使大家忧愁”
刘珂问道:“此乃楚韵?”
司马微一听顿时精神大振:“你懂楚韵?”
刘珂摇头道:“学生不懂,只是略有耳闻!”
听了刘珂的话司马微又陷入忧虑之中、庞德公一看本来兴致高涨的几人都被司马微的琴声所搅扰。不悦道:“德操今日大家都被你这一曲楚辞所恼,今日的晚饭你可要补偿给我!”
司马微一听庞德公趁火打劫,:“你什么时候都有理!”说完拿着古琴也不反驳,径直下山去了,庞德公也在后边跟随,独留刘珂伊籍,已临傍晚,夕阳斜下,照映着山下小湖别有一番的滋味。刘珂也拉着伊籍下山,到了水镜庄,两个童子正在忙活晚饭,院中的小屋,司马微跟庞德公正在争得面红耳赤,刘珂临近窗口一听,原来争辩的正是荆襄正在流传的那三诗,毕竟刘珂所出的三诗跟当时的曲风不同,更为重要的是那诗人听了都有一股字冲劲!就连司马微跟庞德公这等文人听了有为之一振。
刘珂不禁摇头走出水镜庄,突然想到刚才在山上看到一处湖泊,按着记忆里的方向走去,果然看到一小湖,湖水清澈,水清见底,仔细观瞧竟不时还有几条的小鱼在湖中游荡。
“刘公子也在!”说话的正是一个水镜庄的小童,依稀记得叫金儿,
刘珂看着小童手中拿着一个渔网,好像是来捕鱼。(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金儿来做什么?”刘珂疑问道
金儿走到湖旁一把把渔网撒在湖中“公子有所不知,今日庞德公前来,先生命我捕几条大鱼回去下酒!”
刘珂听了点点头,突然看到一条鱼竟主动钻入了渔网之中,刘珂高兴的手舞足蹈,金儿到没有太过兴奋,“这里的鱼都是憨憨笨笨的”
刘珂一听好似是在讽刺自己一样,顿时没了刚才的兴奋,冷眼观瞧。金儿将捕来的的鱼放在后边,又将大网撒下,只见又有一条大鱼自己钻入到渔网之中,金儿一收网那鱼却一跳竟要跳回湖中,旁边刘珂身体一跃抓住那鱼儿,鱼鳞滑溜溜的,那鱼儿又脱手而出,刘珂身体一靠前身体仿佛不受自己的控制,“扑通”掉入到湖中,金儿顿时方寸大乱,不见刘珂的反应真在金儿还不知所措的时候,刘珂手捉那鱼从水中钻了出来,嘿嘿直笑。金儿一看心中的大石方才落下,毕竟刘珂是客。出了什么意外自己罪责难逃。拉刘珂上岸,那鱼却还想逃,不过到了岸上那还能由它做主。
二人带着两条大鱼回庄,不过刘珂可是全身湿漉漉的,金儿倒是怕刘珂告他一状。可是刘珂到了庄里只字未提,只道自己贪玩误入湖中。
第二日送走了伊籍跟庞德公。庄内也只留司马微跟刘珂还有两个小童,两个小童自小无家司马微便收留了他俩。
“刘公子”司马微喊道
刘珂一惊自己尚未加冠还无字,古人直呼名讳就相当与骂人,而司马微倒是用公子来称呼刘珂。
“先生还是叫我珂儿即可!”
司马微一听称呼是亲切了些,不过那公子倒是显得有些别扭。“珂儿,想学什么?”
刘珂一想应该怎么说也得是治国之道吧,不过现在好像还用不着,自己目前光杆一个,还谈什么治国。“先生可会兵法?”
司马微一愣,竟要学习兵法,出乎了自己的意料。“兵法自战国孙武鼎盛一时之后,孔孟之道盛行百余年?珂儿不学?”说着看着刘珂
“先生,自春秋战国后,百家争鸣逐渐被强秦所灭,依法家立国的秦国,也因暴政亡国,之后高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